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新教材教法心得体会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765607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新教材教法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政治新教材教法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政治新教材教法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政治新教材教法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政治新教材教法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新教材教法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新教材教法心得体会(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新教材教法心得体会政治新教材教法心得体会篇一: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篇一:教材教法培训心得 培训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标、驾驭教材。我有幸于 年9 月 18、19 日参加了由孝义教研室组织的北师大版一年级、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的培训活动。此次培训由教研室张孝萍老师和王玉凤老师做了两节课,并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六年级的教材进行分析。通过培训我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目的、指导思想、结构体系、主要特点有了整体的认识,还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及总体编排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为期两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期间我听了张孝

2、萍老师的这节观摩课,开拓了我的教学视野,我深深的感到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掌控多变的数学课堂的能力,才会使数学课上的有声有色。课堂中老师完全将学习的权力交给了学生,特别是在让学生感受 500 万千克大米有多少时,出示了四个策略,通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计算个个策略,让学生自主感受 500 万好大啊!培养学生的数感意识。这节课张孝萍老师就完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 只有运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体会编者的意图。引领学生贴近生活,走进自然,经历知识能力形成的过程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校园生

3、活的快乐。 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各单元内容介绍与教学建议 培训中指出了各单元的教学重难点以三维教学目标以及各单元之间的知识环节间的内在联系。从教学理念到具体的教学方法,从教法到学法的结合,都给出了阐述。 三、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我更加理解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4、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新课程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手段,很多时候让我们无所适从,我们很多时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而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使我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很多的教育教学经验,从思想上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这必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尽早放开学生的思维,为科学有效设计每个教学环节而努力! 金晖小学教师:张耀仙篇

5、二: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张慧红 拨开云雾见青天 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9 月 26 日,阳泉曲初中全体初一语文教师在八中参加了孝义市 学年第一学期教材教法培训。本次培训由刘爱萍老师主讲。在培训学习中,我们首先聆听了八中刘亮老师和武小芸老师的两节示范课,他们以具体的课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精湛的教学技巧,给予我们深深的理论引领。然后,刘老师分析了前半年教材教法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改版的初一语文教材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解读。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受颇深,收获颇丰,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增加了许多新的认识。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要更注重实践性、综合性,更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做课的两位

6、老师分别讲解的是新版教材第一单元秋天的怀念和金色花两文。两堂课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教师的引导,还是各个环节的设计都很流畅,过渡自然,知识点讲授也很到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培养和提高。这两节课给了我们 一个很好的示范。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构建和谐民主的氛围,并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也侧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侧重语文的工具性的认识和使用。二、不骄不躁,调整心态,平和应对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刘老师总结出了教材教法考试时老师们出现的问题,很实际,也很条理。审题不细、用语不规范、设计部符合要求。试想我们老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常常挂在嘴上时刻要求学生不能出错的问题

7、呢?不会吗,不是。究其原因,是教师太主观了,限制了思维,禁锢了头脑,久而久之,失去了冷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新版教材条理,更接地气,教学要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 新版教材遵循了 版课标要求,吸收了实施过程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对框架进行了微调,对课程进度也做了调整,实现了平稳的过渡。总体来说更接地气,更能解放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 此次活动给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也使我们确立的奋斗的目标,开阔 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不断深入钻研,不断探索,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课前备课环节上精钻细研,教学流程精心设计,紧扣教学模式,使自己

8、的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篇三: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沁源县官滩乡中心学校学科:数学 9 月 12 日至 14 日我有幸参加了沁源县教育局组织的 年秋季“学课标、通教材”教师全员培训,回想此次培训,历历在目,让人难以忘怀。我庆幸自己能率先与专家零距离接触,亲身领略专家的先进理念,聆听专家的编写意图,感受专家的课改气息,特别是看到人教版采用的大开本教材,心情激动不已。本次培训介休市教研室孟淑芝老师进行了专题讲座:对数学课程和数学教学的再思考学 版数学课程标准 ;介休市教研室孟淑芝老师、寿阳县教研室郭晓莉老师对新教材进行了介绍:义务教育教科书

