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之画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713251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美术史之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美术史之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美术史之画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术史之画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魏晋南北朝“六法论”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1、内容: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转移摹写 2、意义:奠定了中国绘画正确的美学原则和独特的表现法则。 “传神论”和“六法论”是 针对当时人物画的创作而提出的, “神”与“气韵”基本上是就客体而言的,是指对象本身 的精神气质、性格特征。以后,各代画家和理论家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理论, “神”和“气 韵”的概念不单指客观之“神” ;这个概念不单用于人物画,而且还用于山水、花鸟等绘画 领域。略谈顾恺之在艺术理论和实践上的成就 顾恺之在艺术上最大的成就,在于塑造人物不单纯满足于外表的肖似和姿态动作的生动自 然,而是提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最

2、高新要求:传神写照,并加以实践。这里的“神”是指 人物的风神(个性和生活情调、情绪) ,顾恺之的理论主张和艺术实践,把中国传统绘画推 向了新的里程碑。隋唐五代历代名画记 唐代张彦远著。此书是中国第一部较完备的绘画通史,文章体裁新颖, 材料丰富,在古代美术史论中,是一部科学、系统的重要文献。全书共分十卷,内容大致 包括四部分:绘画的发展史,画家传记及有关资料,绘画技法与理论,作品的鉴赏收藏与 考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张璪总结自己的艺术实践时谈到的,它概括了艺术与现 实的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奠定了理论基石。 “师造化”不是单纯模仿自然,必须同时“得 心源” ,即有所思,有所寄意;反之, “

3、得心源”也不是凭空而得,一味以意为之,而是建 立在“师造化”的基础上,二者结合,便会有好的作品产生。宋元郭熙在山水画史上有何贡献? 郭熙的山水画理论,由他儿子郭思整理编成林泉高致集 ,是我国画论中一部重要的著作。 他强调要精确的表现山水在不同地理、气候、时间条件下真实的特殊面貌。他还要求画家 要注意大自然给予人们的主观感受和联想。他认为要发现自然山川的审美形象,获得深刻 的什么感受,创作出好的作品。他首先提出的“三远法” ,是研究山水画透视原则和空间处 理的重要法则。文同、苏轼有何重要的绘画主张? 他们将绘画作为一种自我消遣、自我表现的工具,强调主观感受在笔墨上的流露:文同借 水墨的淋漓酣畅和

4、竹枝的挺拔潇洒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强调意在笔先,主张作画要“心有 成竹” ;苏轼艺术美学思想主要有“诗画一律” ,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 “寓意于物则乐,留 意于物则病” ,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 “成竹在胸”赵孟頫有何重要的绘画主张和绘画代表作? 1、他在绘画上提出一套“复古”主张。他标榜的艺术标准是“法古” “复古”而具有古意。 赵孟頫的复古是指在意境上和技法上取法唐人,实质是要开场新一代不同于宋的画风。 2、赵孟頫在绘画上的另一重主张,是以书入画,他认为“书画等同” 。他说“石如飞白木 如籀,写竹还须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 绘画代表作:秋郊饮马图 鹊华秋

5、色图 重江叠嶂图 双松平远图明清怎样认识和评价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认识:一般认为,完成“南北宗论”并把它总结为较系统学说的是董其昌。董其昌在画 旨中说:“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有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 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为宋之赵干、赵伯驹,以致马、夏辈。南宗则王维始用 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关董巨、米家父子以至元四家,亦如六祖之后有马 驹,云门,临济儿孙之盛,而北宗微矣。 ” 评价:1、背景:南北宗论的产生有当时的政治、宗教、经济、社会风气的根源,更主要的 是与当时的绘画界的情况有着密切关系。 2、片面性:从唐至明,山水画风格几经演变,画家对自

6、然持的态度,审美情趣,表现手法 也有种种差异,这么长的历史时期,只用两个流派去归纳,难免有自相矛盾,牵强附会, 评价不当之处,历来有人对此进行反驳、批判。由于他崇南贬北的思想,导致了以后画坛 宗派繁兴、画家门户之见的加深。于是有了“正宗邪派”之分,缩小了画家的眼见,沉滞 了画法的改进,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理论的混乱,给中国画坛带来了一定消极的影响。 3、合理性:在中国历史上,画山水画毕竟有两种风格与画法,这是事实。董其昌作为对山 水画艺术流派进行研究的先行者的作用还是应肯定的。南北宗论是文人画思潮的一种反映, 所以一经建立,便得到文人画家的赞同。此论树立了温和文雅、 “精气内含”的作风,奠定 了

7、文人画在绘画史上的主导地位。石涛有何重要的艺术主张? 石涛的绘画美学思想有两个:一个是强调“有我” ,另一个是“一画” 。 1、 “有我”的思想深刻的表达了艺术贵在创新,贵有“我”在的思想,把传统的“六法论” 推向了新的境界、新的高度。当然,石涛强调“有我” ,并不是不要“师造化” ,相反,他 很注重“师造化” ; 2、他的“一画”论,是非常深刻而丰富的美学思想。画家观察、感受万物,总是要受统一 的“一画”观的作用,不可能纯客观的,冷漠的。他的哲学思想基础是老子的“道生一 ,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还有庄子的“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 3、此外他对“笔墨”问题也有精到的看法。如“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 , “笔与墨 会,是为纲组,得笔墨之会,解纲组之分,作辟混沌手,传诸古今,自成一家,是皆智得 之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