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方案设计规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712057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方案设计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方案设计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方案设计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方案设计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方案设计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方案设计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方案设计规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方案设计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方案设计规范篇一:360kw 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方案(农光互补)X X 地区 分布式光伏电站 设 计 方 案 编制时间: XX 年 8 月 . 设计单位: X X 公司 目 录 1、项目概况 . - 3 - 2、设计原则 . - 4 - 3、系统设计 . - 5 - (一) 光伏发电系统简介 . - 5 -(二)项目所处地理位置 . - 6 - (三) 项目地气象数据 . - 6 - (四)光伏系统设计 .7 、光伏组件选型 . 7 、光伏并网逆变器选型 . 7 、站址的选择 . 8 、光伏最佳方阵倾斜角与方位 . 10 、光伏方阵前后最佳间距设

2、计 . 11 、光伏方阵串并联设计 . 12 、电气系统设计 . 14 、防雷接地设计 . 15 4、财务分析 .19 5、节能减排 .20 6、结论 . 21 1、项目概况 光伏发电特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系统。它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它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 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输出功率相对较小。一般而言,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容量在数千瓦以内。与集中式电站不同,光伏电站的大小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很小,因此对其经

3、济性的影响也很小,小型光伏系统的投资收益率并不会比大型的低。 二、是污染小,环保效益突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发电过程中,没有噪声,也不会对空气和水产生污染。 三、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局地的用电紧张状况。但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每平方米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仅约 100 瓦,再加上适合安装光伏组件的建筑屋顶面积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电紧张问题。 四、是可以发电用电并存。大型地面电站发电是升压接入输电网,仅作为发电电站而运行;而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接入配电网,发电用电并存,且要求尽可能地就地消纳。2、设计原则(一)合理性 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也是属于光伏电站的一种,所以其设计

4、、施工均需满足国标GB50797-XX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的要求,将根据其对项目站址选址、太阳能发电系统、电气部分、接入系统进行合理性设计。 (二)安全性 设计的光伏系统需安全可靠,防止意外情况造成的人身意外伤害与公共财产的损失。光伏系统的安装施工纳入建筑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相应的安装施工方案和特许安全措施; (三)美观性 对光伏方阵与地面上的土建房屋等进行统一设计,美观大方,实现整体协调。 (四)高效性 优化设计方案,尽可能的提高光伏系统的整体发电效率,减少不必要是能耗损失。达到充分利用太阳能、提供最大发电量的目的。 (五)经济性 作为光伏项目,在满足光伏系统外观效果和各项性能指标的

5、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优化设计方案,合理选用各种材料,把不必要的浪费消除在设计阶段,降低工程造价,为业主节约投资。 3、系统设计 (一)光伏发电系统简介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根据系统容量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型系统与小型系统之分,其中小型系统主要是指容量在 KW级别的发电系统,其主要是由太阳能光伏方阵、逆变部分、接地防雷部分、计量装置、保护设备等主要部分组成。 其系统工作原理如下: 光伏发电系统在白天太阳照射的情况下,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先经由光伏专用线缆送入光伏并网逆变器,将不稳定的直流电转换为稳定的交流电,再经由配电保护设备送入用户侧低压配电网。本项目分二期进行,采用255Wp 光伏组件组成,一期屋

6、顶电站及车棚建设于大 XX 区X X 村村委会屋顶及村委会内两侧空地,共计 164 块光伏组件,建设规模;二期农光互补电站建设于 X X 村村委会南侧坡地,共计 1256 块光伏组件,建设规模。合计 1420 块光伏组件,建设规模。 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1)一期:X X 村村委会屋顶及车棚电站 X X 村村委会屋顶及车棚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共计164 块光伏组件构成,系统采用 2 台 20KW 逆变器。其中一台 20KW 逆变器每 20 块光伏组件串联后分 4 路并联;另一台 20KW 逆变器每 21 块光伏组件串联后分 4 路并联。村委会西北侧 500 米有一台 100KVA 变压器,篇二:

7、3KW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方案Xxx 市 XX 镇 xx 村分布式电站 设 计 方 案 设计单位: xxxx 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XX 年 月 目 录 1、项目概况 - 2 - 2、设计原则 - 3 - 3、系统设计 - 4 - (一) 光伏发电系统简介 - 4 - (二)项目所处地理位置 . - 5 - (三)项目地气象数据 . - 6 - (四)光伏系统设计 . - 8 - 、光伏组件选型 . - 8 - 、光伏并网逆变器选型 . - 9 - 、站址的选择 . - 9 - 、光伏最佳方阵倾斜角与方位 - 11 - 、光伏方阵前后最佳间距设计 - 12 - 、光伏方阵串并联设计 - 13

