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材料百变通(红)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6766183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材料百变通(红)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经典材料百变通(红)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经典材料百变通(红)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经典材料百变通(红)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经典材料百变通(红)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典材料百变通(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材料百变通(红)(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10/15,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度日如年,获得一本棋谱后,他成天研究棋谱,并在脑子里对弈,从而日子过得飞快,轻松愉快地几乎把他的牢狱之苦全然赦免。 可是生活中有许多人明明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赦免。请以“解除心灵的监禁”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不少于800字。,练习:,2018/10/15,2,“心灵的监禁” 是指束缚我们心灵、让心灵受苦的、消极的、不健康的思想情绪。例如:不喜欢自己的职业 面对的困难与挑战 竞争对手 别人的成绩嫉妒 虚荣贪欲 失败打击 厄运挫折 ,

2、解除心灵的监禁: 找到寄托从而使自己心灵得到赦免。,立意指导:,2018/10/15,3,例文:放飞心灵,书写人生(原稿) 当梵高的血液在向日葵粗犷的线条中燃烧,他的心灵已摆脱了贫穷、饥饿与嘲笑的囚困。当李白在青山绿水间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的心灵已远离黑暗官场的笼罩。当贝多芬指下流出命运交响曲,他的心灵已解除了疾病的监禁。只有自由飞翔的心灵,才能书写出不平凡的人生。,2018/10/15,4,放飞心灵,成就大业。先哲孟子说过,承担大任的人,必将先经历困苦。当顽强的心灵冲破重重困苦,就是大业将成之时。汉代司马迁,由于触怒汉武帝,惨遭极刑。如此巨大的打击,谁都无法马上接受

3、。司马迁,这位铁铮铮的汉子,他也曾绝望、彷徨,在众人的流言中无法抬头。可是,案头那一卷又一卷的汗青,打开了他心灵的枷锁。他沉浸其中,手持铁笔,几十年如一日地著成太史公书。是放飞心灵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018/10/15,5,放飞心灵,潇洒人生。生活总会给人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使人心中苦闷不堪。只有放飞心灵,才能潇洒地穿行于生活之中。一代词宗苏轼,官场失意,屡遭贬谪。然而他的心灵并没有在痛苦失意中沉沦,而是在青山绿水间漫步,于诗词书画中飞翔。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洒脱地为心灵解禁。清代蒲松龄,科举落第,仕途渺茫。于是他留连于鬼狐传说之中,为后世留下聊斋志异这本文学巨著。“有志者

4、,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正是他放飞心灵的绝响。,2018/10/15,6,放飞心灵,重燃希望。挫折其实并不可怕,困境也非绝境,只要我们能解除心灵的监禁,希望之火会重新燃烧。台湾画家谢坤山,年少时意外地失去双臂和一脚。生活似乎就这样陷入了绝望的境地。然而是那神奇的画笔,为他的心灵画了一扇敞开的窗子。他沉醉在画中,于是心灵又一次在蓝天下飞翔,希望又一次照亮生活。 只有自由的手指才能弹出人间的绝响,只有放飞的心灵才能写出人生的绝句。,2018/10/15,7,例文:放飞心灵,书写人生(修改)当李白放飞心灵,远离黑暗官场的笼罩时,他在青山绿水间高歌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快意人生。当贝多芬将他的心灵从失聪痛苦的监禁中解脱出来时,他的指下流淌出美妙的命运交响曲。当梵高的心灵摆脱了贫穷、饥饿与嘲笑的囚困他的血液在向日葵粗犷的线条中燃烧得更加热烈。 只有自由飞翔的心灵,才能书写出不平凡的人生。,2018/10/15,8,放飞心灵,成就大业。先哲孟子说过,承担大任的人,必将先经历困苦。当顽强的心灵冲破重重困苦,就是大业将成之时。汉代司马迁,由于触怒汉武帝,惨遭极刑。如此巨大的打击,谁都无法马上接受。司马迁,这位铁铮铮的汉子,他也曾绝望、彷徨,在众人的流言中无法抬头。可是,案头那一卷又一卷的汗青,打开了他心灵的枷锁。他沉浸其中,手