9、数学(13 年级) 教材修订整体介绍;对义务教科书 数学一至三年级上册教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我受益颇多,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和感悟了人教版教材编写的真谛,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的精彩,开阔了我的视野。下面就是自己学习之后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 “双基”扩展为“四基” , “双能”调整为“四能”新课标在数学课程的育人方面,进一步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能力培养,把“双基”扩展为“四基”,将“双能”调整为“四能” ,强化“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我认为这正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要求和体现。将双基拓展为四基,首先体现了对于数学课程价值的

10、全面认识,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仅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数学发展和处理问题的思想。同时,新增加的双基,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基本活动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出,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更要注意切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由双能变四能;过去的“双能”指的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新课标指的“四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涉及的是已知,而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涉及的是未知。因此,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比分析与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

11、也更高。对小学生来说,发现问题更多地是指发现了书本上不曾教过的新方法、新观点、新途径以及知道了以前不曾知道的新东西。这种发现是一种自我超越,不仅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进步的信心,激发创造的激情。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需要逻辑推理和精确的概括,因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状态。 二、素材运用的多样化和应用化 课标里“数与代数”中贯穿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是针对过去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提出来的。例如某些计算题,只要求笔算,另一些题目只要求口算,即使口算也往往只有一种思路(当然,学生如有其他思路也不限制) ,这样很容易忽略个别差异,

12、遏止了学生的创造性。再如过去的应用题一定要求学生列出算式,新的课标中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手段解决问题,甚至鼓励用扳手指的方法找到答案。可以说,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在教学中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以前教学中我们只能按照教材提供的素材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教师要想将知识点变的更深更宽就必须重新寻找素材,这无形中给我们增加了工作负担。新的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可变化性素材,并配备了相应的教学光盘,增加了教材的应用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点。 三、适当调整知识结构,提供清晰的线索和步骤 新教材根据教材实验结果和教师们的普遍意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如统计与概率等内容适当降低难度,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

13、部分内容大幅减少,部分内容移到第二学段。如一年级上册“时间”这一单元,将原来的“教学整时和半时”改为只教学“整时” 。再如教材系统处理了“解决问题” ,为实现“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提供教学思路、发展线索和可操作的案例;针对在实验教材使用过程中,广大教师、教研员提出的不适用的教学素材;例题设置中的一些不合适的呈现方式;练习题编制中的有难度或效率低的题目;等等,进行细致地修改。循序渐进的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因而此次课改通过教材修订研究和精心制作工作,形成了一套文字表述准确,易懂、可读性强,版面设计清爽美观,图文并茂配合恰当,装帧精美,教师能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教材

14、。 四、教学中的建议 1、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时空占领,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自由的体验。 2、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让他们以数学的意识,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那么,数学就不在仅仅是书本上板着面孔的枯燥的数学题,数学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命活力。提高数学素养,使之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去解决问题。 年 9 月 篇二: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学习 感悟 践行 教材教法培训学习体会

15、 3 月 4 日,我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 - 学年第二学期英语教材教法培训。这次培训中,我们先观摩了我校宋志华老师的课,内容为小学英语 PEP 新版五年级下 Unit1 My day Part B Read and write;然后聆听了市教研室闫建华老师对 PEP 新教材读写教学的详细分析与教法的讲解。一上午的学习,是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对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以前我总觉得枯燥无味,难以下手,所以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上课走过场,课堂气氛不活跃,更别提教学效果。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明白讲阅读一定要有主线,一定要思路清晰,收放自如。 一、阅读前扩充背景知识 pre-reading 1.从学生的生

16、活实际入手,引入话题 教师首先应明确交际的专题和教学目标,熟悉话题,将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联结,通过问答、介绍、对话的形式来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储备,使之在积极、主动、活跃的思维状态下进入有意义的学习。 2.巧猜词,排除阅读障碍。 多数学生在阅读中会遇到一些生词和难以理解的语法。教师如果单以教单词,讲语法等枯燥无味的方式解惑,恐怕效果并不佳。要让学生养成通过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当然,有的时候很难猜出一个词的真正意义,这时只要我们能看出它的词性、在句中的作用,不影响阅读就足够了。猜谜语,活学难词。 “猜”类活动主要特点是学生与所猜的内容存在一定的信息差,利用这种活动方式,导入并学习重、难点词汇,深受学生的喜爱。 3.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 教师的启发、引导在阅读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设疑法,直叙法、表演法等巧妙地带领学生愉快地走入文章之中,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