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凸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6766151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凸透镜及其应用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新人教版凸透镜及其应用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新人教版凸透镜及其应用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新人教版凸透镜及其应用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新人教版凸透镜及其应用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凸透镜及其应用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凸透镜及其应用复习(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透镜及其应用,一 透镜 二 生活中的透镜 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 眼睛和眼镜 五 显微镜和望远镜,一 透镜,1: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2: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概念,(2):光心,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简称主轴,每个透镜主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光心,(1):主轴,(3):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焦点,(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5):光心、焦点、焦距、物距、像距所用以表示的字母是 、 、 、 、 。,o,F,

2、f,u,v,4:三条特殊光线,(1)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被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5:实像和虚像,1、实像(1)实际光会聚形成的像。(2)能呈在光屏上的像。如:小孔成像,2、虚像(1)实际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2)能看到但不能呈在光屏上。 如:平面镜成像,二 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结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底片相当于,光屏,原理:,拍照:拍完集体照再拍单人半身照怎么办?,镜头往前伸,照相机能成倒立 的、缩小的实像。,2:投影仪,结构:镜头 相当于,凸透镜,屏幕相当于,光屏,原理:,物

3、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路,3:放大镜,结构:就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焦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 烛、光屏、凸透镜应怎样摆放?,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从左起依次是蜡烛、凸透镜、光屏,2:实验中如果无论怎样移动光屏也接不到像,其原因是什么?,(1)烛焰、凸透镜、光屏不在同一高度上;(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等于焦距。,3:实验中出现下图所示现象怎么办?,(1)蜡烛、凸透镜不动,光屏上移 (2)光屏、凸透镜不动,蜡烛上移 (3)蜡烛、光

4、屏不动,凸透镜下移 (也可以一起调),凸透镜成像规律表,物的位置,像的位置,像的性子,应用举例,u= (平行光),u=2f,u2f,2fuf,u=f,uvf,v=2f,v2f,v=,像物同侧,像 物 异 侧,成一点,倒、小、实,倒、等、实,倒、大、实,无 像,正、大、虚,测焦距,照相机,测焦距,投影仪,放大镜,口诀记忆: 一倍焦距分 、二倍焦距分 ; 物近像 像变 、物远像 像变 ; 物大像 是照相、物小像 是投影; 实像 在异侧、虚像 在同侧;,虚实,大小,远,大,近,小,小,大,倒立,正立,四 眼睛和眼镜,1:眼睛的结构 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个 , 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 上

5、,从而形成物体的 。,凸透镜,视网膜,倒立、缩小的实像,2: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是 cm,近点是 cm,25,10,3:近视眼 (1)概念:只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 (2)产生原因:a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 b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 (3)光会聚的位置 。 (4)矫正方法 。,厚,强,长,视网膜前,配戴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4:远视眼 (1)概念:只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 (2)产生原因:a晶状体太 ,折光能弱;b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 (3)光会聚的位置 。 (4)矫正方法 。,薄,短,视网膜后,配戴凸透镜制成的远视眼镜,5:眼睛的度数 (1)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

6、数叫 。用 表示 (2)焦度与焦距的关系 。 (3)眼镜的度数 。 (4)透镜的焦距单位 :近视镜片为 值,如:-200度,远视镜片为 值,如:200度。,焦度, 1f,透镜焦度乘以100,米(m),负,正,五 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1)结构,目镜:靠近 的一组透镜,作用像一个普通的 。 物镜:靠近 ,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 。 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物体。 反光镜:增加光的强度,便于观察物体。,眼睛,放大镜,被观察物体,镜头,(2)原理:,两个凸透镜,物镜焦距较短,成倒立放 大实像,目镜焦距较长,做放大镜,将 相放大,2:望远镜:结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 目镜:靠近 ,作用相当

7、于 。,实像,眼睛,放大镜,中 考 链 接,1、根据光路图,在图所示的方框中画上适当的透镜。,2、根据下列两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3、当小玲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个眼镜形成的光斑不同。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断眼镜甲是 透镜,眼镜乙是 透镜。,凹,凸,4、在图9中,_ 图(选填“甲”或“乙”)表示近 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 是_透镜(选填“凸”或“凹”),乙,凹,5、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

8、软质隐形眼镜是由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0.05mm。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是 A.大于0.05mm; B.等于0.05mm; C.小于0.05mm; D无法确定;( ),A,6、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 机的_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 是_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常见的 视力缺陷有_和_。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 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根据该光路图, 这个人可配戴_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它的作用 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选填“前”或“后”)移。,凸透,倒立,近视,远视,凸,前,7、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 了一

9、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 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 个 ,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 个放大的 像(填“实”或“虚”)。,放大镜,虚,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 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B,9、如图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 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 。 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度要想使看 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 。放大 镜的放大倍数是6倍,则他看到的角是 度。,正立放大的虚像,稍远些,5,10、放映幻灯时,银幕出现的画面是幻灯 片上画面的:(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

10、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 D等大倒立的实像,C,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潜望镜,B,12、照相机胶片上所成的像相对被拍摄的物体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D,13、用照相机拍照时,被拍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 ) A. 小于焦距 B. 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C. 大于2倍焦距 D. 以上说法都不对,C,14、班上照集体照时,发现有同学没在取景框中,此时 应将照相机_(填

11、“靠近“或“远离“)同学们,并 将相机的镜头和底片间的距离_(填“伸长“或“ 缩短“).,远离,缩短,15、摄影师在给某班照集体像后,又给一名同学照 半身像后,那么,应 (减小或增大)照 相机镜头和这个同学的距离。,减小,16、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参见图9)的实践活动 中, 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 这时, 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 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填“增 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 当向_(填“上”或“下”)移动.,增大,下,17、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在透镜 另一侧的光屏上,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由此

12、可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20cm B.15cm C.10cm D.5cm,A,解:由题意得: f30cm2f 解得 15cmf30cm 故正确答案为A。,18、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40cm B30cm C 20cm D10cm,D,解:由题意得: 30cm2f 解得 f15cm 故正确答案为D。,19、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选 填“倒立”或“正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照 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上述成像情况一 致的是_。如果在前面的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 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则应 向_移动凸透镜(选填“左”“右”),倒立,放大,投影仪,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