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讲座心得体会,,初中作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740014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讲座心得体会,,初中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习讲座心得体会,,初中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习讲座心得体会,,初中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习讲座心得体会,,初中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习讲座心得体会,,初中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讲座心得体会,,初中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讲座心得体会,,初中作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讲座心得体会学习讲座心得体会,初中作文初中作文 篇一:听作文指导课心得体会 听作文指导课心得体会 王什小学 王珍 10 月 30 日,我有幸聆听了新天学区在马均小学组织 的教师侯建存等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可谓受益匪浅,感慨 颇深。 “作文之本”就是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 有源头活水来。 ” 学生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只有当学生充 分感悟生活,随时留意身边的所见所闻,才会有所思所感, 才能写出作文,也只有当学生的生活素材丰富了,有可写 的东西了才不怕作文。 1、教师善于为学生创造自由感悟空间。 在平时的教 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 心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从生

2、活细节中去发 掘生活的乐趣,生活的美好,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成为 生活的有心人,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挖掘开 发生活资源,设计即兴练笔,如侯老师这节课,有目的的 设计了句段,看多媒体演示句段,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 引导学生写身边的人或事,指导学生去观察去感受,把自 己的所见所闻和真挚的感情用真切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 激发了学生表达感受生活的愿望,培养了学生(来自: 小 龙 文档网:学习讲座心得体会,初中作文)的写作能力。由 此,我体会到作文教学源于生活,在于求真,用自己的笔 说自己的话,教师则创造条件、开阔活动空间,让孩子在 自由中获得真切感受,感之于处,受之于心,表之于言。 2、培

3、养观察能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写作文首先要 有内容,观察和思维是打开作文内容宝库的金钥匙,没有 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不可能有组织写作的能 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 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为积累作文材料打下坚实 的基础。如侯老师在课上有意让学生观察事物,观察出示 的多媒体上的事物,为孩子们提供了观察的素材,引导学 生写身边的人和事,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可以 从外貌、动作、表情、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去观察,让 学生轻松的把全身心放在观察活动中,学生的语言在有效 引导下变得丰富、生动大胆。此时,如果动笔去写,一定 成竹在胸,从而改变了学生作文入手难的看法。 3、 “练笔”是

4、写好作文的关键。 侯老师在讲座中说 过: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是练笔。在平时要让学生养成写 日记的习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 用自己所学的语言基础如,字、词、句、段、篇以及修辞 等方面写出来,成为自己的知识,达到“我口写我心”为 作文积累素材。 有了鲜活的生活,真实的情感,学生不会 无话可说,但还需要日常生活的不断积累,因此在教学中, 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鼓励学生多读 书,读好书,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在习作中尝试运用 这些语言材料,记录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要给学生有 效地引导,不断加强自身的语文修养,做到“不动笔墨不 读书” ,让自己成为一条涓涓细流,保证

5、为孩子们提供鲜活 的生活源泉。 篇二:作文讲座心得 作文教学讲座听后感及体会 塔城市一中 马振梅 近年来,如何优化作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改的一个 “热点”也是一个“难点” 。学生大都厌学厌写,对作文课 愁眉苦脸,拿起笔杆如千斤重;老师也为上好作文课而头 疼,课堂上讲多了,学生不爱听,不多讲些,学生又无话 可说,无料可写。唉,真是语文教学之不易呀!这次我有 幸参加了地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讲座。不仅听了专家及 同行教师精彩的作文课,还听取了专家对作文教学方面宝 贵的意见及重要的理论,让我收获颇多,七位各县市的老 师的写作课和五位地区名师的写作讲座都非常真、实,如 一盏明灯,引领着我在写作教学上扬帆

6、起航。地区教研室 组织的本次活动应和了新课标中单元写作更新的内容, 就习作的一个方面进行指导练习,依次逐步完善。 感悟讲座中精辟理论 第一、语文老师要有使命感,作为语文老师应充分认 识到语文及作文教学的现实意义。在作文教学时让学生了 解语文及作文的重要性,语文不仅是基础学科,当今的商 品时代,语文愈显得重要,而作文更具有它的交际性和社 会性。好的写作能力会赢来好的工作及合作伙伴。这样学 生一定会重视写作文的训练,才会创作出好的作品。 第二、配合新课标语文教材,探讨作文教学中的新思 路。例如我校高级教师马春芬的讲座中,让学生善于倾听, 自信表达。先从说练起,坚持每堂语文课课前三分钟的练 习,让学

