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评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714690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评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评析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评析 篇一:初二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中文系 09 级中文二班 张 案例: 初二(3)班是个优秀的班级,学生成绩好的同时还 非常的活跃,但是有时候会缺乏纪律性。在这两个月的实 习中就非常地明显,当然,这个特点也给我的班主任工作 水平带来了提升的可能性。 第一周的班会课上我要给大家强调纪律性,要求大家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天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进了教 室,上了大约五分钟的时间,忽然外面有个学生喊:报告! 我立即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李展鹏同学,这下我 可生气了,就严厉地批评了他一顿:你干什么去了?马上 就要期中考

2、试了?你还上课迟到?还是准备考二三十分吗? 平时大大咧咧的他这下可急了,眼泪分明在眼圈里打转。 “我不是迟到,我是给物理老师交作业本去了,这才来晚 的。 ”我的脑中“轰”的一下,是呀,我和原班主任老师商 量了的,为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让他当物理科代表的 嘛,我知道错怪了他,连忙给他道歉,他却气乎乎地走了, 几天都不理我。 分析: 都说“眼见为实” ,可我亲眼所见,还是错怪了学生, 这是深刻的教训,因孩子的心是稚嫩的,一旦你伤害了他, 就不容易愈合,我们作为教师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好好 想想,事情弄明白了吗?千万不能草率去判断、处理。如 果学生和你产生了对立情绪,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更难进行 了。

3、 1从学生的角度看:这是个顽皮的孩子,而且他的 调皮捣蛋是班级中学生和老师所公认的。他在这个班级体 中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已经定型了顽皮。因此,一旦出 现什么不好的事情,大家的目光首先会集中他身上。这就 是由于平时学生本身的不良习惯和不良行为所造成的。 2从教师角度看:教师看待事情的时候受定势思维 的影响,在老师眼里,顽皮的男同学迟到就是因为贪玩, 这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仿佛不需要任何根据就 可以判断的。因此班主任在没有调查清楚事情就主观 武断的下结论,是造成了这起本可以避免的“冤案”的原 因之二。 3从批评艺术角度看:班主任选择在全班面前严厉 地批评学生,显然有悖于班主任的处事原则,没有考虑到 学

4、生的自尊。因此,学生会觉得更加委屈,以至于班主任 道歉之后他都觉得无法接受而不理班主任。 解决方案: 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件,我想这样处理会更好:(在 我已经判下“冤案”的前提下)首先,我会真诚地向男孩 子道歉。然后可以利用晨会时间就这件事情做自我反省, 并由此推广开来,对全班学生进行教育。一是在没有弄明 白事情发生的缘由时不要武断下结论,以免给别人造成伤 害;二是不要总带着有色眼镜看人,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闪 光点,善于向别人学习。 其次,如果男孩子还是不理我,我会给他送一张精致 的卡片,写上我最真诚的祝福,表达我的歉意,同时还可 以写上鼓励的话语,相信此举可以感动男孩子,也可以激 励他向好的方向

5、发展。 结果: 后来,这个男孩子和我冰释前嫌,我和他进行两人面 对面的谈话,把整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做个系统的分析和总 结,他知道自己以前的形象已经给同学和老师留下了不好 的印象,他明白要想老师同学彻底改变对他的看法,他首 先应该改变自己,我鼓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大家的 认可,一个月后,他那些小错误已经改掉了不少,同时我 深深明白作为一名负责任的班主任,用关怀来教育并感染 了解学生,使学生明白道理,让学生感受我们的关爱,才 是最重要的。教育的道路还很长,教育的模式也不能总是 一样毫无变通,我和我的班级会一直努力地走下去。 篇二: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3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教师:张洪海 七年

6、级下半学期进行了语文的模拟考试,试卷中出到 了古文赵普 ,里面有这样一道题:赵普晚年手不释卷学 习论语 ,请你写出论语十则中的一则,并谈谈你的 理解。 论语十则是初一上半学期的知识点,这道题目出 得很特别,有一定的难度,既考到学生的旧识,又考了学 生的理解能力。 当时很多学生这道题答不出来,但我们班上的学生大 多数都回答出来了,而且还答得不错。回想起上论语十 则这节课的时候,由于教法适当,学生学得轻松,记得 牢固,回忆当时的教学案例以做反思: 论语十则我确定的知识目标是三点:a 了解论 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b.了解文言文 的一般常识,能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一些虚词的 用法

7、。c.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必说出句意。能力目标 是:a. 掌握“分类式笔记”的整理方法,培养学生对语言 材料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及习惯。b.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 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德育目标是:a.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让学生对照反省自己。 b. 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上课时我采用了 “复习课文句意 归纳整理重点知识点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 总结延伸”四个步骤进行教学: 1 复习课文句意,巩固学生讨论、探究的成果 先请同学大声地朗读课文,接着请同学们讨论发言, 逐一回答解释各句。由于事前已经让同学掌握这块内容, 所

8、以可以以学生为主,教师只稍加点拨即可,从而达到巩 固、复习、加深印象的效果。 2归纳整理重点知识点 此环节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之一,不仅让学生理解巩 固课文的主要知识点,而且在此基础上,能让学生了解掌 握“归纳整理知识点”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 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多音字” 、 “通假 字” 、 “古今异义” 、 “成语归纳” (附课件)教学方法:先请 同学举手发言,回答各个部分的问题,老师适当加以解释。 然后,在学生掌握课内知识点的基础上,教师延伸说明这 种学习方法“归纳整理法”的好处:a. 有利于理清课 文知识点,便于积累、复习 b. 有利于训练自己收集整理资料的能

