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期(第7讲)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6747637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九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期(第7讲)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十九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期(第7讲)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十九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期(第7讲)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十九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期(第7讲)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十九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期(第7讲)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九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期(第7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九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期(第7讲)(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九世纪下半期到二十世纪初的欧洲金融,英国银行体系的集中化与稳定性,1862年英国议会通过公司法案对原来的股份公司法律进行修正,英国股份制银行的发展进入新阶段。根据该法案:公司股东仅根据他持有公司股份的份额承担责任,公司发行的股票也不必载名持有者的姓名。 由于股东的风险被限制于其所持有股份公司的股份,而且股票转让买卖更为方便,鼓励更多的投资者要购买公司股票,使现有股份公司扩充资本金的难度降低,对于股份制银行也是如此。 新公司法实施后仅7年时间里,London & Westminster的股本金就翻了一番,由1百万英镑增加到2百万英镑,London & County Bank的资本金同期由60万

2、英镑增加到1百万英镑。,股份制银行的稳定成长与公司法律的改革,更推动新的银行成立,也推动许多私人银行转变为股份制银行或与股份制银行合并将。 1865年,经营历史很长的Parr Lyon & Co.改造成股份制银行,伯明翰老的Taylor & Lloyds银行变成Lloyds Banking Company Ltd.(1889年为Lloyds Bank Ltd)。在英国铁路融资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大商人银行Glyn Mills & Co.也于1885年成为一家股份制银行公司。1892年,已经有2百年历史并且专为贵族和皇室服务的私人银行Coutts & Co.也改造为股份制银行公司。 最重大的改造发生

3、在1896年,伦敦的银行Barclay Bevan Tritton & Co.控制下的20家私人银行合并后成立股份制银行Barclays Bank Ltd,其初始资本金就有3百万英镑,一开始就是大银行。,股份制银行的成长带来了英国银行体系19世纪后半期空前的银行业集中进程,也远远超过同期其他国家类似的发展。 在1862年公司法案通过到1890年巴林银行危机期间,英国银行业发生了138起合并,其中股份制银行收购了66家主要小型私人银行与40家比较大的股份制银行。劳艾德银行的并购更是达到创记录的水平,1865到1914年期间收购了不下50家的银行,其中许多被合并的银行本身就是多家银行合并后形成的。

4、 并购进程不仅是大银行收购中小型银行,或中小银行之间进行合并,而且时有大银行之间的合并。第一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银行合并是主要在伦敦经营的London & Westminster与主要在地方经营的London & County Bank于1909年合并形成了London County & Westminster Bank。19世纪90年代中期时这两家银行分别是英格兰的二和第三大银行,曾经大规模进行并购的劳艾德和巴克莱超过它们后,两家银行为应对竞争实现优势互补而决定合并。,大银行也借并购浪潮向伦敦集中。1866年,National Provincial Bank放弃了盈利性好、规模比较大的40万

5、英镑钞票发行业务以建立伦敦分行。一直局限于英格兰中部经营的劳艾德银行在1910年将全部的总部业务迁到伦敦,以后其他银行也效仿它向伦敦转移。 在这个并购进程中,银行业的结构在快速地由单一银行向分支银行转变、由钞票发行银行向支票发行与存款吸收银行转变。1880年时英格兰和威尔士仍然有大约157家发钞银行,到1900年,106家银行中仅55家仍然发行钞票,到1914年末,仅剩11家发钞行,1921年劳艾德收购Fox Fowler and Co. 后乡村银行的钞票发行彻底终止。 经过并购浪潮的洗礼,英国的银行机构数量大幅度减少,1844年时存在的2千多家股份制银行到1913年仅有43家是独立的机构,到

6、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经形成了“五大银行”(巴克莱、劳艾德、国民Provincial、米德兰和西敏寺)主导英国银行体系的局面,英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进入19世纪下半期,英国的银行业一直保持着比较好的稳定性,没有出现该世纪前期时常发生的银行业危机。这种稳定性得益于几个方面因素的作用。 第一个因素是银行重视流动性管理。在没有专门的银行业法律的情况下,英国的银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业务活动规则,其核心是强调银行的流动性。这个行业自律性规则中有两个比率要求:一是现金比率,要求现金形式和在中央发行银行处信用余额形式的资产保证至少要达到10%;二是流动性比率,要求以现金和银行券余额、国库券、在其他银行的拆借余额以