7、生学敢说话、会说话,逐步练习到能自信表达。 从会说到能说,再落实到写上。作文指导的基本过程包括: 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这四个环节都是从三维 的角度来训练学生的过程。而乌苏市的康俊峰老师的讲座 中谈到了记叙文中如 何立意、选材,基本诠释了写作指导的四个过程。额 敏一中的施露霞的如何培养学生写随笔的习惯听了后 引起了我的共鸣,我自己也一直坚持让学生写随笔,听了 他的讲座有了一定的想法。回来一定在完善自己的做法, 并坚持下去。新思路,突破“新” ,坚持更新理念,坚持写 作指导上创新。 第三,作文教学要处理好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作为语文老师,在平时阅读教学中就应该穿插作文教学, 把每篇经典课文当

8、做一篇好的写作范文,比如,七节写作 指导课上,每位老师都列举了大量的好文章。引导学生多 观察生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材。生活无小事,点滴见 真情。阅读课文中好的结构与手法运用到写作中。如倒叙, 插叙,开篇设置悬念,等等。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下第三单 元课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结合本单元的写作指导 学生仿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人物的描写进行写作练习, 我指引了两个切入点(1、课前 10 分钟。2、过年那天。 ) , 学生写的特别好,课前各科老师逐步登场时人物的描写。 过年了众亲人逐个来家里是的人物群像描写,都非常精彩。 莫泊桑的经典写作方法,学生仿的也很到位。这样就真正 做到了让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比翼齐

9、飞。另外,让自己的 文章显得不拘一格,吸引读者。课文中好词好句积累起来, 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也能增加自己的表达能力。 总之,作文是学生练出来的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要让 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很 长的过程,平时常规教学中可放慢一点教学速度,写作技 巧要分步教学。同时,作文教学要准备好一定范例,具体 的材料,并利用好材料。当然,作文教学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信这次的听课之行会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带 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作文实践中去! 篇三:听夏书芳老师讲座的心得体会 听夏书芳老师谈新课改 松树沟明德小学 张莹 3 月,又迎来了新学期开学的日子,我们与来自河

10、南 的教育专家夏书芳老师,相约一中礼堂。他用他那绝不普 通的普通话,为我们奉上新学期的一道“美味大餐” ,他以 他的幽默风趣征服了与会的每一位教师。夏老师用一整天 的时间,与我们分享了他在新课改以及教师专业成长方面 的经验与心得。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 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 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 标,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 新了教育观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不但改变了过去的 “一言堂” 。而且要求教师角色转变,由传授者、 “独裁者” 、 “裁判员” 、 “演员” 、 “家长”转变为学生

11、学习的促进者、 研究者、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要虚心、诚实、真诚 地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走近学生的“心田” 。尽管这对于 教师来说很难,但是教师们却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勇气, 在教学思维、方法、手段等方面都有了求变的意识。我们 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尝试新的教法,勇于创新, 自我反思,改变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是学习者 和知识之间的中介者,不光是传授知识,而是包括知识与 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等,教会学生知识, 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学生学会了 新的学习方法之后,教师应帮助学习者回顾学习中的每一 步骤,使他们在脱离这种结构化的情境之后,仍然会使用 该方法

12、。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评价新方法,让学生 自己决定方法的有效性。 实施新课改必须改变固有的评价模式。已有的对学生 的评价模式只是对学生的课业学习情况通过考试分数来评 价,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品质的评价,评价方式呆扳, 不利学生的发展,打击了一批学生的积极性.而新课改要求 在评价学生时,不是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学生 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 思想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 价学生,评价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一次 考试的成绩论 成败,评价方式要科学、全面、客观,要有利于学生的发 展。 新形势下我必须充分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新课改, 作为当代新形势下的教师要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不 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以新理念新观念,来适应社会的 发展,培养驾御课堂的能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及时汲 取营养,丰富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能力,力争在新课改 中有所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