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鄂教版)十册(五年级)学生学业水平达成度评价标准与办法(试用稿)第一单元 自然之景一、单元内容:“自然之景”这个单元中, 《海上日出》是巴金先生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海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暴风雨》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暴风雨之夜和雨后清晨的情景,不仅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还揭示了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的道理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以游踪为叙述线索,通过写游前、游中、游后的所见所想来展开全文,描写了青海湖的优美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青海湖以及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之名篇全诗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从晴天和雨天两方面落笔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 “语文乐园”安排了积累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表示转折关系的句子的表达特点;加强经典古诗文的识记和积累;引导学生了解读书的方法;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有意思的地名” ;习作“我喜欢的季节” ,主要目的让学生留心生活,注意观察,丰富见闻,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二、单元总体目标:1.能正确掌握 30 个生字、新词,会运用;2.能紧扣重点段,深入字里行间,细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学会边读边想象画面,体味词句运用的巧妙、领悟观察和描写的方法、揣摩文章表达的顺序;3.能运用领悟到的方法去观察生活、留心生活、表现生活,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4.背诵、抄写优美语句或段落,积累语言三、具体要求内容 水平标准 检测要点 评价工具及说明1.海上日出(作者:巴金)1.学会 6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4.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领悟描写的方法1.正确朗读、书写本 课 6 个 生 字 , 会 运 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描述课文主要内容4.找到 2~5 自然段中的描写色彩、光线变化和“躲、镶、透、染”等关键词句,边读边想象,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准以及对日出的喜爱5. 找出每段开头提示观察顺序的语句,理清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行文顺序6.领悟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好处;改写反问句,对比陈述句、感叹句,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1.填空:(对本课难点字的考察)“镶”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除去部首有( )画,意思是( ) 本课中带有“镶”字的句子是 2. 按课文内容填空:(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太阳像( )似的,慢慢儿, ( ) ,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 )了云霞,完全( )了海面,那颜色真红得可爱。
3.将 “这 不 是 伟 大 的 奇 观 么 ? ”这 句 话 分 别换 成 陈 述 句 和 感 叹 号 , 不 要 改 变 句 意 , 再说 说 你 认 为 哪 种 句 式 在 本 文 中 表 达 效 果 更好 ? ( 对 重 点 句 子 的 理 解 和 表 达 效 果 的 体会 )2.暴风雨(作者:拉法埃莱)1.学会 12 个生字2.有 感 情 地 朗 读 课 文 ,背 诵 课 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暴风雨的猛烈无情以及暴风雨过后的绮丽风光,从中领悟道理,培养审美能力4.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领悟观察和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正 确 朗 读 、 书 写 本 课 的 12 个 生 字 , 会 运 用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找到描写暴风雨“声音、气势、形象”的词句,再现暴风雨由强转弱,由疯狂猛烈而趋于微弱平静的变化过程4.描述暴风雨过后的美景,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5.找到第 12、13 自然段,联系前文和生活实际,探究、分享暴风雨后带给人的启示6. 学 习 观 察 和 描 写 的 方 法 , 体 会 文 中 比 喻 、 拟 人 等 修 辞 手 法 ; 运用“我还看见……宛如……” , “我还听见……犹如……”等句式进行读写训练。
1.形近字组词:(考察对生字的掌握)眠( ) 瓢( ) 哽( )试( )眼( ) 飘( ) 便( )拭( )煦( ) 照( )2.从课文中找出带有“如同” “宛如” “犹如”的句子各一个抄写下来,再分别写一个句子 进 步 体 会 比 喻 句 的 用 法 , 并 练 习运 用 )3.“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却忽略了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之美” 联系课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的道理)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作者:冯君莉)1.学会 12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感受青海湖梦幻般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4.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领悟观察和描写的方法1. 正确朗读、书写本课的 12 个生字,会运用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找到第 3-5 自然段的描写,想象再现 “湛蓝的湖水” 、 “美丽的草滩” 、 “鸟飞鱼欢”三幅画面,体会青海湖水质清澈透明,其性情温柔安详,其光泽明亮剔透,读出个人感悟,获得美的享受4. 联系上下文,调取生活积累,体会“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含义。
