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714685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设计(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设计初中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设计篇一:核舟记比较阅读 教案核舟记比较阅读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比较阅读的四种基本题型 2、会利用积累的文言词语理解课外文言文中的词语并能疏通文意 3、基本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解题方法,并能运用 教学重难点: 能够自己完成词语解释,疏通课外文言文文意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语文学习中,文言文的学习很令你们头疼。尽管如此, 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自主读懂浅显的文言文,今年中考就有可能在文言文比较阅读中考查课外文言文。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文言文比较阅读中的阅读课外文言文的方法。 二熟悉题型: 我们在出师表的

2、比较阅读中已经了解到,比较阅读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1.给句子划分停顿; 2.实词虚词的解释 3.句子翻译; 4.比较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所表达的情感、写作手法等。 (疏通文意做基础) 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词语解释、翻译句子和疏通文意这个环节。 三展示方法: (一)在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目时,做到以下几步: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拿到课外文言文,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确定你重点理解文章的内容。如:词语解释、翻译句子。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课外文言文都会给出标题,而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如楚人学舟这个题目。这个标题我们看了后就能知道文段的大概内容了。如果没有题目,这步可以省

3、略。 第三步:借助课上积累的文言词语,结合注释快速疏通文意 文中些词语的意思我们已经学过,能够翻译的;有的词语文后有注释,借助积累的文言词语,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注意: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不会翻译的词,需要考虑一下,但不能停下来苦苦思索,应做下标记继续阅读。 要求: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详细解答问题 今天重点分析的问题是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两道题:(1)词语解释:有些文言实词我们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意思通顺了,就是比较准确的解释了。 (2)句子翻译: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把

4、关键词解释出来(直译) ;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 (二)展示“翻译句子注意的几个问题” (三)介绍重点难词的理解方法: 有同学会问,那些不会翻译的词语怎么办呢? 下面来介绍几种推断文言词义的方法(1)根据文意推断词义。在古文中往往可从上下文的词义推断出某词的意义。如“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邑”颇为费解,但从下文“城”可推知“邑”为小城。 (2)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如“尉果笞广”中“笞”前有状语,后带宾语,则为动词,应理解为“用笞打广” 。 (3)依据字形推断词义。如“樯倾楫摧” , “楫”是常见字,是木制的桨。 “樯”是生僻字,但“樯”部首是木,与“楫”一起

5、用,可知“樯”也是木制的船上的东西,联系本句“樯倾” ,便能推出“樯”是桅杆的意思。 (4)用现代词语推断古文单音词义。如“乃重修岳阳楼”中的“修” ,可用现代汉语“修建、修造、修长、修饰”去推断,就不难从比较中找它的确切解释是“修建” 。 (5)一些文言词语能过上下文的意思,依靠经验可以猜出词义。 三实战演练: 两篇核舟记比较阅读。 (见卷子) (一)学生借助刚才所学方法试自主完成词语解释、翻译句子题。 第一篇只完成 1、2、3 题即可 1、学生展示答案,结合句子、上下文探究“逮” “怪”的意思 2、学生提出不会的关键词,大家一同探究 3、试疏通文全文 (一)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

6、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 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选自独醒杂志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佛印绝类弥勒( )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逮举轴 ( ) 令怪之,黎明物色 ()

7、 2.下列句中的“之”与“左臂挂念珠倚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无丝竹之乱耳 C持就火炀之 D至之市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4.甲乙两文同是表现艺术的精湛,但表现手法不同,说说乙文是怎样表现画作的逼真的? 第二篇只完成 1、2 即可 1、学生展示答案,结合句子、上下文探究“机” “对酌”的意思 2、学生提出不会的关键词,大家一同探究 3、试疏通文全文 (二)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

8、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

9、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魏学洢核舟记 )(乙)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二人对酌于中,壶觞饾饤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放在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侧。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周辉刻木巧匠 ) 注释:壶觞:酒器。 饾饤:du dn,供陈设的食品。 欹:q,斜。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绝类弥勒(2)视端容寂 (3)篷桅橹舵咸具 (4)二人对酌于中 (5)皆有机能动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3.两文在表现雕刻家精湛技艺时写

10、法上有何不同?从技艺的角度比较,你觉得是木舟精巧,还是核舟精巧?说说你的理由。 四总结:理解比较阅读中的课外文言文需要“冷静、分析” 。 下节课我们再来分析有关两篇文章内容、主题、写法等方面的问题。 五作业:完成两篇比较阅读的最后一题 篇二:初中文言文大全 教案教学设计初中文言文大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语文教案 初中文言文大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XX-12-30 手机版 【课本文言知识大盘点】 一、易误读的字 、七年级 七上: 鹤唳(l) 怡然(y) 土砾(l) 人不知而不愠(yn) 三省吾身(xng) 思而不学则殆(di) 论语(Ln) 碧

