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胃的并发症及处理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732391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洗胃的并发症及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洗胃的并发症及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洗胃的并发症及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洗胃的并发症及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洗胃的并发症及处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洗胃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洗胃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1.急性胃扩张:急性胃扩张: 原因:胃管孔被食物残渣堵塞,形成活瓣作用,使洗胃液体只进不出,多 灌少排,进液量明显大于出液量或在洗胃过程中没有及时添加洗胃液,造成 药液吸空后使空气吸入胃内而造成。 表现:病人表现为腹部高度膨胀,呕吐反射消失,洗胃液吸出困难。 预防及处理:此时应协助病人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查找原因,对症处 理。管孔堵塞的更换胃管重新插入,因吸入空气造成的,行负压吸引将空气 吸出。 2.2.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 原因:由于插管动作粗暴或病人本身有慢性胃病经毒物刺激使胃粘膜充血、 水肿以及电动洗胃机抽吸压力过大而造

2、成。 表现:此时吸出液为淡红色或鲜红色,清醒病人自述胃部不适,严重者有 休克表现。 预防及处理:因此在插管时动作应轻柔、快捷、插管深度适宜(45-55) , 使用电动洗胃机时,压力控制在正压:0.04Mpa,负压:0.03Mpa。对于昏迷 病人、小儿和年老体弱者应选择小胃管、小液量、低压力抽吸。 3.3.窒息:窒息: 原因:清醒病人可由于胃管或洗胃液刺激引起呕吐反射造成,昏迷病人可 因误吸造成。此外还可由于口服毒物对咽喉刺激造成喉头水肿或胃管判断错 误,洗胃液误入气管造成。 表现:个人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呛咳甚至心跳呼吸骤 停。 预防及处理:为预防此类情况出现可在插管前石蜡油充

3、分润滑胃管,及时 清除口鼻分泌物,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胃管置入术,严格按照证实胃管在胃内 的三种方法进行检查,确定胃管在胃内后方可开始洗胃。发生窒息后立即报 告医生并采取必要措施。 4.4.寒冷反应:寒冷反应: 原因:大多由于洗胃液过凉造成。 表现:病人表现为面色苍白、周身皮肤湿冷、寒战。 预防及处理:故此应注意给病人保暖、洗胃液控制在 25-38之间。 5.5.胃肠道感染:胃肠道感染: 原因:洗胃物品或洗胃液不洁引起。 表现:病人在洗胃后 1 天内出现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临床表现, 预防及处理:选择无菌胃管或一次性胃管、避免细菌污染洗胃液,发生胃 肠炎后及时应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同时予以补液、

4、退热等对症处理。 6.6.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 原因:轻中度昏迷病人,因意识不清,洗胃不合作,洗胃液大量注入而未 被吸出,引起反射性呕吐,洗胃液被误吸入呼吸道;或拔除胃管时未捏紧胃 管末端,而使管内液体流入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 表现:病人表现为呛咳,肺部听诊湿罗音和水泡音。 预防及处理:洗胃时采取左侧卧位,头稍偏向一侧,一旦误吸,立即停止 洗胃,取头低右侧卧位,吸入气道内误吸物。洗胃完毕,病情允许情况下, 协助病人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7.7.呼吸心跳骤停:呼吸心跳骤停: 原因:心脏病病人,可由于插管给其带来痛苦、不适、呕吐甚至挣扎引起 情绪紧张,心脏负荷加重,诱发

5、心衰;插管时刺激迷走神经,发射性引起心 跳呼吸骤停或由于病人处于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状态。强行洗胃可致缺氧 加重引起心跳呼吸骤停。 表现:病人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呼吸停止。 预防及处理:对于昏迷和心脏病病人应慎重洗胃。一旦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立即拔除胃管,给予吸氧,并行心肺复苏术。 8.8.其他并发症:其他并发症: (1 1)咽喉、食管黏膜损伤、水肿:)咽喉、食管黏膜损伤、水肿:合理正确使用开口器,操作必须轻柔, 严禁暴力插管。 (2 2)低钾血症:)低钾血症:选用生理盐水洗胃,洗胃后常规检查血清电解质,及时补 充钾、钠。 (3 3)急性水中毒:)急性水中毒:选用粗胃管,对洗胃量大的病人常规使用脱水剂。洗胃 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 (4 4)胃穿孔:)胃穿孔:误服腐蚀性化学品者严禁洗胃。保持灌入与抽出量平衡,严 格记录出入量。 (5 5)顽固性呃逆:)顽固性呃逆:洗胃液温度适宜,以 25-38为宜。 此外还有中毒加剧、急性胰腺炎咽喉、食管粘膜损伤水肿等并发症。 小结:洗胃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急救技术,只要我们在洗胃的过程中密切观 察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及其意识,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就可以避免上述并发 症的出现。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洗胃,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 救,防止病情加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