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理现状存在突出问题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56766262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监理现状存在突出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工程监理现状存在突出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工程监理现状存在突出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工程监理现状存在突出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工程监理现状存在突出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监理现状存在突出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监理现状存在突出问题(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浅谈工程监理现状存在的 突出问题,前言,我国建设监理制度自1998年开始试点以来,经过了十二年的发展,十二年,足以让一棵小树苗成长为一棵大树了,可监理业目前的形势虽说也不是太悲观,但却不容乐观!业主不认可,施工方不买账,主管部门没给予足够支持,监理间的恶意竞争等等不一而足,这就是目前监理的现状,若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先解决目前存在的那些突出问题,否则监理业将在一个恶性循环中越陷越深。本文针对目前监理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单地分析,不求能够解决什么实际的问题,但求能够得到工程参建各方多一点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多一些支持与配合。,主要表现为:项目监理机构组织不健全,监理人员的数量

2、、专业、素质不能满足监理工作的需要;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不得力,应检项目未检,应签认项目未签认;对关键部位和工序需要旁站的未旁站。主要原因分析:一是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监理费用较低,部分监理企业为了保证经营利润,随意减少监理人员和监理工作程序以应付监理工作;二是监理人员素质不高,在施工现场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致使工程质量难以控制;三是注册监理工程师数量较少,专业不配套,监理员的数量不适应现场旁站的需要;四是监理行业尚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理人员配置标准,不少监理企业根据取费情况确定人员和设备的配置方案,进场监理人员数量和层,一、部分工程监理工作不到位,层次往往不能满足实施监理工作的要求;五是一些监理

3、人员缺乏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现场监理不负责任,不作为,任由安全质量隐患存在和发展。,二、监理取费普遍较低,当前监理工作中取费偏低问题严重制约着监理行业的发展,很多工程项目的监理费甚至达不到合理的监理成本水平,使监理企业无法挽留和吸引高素质监理人才,严重影响了监理人员的积极性,难以发挥监理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首先,建设部与原国家物价局曾于1992年制定并颁发了建设工程监理取费办法,随着近几年物价指数和工资水平的增长、监理工作规范化程度的提高,2007年,发改委和建设部颁发了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但即便如此,目前绝大部分工程的监理费都低于已废物止的1992年的收费标准,不少地方实际取费还

4、不足国家标准的30%。(见附表),附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施工监理服务收费基价表,其次,建设单位不合理压价现象严重。由于大多数建设单位对实行工程监理制度缺乏认识,迫于政府强制实行监理的压力,在选择监理单位时强行压低监理费。在委托监理时,一些建设单位还与监理单位签订阴阳两份合同,实际执行的监理委托合同的合同价远远低于报送政府主管部门备案的监理委托合同的合同价。在“僧多粥少”的监理市场环境中,很多监理单位为了求得生存,被迫接受建设单位不合理的压价要求。,最后,监理市场尚未建立起规范有序的竞争机制,监理队伍发展规模过大。目前,在监理招标中,业主普遍以监理费报价作为中标的唯一条件。一些市场行为

5、不规范的监理单位在监理投标时采取不正当手段恶性压价竞争,中标后不是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组织实施监理,而是采取减少人员数量、降低人员层次和减少监理工作程序的方式降低监理成本,以获取不正当利润,以至有的监理企业甚至在监理工程中仅使用低价聘用的退休职工充当监理工程师。这种做法既损害了建设单位的利益,也损害了其他监理单位的利益,更严重败坏了监理行业的声誉。,据统计,目前监理企业人均产值平均水平为:甲级监理单位5万元/年,好的企业可达到6万元/年;乙级监理单位4万元/年,较差企业甚至不足1万元/年。建设领域中流行一句顺口溜:一流人才搞开发、二流人才搞设计、三流人才搞施工、四流人才搞监理。还有一句:监理和民

