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6739916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7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 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定 义,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要点,辨证要点,预防调护,小结、习题,主 要 内 容,定 义,水肿是由于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种病证。,本病内经称为“水”,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至于治法,素问汤液醪醴论早已指出“平治权衡,去苑陈开鬼门,洁净府”等原则。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则称为“水气”,从病因脉症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类型;又根据五脏证候分为心水、肺水、脾水、肝水、肾水。在治疗上提出发汗利尿两大原则。丹溪心

2、法水肿将本病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指出“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赤涩,此属阴水”。,历 史 沿 革,与西医联系,本节是论述以水肿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内分泌失调,心功能不全及营养不良等疾患所出现的水肿,可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病 因,病 机,病因,风邪外袭,疮毒内侵,感受水湿,饮食所伤,感受水湿,病 机,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主要依靠肺、脾、肾的相互作用,并与三焦、膀胱的气化功能有密切联系。发病机理在于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水液潴留,而关键在肾。风寒或风热之邪,

3、由皮毛或口鼻而入,内侵于肺。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风遏水阻,风水相搏发为水肿。脾主运化水湿,但又恶湿,若水湿或湿热之邪侵犯人体,则可困遏脾运;或饮食劳倦等伤及脾阳,脾失转输而水湿内停,发为水肿。,肾主水,是调节水液的重要脏器。水津的输化,除赖于肺的通调、脾的转输外,与肾阳的蒸化、开合作用关系更为密切。如水肿病久,或劳欲体虚,肾阳不足,肾失蒸化,开合不利,水邪内停,则泛滥成水肿,然三脏之中关键在肾。是以肾为本,以肺为标,以脾为制水之脏。而三脏之间,又有其相关性,表现为肺脾同病,脾肾同病,肺肾同病,甚至肺脾肾三脏同时为病。此外,水肿日久,气化不行,经隧不利,水停瘀阻,水瘀互结,每致水肿

4、难愈。,病 机,1基本病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2病位:水肿的病位在肺、脾、肾三脏,其中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因肾主一身之水,主司气化,又为先天之本,故水肿以肾为本,以肺为标,以脾为制水之脏。3病理性质水肿病理性质有阴水阳水之分。阳水属实,是由风邪袭表,疮毒内侵,感受水湿所致,病变脏腑以脾、肺为主;阴水多虚,由劳欲体虚所致,病变脏腑以脾、肾为主。,病 机,4病机转化:阴水、阳水可互相转化。阳水久延不退,或屡经反复,正气渐虚,脾肾之阳日伤,可转为阴水;阴水每因复感外邪或饮食不慎,导致水肿突然加剧,转为阳水,是本虚标实之证。5预后:水肿预后,一般而言,阳水易消,阴水难退。阳水

5、初起不久,或由于摄养不足引起的浮肿,只要及时治疗,合理调养,预后一般较好。若属阴水,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正虚邪恋,则缠绵难愈。,病 机,诊 断,1临床特征: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和全身。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严重者可见尿闭或尿少,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牙宣,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2病史:患者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病史。3辅助检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总量、血常规、肝功能(包括血浆蛋白)、肾功能、体液免疫以及心电图、心功能测定、肾B超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鉴别诊断,水肿与鼓胀:膨胀是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水结

6、于腹内,以单腹胀大,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腹皮脉络暴露为主要特征,肢体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而水肿则是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气化不利,导致水液泛滥肌肤,以头面或下肢先肿,继而全身,腹壁无脉络暴露。,(一)辨证要点,(一)辨证要点1辨阴水阳水:凡由风邪、水湿、湿毒、湿热诸邪所致,发病较急,证见表、热、实证者,多属阳水;凡饮食劳倦,房劳过度,损伤脾肾所致,或由阳水转来,起病较缓,病程较长,证见里、虚、寒证者,多属阴水。但阴水、阳水并非一成不变,是可以互相转化的。2辨病位:眼睑浮肿,继而四肢皆肿,伴恶寒发热、咳嗽者,病位在肺;周身浮肿,肢体困重,院闷纳呆,病位在脾;面浮肢肿,腰

7、以下为甚,伴腰酸软,病位在肾;面浮肢肿,心悸怔忡,病位在心;周身浮肿,胁肋胀满,暖气不舒,病位在肝。,(二)治疗原则,本病的治疗原则,素问汤液醪醴论早有论述,即“开鬼门”(发汗)、“洁净府”(利小便)、“去苑陈荃”(攻下逐水)三项治疗原则。阳水以祛邪为主,或发汗,或利水,或攻逐,同时配合清热解毒,理气化湿等法;阴水当以扶正为主,同时,配以利水、养阴、活血、祛瘀等法。对于虚实夹杂者,则当兼顾,或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三)分证论治阳水风水泛滥,证候:初起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无汗,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偏于风寒者,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偏于风热者,伴咽红

8、肿,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数。 治法:疏风解表,宣肺行水。,(三)分证论治阳水风水泛滥,方药:越脾加术汤加减。方中麻黄宣散肺气,发汗解表,以去在表之水气;生石膏解肌清热;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化湿,有培土制水之意。本方为宣肺清热,宣肺行水之剂,用于外有表寒,内有郁热最为合适。可酌加浮萍、泽泻、茯苓以助宣肺利水消肿。风热偏盛,加连翘、银花、桔梗、板蓝根、鲜茅根清热利咽,解毒散结;风寒偏盛,去石膏,加苏叶、桂枝、防风祛风散寒;咳嗽较甚,加杏仁、前胡降气止嗽;汗出恶风,一身悉肿,卫阳已虚者,则用防己黄芪汤加减。若表证渐解,身重而水肿不退者,可按水湿浸渍证论治。,(三)分证论治阳水湿毒侵淫,证候:

9、眼睑浮肿,迅及全身,尿少色黄,身发疮痰,甚者溃烂,或伴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前方是宣肺清热,利水消肿之剂,方中麻黄、杏仁、桑白皮,宣肺行水;连翘清热散结;赤小豆利水消肿(原方中生姜、大枣可去)。后方以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清热解毒祛湿、消除疮痍。若湿盛而糜烂者,加苦参、土茯苓;若风盛而瘙痒者,加白鲜皮、地肤子;若血热而红肿,加丹皮、赤芍;若大便不通,加大黄、芒硝。,(三)分证论治阳水水湿浸渍,证候:全身水肿,下肢尤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按之没指,不易恢复,小便短小,肿势日盛,身体困重,胸

10、闷腹胀,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方药: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前方五皮饮以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理气化湿利水。后方胃苓汤由平胃散与五苓散二方相合而成,方中苍术、白术、茯苓、陈皮、厚朴燥湿运脾;猪苓、泽泻利水消肿;桂枝通阳化气行水(方中甘草甘缓壅中可去)。若肿甚而喘,加麻黄、杏仁、覃劳子宣肺泻水而平喘;院闷腹胀甚,中阳不运者,可加川椒目、干姜温脾化湿。,(三)分证论治阳水湿热壅盛,证候:遍身浮肿,皮肤绷急光亮,院腹胀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舌红,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治法:分利湿热。 方药:疏凿饮子加减。疏凿饮子为治湿热水肿实证之剂,具上下表

11、里分消之功。方中羌活、秦芜疏风解表,使在表之水从汗外泄;以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协同羌活、秦艽以去肌肤之水;用泽泻、木通、椒目、赤小豆偕同商陆、槟榔通利二便,使在里之水邪从下而夺。烦热、口渴,加桅子、黄芩、黄柏;大便不通,加大黄,枳实,厚朴;尿血,加大蓟、小蓟、白茅根;肿甚喘满,加桑白皮、杏仁、防己。,(三)分证论治阴水肾阳虚水泛,证候: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腰部冷痛酸重,尿少或反多,四肢逆冷,怯寒神疲,甚则心悸,喘促难卧,面色灰暗或淡白,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三)分证论治阴水脾阳虚水泛,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两方合用,具温阳补

12、肾,化气行水之功。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以阴中求阳;配肉桂、附子温补肾阳,两相配合,则能补水中之火,温肾中之阳气;用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健脾渗湿,通利小便;生姜温散水寒之气;白芍调和营阴缓附子辛燥之性,牛膝引药下行,直趋下焦,强壮腰膝。气短、神疲,加人参、黄芪。,(三)分证论治阴水脾阳虚水泛,肾阳虚极,中阳衰败,浊阴上逆而见神倦嗜睡,泛恶呕吐,甚至口中尿味,病情严重,宜用制大黄、牡砺、半夏以扶阳泻浊。此外,对顽固不消的水肿,常合活血化瘀之品,取血行水亦行之意,常用药有益母草、泽兰、桃仁、红花等。若见肾水凌心射肺,心阳被遏,瘀血内阻,出现心悸,喘促难卧,唇绀,宜重用制附片,去肉桂加桂支、黄芪

13、、丹参等温补心肾,活血行水,并配合抢救。,(三)分证论治阴水瘀水互结,证候:水肿日久不退,肿势轻重不一,小便短少,肌肤或有紫红斑块,妇女月经不调或闭经,舌质暗红或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化气行水。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前方重在活血化瘀,方中桃红、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当归、地黄养血活血。后方重在通阳化气行水,方中桂枝通阳化气,白术、茯苓、泽泻、猪苓健脾渗湿利水。可加益母草,泽兰以增强化疲利水之功;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益气行水;阳虚者,加附子温阳行水。,预防与调护,证候:水肿日久不退,肿势轻重不一,小便短少,肌肤或有紫红斑块,妇女月经不调或闭经,舌质暗红或暗

14、紫,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化气行水。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前方重在活血化瘀,方中桃红、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当归、地黄养血活血。后方重在通阳化气行水,方中桂枝通阳化气,白术、茯苓、泽泻、猪苓健脾渗湿利水。可加益母草,泽兰以增强化疲利水之功;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益气行水;阳虚者,加附子温阳行水。,小 结,水肿是指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决读失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病因有风邪袭表、疮毒内侵,感受水湿、饮食所伤及体虚劳欲。形成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三焦气化不利。 临床辨证以

15、阴阳为纲,分清病因,病位,注意寒热、虚实的错杂与转化。治疗原则为发汗,利小便,攻下逐水三项基本原则。阳水应发汗、利水或攻逐,以祛邪为主,同时配合清热解毒,健脾理气等法;阴水当温肾健脾,以扶正为主,同时配以利水、养阴、活血、祛瘀等法。对于虚实夹杂者,或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应慎用攻逐法,以免伤正。一般而言,阳水易消,阴水难复。因疮毒内侵及饮食不足所致水肿,治疗得当,水肿可望治愈。若阴水日久,导致正气大亏,肺、脾、肾三脏功能严重受损,则难治愈,常易转变为关格、癃闭、心悸、虚劳等证。,1水肿的定义是什么? 2引发水肿的原因有哪些? 3水肿的发病机理与治疗原则。 4水肿分几型,治法,方药各是什么?,习题:,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