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 骨折病人护理查房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766053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椎 骨折病人护理查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颈椎 骨折病人护理查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颈椎 骨折病人护理查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颈椎 骨折病人护理查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颈椎 骨折病人护理查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椎 骨折病人护理查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 骨折病人护理查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护理查房记录中医护理查房记录科室:骨伤科 主持人:吴琼 报告人:陈其会 2013 年 11 月 26 日 参加人: 患者姓名:刘世琴 性别:女 年龄:45 岁 床号:30 床 住院号:13120056 一、病情介绍:一、病情介绍: 患者刘世秀,女,45 岁,因车祸致昏迷约 10 分钟,头颈部疼痛 1 小时于2013 年 12 月 3 日 15 时 53 分平车入院 。立即通知管床医生项江骊。测 T37.1 P84 次/分 R20 次/分 BP 130 /80mmHg。入院症见:急性痛苦病容,面色苍白无华,颜面部血污,伤口活动性出血,颈部疼痛,活动困难,双上肢有麻木感,拒动,舌质淡红,苔薄白

2、,脉浮紧。入院后中医诊断:头颈部损伤血瘀气滞证西医诊断: 1、枢椎椎体骨折 2、枢椎右侧椎弓及棘突骨折 3、脑震荡 4、左侧颞部软组织挫裂伤即予颈椎牵引、耳穴埋豆、输液等对症治疗,嘱患者颈部制动,遵医嘱观察颈部疼痛及四肢感觉活动情况。经过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已于 2013年 12 月 12 日 15 时 30 分申请出院,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根据患者入院时的情况,在我科住院期间主要提出了以下护理问题、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中医辨证:患者以“车祸致昏迷约 10 分钟,头颈部疼痛 1 小时“为主证,属中医外伤昏厥范畴。患者因外力所伤致脑挫裂伤,伤及脑组织血脉,血脉损伤则气血溢于脉外成离经之血,离经之

3、血则成瘀,瘀血闭窍不通则昏迷。故本病淤血闭窍。同时外力致伤全身多处,外力所伤致骨折筋断,伤及经脉,经脉损伤则气血溢于脉外成离经之血,离经之血则成瘀,瘀血阻络不通则痛,故痛甚。根据中医辩病辩证理论指导,辩病为骨折,辩证为血瘀气滞证。 辅助检查:CT 提示 1、枢椎椎体骨折 2、枢椎右侧椎弓及棘突骨折 3、颅脑颅底未见明显外伤性改变。肝功能,肾功能,葡萄糖(血清):ALT 9.16 U/L、AST 18.22 U/L、T-Bil-V 9.87 mol/L、D-Bil-V 2.38 mol/L、CREA-J 61.85 mol/L,血常规五分类(血液):WBC 5.65 109/L、RBC 5.45

4、 1012/L、HCT 38.40 %、HGB 125.00 g/L、PLT 235.00 109/L、NEU# 3.74 109/L。专科检查:颜面部稍肿胀,血污,左侧颞部见长约 3cm 皮肤挫裂口,活动性出血,压痛,双眼未见熊猫眼征,双侧耳道、鼻孔无流血流液,双侧瞳孔圆形,直径约 2.5mm,对光反射灵敏,颈部压痛,活动受限,未扪及骨擦感及骨擦音,双上肢痛觉减退,双下肢活动不受限,肌力肌张力正常,感觉对称存在。生理反射存在,巴氏征、克氏征、奥喷汉姆征、征等病理反射未引出。 治疗原则:1、完善相关检查:三大常规、心电图、凝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传染病五项等。2、密切观察瞳孔、神志变

5、化,心电监护,上氧,卧床休息,头部外伤清创。密切监测生命征。颈部制动,颈颌带行颈部牵引,观察双上肢感觉活动情况。3、予以抗感染,甘露醇+地塞米松控制颅内压,消肿,保护神经,抗破伤风,止血,对症支持治疗。中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治则:口服中药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拟方:活血止痛汤加减。4、睡前耳穴:心、神门、交感,穴位贴敷:中脘、天枢、足三里、阳陵泉。5、中医调护: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油腻、燥热之品,保持大便通畅。 。二、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二、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一、低效型呼吸型态 与脊髓损伤、呼吸肌麻痹、清理呼吸道无效致分泌物存留有关护理措施:1、床边备气

