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古诗词稿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764783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播音主持古诗词稿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播音主持古诗词稿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播音主持古诗词稿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播音主持古诗词稿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播音主持古诗词稿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播音主持古诗词稿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播音主持古诗词稿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播音主持古诗词稿件播音主持古诗词稿件篇一:古诗词欣赏栏目广播稿古诗词欣赏栏目广播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大好。西华池小学广播站古诗词欣赏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主播老师孙旭洁。下面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欣赏李白的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谢眺北楼又名谢公楼,是南朝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天宝十三年, ,李白从金陵再度来到宣城。他独自登上了谢公楼。凭栏远眺,只见依山傍水的宣城景色十分秀丽,不仅诗兴勃发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诗人怀着赞叹的心情,用凝练的笔墨。描写了登

2、高所见的总体印象。平旷的原野,起伏的山峦,错落有致。在秋日的晴空下,宛如一幅美妙的风景画。这开头一下将读者带入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当中。 接着下来 具体描写诗人眼中的景色。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写的是远景。 “两水”指环绕宣城的句溪和宛溪,时值秋日,溪水宁静澄彻,远远望去,荒凉如镜。“双桥“指横跨溪水的上、下两桥。上桥叫做凤凰桥,下桥叫做济川桥。两座桥倒影水中,在夕阳的 照耀下,折射出绚丽奇幻的色彩。这哪里是桥,分明是两道彩虹从天而降。这两句与诗人的另一名作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相似。两者同样是用比拟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同样用一个“落”字把地下和天上联系起来;然而同

3、中有异,异曲同工:一个是以银河比拟瀑布的飞流,一个是用彩虹写夕阳明灭的波光中双桥的倒影;一个着重在描绘其奔腾直下的气势,一个着重在显示其瑰丽变幻的色彩,两者所给予读者的美感也不一样,而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笔致的活泼空灵,则同样十分高明。“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写的是远景。诗人选取了人烟,橘柚,梧桐三种具有时节特征的事物,来展示深秋傍晚的景色。山冈丛林之中农家飘出一缕炊烟。深碧的橘柚,微黄的梧桐都呈现出一片苍凉。他站得高,望得远,抓住了一刹那间的感受,用极端凝炼的语言,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漏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他不仅写出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 结尾处“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与开

4、头相呼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抒发了怀念前代诗人谢眺的心情。然而这不是一般的登览怀古。 ”谁念”二字透露了诗中的背景。原来李白自天宝初年,为权贵排挤,被迫离开长安以后,一直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而他所仰慕的前代诗人谢眺在南齐的争权夺势的复杂斗争中,也曾受到排挤,最终死于非命。因此当他来到旧游之地宣城,登上谢眺建造的北楼,面对谢眺遗留的宣城山水,怎能不油然而生,缅怀谢公之情呢? 今天的古诗词欣赏节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收听。篇二: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青衣自古到今,唱青衣的人成百上千,但真正领悟了青衣意韵的极少。 筱燕秋是个天生的青衣胚子。二十年前,京剧奔月的演出,让人们认识了一个真正的嫦娥。可造化弄人,

5、此后她沉寂了二十年,在远离舞台的戏校里教书。学生春来的出现让筱燕秋重新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二十年后, 奔月复排,这对师生成了嫦娥的 AB 角。把命都给了嫦娥的筱燕秋一口气演了四场,她不让给春来,谁劝都没用。可第五场,她来晚了。筱燕秋冲进化妆间的时候,春来已经上好了妆。她们对视了一眼,都没有开口。筱燕秋一把抓住化妆师,她想大声告诉化妆师,她想告诉每一个人, “我才是嫦娥,只有我才是嫦娥” ,但是她没有说,她现在只会抖动嘴唇,不会说话。 上了妆的春来真是比天仙还要美,她才是嫦娥,这个世上没有嫦娥,化妆师给谁上妆,谁就是嫦娥。大幕拉开,锣鼓响起来了,筱燕秋目送着春来走向了上场门。筱燕秋知道,她的嫦娥在

