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急救预案制度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722404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科急救预案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口腔科急救预案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口腔科急救预案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口腔科急救预案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口腔科急救预案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科急救预案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科急救预案制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腔科急救预案制度口腔科急救预案制度篇一:口腔科应急预案口腔科医疗安全应急预案 目 录 一、血压突然升高应急预案3 二、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5 三、拔牙后创口出血不止应急预案7 四、下牙槽神经组阻滞麻醉引起的损伤应急预案9 一、血压突然升高应急预案 (一)血压: 1、正常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当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称为高血压。 2、高血压主要见于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 ,亦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肾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颅内压增高等) ,称继发性高血压。 3、血压低于/(90/60mmHg)时,称为低血压,常见于休克、急性心肌

2、梗死、心力衰竭等,也可见于极度衰弱者。血压为重要的生命体征,在拔牙及手术过程中,应随时监测血压变化,维持血压平衡。 (二)病因: 1、精神心理因素:如恐惧、紧张、忧虑等。 2、不良刺激:如疼痛、器械响声、出血等。 3、其他:如伴有其他全身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颅内压增高、体弱疲劳者等) 。 (三)临床表现: 患者出现头昏、头胀、胸闷、心悸症状。严重时可有头痛、恶心、想吐、手足发麻等症状。 (四)预防: 术前应仔细询问病史并监测患者血压,是否在正常值 范围内, 如血压高于/(140/90mmHg)时,应先行内科治疗待血压接近正常或稳定后再拔牙或手术。若血压正常可以手术,术前应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紧张

3、情绪,在术前 1小时可给予适量的镇静剂(如口服安定药片一次,一天 3次) 。术中保证无痛,局麻药选用利多卡因为宜,尽量减少手术创伤及局部止血。术后继续服用降压药物。有明显症状或合并心、脑、肾等损害的高血压患者,应禁忌拔牙。(五)处理: 1.一旦出现高血压症状,应立即停止麻醉注射或手术。2.迅速放平椅位,让患者平卧休息。 3.给患者以安慰,消除顾虑,往往能迅速好转。 4.根据病情给患者服用适量的降压药:舌下含服卡托普利一次一天 3 次或舌下含硝苯地平一次 5-10mg 一天 2-3 次。 5.给药 5 分钟后监测血压到正常范围,若经安静环境休息 15 分钟血压仍在 140/90mmHg 以上者,

4、经治医师应及时拨打 120 转院进一步处理。 二、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 (一)休克: 1、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反应,是全身微循环障碍,组织和器官氧合血液灌流不足,进而引起代谢障碍,细胞结构和功能损害等系列全身反应的病理综合症。 2、休克按病因分为低血容量性、心源性、感染性,过敏性休克等,而口腔诊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过敏性休克。 (二)病因: 麻药过敏性反应 (三)临床表现: 胸闷、全身或手发麻、发痒、皮疹、寒颤;甚至突然出现惊厥、昏迷、呼吸心跳骤停等严重反应。 (四)预防: 1、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 2、对普鲁卡因过敏者,可改用利多卡因,使用前也应做过敏试验。由于同类药物中交叉现象,

5、普鲁卡因过敏者,也不能使用丁卡因。 3、麻醉前先用抗组胺药(如盐酸苯海拉明口服一次25-50mg,一天 2-3 次;或者盐酸异丙嗪口服一次,一天 2-3 次)或镇静药(如安定口服一次 ) ,一天 2-3 次)对防止或者减轻过敏反应有一定效果。 篇二:口腔门诊应急预案口腔科抢救管理与应急预案 口腔科抢救管理 1.目的:为保证口腔内科患者的安全管理,降低各类可能的紧急情况对本科室医疗工作及患者生命安全带来的影响,符合安全管理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及应急预案。 2.口腔科抢救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 成员: 科主任:所在区域内的日常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紧急情况发生时组织抢救,尽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6、 医生: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范,预防紧急情况的发生,发生时积极抢救。 护士:及时向科主任汇报情况,参与患者运送与抢救。4.定义:口腔科门诊诊疗活动中发生患者窒息、呼吸循环骤停、过敏性休克、晕厥,启动应 急预案,组织抢救并汇报相关部门,保证以及患者生命安全,减少损失。 注意事项:以患者生命安全为第一要素考虑应对。 口腔门诊应急预案 意外防范- 三、后附各种各类意外急救流程 篇三:口腔科应急处理预案口腔科应急处理预案 一 出血 (拔牙、手术、外伤后出血,牙周病所致牙龈出血,以及不明原因出血) 1. 明确出血部位 排除咯血呕血,以及口腔软组织非牙龈性出血。 2. 查找原因 血压测量 血分析、出凝血时间

7、、血糖 有无肝肾疾病或血液病 3. 处理 局部应急止血:缝合止血、局部药物止血、加压止血等。 病因治疗:局部处理后,口腔科疾病嘱复诊时间安排后续治疗,如洁治;非口腔疾病,应转相应科室诊治(夜诊可转急诊科观察) ,重症应收入住院。 二 昏迷、休克、晕厥等 1. 查找病因 疼痛?紧张?空腹?全身系统疾病? 观察:意识、面色、瞳孔、皮肤温度、尿量 检查:血压、心率、血糖 2. 处理: 高血压者,半卧位或头高胶低位。 低血压者,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 意识不清者防坠床。 吸氧。 保暖。 低血糖者,口服或静脉推注葡萄糖。 晕厥,平卧休息,给予心理安慰,必要时刺激呼吸或给养、补糖。 转急诊科治疗或请相关科室协助会诊。 记录:抢救起止时间及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