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4)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714682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4)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4)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4)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4)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4)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4)(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4)(4)篇一: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语文辅导: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部分 1.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2.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3.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4.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5.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6.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7.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8.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1.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2.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 3.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

2、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 4.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5.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6.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7.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

3、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8.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9.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 、 “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10. 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 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

4、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例 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例 3: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极力描写烈日、狂风暴雨,不仅步步亦趋地推动着情节发展,还表现了拉车人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炎凉。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通过描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来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了铺垫。 11.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12.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

5、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13.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4.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 得体。 15. 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 第三部分 1.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 戏剧、 散文。 2.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3.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第四部分 1. 五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2.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抒情、议论。 3.引号的五种用法:表引用 (来自: 小 龙 文档网:初中语文

6、基础知识点归纳(4)表讽刺或否定表特定称谓 表强调或着重指出特殊含义 4.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 表插说 表声音中断、延续 表话题转换 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1. 六种逻辑顺序:一般个别 现象本质 原因 结果概括具体 部分整体 主要次要 2.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4. 六种病句类型: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前后矛盾 语序不当 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 5.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表内容省略 表语言断续 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表心情矛盾 表思维跳跃 表思索正在进

7、行 第六部分 1. 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 下定义、作引用。 2.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第七部分 1. 八种复句类型:并列复句 转折复句 条件复句 递进复句 选择复句 因果复句 假设复句 承接复句 2.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3. 十种常用写

8、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 、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句子成分: 1、 定义:句子的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句子成分由词或词 组充当。汉语: 现代汉语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2、句子六种成分 三种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 三种附属成分 定语、状语、补语; 3、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v 主语:“= ” 划在主语下面 v 谓语:“ ”划在谓语下面 v 宾语:“”划在宾语下面 v 定语:“( ) ” 用在定语

9、前后 v 状语:“ ” 用在状语前后 v 补语:“ ” 用在补语前后 4、句子成分作用 v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v 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 v 宾语是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 v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的”是定语的标志词 v 状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地”是状语的标志词 v 补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语,“得”是补语的标志词 顺口溜: 主谓宾,定状补 主要成分主谓宾 修饰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在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的”定“地”状“得”后补 牢牢记住别忘记! 篇二: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格式及注意点 一.记叙文阅读规则 1.景物描写的

10、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9.中间句段的作用:

11、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 问文章体裁?答:此文是一篇 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

12、说、小小说) 、散文(抒情散文、叙事 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 散而神不散、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 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 、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答: 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谁做了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4 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 划分层次?

13、(1) 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 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 总分总(掐头去尾) 6 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 、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 层次清晰。 7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 (4)作者情感 8品味题目可以从 AB C D 示例:(1)主题上结合主旨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 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2)说

14、明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 9了解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10 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11

15、 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一般 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 12 写作手法及作用? 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 ,广义的写作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想象、联想、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设置悬念、象征、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常用具体如下: (1)

16、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 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 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 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 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 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 (8) 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 先贬抑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