6、她四十岁的那个雪夜,真的死了。 观众承认了春来,掌声和喝采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筱燕秋无声地坐在化妆台前,她望着自己,目光像秋夜的月光,汪汪地散了一地。她一点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她拿起青衣给自己披上,取过肉色底彩,挤在左手的掌心,均匀地一点一点往手上抹,往脖子上抹,往脸上抹?她请化妆师给她调眉,包头,上齐眉穗,戴头套,镇定自若地,出奇地安静。 筱燕秋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拉开了门,往门外走去。筱燕秋穿着一身薄薄的戏装走进了风雪,她来到了剧场的大门口,站在了路灯下面,她看了大雪中的马路一眼,自己给自己数起了板眼。她开始了唱,她唱的依旧是二簧慢板转原板、转流水、转高腔。 雪花在飞舞,戏场门口,人越来

7、越多,车越来越挤,但没有一点声音。筱燕秋旁若无人,边舞边唱。她要给天唱,给地唱,给她心中的观众唱。筱燕秋的告别演出轰轰烈烈地结束了。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不断地失去自己挚爱的过程,而且是永远的失去,这是每个人必经的巨大伤痛,而我们从筱燕秋的微笑中看到了她的释怀,看到了她的执著和期盼。 生活中充满了失望和希望,失望在先,希望在后,有希望就不是悲! 永远的九岁 你,瘦骨嶙峋却挑着一颗大大的脑袋,令所有见到你的人都心生怜情!当你像羽毛一样飘落在血泊中时,你只有九岁,瘦小得就像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鸟,孱弱得就像一棵未及展开的幼苗。 我是在小说红岩里认识你的。我知道你刚满周岁就与父母流徒辗转,从此坠入了一个无尽的

8、长夜。现在,我就站在重庆的歌乐山松林坡,你的生命就是在这里被无情地掠夺。面对你的雕像,许久我都没有转身。想起五十年前的那晚,便觉得身上的体温被阴森的冷气带了去。 那天雾浓吗?那天的夜色稠吗?那一刻你害怕了吗?当刽子手将匕首插入你胸膛,当你渐渐暗淡下去的目光最终瞥向妈妈时,你看到妈妈那痛得滴血的双眸了吗? 现在,站在你的雕像前,抚摸你纤弱的臂膀和瘦弱的脚趾,我实在想不出刽子手将冰凉的匕首插进你胸膛的理由。有人说,你是共和国最年轻的烈士。对你,这是一份光荣,但我却觉得它太沉、太重,你是一个孩子啊!以你九岁的生命难道应该承受如此之重?当然,人们称你为烈士是因为在共和国的基石上,浸染了你的鲜血。就是因

9、为这样纯洁、这样殷红的血,让无数人知道了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尊严,什么是人道,什么是理想和信念。 小萝卜头,没有人知道你的大名是宋振中。九岁时,你与你的父母被反动派杀害于新中国诞生的前夜,你的生命终结于九岁,也升华于九岁,灿烂于九岁。你放飞蝴蝶的一瞬,已凝固成中国人民热爱生命和追求自由的经典。 收获时节,鲁南山区的小村里降生了一个小女孩。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爸爸,望着场院上金灿灿的麦穗笑着说:“咱妮儿有福,就叫福妮儿吧!” 转眼七个年头过去了,小福妮儿到了上学的年龄,望着村里一样大的小伙伴们都背上了书包,小福妮儿对妈妈嚷到:“娘,我要上学,我要读书!”可是小福妮儿那里知道,爷爷去世时欠了一屁股的债

10、,爸爸上山砍石又砸伤了双腿,家里生活的重担都落在妈妈一个人的肩上。妈妈不忍心让女儿失望,抚摸着福妮儿那齐耳的短发说:“福妮儿啊,啥时候你的头发长到齐腰那么长,娘就送你去上学,啊!” 盼啊,盼啊,小福妮儿在企盼中又渡过了两个年头,当她终于发现自己拥用一头齐腰的长发时,她再也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对妈妈喊到:“娘,你看我的头发,我可以上学读书了!” 妈妈再也不忍心欺骗天真的女儿了,她一把抓起篮子向山上走去,那正是酸枣成熟的季节,漫山遍野都是红红的耀眼的酸枣,妈妈采啊采,摘啊摘,突然她眼前一黑,从山上掉了下去! 当人们把她抬回村子时,小福妮儿趴在妈妈的身上哭到:“娘,我再也不上学了,我不读书了,娘-”