7、及可在中央发行银行贴现的一级贸易票据形式的资产保证至少要30%。 这两个比率被银行界普遍认为是“神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20年里,五大银行的现金比率都在13-15%,流动性比率经常是在40%以上,很少低于30%。,第二个因素是银行业职业培训的发展。在18世纪后半期,许多银行仍然是准银行,除了银行业务还做的别的生意。到1826年,专业银行家是主导者,但许多银行家还是相对无经验的,没有一个传授成型“良好银行业做法”知识的机构,银行的生存取决于合伙人的业务才智、吸取其他银行家的教训以及运气。 随着银行业逐步成为成型的行业,有普遍认可的职业生涯结构和最基本的员工技能培训,银行家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宣

8、传和传播稳健业务实践符合业界共同的利益,他们从较早期就开始出版专门的银行业刊物(如1844年首次发行的银行家杂志(Bankers Magazine)以及关于实际银行业务操作的教材(如1843年Dalton的银行职员(Bankers Clerk)等等,这种类型的出版物在19世纪后期越来越多,而且内容更加丰富实用。 1875年苏格兰成立了银行家协会,1879年英格兰成立了银行家协会,这些协会提供银行员工教育培训的顾问服务和监督,组织从业资格等职业考试。 第三个因素是英格兰银行逐步成为中央银行,承担起英国货币市场稳健性的责任,愿意为处于流动性压力下的银行提供资金,创造了稳定性的重要元素。,英国证券市

9、场的新发展,1850年时,伦敦证券交易所已经是世界最大、最重要的证券交易所,这主要是当时英国经济实力与活力的反映。虽然确实存在国际性影响与联系,但国内投资者和借款人的需要更为重要。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取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支持其成长的动力越来越多地来自国际而非国内。虽然国内证券业务继续为其会员提供庞大、不断扩张的业务,但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外国证券和外国客户的迅猛扩张所超过,尤其是美国证券的交易在1850-1914年期间成为伦敦证券交易所重要的业务领域。 1911年时曾有美国的观察家指出,伦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唯一真正的国际市场,其触角覆盖地球的各个部分。,1850年时,英国人

10、拥有的全部资产中金融资产占39%,金融资产包括抵押贷款、存款、贸易信贷以及政府和公司债务(证券)。到1912/13年,金融资产的比例已经上升到64%。 在金融资产的迅猛增长中,增长最为快速的是可转让证券。1850年,金融资产的56%是本国与外国债务,其中的多数是可转让的,1913年时已经达到总金融资产的64%,尤其是这一时期外国资产的比例从8%提高到28%。 总体而言,金融体系越复杂证券形式财富的比例越高,由于持有人与发行人的相互方便性。据估计,世界的可转让证券存量由1878年的67亿英镑增加到1910年的230亿英镑,在通货紧缩时代按当前价格增长了近3倍,其中大约1/4在英国投资者手中。 随

11、着证券受欢迎程度的提高,英国的证券投资者人数也增加。认真的证券持有者在1870-1914年期间从25万增加到1百万。19世纪中期时多数投资者集中于持有政府或铁路证券,到1900年时国内外工业、商业、采矿业和其他行业公司的股票和信用债券已经比较流行,当时的投资者平均持有7到8只证券。,虽然直接投资证券的个人在总人口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个人的间接投资参与被投资机构极大地拓宽。 股份制银行、保险公司和投资信托在将越来越大比例的储蓄导向证券过程中是最重要的机构,而且越来越以职业的方式行为。 以保险公司为例,已经不是将其多数保费收入融通到国债与土地抵押贷款,而是投资于更加多元化国内外证券组合,英国人寿保

