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案设计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745757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学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学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学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学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学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学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学案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学案设计小学语文学案设计篇一:小学语文教案范例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小学 姓名 备注:黑体字带部分为解释说明部分。 教学目标: 1.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如何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说明: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以课标为依据,落实教材训练内容。表述要准确、具体、可检。 】 学习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 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学习难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如何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说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应放在本课语言的学习、理解、运用及语文能力上。 】 教

2、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准备:两课时 【说明:课堂教学设计选择方法时,要能有效达成教学(来自: 小 龙 文档网:小学语文学案设计)目标。避免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脱节。例:教学目标提出“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落实这一目标。 】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 背诵萧红小城三月写景选段: 1.“ 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杨花挂着他了。 ” 2.“ 河冰发了?春天带着强烈的呼唤从这头走到那头?” 3.“小城里被杨花给装满了?带着呼唤,带着盅惑?”“”【说明:课前三分钟说话内容要精心选择,必须在教案中体现训练的具体内容,内容可丰富多彩,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为重点,并借此引领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

3、素材。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之内。每一节语文课前都要有此训练。 】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板书课题,识记“陶” 。 (由“淘”换偏旁来记忆?) 【说明:导课要根据课文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尽量精炼有效。时间要控制,不要过长。有些课文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文学习。 】 二、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拼拼音、查字典。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 再读课文。要求;在读正确的基础上,争取把课文读流利。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说明:每一遍读文都有不同目的,要把具体要求体现出来,并有大问题。 】 3.出示带拼音生词 懦弱 恼怒 争辩羞耻 流逝

4、宫殿 朴素 (1)自由练读。 (2)指名领读 (3)交流记字方法记忆字形。注重对识字方法的指导及总结运用, 边记字边随机组词及说话。 (“懦” “恼” “耻” “朴”借助“形声字”规律识字。 )区分:辩与辨(引导学生从字的中间部件联系字义辨析。 ) 【说明:需要识记的生字及识字方法要体现在教案中。】 4.出示去拼音生词 陶罐 懦弱 恼怒 争辩 羞耻 流逝 宫殿 朴素 随机抽读正音,注意“懦” “耻” “逝”的读音。 5.出示句子: “何必这样说呢?”?可吵的呢!”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闷得够受了。 ” 指生读句子,识记“掘” 。根据语言环境辨别“处”“闷”读音。 【说明:所出示的句子可以

5、不完整的出现在教案中。】 三、写字指导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生字,指名读并组词。 2.指导结构较复杂的字,重点指导:恼怒 谦虚 感受 (“谦”的右半部分要紧凑;“虚”里面的“七”要小。 ) 归纳方法:笔画较多的汉字,要写得紧凑,注意穿插避让。 3.练习书写,反馈点评。 【说明:写字指导要在教案中体现具体指导某个字的哪一笔、某个部件等注意些什么。 】 四、再读课文 理清脉络 1.指名读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提示:古时候,铁罐仗着坚硬,常常( )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 ) ,而铁罐却()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铁罐看不起陶罐,哪几个自然段写它们各

6、自的结果。 3.默读课文 29 自然段,看看描写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几次对话? 提示:你说一句,他说一句,称作一次对话,用大括号标记。 【说明: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要教给学生,并在教案中体现。 】 五、总结设疑: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陶罐又是怎样面对铁罐的奚落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词 指导书写 1.出示词语: 陶罐懦弱 恼怒 争辩羞耻 流逝 宫殿 朴素 挖掘 自由读随机抽读 2.听记词语:朴素谦虚 恼怒 自主订正。 3.指导书写 出示:素 值 捧 (1)组词、观察、归纳横画较多汉字的书写方法。 (2)重点指导范写:素(注意三横长短的变化,中间的两个撇折要平一些。 ) (3)生练习