9、力 c. 有利于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 3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更深刻 地理解论语所蕴含的人生道理此环节是本课的另一个 教学重点,针对我班学生这几个月时间所出现的学习及人 际交往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有意识地通过本节课所蕴含 的道理,旁敲侧击的对同学进行指导教育,通过他们自己 的思考讨论,理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更为深刻地 理解课文含义,加深记忆,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老师举例,设置情景,请同学们讨论,面 对这种情况,应该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的哪一则来教育他 们。 例一:有位同学每天回家都急着把作业写完,但老师 发现他的作业质量不高,好像都没有经过思考,不会的就 空着交上来;还有

10、一位,觉得自己都会了,可以自己思考 问题了,上课都不注意听,你们觉得这样做对不对?我们 该怎么教育他们呢?为什么? 篇三:七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析(郭莉) 七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郭莉 一、教材分析 紫藤萝瀑布是宗璞的散文,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 手法,生动优美的语言和富有抒情色彩的语调描绘了紫藤 萝的外形特征,并回忆起十年前的藤萝花感,悟到“花和 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一人生哲理,由此解开了缠绕心头的由于手足情、生死 谜带来的忧虑与悲伤。因此,文章的内涵极为丰富。而长 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限制,语文教学过程经常成为 追求“标准答案”的过程,导致学生的思维只能以

11、线性的 定向的方式运作,使思维狭窄。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方式又 使课堂变得琐碎冗长。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就采用设计 “主问题”的形式,在全文中设置一个能一线串珠地贯起 全文内容的值得学生深层探究的问题,那就是:世界上的 花千种万种,为什么作者却独独钟情于紫藤萝花?这一问 题的提出将会达到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可以仁者 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一个开放性题目的设计,既可以减 少无谓、无效、甚至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的课堂时间, 又可以带动课文的整体阅读,更重要的是由于要解决问题 而形成长时间的深层次的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在 课堂上活跃起来,在分析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对文本进行 多种形式的朗读,把

12、琅琅的读书声还给课堂, “三分文章七 分读” , “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 ,朗读不仅是传统的语 文教学方法,更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在对语言文字的 反复吟咏之中,可以达到准确的传情和悟情。朗读到位, 还可以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充分明确文章的种种美,在 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了语感,提高了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 语言的生动与优美 2、过程与方法:采用探究的方法多元化解读文体, 明确文章的思想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 提升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 三、教学过程 1、导语:世界上的花,千种万种,有雍容华贵的牡 丹,有傲然挺

13、立于寒霜之中的蜡梅,有飘香于幽谷的君子 兰,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而女作家宗璞独 独钟情于紫藤萝花,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 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具体语句进行分析(来自: 小龙 文 档 网: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评析)。 2.分析作者为什么喜欢紫藤萝? 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教师巡回于课堂中,解决 学生碰到的字词方面的拦路虎。3 分钟后,朗读声消失,举 手者寥寥无几,师启发学生可与同桌讨论一下。 生(1):作者之所以喜欢紫藤萝,是因为它的色彩 太美了,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 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还有一句“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 “紫色的大条

14、幅” ,这么美的色彩, 作者怎么会不喜欢,连我也都喜欢这一片深深浅浅的紫色 了。 师:紫色是非常优雅的色彩,它使老师想起了戴望舒 的雨巷中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 生(2):作者之所以喜爱藤萝花,是花开得很茂盛, 你看“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 终极” “紫色的大条幅”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 一朵,彼此推着挤着” ,开得这样茂盛,肯定是富有生机的, 因此作者喜欢。正因为作者喜欢,她才用生动的比喻、拟 人把花写得这么可爱。 师:你把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都交代得很清楚,那你 能把作者喜爱花的情感读出来吗? 朗读之后,全班齐读这几句话,更深入地体会到作者 对紫藤萝花的喜

15、爱之情。 生(3):这紫藤萝花还很有情 趣,你看它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每一朵花像一个忍俊不禁 的笑容,多可爱啊。 师:真是独具慧眼,那么作者用“逃逗”一词有什么 好处为什么把花比作笑容? 生(4):“挑逗”一般形容孩子,这里用拟人的手 法,形容紫滕萝花,既写出它的动态美,又富有情趣。把 花比作笑容,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 机勃勃,又很可爱。 师:写藤萝花的盛开,作者不仅把它比作笑容,还比 作什么? 生(5):比作张满了的帆。 师:分析得很不错,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刚才五位同 学的分析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表明作者喜爱花的一大 原因是 生齐说:在于花的外形之美。 师:有没有同学想到的

16、内容不只是花的外形之美呢? 生(6):我知道作者喜爱花的原因还在于藤萝花带 走了压在她心上的焦虑与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 的。手足情指的是兄弟骨肉之情, 三国演义中刘备就说 过“兄弟如手足” ,生死谜就是有关对活着和死去的疑问。 生(7):生死谜,手足情指作者写这篇文章之时, 她最喜欢的弟弟得病死去,她为此非常伤心,但看到紫藤 萝这样茂盛,这样富有生机,这种悲伤就烟消云散了。作 者看到这盛开的藤萝花,又想起十多年前家门外的紫藤萝, 那时的花是枯萎的,但十年之后却焕发了生机,由此她想 到人和花一样,都会遇到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 的,于是豁然开朗。 师:“豁然开朗”用得很妙,请大家在书上找到这句 话,齐读,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生(8):我认为作者这句话的含义是我们在生活中 会遇到很多不幸,但要把不幸变为幸运,要化悲痛为力量, 咬紧牙关,挺过去。 生(9):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要垂头丧气,一蹶不 振,而应该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 生(10):要有信念,相信明天会好起来的。 师:讲得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