6、工均属丐帮,监理是净衣派,民工是污衣派。由此看出,智力密集型的监理企业尚达不到劳动力密集型的施工企业的效益水平,对高层次监理人才很难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监理人才流失现象比较普遍。,主要反应在:一是监理工程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二是总监理工程师和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监理工作需要;三是监理人员缺乏现场实践经验。监理工程师是在具有一项专业技术知识并具有一定的现场实践经验基础上,增加管理和法律知识后复合型的管理人才。目前,我国的监理人员来源比较广泛,主要来自勘察设计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基建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他们即使获得监理工程师注册,但由于在知识结构方面缺乏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因而在

7、开展监理工作中不能有效地发挥组织、协调、管理的作用,难以取得监理成效。,三、监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我国虽然已建立了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并培养了一批注册监理工程师,但数量还远不能满足开展监理工作的需要。有些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由于不在监理单位任职,不能获得注册。实际工作中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目前,对监理人员的培训、考试工作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是重理论、轻实践、重资历、轻业绩,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不少年轻的监理人员虽然能够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但由于缺乏工程管理实践经验,在现场往往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难以使承包商信服,得不到建设单位的信任。此外,在监理队伍中还充斥了很多退休老同志,他们原有的工程建

8、设经验无法适应监理管理工作,身体状况更难以适应现场监理工作,起不到监理的作用。,大多数业主单位,对基建程序尤其是监理制度不了解,往往出现市场行为不规范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在委托监理业务时仅委托质量控制;二是随意压低监理费;三是拖欠监理费。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认识到监理的作用体现在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三个目标的控制,才能真正确保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二是建设单位不愿放弃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权,惟恐丧失既得利益,个别建设单位的人员甚至利用项目管理权谋取非法利益,经常出现工程上去了,人也下马了。因此,有些业主对委托监理持抵制态度,为了逃避政府强制监理的审查,迫不得已或搞虚假委托或仅委

9、托质量控制,而牢牢控制工程款支付权力。三是有些建设单位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采取不正当手段骗取开工许可证,项目实施后没有后续资金,长期拖欠工程款及监理费。,四、业主行为不规范,突出表现在:大部分监理企业仍未摆脱母体的羁绊,缺乏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地位,不能作为完全的独立法人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 全国约80%以上的监理企业依附于政府、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勘察设计等为母体的企事业单位中。母体单位以行政管理方式调控监理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经营者及员工们希望参资入股改制,而母体单位不愿放弃管理权,有些母体单位虽然同意下属监理企业改制,但仍以国有法人股身份控股,并以行政管理代替产权管理,与原有形

10、式没有根本区别,企业的经营性支出必须经母体单位审核批准,企业经营利润全部无偿上交,企业没有自我积累能力,难以求得自我发展,无法摆脱浅层次、低水平徘徊的尴尬局面。这些企业往往缺乏活力与市场竞争意识,监理工作水平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五、监理企业缺乏市场主体地位,我国推行建设监理制度时间不长,监理行业还比较脆弱,监理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还不够稳固,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和引导。建筑法、质量管理条例,部门规章虽然对监理工作的实施有明确规定,但在实施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主要表现在:一是监理工作没有专职部门甚至没有专职人员负责;二是一些违规的市场监理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处理;三是监理行业缺乏长期发展规划。,六、政

11、府监督管理缺乏力度,小结,建设监理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以致监理市场中的一些不正之风得以滋生蔓延,严重影响监理制度的健康发展。目前我们要做的,首先,业主、施工单位要清晰认识监理的地位及与各方的关系,业主不要认为监理人员是自己的雇员,必须为自己的利益服务,按自己的要求办,施工单位不要认为监理人员是业主利益的代表,是为业主服务与说话的,要把监理人员当作独立的第三方看待。否则由于认识上的模糊,会使工程建设各方在关系的协调上不顺畅,监理人员的决定不能实施,监理人员的意见不能落实,监理效果不够理想,工程质量监督出现漏洞。当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容易出现互相推委扯皮的现象。其次,业主与监理之间是通过工程建