4.体会对比手法的描写好处,领悟由过及远、由上至下的观察顺序和表达方法1.看拼音写词语(考察对生字的掌握)tián lǒng tián yǎ yǎn móu( ) ( ) ( )wǔ mèi cū guǎng xī xì( ) ( ) ( )zhù lì fán yǎn( ) ( )2.摘抄描写青海湖湖水的句子积累优美语句)3.读句子,完成练习:(领悟对比描写的方法,并积累语言)例: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课文写的是青海湖,作者却列举了几大著名湖泊的特点,这种写法叫( ) ,主要是为了衬托出青海湖( )的美《江南春》(作者:杜牧)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江南春色之美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借助注释,联系相关资料、生活经验,理解诗句的意思3.说出这首诗所描写的江南春天的景色,感受江南春色之美1.背诵古诗;2.填空:《江南春》是由( )代诗人( )所作,这首诗描写了江南春天( )和( )两种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3.默写古诗理解并积累古诗词)语文乐园(一)1.了解、积累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2.认识、理解、积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运用这些词语写句子3.识记、积累古诗名句;4.读短文,了解读书的方法5.围绕 “有意思的地名”这个话题,进行口语交际6.习作:我喜欢的季节1.识别表示时间的词语的特征,再现画面2.朗读句子,体会表示转折关系的句子的表达特点3.合作学习,熟读、背诵诗词名句4.朗读 《 读书之妙》一文,概括主要内容,说出启示5.围绕 “有意思的地名”开展口语交际,了解更多关于地名的历史文化6.以 “我喜欢的季节”为题作文,学习观察,运用本单元学到的描写方法,进行习作1.抄写下列几组词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并选择一组词语加以描绘运用)2.用带点的关联词语造句学会使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3.抄写经典古诗文积累)4.以 “我喜欢的季节”为题作文,抓住季节特点,写出真情实感,展示个性第二单元 读书生活一、单元内容:“读书生活”这个单元中, 《背课文》讲述“我”小时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钟楼读书》反映了读书的无穷乐趣;《意外》赞扬了高尔基关心青少年的高尚品质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语言平实,借景抒情,赞美了迷人的春景,抒发了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语文乐园”围绕“读书生活”的话题安排了:介绍读书方法的词语、名言警句的积累;成语故事是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坚持不懈,终究会“大器晚成” ,习作以“我开的小店”为主题,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叙事能力,学习按照表达的需要安排内容的详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二、单元总体目标:1.能正确掌握 30 个生字、新词,会运用;2.要加强阅读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结合自身的体验充分读书,理解文章的内容,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是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用要素串连、问题概括、标题追溯、内容借助等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顺序和典型的写作特点;3.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享受读书的乐趣,交流读书的收获,提炼、总结读书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三、具体要求内容 水平标准 检测要点 评价工具及说明4.背课文(作者:金波)1.学会 10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三段经历中三种不同的感受4.揣摩文章的写作顺序5.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1.正确朗读、书写本课 10 个生字,会运用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说出背课文的三种不同经历和感受4.联系课文内容、回忆学习生活实际,说出对第 18、20自然段中关于读书方法和背课文好处的句子的见解,体会其含义。
5.归纳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编排的写作顺序6.搜集和阅读课外有关读书方法的文章,开展课外读书活动1.认真抄写生字;(帮助识记)2.抄句子,并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积累优美语句,学会表达)例:(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 )(3)多背一些名篇,储存在记忆里,在一次次的重温中,不断地加深着理解,就好像牛儿吃下草,经过多次反刍,慢慢地消化,慢慢地吸收 ( )(让学生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养成)3.读了课文,你对“背课文”有 的看法5.钟楼读书(作者:郭风)1.学会 10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反复的写法在表1.正确朗读、书写本课 10 个生字,会运用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学习和运用文中的段落组合方式,领悟事实和感受相结合的表达方法1.形近字组词:(考察对生字的掌握)2.问答题:(体会反复的写法)“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一句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培养主动读书的兴趣和习惯4.找到文章的情感线“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 ,揣摩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
5. 搜集、阅读、交流关于爱斯基摩人和安徒生的资料3.读写训练:读书给你带来了哪些快乐?请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例: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 ,我好像 学会运用“事实加感受”的表达方法)6.意外(作者:伊·卡尔纳乌霍娃)1.学会 10 个生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3.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高尔基的高尚品质4.领悟 “藏露法”的好处5 继续培养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1.正确朗读、书写本课的 10 个生字,会运用2. 分角色朗读课文3. 抓住课题,描述主要事件4. 找到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尔基关心下一代的高尚品质5. 以“‘我’读《童年》时大声地哭了,这也是读书的乐趣吗?”为话题展开辩论,理解读书的乐趣6.体会 “藏露法”的表达效果1.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考察对生字的掌握)哪(nǎ nà) 聂(liè niè)赠(zèng zhèn)嘶(shī sī)2.加标点:(复习引号的用法)(1) 高 尔 基 的 童 年 我 硬 硬 地 回 答(2)我仍用生硬的语气回答说 是的(3)你看到哪一段了3.问答题:(揣摩作者的写作特点)课文最后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