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讲座稿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714777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讲座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初中语文讲座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初中语文讲座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初中语文讲座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初中语文讲座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讲座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讲座稿(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讲座稿初中语文讲座稿篇一:初中语文知识讲稿第一章 初中语文考试铁的纪律 程开玩笑! 一、 调整心态的方法: 请闭双眼,深呼吸,攥紧双拳,在内心默念:我能,我一定能考好,一定!(反复做三次以上)同时回想答题要诀:稳,不要急躁,稳重求胜。由易向难去做,不会做的先放下来,一定不要先写作文。准,看准要求,要按照答题的方法和步骤,准确答题。狠,一次性地把所有的分数收入囊中,不要拖拉。 二、 考试五心 1、要用心。不能盲目,马马虎虎,随心所欲地答题,集中全部精力,把心思放在题目中细细思考着答题。 2、要耐心。针对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要耐心地反反复复地去思考,争取解决掉它,要知道这是拉开差距的关键所在

2、。 3、要细心。看清楚题目的每项具体要求,特别关注到题目要求的关键词。 4、要留心。针对一题有两问,一题多问的,对于文章下有小字体或者括号提示的,一定要留心。 5、要“别有用心” 。要有全局观念,试卷前后的内容互相参考印证,也许能够看出某个题目的答案。同时还要多联系语文课上的内容,政治、历史其他学科的内容,以及日常生活的内容。如电视剧璀璨的人生提供我们“璨”字的写法。 三、入境入情 无论是在考试还是在学习新课文时,一定要进入文章中设置的情境,把自己当做在场者,当事人,主人公,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揣摩体验他们的思想情感。 四、 常用的有效方法 1、排除法。对于所有的选择题,必须按照这样的格

3、式“根据?可以看出(不)选它”来进行选择选项。另外考查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也可以使用排除法。2、代入法。对于文言文的词语解释的选择题,可以使用代入法,代入后看语句是否通顺。代入法可以用来验证某些题目是否作对。 3、即时检查法。每做完一个题目,就立即去检查,有时候做完之后再去检查可能就检查不出来问题了。特别是古诗词的默写特别适用。 4、做题的具体方法。先审题,明确题目考查的是什么(含义?作用?效果?或其他) 。然后在文章中找到能回答问题的具体语段、语句。最后根据答题的模式答题步骤加工写出答案。 五、做阅读理解注意事项 (一) 、一般原则 1、每篇文章读三遍:首先通读全文,掌握每段的意思,整篇文章的内

4、容,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目的等。其次,重难点突破去读,没有看懂的,理解不清楚的再去读。最后,带着问题去读,在相应的语段语句反复去读,直至得到答案。 2、读文章的时候,都要圈点勾画,特别是在读重难点内容时,带着问题去读的时,更要进行圈点勾画。对于这些语句都要圈点勾画:段首段尾句,抒情议论句,富有文采的句子,含有哲理的句子,难以理解的句子等。 3、要看分数答题,看空格的大小答题。分数要点化,要点序号化,序号整齐化,并且要答满它。绝对不能留空白的地方。 4、严格按照各种题型的答题的方法和步骤答题,不能胡乱答题。 5、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答题,不能仅回答干瘪的理论,犯一张皮的毛病。 6、在做阅读理解时

5、,要辨认文体(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 ,不同的文体使用不同的术语。比如比喻,打比方,比喻论证等。 7、凡是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的,不要自己概括写答案,直接抄写下来就可以了。 (二) 、记叙文阅读理解1、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一定要联系前后的语境去理解,甚至联系整篇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去理解,不能仅盯住这句话去理解。要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有全局整体观去做题。 2、凡是写物的散文里面,一般情况下,所写的物都具有象征意义。 行道树 3、凡是写物的散文,分析其思想情感,一般都是物背后所反映的情思。 行道树就是表现了作者对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者的赞美和歌颂之情。 4、散文里面经常考的写