11、第二天,在通往城里的路上,走着一个梳着短发的女孩儿,手里托着一条长长的辫子,两眼呆呆的望着前方,有人说:“那就是福妮儿!” 你在伞里吗 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发紧,那小伞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的用力。 “你在伞里吗?” “在!” 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得了两个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

12、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每当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就与我的脊背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的,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 “你在伞里吗?” “在!” 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微笑着,把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泪水和着雨水,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昭君出塞-刺骨的寒风呼啸着从耳边吹过,我默默地站在明月初升的阴山上,遥望那古老的雁门,轻将

13、琵琶拔响。 我有幸生长在屈原故里、宋玉家乡秭归,美丽的香溪伴我长大;我不幸生得容颜姣好偏又出身贫寒,入选宫门却无力与画工行贿,那知毛延寿添恨害我贬入冷宫。五年,整整的五年啊,我空望着花开花落,怕看这冬尽春残,奏一曲琵琶也饱含着深深的幽怨! 素指轻抬,拔响琴弦:“我一怨君王无缘相见,二怨父母兄弟不得团园,三怨红颜消褪出头无望。 ”上苍啊,难道一道宫墙冷院就该锁住我绝世的才情?难道这更漏声声就能让我坐等红颜白发? 不,我不能让一座宫墙锁住一生的岁月!我要和大雁一样,飞出这高高的宫墙,在蓝天白云间自由地飞翔! 让我再着一身汉家装,弹一回出塞曲 ;让我再看一次秭归月,拜一拜香溪水。此一去,江南烟雨再难

14、见,伤心保国仗红颜;此一去,关山明月入梦来,琵琶弦里寄相思;此一去,卸却汉家女儿妆,胡服烈马草原行!此一去,定将我汉家文化传漠北;胡笳声里听乡音;此一去,定保汉匈百姓 睦邻好,不负君王临行托 篇三:播音主持自备稿件播 音 主 持 自 备 稿 件 -文学稿件 连小娟 1青衣 22容纳2远行的孩子 23凄美的放手 4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2小猫的倾听 3月若有情月长吟 24用牙咬住的生 4我做得到 5爱,最大的力量 6爱的故事 7八元五角的母爱 8打往天堂的电话 9千纸鹤之恋 10残缺的馒头 11三斤珍贵的水 12有一种奇迹叫父 爱 13高原的茶花 14母爱之光 15母亲的姿势 16红舞鞋的故事

15、 17悲壮的两小时 18没有上锁的门 19希望活着 20天亮了 21生命的姿势 命 25哑巴父亲的爱 26一个人的双人舞 27血色母爱 28一篓水果 29昨天已经过去 30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 31可怕的实验 32不要闭上眼睛 33海中救援 34我做得到 35兄弟,我们不哭 36钟声 37二泉映月 38军礼 39珍爱万物呵护生命 40永远的九岁 43强者不吹牛 44蠢驴 45镜子 46一头学问渊博的猪 47少年雄鸡 48洁白的手帕 49红肚兜 50最爱是兵 51跪拜的藏羚羊 52 纸钢琴 53老师,我们嫁给你 54满仓娘 55永远的第十一位教师 56小站歌声 青衣 自古到今,唱青衣的人成百上千,

16、但真正领悟了青衣意韵的极少。 筱燕秋是个天生的青衣胚子。二十年前,京剧奔月的演出,让人们认识了一个真正的嫦娥。可造化弄人,此后她沉寂了二十年,在远离舞台的戏校里教书。学生春来的出现让筱燕秋重新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二十年后, 奔月复排,这对师生成了嫦娥的 AB 角。把命都给了嫦娥的筱燕秋一口气演了四场,她不让给春来,谁劝都没用。可第五场,她来晚了。筱燕秋冲进化妆间的时候,春来已经上好了妆。她们对视了一眼,都没有开口。筱燕秋一把抓住化妆师,她想大声告诉化妆师,她想告诉每一个人, “我才是嫦娥,只有我才是嫦娥” ,但是她没有说,她现在只会抖动嘴唇,不会说话。 上了妆的春来真是比天仙还要美,她才是嫦娥,这个世上没有嫦娥,化妆师给谁上妆,谁就是嫦娥。大幕拉开,锣鼓响起来了,筱燕秋目送着春来走向了上场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