11、瓦飞甍(m?ng) 倏忽(sh) 高垣(yun)睥睨(pn) 连亘(gan) 黯(n)然缥缈 七下: 环谒(ya) 称前时之闻(chan) 机杼(zh) 赴戎(r?ng)机 可汗(kahn)大点兵 辔 黄河流水鸣溅溅(jin) 朔气传金柝(tu?) 燕(yn)山胡骑(j)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jin) 曳(ya)屋许许声(h) 缀(zhu)行甚远 狼亦黠矣(xi) 意将遂(su)入以攻其后也 假寐(mai) 2、八年级 八上: 芳草鲜(xin)美 黄发垂髫(tio) 阡陌(m?) 后遂(su)无问津者 唯吾德馨(xn) 出淤(y)泥而不染 濯(zhu?)清涟而不妖 亵(xia)玩 陶后鲜(xin

12、)有闻 尝贻(y)余核舟一 八分有奇(y?uj) 初一名师讲堂 初二名师讲堂 初三全科复习 高一名师讲堂 高二名师讲堂 高考全科强化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人教版高中教案 人教版选修教案 人教版初中教案 苏教版高中教案 苏教版初中教案 语文版高中教案 语文版初中教案 粤教版高中教案 粤教版选修教案 鲁人版高中教案 1 头(pai) 如闻泣幽咽(ya) 乘(ch?ng)奔御风 素湍(tun)绿潭 飞漱(sh)其间北师大初中教案 属(zh)引凄异 猿鸣三声泪沾裳(chng) 夕日欲颓(tu) 未复有能与(y)其奇者 京尹(yn) 艨艟(m?ngchng) 一舸(g)无迹 僦赁(

13、jiln)看幕 晨兴(xng)理荒秽(hu) 带月荷(ha)锄归 八下: 缥碧(pio) 鸢飞戾天(yun) 环堵萧然(d) 短褐穿结(ha) 箪瓢屡空(l)晏如(y n)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ch?u) 衔觞赋诗(shng) 骈死于槽枥之间(pin) 俟其欣悦(s) 负箧(qia)曳屣(x) 媵人(yng)以衾拥覆 (qn) 右备容臭(xi) 烨然若神人(ya) 缊袍敝衣(yn)低绮户(q) 贻然不动(y) 俶 然不动(ch) 往来翕忽(x) 悄怆幽邃(qio chung) 浩浩汤汤(shng) 谪守巴陵郡(zh?) 阴风怒号(ho) 岸芷汀兰(tng) 宠辱偕忘(xi?) 林壑尤美(ha)

14、伛偻提携(yl) 觥筹交错(gng) 廿二日(nin) 鲜妍明媚(yn) 汗出浃背(ji) 恶能无纪(w) 曝沙之鸟(p) 呷浪之鳞(xi) 停杯投箸(zh)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b) 3、九年级 九上: 辍耕之垄上(chu?) 皆次当行(hng) 度已失期(du?) 扶苏以数谏故(shu?)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wng) 忿恚(hu) 慰尉果笞广(ch) 为坛而盟(w?i) 免冠徒跣(gun) 以头抢地耳(qing) 休祲降于天(jn) 秦王色挠(no)寡人諭亦(y ) 因屏人曰(bng) 挟天子以令诸侯(xi?)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di)则命一上将(jing) 将 荆州之军(jing)

15、 中道崩殂(c) 以遗陛下(wai) 裨补缺漏(b)长史(zhng) 咨陬善道(zu) 夙夜忧叹(s) 猥自枉屈(wi)陟(zh )罚臧否(p) 以彰其咎(ji) 千骑卷平冈(j) 五十弦翻塞外声(xin)八百里分麾(h u)下炙(zh)九下: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Yng) 胡不见我(转 载 于: 小 龙文 档 网:初中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设计)于王(xin) 蹴而而与之(c) 乞人不屑(xia) 非醴泉不饮(l) 又何间焉(jin) 夫战,勇气也(f) 望其旗靡(m) 期年之后(j)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ha) 始龀(chan)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ku)亡以 应(w) 窈窕淑女(yotio) 二、通假字 1、七年级 七上: 项为之强 “强”通“僵” ,僵硬。 (童趣 ) 不亦说乎 “说”通“悦” ,愉快。 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 ,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通“智” ,聪明。 (十则 ) 尊君在不 “不”通“否” 。 (与陈太丘友期 ) 七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 ,牵、引。(伤仲永 ) 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 (木兰诗 ) 满坐寂然 “坐”通“座” (口技 ) 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 (两小儿辩日 ) 止有剩骨 “止”通“只” (狼 ) 2、八年级 八上: 便要还家 “要”通“邀” ,邀请。 (桃花源记 ) 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