6、管切开包及吸痰盘、吸痰器,密切观察意识、呼吸频率及节律和深度,如发现呼吸费力,呼吸深慢,咳嗽无力,吞咽困难时应备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设备,随时准备配合抢救。2、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脉氧低于 90%应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测血气分析,观察缺氧状况是否得到改善。3、持续低流量吸氧 2 升/分,床边备简易呼吸气囊,鼓励病人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必要时吸痰。4、翻身时动作协调一致,保持头颈躯干成一直线,防止神经系统继续损伤。5、遵医嘱使用脱水、止血等药物治疗。6、加强巡视,及时给予帮助。7、指导患者行呼吸操训练。二、潜在并发症:心跳、呼吸停止的危险护理措施:1、床边备吸痰盘、吸引器,其他急救药品及物品处

7、于良好备用状态。2、急性颈髓损伤后未固定 2w 内严禁翻身,患者睡气垫床,颅骨牵引或手术内固定后给予翻身,翻身或搬运时注意一人固定头颈部,头颈和躯干保持一条直线,颈部两侧用沙袋固定制动,严禁颈椎扭曲或前屈,翻身时密切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心率的变化,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3、遵医嘱给予病危护理、持续心电监护、指脉氧监测及持续低流量吸氧,注意观察患者呼吸、心率。心率40 次/分、脉氧低于 90%应及时报告医生。4、提高警惕,消除诱因,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注意吸痰的技巧,一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 15S。5、如果心跳、呼吸骤停可疑,应停止一切相关护理操作,迅速评估判断:

8、要在短时间内作出准确判断,常用一摸二视三听法,即摸颈动脉有无搏动,看胸部有无呼吸运动,听有无心音。6、一旦确诊,立即床边心肺复苏,同时请家属通知医生。查找心跳、呼吸骤停原因,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心肺复苏开放气道时注意避免颈部过伸损伤颈髓。7、急请麻醉科行气管插管,接人工呼吸气囊或呼吸机。8、迅速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道,一般选择近心大血管,必要时行深静脉穿刺或静脉切开。遵医嘱合理应用复苏药物如:盐酸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9、当心跳骤停时,遵医嘱尽早使用非同步电流除颤。当心跳恢复后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等各参数,注意病人的面色、意识状态、瞳孔、尿液颜色、性质和量的变化,并每 10 分钟记录

9、一次。三、清理呼吸道无效的危险 与卧床咳痰不易、水分摄入不足有关护理措施:1、床边备吸痰盘、吸痰器,密切观察呼吸频率、深浅度、指脉氧及痰鸣音情况,病情允许定时翻身叩背每 2 小时一次,及时吸痰,吸痰时加大氧流量。2、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鼓励并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3、深部痰液不易咳出时,及时报告医生行气管切开。4、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遵医嘱配合雾化吸入,以减少吸吸道炎症的发生,减轻粘膜水肿及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咳出。5、鼓励患者进食,增加营养摄入,增强机体抗感染的能力。6、患者适量饮水,每日约 1500-2000ml。7、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每日 2 次。四、有

10、发生体温异常的可能 与脊髓损伤、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散热中枢受损所致中枢性发热 1、患者应注意保暖,维持适宜的室内温度 22-26。2、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定时测量体温,每日 6 次,异常时随时测量。3、观察患者面色、脉搏、吸吸及出汗情况。4、高热时:行物理降温,用温水、酒精擦浴或大动脉处冰敷。退热时会大量出汗,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观察病情防止虚脱,并注意保暖,及时更换汗湿的被服,以防受凉。观察有无感染灶,严防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留置针针眼若有红肿等静脉炎表现应及时给予拔除,炎热季节注意减少衣被,以防中暑。5、发生体温不升时,加盖棉被保暖,提高室温,输液温度调至 36-37,并根据病情

11、,适当给予热饮料及热流质。五、有脊髓损伤加重的危险 与床上活动方式、翻身方法不正确有关护理措施:1、患者应卧硬板床,平卧或侧卧均需保持脊柱成一直线,颈部两侧给予沙袋固定制动。2、遵医嘱急性期暂不予翻身,给予睡气垫床,确需翻身或搬运时注意采取轴线翻身:要有一人固定颈部,其余两人分别站于患者两侧,始终保持头颈与躯干成一直线,避免脊柱扭曲、旋转动作。3、患者行颅骨牵引固定颈椎,应维持有效的牵引,牵引重量不能随意增减,床头抬高 15-25cm 以保持牵引力和反牵引力。4、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及糖皮质激素,以减轻脊髓水肿。5、注意观察四肢的感觉、运动及反射功能情况,同前作比较并详细记录。六、焦虑 与患者对于