12、险公司资产中证券的比例从1870年的24.4%提高到1913年的50.6%。随着这些金融机构的重要性提高,多样性增强,形成了致力于证券组合专业化管理的金融机构群体。 这些发展进一步使证券市场的运行复杂化,因为这些新兴、大型机构投资者的要求和活动与个体投资者和过去的私人银行大为不同。,1850年以后,通讯革命、全球商务的交叉流动以及国际投资的世界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近半个世纪里使伦敦证券交易所具有高度的世界性特征,外国证券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尤其是外国政府债券与外国铁路证券和股票。 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中外国证券的比例在1853年时还不到10%,1873年时外国证券占到其总市值的35%到40

13、%之间,1893年后超过50%,到1914年,伦敦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证券的一半是外国证券,不包括那些利息在海外而不是在伦敦支付的外国证券总额达到17亿多英镑,如果包括进去总额将达到67亿英镑,或者是全部上市证券价值的60%。 当时世界上约1/3的可转让金融工具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伦敦证券交易所成为世界上最有国际性的证券交易所。,随着世界范围银行业经营的不断成长,世界各地银行的闲置资金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国际金融中心,这种资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已经达到了非常大的比例,而且银行急切地想使这些资金得到短期运用。 由于国际金本位制下汇率的稳定性,这种资金的运用并不限于本国中心,而是被吸引到国际中心,在

14、那里这些资金可以更容易地、有报酬地使用。伦敦是这个过程的中心,不仅吸引了布列颠和帝国内银行的资金,而且还吸引了西欧、拉美、日本和美国的银行资金。 有人估计,这种资金在伦敦的供给到1914年时达到19亿英镑。这就需要有活跃市场并提供稳定收入的证券,如政府和铁路债券。伦敦证券交易所市场非常有深度和广度,如果要偿还贷款而卖出证券,其实现非常容易快捷,不扰动市场。,虽然伦敦是世界最大与最有国际性的证券市场,但1914年之前并不是在所有领域都处于霸权地位。 在国内,面临着来自众多地方证券交易所的竞争,其中哥拉斯格、利物浦证券交易所最为重要。这些证券交易所继续服务于当地公司的债券和吸引当地投资者的证券,即

15、使这些证券也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哥拉斯格证券交易所为苏格兰的证券提供了一个市场,也为海外矿业公司股票提供了一个活跃的市场,这些股票在当地被广泛地持有。 不过这些地方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之间以及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每个地方性交易所都日益地受全国性投资的推动,经纪商和交易商使用电报系统和电话系统创造了各证券交易所之间的联系网络,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市场间交易活动。,法国的银行业革命,1848到1852年期间,两家大银行的成立是法国“银行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对法国银行体系有决定性影响。 第一家大银行是1848年3月创立的巴黎贴现银行,与之同时还在全国成立了68家贴现银行,以重振被经济危机和“二

16、月革命”摧毁的信贷机制。其资本金为2千万法郎,其中2/3是巴黎市债券和国库券,1/3是股东认购,因此是一家半公共性的公司,经理人员由财政部长任命,业务运营则是私人性的,通过贴现票据向贸易商和工业企业发放信贷。 1854年这家银行被改造成纯私营股份公司,资本金2千万法郎,很快成为法国最重要的银行之一,既从事常规银行业务也从事投资银行业务。1860年以后还在上海、孟买、香港、横滨和伦敦设立了分行以不断扩张业务。后来由于经营出现严重问题1889年时濒临倒闭,在政府支持下进行重组,改名为巴黎国民贴现银行成为一家存款银行,在发行业务中也非常活跃。,第二家大银行是1852年成立的动产信贷银行,资本金为6千万法郎,是仅次于法兰西银行的法国第二大银行。这家银行是欧洲划时代的银行模式。动产信贷银行这个概念一直专指投资银行、商人银行和混合银行的大杂烩。 法国成立动产信贷银行是经济因素与政治斗争共同作用的结果。1848年政治与经济危机后,法国经济在19世纪50年代初期继续停滞,证券交易所长期低迷,铁路建设因资本供给减少面临陷入困境的危险。而当时大部分的私人银行家包括巴黎罗斯柴尔德银行继续支持前朝皇室奥尔良家族,不与路易波拿巴(1848年10月被选举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合作。而路易波拿巴为了持续其政治野心,要刺激铁路建设和工业的投资,寻求能使他独立于私人银行的金融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