湖南省长沙市2014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766976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2014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4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4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4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4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2014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2014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课件 新人教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说课稿,4,2,3,5,1,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预测和思考,说课流程,6,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本课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世界第二次大战”中的第二课,内容承接了上一课,叙述了世界反法战争逐步走向胜利的过程。学习本课,学生将对二战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也开启了下个单元有关战后世界格局的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因而本课在这一单元和这一册书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教材内容和地位,一、教材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素养,能够对史实进行基本的归纳,并且战争史的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初中生仍是以形象

2、思维为主,对历史的认识仍处于感性阶段,综合分析能力不强,在分析理解二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时,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二、学情分析,优势,劣势,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一) 课标要求,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二战走向胜利的过程,包括世界反法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等重要战役。,通过全面分析雅尔塔会议的作用、二战的影响和胜利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大量图片、文字、影音材料,培养学生阅读、归纳材料的能力,通过学习二战胜利的进程、分析二战胜利的原因,认

3、识到在面临重大灾难时,人类可以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别,团结合作,共度难关,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通过分析二战的灾难性影响,培养学生珍爱和平的意识。,(二)三维目标,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重点,世界反法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突出重点的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在阅读分析相关史料的基础上,掌握基本史实。,难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教材的整合,在分析史实的基础上,得出较为全面的认识。 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归纳原因。,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理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四、教法学法

4、,问题探究法,自主阅读法,材料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联系现实,感悟历史,合作探究,学习新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计思路,同仇敌忾共携手,浴血奋战奏凯歌,铭记历史谈启迪,五、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设计依据】用视频的形式,既引发学生兴趣,也切合当前的热点,联系现实。,合作探究,学习新知,(35分钟),五、教学过程,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教学预测】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能答出“绥靖政策”等原因,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反法西斯国家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也是重要原因。,五、教学过程,同仇敌忾共携手,第一篇章,五、教学过程,1.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19

5、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白宫正式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五、教学过程,联合国家宣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联合国家宣言,议一议1.为什么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能联合 起来共同反对法西斯?2.该宣言的签署有何意义?,五、教学过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创造了条件。,【设计依据】用图片的形式,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反法同盟和轴心国之间实力的对比,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五、教学过程,2.雅尔塔会议,1.雅尔塔会议是什么形势下召开的? 2.参加雅尔塔会议的英、美、苏三国首脑分别是谁

6、?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雅尔塔会议有何影响?,【设计依据】用提问的形成,让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教材,掌握有关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史实。,五、教学过程,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处置德国,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有条件对日作战,雅尔塔会议的影响,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确立了战后的世界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设计依据】通过分析会议内容和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大国强权,五、教学过程,第二篇章,浴血奋战奏凯歌,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时间:战场:战绩:意义:,战事报道,活动探究,我是战地小记者,【设计依据】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归纳材料的能力。,五、教学过程,1.斯大

7、林格勒战役,战事报道,时间:战场:战绩:意义:,每一座楼房都是一个碉堡,苏军士兵顽强地打击敌军,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反攻激战场面,斯大林格勒的工人们响应政府号召,纷纷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工厂,妇女们也拿起武器保卫城市,“俄国人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他们不知疲劳,不怕炮火。”“想想斯大林格勒大战80个昼夜的肉搏拼杀情景吧!街道不是用公里来计算,而是用尸体作单位来丈量的。斯大林格勒不再像座城市,它淹没在一片漫无边际的浓烟烈火之中,简直像一座炉火映红的巨大熔炉。”德国士兵的日记,五、教学过程,两个转折,欧洲战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战争形势开始向着有利于反法西斯国家一方

8、转变了,“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五、教学过程,2.中途岛海战,战事报道,时间:战场:战绩:意义:,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五、教学过程,3.阿拉曼战役,战事报道,时间:战场:战绩:意义:,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五、教学过程,墨索里尼暴尸米兰的广场,五、教学过程,苏 联,德 国,卐,北非战场 阿拉曼战役,苏德战场 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意大利投降,【设计依据】用图片的形式,形象地表现战争的形势,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五、教学过程,4.诺曼底登陆,70周年,战事报道,时间:战场:战绩:意义:,五、教学过程,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二战的欧洲

9、战场结束。,广岛、长崎遭美国原子弹轰炸,【教学预测】学生在八年级已经学习过有关中国抗战胜利的知识,在这个部分,简要介绍,让学生感受胜利的气氛即可。,5.走向胜利,五、教学过程,第三篇章,铭记历史谈启迪,五、教学过程,(伦敦)轰炸过后, 废墟上的童年.,长崎,原子弹爆炸后, 行走在废墟瓦砾间的 3岁儿童。,中国人的“哭墙”,犹太人的“哭墙”,五、教学过程,二战人员伤亡: 英国:37.5万 法国:60万 美国:40.5万 苏联:2700万人,其中军人870万。 中国:约3500万(南京大屠杀30余万人) 德国:650万 日本:250万,阅读课文,结合以下二战伤亡人数,讨论二战的影响?,【设计依据】

10、学生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归纳战争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阅读、提炼信息的能力,五、教学过程,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原因的看法。,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设计依据】通过猜谜语的形式,结合本课所学内容,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多角度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预测】学生根据八年

11、级学过的中国抗战胜利的知识,可以根据谜语中的提示归纳答案,在这个部分,强调“共工”一词,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主要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团结合作。,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五、教学过程,联系现实,感悟历史,历史的反思,(5分钟),六、教学预测和思考,在本课的教学中,运用了大量文字和图片资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将教材按照递进的逻辑分成三个篇章,基本体现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重点突出了战争胜利的原因在于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但是本课设计的活动探究环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根据课堂的变化、学生的不同,设计出更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全面地分析问题,是我今后需要继续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感谢聆听,请多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