12、自己颈部以下不能活动担心无法康复有关 护理措施:1、入院时做好入院宣教,主动热情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等,让患者及家属尽快融入环境中,以消除陌生感。2、主动与患者家属接触、沟通,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同时在生活上给予患者细致的照顾,耐心详细介绍特殊检查、治疗护理的意义及配合要点,争取家属的支持及患者的积极配合。3、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七、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补液和摄入不足有关护理措施:1、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如血浆白蛋白,三角肌皮褶厚度、体重指数(BMI)等。2、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进食量。3、鼓励病人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并讲解重

13、要性。4、病情严重或进食困难时,应遵医嘱静脉补充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维生素等,必要时补充血清白蛋白、电解质及微量元素。输注此类药时,加强巡视。5、和主管医师一起商量确定病人的热量需要,制定病人的饮食计划。八、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患者卧床牵引,活动受限有关护理措施:1、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平整、松软、无褶皱、无碎屑。2、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定时翻身、按摩 1 次/2 时,使用气垫床、气圈、水垫、减压贴等。3、对使用石膏、夹板的病人应注意松紧度。并做好衬垫等。4、每天用温水清洗皮肤 2 次,以保持皮肤清洁与凉爽,瘫痪肢体与部位不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不用力擦拭,防止损伤皮肤。5、加强二便

14、的管理,以免刺激局部皮肤。6、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7、预防抓伤,勤剪指甲,每周 1 次。8、预防烫伤,禁用热水袋取暖。九、潜在并发症:脑疝 与颈椎损伤,脑供血不足,脑组织受损有关护理措施:1、提供安静、舒适、光线柔和的环境,减少探视人员,避免环境刺激,引起头痛。2、变换体位时,尽量减少头部摆动幅度,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应轻柔、集中进行。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注意观察脑疝的前驱症状(两慢一高:脉搏慢、呼吸慢、血压高) ,同时注意早期发现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血压升高,呼吸不规则,意识障碍加重,一次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及时通知医生及早处理,立即进行抢救。4、发

15、现脑疝前驱症状,及时遵医嘱使用脱水剂,在使用脱水剂要绝对保证快速输入,以达到脱水、降颅压的作用。十、便秘 与脊髓神经损伤、液体摄入不足、饮食及不活动有(1)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2)便秘的护理措施保证饮食中纤维素的含量和充足的水分摄(3)进行适当的运动。(4)提供隐蔽环境。(5)协助病人采取最佳的排便姿势,便秘的护理措施以合理地利用重力和腹内压。6)进行适当的腹部按摩,顺结肠走行方向作环行按摩,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7)指导或协助病人正确使用简易通便法,如使用开塞露、甘油栓等。(8)指导病人正确使用缓泻剂,但应告之病人长期使用缓泻剂的危害,便秘的护理措施即会使肠道失去自行排便的功能,甚至造成

16、病人对药物生理、心理上的依赖。(9)必要时予以灌肠。健康宣教:健康宣教:1、如出现呼吸不顺畅、憋气、气紧,或有咳嗽、咳痰、痰液难咳出时,药及时告知医护人员。2、如出现肢体麻木、感觉丧失等及时告知医护人员。3、保持有效的牵引,勿自行拆除牵引装置。4、病情好转起卧方法:起床时先平卧佩戴好颈托,然后侧卧,用双手慢慢撑起身体坐直。禁止平卧位突然翻身起床的动作。由坐位改为卧位时先用双手支撑慢慢侧卧,然后平卧,取出颈托。 出院指导:1、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营养神经、促进骨痂生长的药物。2、遵医嘱佩戴支架颈托,一般 6-12 周。3、注意保持头部中立位,避免颈部过度前屈、后伸及旋转。4、术后 3 个月返院复查,如出现颈部疼痛不适和四肢感觉、活动障碍时,及时到医院就诊。五、中医传统技术操作应用:五、中医传统技术操作应用: 穴位敷药:通过药物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调节脏腑功能,以疏通经络,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