6、持铁笔,十六年如一日地著成太史公书。是放飞心灵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大业,同时书写了辉煌的人生。,2018/10/15,9,放飞心灵,潇洒人生。生活总会给人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使人心中苦闷不堪【而将心灵囚禁在无形的监禁中,不能自拔,苦不堪言】。只有放飞心灵,才能潇洒地穿行于生活之中。一代词宗苏轼,官场失意,屡遭贬谪。然而他的心灵并没有在痛苦失意中沉沦【而被囚禁】,而是在青山绿水间漫步,于诗词书画中飞翔。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洒脱地为心灵解禁。清代蒲松龄,科举落第,仕途渺茫。【但他的心灵并没有因此而被囚禁起来,他洒脱地】留连于鬼狐传说之中,为后世留下聊斋志异这本文学巨著。“有志者,事

7、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正是他放飞心灵的绝响。【蒲松龄也由此创造出浪漫潇洒的人生。】,2018/10/15,10,放飞心灵,重燃希望。挫折其实并不可怕,困境也非绝境,只要我们能解除心灵的监禁,希望之火会重新燃烧。台湾画家谢坤山,年少时意外地失去双臂和一脚。生活似乎就这样陷入了绝望的境地。【但他并没有将心囚禁起来,】而是【用嘴“拿起了”】那神奇的画笔,为他的心灵【打开】了一扇敞开的窗子。 【于是】他沉醉在画中,【让】心灵又一次在蓝天下【自由】飞翔,【他成了杰出的残疾人画家,生命之火再一次发出耀眼的光芒,】希望又一次【燃】亮【人生】。 只有自由的手

8、指才能弹出人间的绝响,只有放飞的心灵才能写出【辉煌的人生】。,2018/10/15,11,附板书设计,照应,点破,作文标题,话题或隐含话题,文章或文段观点,话题或隐含话题,作文标题,文章或文段观点,照应点破,克服游离,切题,2018/10/15,12,有些同学为写议论文没有论据而苦恼,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可靠的途径解决这个问题?,2018/10/15,13,经典材料百变通 以一当十出佳作论据运用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2018/10/15,14,从各科教材中。 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 从平时的阅读中找。历史典故、名人逸事都可以通过阅读获得。 从语言复习资料中找: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材料等。

9、除此之外,网络、电视,甚至手机短信等都是写作材料的来源之处。,高考作文的材料哪里找?,我们不是缺乏写作材料,我们缺乏的是发现材料的眼力。,2018/10/15,15,1.哲理故事:指一些寓含了人生哲理的小故事,2.历史典型:指我们熟知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3.现实典型:指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件,素材分类,如龟兔赛跑、坐井观天、和尚挑水等,如霸王别姬、苏武牧羊、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文天祥、陆游、谭嗣同、鲁迅、毛泽东、爱迪生、贝多芬、梵高等,如“嫦娥”回家、2006感动中国人物、超女青歌手大奖赛(有选手认澳大利亚国旗为中国国旗,有关爱国,素质,教育)等,2018/10/15,16,材料有

10、限,而话题多变。怎么办?,对同一个材料,我们可以选取它的不同角度应用于不同的话题之中。 怎么把现有的材料转化成高考作文的材料呢?给你真诀:拉一拉,靠一靠。但要拉、靠得自然,不露痕迹。如果“靠”过来别扭,那就是失败了。,运用发散性思维,2018/10/15,17,材料有限,而话题多变。怎么办?,对同一个材料,我们可以选取它的不同角度应用于不同的话题之中。 怎么把现有的材料转化成高考作文的材料呢?给你真诀:拉一拉,靠一靠。但要拉、靠得自然,不露痕迹。如果“靠”过来别扭,那就是失败了。,运用发散性思维,2018/10/15,18,同是一个材料曹刿论战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