8、 - 、电气系统设计 - 13 - 、防雷接地设计 - 14 - 4、财务分析 . - 18 - 5、节能减排 . - 19 - 6、结论 . - 20 - 1、项目概况 光伏发电特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系统。它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它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 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输出功率相对较小。一般而言,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容量在数千瓦以内。与集中式电站不同,光伏电站的大小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很小,因此对其经济性

9、的影响也很小,小型光伏系统的投资收益率并不会比大型的低。 二、是污染小,环保效益突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发电过程中,没有噪声,也不会对空气和水产生污染。 三、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局地的用电紧张状况。但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每平方米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仅约 100 瓦,再加上适合安装光伏组件的建筑屋顶面积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电紧张问题。 四、是可以发电用电并存。大型地面电站发电是升压接入输电网,仅作为发电电站而运行;而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接入配电网,发电用电并存,且要求尽可能地就地消纳。2、设计原则 (一)合理性 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也是属于光伏电站的一种,所以其设计、

10、施工均需满足国标GB50797-XX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的要求,将根据其对项目站址选址、太阳能发电系统、电气部分、接入系统进行合理性设计。 (二)安全性 设计的光伏系统需安全可靠,防止意外情况造成的人身意外伤害与公共财产的损失。光伏系统的安装施工纳入建筑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相应的安装施工方案和特许安全措施; (三)美观性 对光伏方阵与地面上的土建房屋等进行统一设计,美观大方,实现整体协调。 (四)高效性 优化设计方案,尽可能的提高光伏系统的整体发电效率,减少不必要是能耗损失。达到充分利用太阳能、提供最大发电量的目的。 (五)经济性 作为光伏项目,在满足光伏系统外观效果和各项性能指标的前

11、提下,最大限度的优化设计方案,合理选用各种材料,把不必要的浪费消除在设计阶段,降低工程造价,为业主节约投资。 3、系统设计 (一)光伏发电系统简介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根据系统容量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型系统与小型系统之分,其中小型系统主要是指容量在 KW级别的发电系统,其主要是由太阳能光伏方阵、逆变部分、接地防雷部分、计量装置、保护设备等主要部分组成。其系统工作原理如下: 光伏发电系统在白天太阳照射的情况下,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先经由光伏专用线缆送入光伏并网逆变器,将不稳定的直流电转换为稳定的交流电,再经由配电保护设备送入用户侧低压配电网。 本方案屋顶有效面积约 30m2,采用 260Wp 光伏组

12、件12 块组成,共计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系统采用1 台 3KW 光伏逆变器将直流电逆变为 220V 交流电,接入220V 线路送入户业主原有室内进户配电箱,再经由 220V 线路与业主室内低压配电网进行 连接,即可送电进入市电网。篇三: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华准 6MW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4MWp 龙蓬子站 10kV 升压站初步设计说明书 项目负责人: 审核: 校对: 设计: 目 录 1 总的部分 4 设计依据 4 设计遵循标准及规范 4 工程建设必要性及规模 5 项目概述 5 系统接线 5 2 系统部分 6 电力系统 6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6 调度自动化 7 系统通

13、信 8 3 电气一次部分 8 电气主接线 8 短路电流及主要设备、导体选择 9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 10 雷电过电压保护 10 接地 11 电气设备布置及配电装置 11 站用电及照明 11 电缆设置 12 4 电气二次部分 12 计算机监控 12 系统概述 12 系统监控范围 13 系统构成 13系统功能 14 继电保护 14 二次设备的布置 15 5直流系统 15 1 总的部分 设计依据 1)南京南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与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电力工程设计研究分院签订的工程设计服务合同 2)华准 6MW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4MWp 龙蓬子站接入系统报告 设计遵循标准及规范 火力发

14、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 5000-XX) 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DL/T5427-XX)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3-XX)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XX)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XX)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5390-XX)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XX) 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验收标准(DLGJ154-XX)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5352-XX)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XX)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XX)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XX) 火力发电厂厂内通信设计技术规定(DL/T5041-XX)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XX)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137-XX)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XX) 35KV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XX)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12326-XX)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12325-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