6、作手法是象征、衬托、抑扬、对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侧面描写、以小见大、想象和联想等。 5、凡是不会写的题目,一般都可以联系文章的中心主旨去回答。 “揭示(突出强调)文章?中心思想,有力地突出了作者?情感。 ” (三) 、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1、所有的说明方法是针对说明对象特点、事理进行解释说明的,而不是针对某个词语或一句话。 2、分析说明方法时,有几种就应该写几种,不能落下。 3、重点注意作诠释、下定义的、作比较、分类别、摹状貌等几种说明方法。 4、引资料一般要带双引号。 5、作诠释必须针对说明对象,而不是某个词语。不能见到破折号就说是作诠释。 6、 (四) 、议论文的阅读理解 六、对于作文

7、1、在立意的时候,第一次所想到的立意不要去写,要重新再次立意,然后写下去。因为这样才有新意。另外不想花心思,就可以写写以前所写过的内容。 2、凡不是命题作文,一定要起个新颖的标题,要在标题上多下些功夫。标题要写在第一行的正中间,前后去数空格,绝对不能写错,涂抹。3、作文结构形式创新的类型有题记、小标题、序号式、日记体、书信体、剧本体,qq 聊天式等。 4、结构形式的要求,语段最好 45 段,不能太少,也不要过多。并且首段最好不超过 5 行。中间的语段中间要有过渡。文章的结尾,要短小精悍,收尾有力。 5、作文语言要文学味: 不能使用方言土语,而应该用书面语。 不能使用太平淡太通俗的词句,而应该使

8、用具有新鲜感,陌生化的词语。 要多运用描写,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等。 要运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角度地去描写事物。 要多运用议论抒情,表现自己的爱憎褒贬。 要运用修辞手法和其他的各种写作手法。 6、卷面书写: 作文不能随意涂改,不能使用胶带、涂改液。字体要工整,卷面要整洁,要有整体的美感。 7、初中生作文字数要求在 600 字左右,但可以多写些,在 700 字左右。 第二章 初中语文重点题型答题模式方法 第一节 有关标题的题型 一、标题的含义 就是指标题的意思,标题具体是什么,不是为什么,怎么样,作用,影响等。如道行本义指涵养本领,这里具体指皮挑儿道

9、德高尚,表演皮影戏的技艺高超。 1、分析标题含义的方法 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通过理解标题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理解标题含义。 表层含义就是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章中能够找得到,或者能够归纳出来。 深层含义:指标题的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双关义等。在理解表层含义的基础上,要理解深层含义,还要找关键句,主旨句,议论句,抒情句,甚至联系人物的形象,全文的内容,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写出来。引申义: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其与本义有一定的关系。如“向”本义为向北的窗户,引申为朝着,对着。 比喻义:就词的原有的某种意义,因比喻而产生的意义。是约定俗成固定下来的意义。眉目:比喻为头绪,端绪,这事一点眉

10、目都没有。 双关义: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者同音的条件,而使词语具有多重意义。 象征义:借助某一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意义。 如变色龙表层含义是善于变色的蜥蜴。深层含义指的是见风使舵,多变的沙皇专制下的警察。 (这是联系文章中人物,来分析标题深层含义的。 ) 篇二:初中语文专题讲座语文组专题讲座 如何教学生学好初中语文 主讲人:于洪敏 时间: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全面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什么是语文?语文即语言和文学。并不是

11、认得几个字就学好了语文。如何学好语文是一个老话题了,人人都能说出一大套来。我这里首先要谈的是学好语文必须改变观念:大部分人认为中国人学语文太容易了,谁学不好自己的母语呢?还有人则认为语文难学,见效(转载于: 小 龙文档 网:初中语文讲座稿)太慢。认为难学者当然学不好语文,认为易学者是否就能学好语文呢,我看未必。因为在我们周围的人,读错字音,写错字形,说错词义,弄错文学常识的文化现象可谓数不胜数。可见不少人并没有真正学好语文。究其原因,还是对语文这门学科认识不足,观念上存在偏差,语文这门学科实际上既不难学也不容易学,此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怎样才能“会”呢?一句话,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