7、书写。 篇二:如何设计小学语文导学案如何设计小学语文导学案 一、处理好“教案”与“导学案”的关系 “教案”侧重在“教” ,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流程图;“导学案”侧重在“学” ,是学生在教师有效“导”的前提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线路图。从另一个层面上说, “教案”是“纲” , “导学案”是“目” , “纲”举“目”张, “导学案”必须是教师依据“教案”和学情,通过问题引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案”是“唇” ,“导学案”是“齿” , “唇” “齿”相依, “教案”与“导学案”应水乳交融,相互辉映,一旦脱离,则“唇”亡“齿”寒,导学案将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二、导学案课堂必须“始出问题,

8、归于问题” 1、课堂应该以问题为楔子,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课始,反馈导学案预习效果。梳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敏锐地提取出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本节课探究的重点。以此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特别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在反复读悟中解决问题。这样既保持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即语言文字的训练) ,又发挥了导学案的导学功能。 2、课堂呈现的问题应该“激兴趣、低起点、层次化、贴生活、重体悟” 。兴趣是生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问题应该引起学生探究的渴望,不能深,不能让学生无从“下口” ,要有“问题一出来,课堂一锅粥”的热烈探讨气氛。要学生参与程度最

9、大化。围绕教学目标,问题逐渐纵深下去,体现出层次性。要努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 三、导学案课堂新授课的课堂结构 第一课时(五环节) 环节一:预习展示,梳理问题 新授课开始,开展小组互阅互批,小组推荐代表汇报展示预习成果。教师要利用课前对导学案中学生问题情况的掌握,有机调控集中梳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环节二:呈现问题,明确目标 学生提出的问题大约有不懂的词语、课文主要内容、重点语句的理解。有的问题学生相互能够解决,有的一时半会无法解决,需要通过学习课文来解决,如课文的脉络层次、主要内容等,就可以明确为课时目标。重点语句的理解一般放在第二课时。 环节三:梳理课文,初步学习

10、 先要通过多形式的读整体感知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行探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形式来解决,结果趋于合理即可,不强调答案的唯一。在理清课文脉络的主要内容后,一般要新授一段。应该通过语言文字训练以及读悟来捕捉课文内在信息,获取知识,培养思维和能力。 环节四:检测反馈,再次巩固依据课时目标检测本课学生所学情况,内容实在,形式多样,有层次性,个别问题有一定的挑战性。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个清晰的整理和巩固。 环节五:总结收获,布置预习 这个环节可以小组评价团队学习收获与个体自我评价学习收获结合,小组和个体相互借鉴,促进整体发展。布置预习内容,为第二课时新授课做准备。 第二课时(四环节) 环

11、节一:预习展示,呈现目标(问题) 第二课时预习问题的设计应该围绕课时目标,学生在导学案中自学出的成果可能并不完善甚至不正确,这恰恰是我们课堂生成的绝佳资源和开展训练的课时目标。 环节二:问题引路,展开自学 以学生的问题作引子,开展课堂学习活动。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自主学习,教师要融入学生的自学活动中,注意个别交流和观察,做到心中有数,为有效导学和课堂调控奠定基础。 环节三:合作交流,展示矫正 开展必要的小组合作探究,推荐小组代表发言,采取个体补充和小组相互补充使学生参与面最大化,使问题明晰化。 环节四:检测评价,固学收获。 检测内容丰富,具基础性与思考性,反馈以集中交流、学生自主矫正与教师

12、点拨辅助、评价促进深化进行。以畅谈收获巩固学习成果为结。 四、导学基本策略 1、教学方法。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前提,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学,自由讨论,自我反思。让每个学生说起来、动起来。注重学法指导,点拨适时恰当。注重学生学习形式的多样。如读,可以轮读、互读、评价读、个人读、小组读等。评价方面,如互评、小组评、全班评、师生共评等。 2、小组合作。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宗旨,以形成习惯为本质,发挥团队集体智慧。要在问题受阻时运用小组合作,体现小组合作价值。要在学生互学时、互相批阅导学案时运用。要明确组长的组织、榜样职责,要激发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热情,增强团队荣辱意识。要有小组竞争和考核机制。 篇三: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