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2届高考物理总复习配套课件16-2课时2 原子结构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6740081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2届高考物理总复习配套课件16-2课时2 原子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新课标2012届高考物理总复习配套课件16-2课时2 原子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新课标2012届高考物理总复习配套课件16-2课时2 原子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新课标2012届高考物理总复习配套课件16-2课时2 原子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新课标2012届高考物理总复习配套课件16-2课时2 原子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2届高考物理总复习配套课件16-2课时2 原子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2届高考物理总复习配套课件16-2课时2 原子结构(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2 原子结构,知识点一 电子的发现 知识回顾 11858年德国物理学家 较早发现了气体导电时的辉光放电现象德国物理学家 研究辉光放电现象时认为这是从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引起的所以他把这种未知射线称之为阴极射线,普吕克尔,戈德斯坦,2对于阴极射线的本质,有大量的科学家做出大量的科学研究,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 (1)电磁波说:代表人物, 认为这种射线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的传播过程 (2)粒子说:代表人物, 认为这种射线的本质是一种高速粒子流,赫兹,汤姆孙,3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测量出电子的电荷量密立根通过实验还发现,电荷具有量子化的特征即任何电荷只能是e的整数倍 电子的质量:m kg,电子

2、的电荷量:e C.,9.11031,1.61019,要点深化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 从高压电场的阴极发出的阴极射线,穿过C1C2后沿直线打在荧光屏A上,(1)当在平行极板上加一如图所示的电场,发现阴极射线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向下偏,则可判定,阴极射线带有负电荷,(3)如图2所示,根据带电的阴极射线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可知,其速度偏转角为:图2,基础自测一种测定电子比荷的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真空玻璃管内,阴极K发出的电子经阳极A与阴极K之间的高压加速后,形成一细束电子流,以平行于平板电容器极板的速度进入两极板C、D间的区域,若两极板C、D间无电压,电子将打

3、在荧光屏上的O点,若在两极板间施加电压U,则离开极板区域的电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若再在极板间施加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则电子在荧光屏上产生的光点又回到O.已知极板的长度l5.00 cm.,C、D间的距离d1.50 cm,极板区的中点M到荧光屏中点O的距离为L12.50 cm,U200 V,B6.3104 TP点到O点的距离y3.0 cm,试求电子的比荷,图3,解析:当CD间既有电场又有磁场时,由电子做直线运动可知,电子所受的电场力与磁场力大小相等设电子经电场加速后的速度为v0.,答案:1.611011 C/kg,知识点二 原子的核式结构 知识回顾 1汤姆孙通过对

4、 的研究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也是可分的 2卢瑟福用粒子轰击金箔,发现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 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 达到180而反向弹回,阴极射线,绝大多数,少数的,个别的,3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 它集中了原子的 和几乎全部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核旋转从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计出原子核的大小约为 m.,原子核,全部正电荷,质量,1014,要点深化 1粒子散射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图4,(2)实验条件:金属箔是由重金属原子组成,很薄,厚度接近单原子的直径全部设备装在真空环境中,因为粒子很容易使气体电离,在空气中只能前进几

5、厘米显微镜可在底盘上旋转,可在360的范围内进行观察 (3)实验结果:粒子穿过金箔后,绝大多数沿原方向前进,少数发生较大角度偏转,极少数偏转角度大于90,甚至被弹回 粒子的大角度散射现象无法用汤姆生的原子模型解释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揭示了: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内部有一个很小的“核”,2原子的核式结构 卢瑟福对粒子散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所有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原子核所带的单位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原子的直径大约是10 10 m, 原子核的直径约为

6、10 1510 14 m.,3核式结构模型对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 (1)因为原子核很小,原子的大部分空间是空的,大部分粒子穿过金箔时离核很远,受到的库仑力很小,运动几乎不受影响,因而,大部分粒子穿过金箔后,运动方向几乎不改变 (2)只有少数粒子从原子核附近飞过,受到原子核的库仑力较大,才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基础自测在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中,有极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 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解析:由题意“极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粒子受到很大的库仑斥力

7、,“极少数”意味着粒子接近核的机会很小,说明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答案:A,知识点三 氢原子光谱 知识回顾 1光谱:复色光经过色散以后形成的彩色图案称为光谱 2发射光谱: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发射光谱有连续光谱和明线光谱两种 连续光谱由炽热的固体、液体或高压气体所发出的光形成;明线光谱是稀薄气体或蒸气发出的光生成的原子的特征光谱为明线光谱,不同原子的明线光谱不同,3吸收光谱:吸收光谱是温度很高的光源发出来的白光,通过温度较低的蒸气或气体后产生的太阳光谱为吸收光谱,2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主要有两点:按照经典电磁理论,电子在绕核做加速运