11、谋之,又何间焉?”曹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论点不同,你怎么“拉”?怎么“靠”?,观点(感悟): 1、关心国家大事,要有强烈的参政意识。 2、位卑末敢忘忧国 3、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课堂示例,2018/10/15,19,观点一:关心国家大事,要有强烈的参政意识。 春秋时代的曹刿是个普通百姓,属于“非肉食者”一类。就是说,他无职无权。但他关心国家命运,在齐国军队来进犯自己的国家之际,他不放心光让那些“肉食者谋之”,于是挺身而出,主动要求“入见”鲁庄公,阐述对怎样打仗的看法。,思考讨论:此例文选取材料与论点的契合点是什么?,明确:契合点是“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201

12、8/10/15,20,观点二: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 曹刿论战是发生在二千多年前的事,那时候,平民百姓要见国君,说句话,参与商量国家大事,似乎还是很容易的。曹刿和他同乡说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对鲁国统治者的尖刻的批评,但也没有遭到“穿小鞋的打击报复。相反,鲁庄公还诚心诚意地请教曹刿,并按曹刿的正确意见发布军令,确实是很有民主气度的。可见,曹刿能积极参政,发表意见,恐怕不仅仅因为他有这方面的才能,还因为当时有一个允许参与的民主环境。如果曹刿贸然找上门去,却被一顿军棍轰出来,也就不会有什么求见论战之事了。,思考讨论:此例文选取材料与论点的契合点是什么?,明确:契合点是“曹刿请见,并能

13、入见。”,2018/10/15,21,观点三:位卑末敢忘忧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人应该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政议政,发挥主人翁的精神。我们不能像春秋时代那个曹刿的同乡,面临国家遭受侵犯,却说什么“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的话。如果抱着让少数人去“忧天下”而自己“何必去参与”的思想,来对待当前的改革和开放,那就丢失了自己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资格了。,思考讨论:此例文选取材料与论点的契合点是什么?,明确:契合点是“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2018/10/15,22,步骤: 1、找准材料与论点的契合点。 2、通过合理想象和扩充来强化和突出这个契合点,从而有力地证明论点。 3、“只抓一点,不

14、计其余”,对材料中无关的内容大胆舍弃。,“怎么拉?怎么靠?”请同学们归纳具体做法。,2018/10/15,23,训练题: A、我们熟悉的事例:中考高考这个事例可以论证什么观点(或表现什么样的主题):,1、转折;(这场考试的结果如何,就是自己的一个重大的转折。),2、选择;(能参加高考,是三年前“读普高还是读职高”选择的结果。),3、诚信;(考试是否作弊、高考移民等都体现出了我们的诚信度。),4、知识改变命运。,2018/10/15,24,B、我们熟悉的事例:老师训斥学生过于刻薄 这个事例可以论证什么观点(或表现什么样的主题):,1、转折;(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会成为学生学业成绩、性格爱

15、好的转折。),2、选择;(面对学生的出格,老师可以有引导、宽容、温和批评、刻薄等等的不同选择。),3、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给老师和学生都移植注入宽容、大器的记忆。),2018/10/15,25,从以上两例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便可用于不同的作文题;同一主题,由于各人的感悟不一,可通过不同的事例来展现!,普通的事例尚且可以这样使用,那么,经典的材料能不能做到以一当十、以不变应万变地使用呢?,2018/10/15,26,为什么要用“经典材料”?1、运用“经典材料”的优势:有利于你写出有文化内涵的、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有一定文采的考场作文。具体地说有以下优势:,2018/1

16、0/15,27,A、任何程度的学生,均有了解和掌握;B、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深刻内涵和 文化意义;C、有典范的甚至诗意化的表述可资借鉴,易于操作;D、经典材料的叙述容易书面化,能有效避免语言口水化;E、经典材料的阐释空间较大,因而具有“百变通”的可能,方便你在作文中普遍运用。,2018/10/15,28,“经典材料”能否“百变通”,做到以一当十?,回答是肯定的。只要稍微圆通一点,同一个材料完全可以运用于不同的话题、不同的观点的作文之中。这是因为:经典材料,无论是历史文化名人,还是经典思想,还是形象化的经典意象或经典场景,都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尤其是历史文化名人,他们的人生具有丰富的内涵,从他们的性格和生平中,能够提炼出丰富的思想,几乎能够对应所有的考场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