12、设监理合同建立起来的,一种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双方都要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行使各自的权力和义务。监理接受业主的委托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理,但监理不是业主在项目上的利益代表,业主有权要求更换不称职的监理人员或解除监理合同,但不得干预监理人员的正常工作,不得随意变更监理人员的指令。监理要始终维持自己独立第三方的位置,既不为经济利益、为多揽工程而偏袒业主,也不能对承包商进行“吃、拿、卡、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工程质量,维护自己的声誉,赢得双方的尊重,赢得客户。,第一部分完,第二部分 实际监理过程中的几个案例,工程简况 某12层商住楼,人工挖孔桩,框架结构。由于梁板混凝土强度与柱不同,施工

13、单位在组织施工时分两步施工:第一步先浇捣柱,并预留距梁底约60cm作为施工缝(右图虚线以上部分),待梁板施工时一并浇捣;第二步是梁板浇捣。 质量问题描述 在首层柱施工过程中,拆模时发现,部分柱子根部孔洞、露筋现象严重。 原因分析1、施工过程下料控制不严,有时混凝土浇了一米多高,浇捣工都未及时进行振捣;,案例一,2、浇捣不到位。浇捣工经验不足,由于该工程由私人老板挂靠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不足,工人也不够,经常到路边找民工临时施工。 处理措施:1、对露筋严重的柱子推倒重来;2、不合格工人清除出场,增加技术管理人员。 经验教训:1、对进场的施工人员,监理应严格把关,不能光审查上岗证,还要审查是否人证

14、相符;2、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组织机构是否完善,施工过程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到位,否则不允许施工。3、施工过程加强旁站监理,对违反建设程序的现象及时纠正、制止。,还是案例一同一个工程,当拆除第三层柱模板时,发现部分柱子在原预留的施工缝处,返沙现象严重,只见沙石,未见水泥,C40的混凝土用个小铁锤都能直接敲打到柱芯。 原因分析1、工人在清洗模板时,可能把大量的沙石都冲到了施工缝处;2、施工缝处可能变成了集水坑,大量的冲洗水集到坑内没有排出。 处理措施采取加固措施后,把不密实的混凝土凿掉,用高一号的混凝土加膨胀剂重新浇筑。,案例二,经验教训1、监理要加强对关键节点的检查验收。本工程由于赶工期,监理积极配合

15、施工方,基本上是边施工边验收,钢筋工施工完四户,监理就验收四户,验收后就开始混凝土浇筑,接着钢筋工继续施工其他四户。监理员基本变成了施工员,由于忙于督工,忽视了关键节点施工前的检查。2、监理要对各个工序及时跟踪巡查。本案例中,施工方在拆模时已发现问题,但却不报监理,也不报甲方,而是擅自处理,直接用水泥浆涂抹返沙处。幸好监理在巡查时及时发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工程简况钦州某原水输水泵房工程,泵房纵跨总长32.8米,横跨长10.3米,层高12.7m,属于高大模板工程。对于这样的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单位却没有按相关规范和要求施工,所搭设的模板支撑系统,能犯的错误均犯了个遍。监理检查发现问题后,多次要

16、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但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监理把情况报告甲方后,由于专业所限,甲方也不支持监理,认为那是建设部的规定,水利部没有相关要求,并支持施工单位继续施工!后监理只能把情况汇报质监站,最终由质检站组织,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参加,就泵房高大模板支撑存在的问题召开了专题会议,会议决定由施工单位对模板支撑的稳定性进行验,案例三,算,并按施工方案、相关规范及监理通知的要求进行整改。最终消除了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下是监理在施工单位整改前拍摄的模板支撑系统照片。,图1 立杆顶端没有支撑到模板底下钢管或方木条,也无防滑措施。,图2 承重立杆上部的连接均采用扣件搭接而不是对接,图3 立杆的对接接头在同一水平面上,没有按规定错开。,图4 有的立杆只有纵向水平杆,没有横向水平杆,图5 整个满堂脚手架没有连墙杆与柱子拉结,且外架、上人梯与内架相连,图6 架体内没有搭设横向垂直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水平杆的搭接长度小于1m,未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图7 有的上部立杆间距太大,达1.7m,图8 立杆底部未做垫块,部分扫地杆缺横杆,且纵横杆没有靠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