8、动的过程中,要向外辐射电磁波,因此能量要减少,电子轨道半径也要变小,最终会落到原子核上,因而原子是不稳定的;电子在转动过程中,随着转动半径的缩小,转动频率不断增大,辐射电磁波的频率不断变化,因而大量原子发光的光谱应该是连续光谱然而事实上,原子是稳定的,原子光谱也不是连续光谱而是线状光谱,基础自测根据巴耳末公式,指出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范围内最长波长与最短波长所对应的n,并计算其波长,答案:n3时,波长最长6.55107 m n时,波长最短3.64107 m,知识点四 玻尔理论 能级 知识回顾 1玻尔的原子模型:是以假说的形式提出来的,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轨道假设:即轨道是 的,只能是

9、某些分立的值 (2)定态假设:即不同的轨道对应着不同的 状态,这些状态中原子是 的,不向外辐射能量,量子化,能量,稳定,(3)跃迁假设:原子在不同的状态具有不同的 ,从一个定态向另一个定态跃迁时要 或 一定频率的光子,该光子的能量等于这两个状态的 ,能量,辐射,吸收,能级差,2能级:在玻尔模型中,原子的可能状态是 的,因此各状态对应的能量也是 的这些能量值叫能级 3基态与激发态:能量 状态叫做基态;其他能量状态叫激发态 4光子的发射与吸收:原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 出光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要 光子光子的频率与能级的关系: .,不连续,不连续,最低的,发射,吸收,hEmEn,要点深化 1对原

10、子跃迁条件的理解 (1)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吸收一定能量的光子,当一个光子的能量满足hE末E初时,才能被某一个原子吸收,使原子从低能级E初向高能级E末跃迁,而当光子能量h大于或小于E末E初时都不能被原子吸收 (2)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以光子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所辐射的光子能量恰等于发生跃迁时的两能级间的能量差,(3)原子吸收能量的原则是吸收的能量恰好等于某两个能级之差,或者是吸收能量大于或等于其电离能,使电子成为自由电子;所以当原子吸收光子时,由于光子不可分,故其必须选择能量满足上述原则的光子;当原子吸收实物粒子(如电子)能量时,原子可以根据“需要”吸收其中的一部分能量,也即对电子

11、的能量没有条件限制,2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轨道公式 设基态轨道的半径为r1,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轨道半径为rn,则有:rnn2r1(n1,2,3) 设基态能量为E1,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能量为En,则有:,基础自测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激发,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用10.2 eV的光子照射 B用11 eV的光子照射 C用14 eV的光子照射 D用11 eV的电子碰撞,解析:由“玻尔理论”的跃迁假设可知,氢原子只能吸收能量刚好等于两能级之差的光子由氢原子能级关系不难算出,10.2 eV刚好为氢原子n1和n2的两能级之差,而11 eV则不是氢原子基态和任一激发态的能级之差,故选项A正确,B错对14 e

12、V的光子,其能量大于氢原子电离能,足可使“氢原子”电离不受氢原子能级间跃迁条件限制,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不难知道,氢原子吸收14 eV的光子电离后产生的自由电子仍具有0.4 eV的动能,故选项C正确,另外,用电子去碰撞氢原子时,入射电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地被氢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电子的动能大于或等于基态和某个激发态能量之差,也可使氢原子激发故正确选项为A、C、D. 注意用11 eV的光子照射和用11 eV的电子碰撞其结果是不同的,因为用11 eV的电子碰撞后其动能可能部分地被原子吸收,吸收的能量刚好等于基态与某个激发态能级之差,就可使氢原子激发 答案:ACD,题型一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例1

13、 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 )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 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解析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是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有少数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粒子散射实验并不涉及原子核内的结构查德威克在用粒子轰击铍核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核时发现了质子,选A.电子是汤姆孙发现的,C不正确 答案 A,题后反思 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的结构是核式结构,并不能说明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在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

14、射现象后人们才认识到原子核也是可分的,变式11 二十世纪初,为了研究物质内部的结构,物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揭示了原子内部的结构,发现了电子、中子和质子,图5是( )图5,A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B卢瑟福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 C汤姆孙发现电子的实验装置 D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实验装置 解析:由物理学史易知 答案:A,题型二 氢原子的能级 例2 用光子能量为E的单色光照射容器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停止照射后,发现该容器内的氢能够释放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它们的频率由低到高依次为1、2、3,由此可知,开始用来照射容器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可以表示为: h1;h3;h(12);h(123) 以上表示式中( ) A只有正确 B只有正确 C只有正确 D只有正确,解析 容器内的氢能够释放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说明氢原子处于n3能级上由玻尔理论可知:h3E3E1;h2E2E1,h1E3E2,且h3h1h2,所以照射光能量可以表示为或,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