12、的学习习惯,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自然而然能将语文学好。 进入初中以后,许多同学的语文学习往往出现不正常的突然“减速“,这的确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有些同学说:“我在小学成绩都合格,平均分挺高,怎么到了中学成绩就下来了?“家长们也说:“我的孩子小学语文冒尖,初中咋就一般呢?“这种议论随处可听,原因在哪里?首先,某些学生在小学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当是造成成绩滑坡的重要因素。 首先,某些学生在小学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当是造成成绩滑坡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的直观性强,而抽象能力弱,知识的死记硬背能力强,而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弱,所以小学靠突击和死抠硬记取得成绩的学生,不注重总结学习方法,缺乏独立钻研的学习

13、习惯,到中学自然跟不上。其次,初中新生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小学生升入初中,90以上的学生最大的感受是:初中学习自主时间少,学习课程太多。学生在小学还有一些玩的时间,到中学课程增加到十几门,本来就难适应,再加之中学对新生一开学就实行严格而高要求管理,学生就会对中学的学习感到压抑,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另外,初一学生入学的时候语文基础不同,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适应能力也不同,所以进了升入初中后,语文成绩肯定也会不一样。因此,升入初中必须有一套新的学习方法 一、要养成预习的习惯。 在小学,学生普遍不重视预习作用,对课文中字、词、句的掌握及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是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完成的,课后要求学生背

14、诵的或循环反复练习的较多。 进入初中后,从开学的第一篇课文起,就要养成预习的习惯。这一点非常重要. 那么,怎样预习初中语文课呢?可分二步。 第一步:阅读课文,弄清文章的体裁,了解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扫除字词障碍对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词典弄清楚,难懂的句子划上一定的符号,在教师的讲解中理解或向教师请教。 第二步:精读课文,弄清课文主要内容、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课后练习及一 些语法知识等。二、认真投入地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课堂。语文老师深入浅出的分析,抑扬顿挫的朗读,循循善诱的讲解,无不引导我们去感悟语文。同时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课文都出自古

15、今中外文学名家之手,我们上课时实际上是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去结识这些文学名家。 如何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呢?简言之要做到四动: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动耳:即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看戏时不会看的看热闹,会看的看门道。上课时也要能听出门道,要抓住要点和重点,要跟着老师的讲课思路走。动手:上课时要边听边记,画出课文的重点词句和疑点,记下老师补充的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点,以便使听课过程系统化和以后的复习。 动脑:即上课时要高度投入,充分调动思维,多思考、多分析、多设疑、多问一问为什么?达到专心致志的程度。动口:就是敢于举手发言。举手发言是与动脑密切相关的,举手之前你已动脑思考了。举手发言益处多多,它使你学会用

16、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能锻炼你的思维、胆识和口才。 如何上好课,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效率,关键在于思考。我们要用心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可见“思考”对于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三、工整写字的习惯 写字,应写规范字,书写字体端正、美观大方.我们每个同学都趁着年轻时利用睡前饭后练好钢笔字,有条件的和有兴趣的同学最好练一练毛笔字.俗话说“人是衣裳马是鞍”,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人的外衣.怎样练好钢笔字呢,很简单,选择你喜欢的字体,买一本字贴。每天临写一两页,坚持一年半载即可。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不仅能使你在高考中取得高分,更会使你终身受益。 四、多积累的习惯 语文知识可谓浩瀚无边,这就要我们不断地积累,集腋成裘。那么怎样积累呢? 多记忆:像成语典故,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要靠平时记忆。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中国民间故事中四大传说,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等知识,在平常学习过程中要及时记忆。 多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家诗文,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极好方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