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面设计小结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56704647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横断面设计小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横断面设计小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横断面设计小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横断面设计小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横断面设计小结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横断面设计小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横断面设计小结(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 章 小 结,三清山 迷人云海,道路横断面组成,高速、一级公路横断面组成:行车道、中间带、路肩必要组成部分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特殊组成部分,一 道路横断面组成,二、三、四级公路横断面组成:行车道、路肩错车道,高速、一级公路横断面组成:行车道、中间带、路肩必要组成部分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特殊组成部分,路基宽度:指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但当设有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错车道等时,还应包含这些部分的宽度。即路基宽度指路基顶面的总宽度。路面宽度:包括行车道、路缘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硬路肩等的宽度。路基的其它组成部分:(路基顶面以外)边坡、边沟及排水沟

2、、护坡道、截水沟、碎落台、取土坑、弃土堆等,路基、路面宽度定义:,二 路肩,路肩的作用及其宽度1. 路肩的作用:(1)支挡作用;(2)供临时停车或堆料;(3)增加有效行车道宽度;(4)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5)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2.路肩的构成:,硬路肩:有路面铺装的路肩。土路肩:加固路肩:粒料改善土混凝土预制块铺装土路肩:路基土,二 路肩,3. 路肩的宽度:,(一)中间带1适用场合:高速、一级公路。四条和四条以上车道的公路应设置中间带。2中间带的构成:两条左侧路缘带中央分隔带,三 分隔带的作用及其宽度,3中间带的作用:(1)将上、下行车流分开。(2)可作设置公

3、路标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没施的场地,也可作为行人的安全岛使用。(3)分隔带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防止对向车辆灯光眩目,还可起到美化路容和环境的作用。(4)路缘带可引导驾驶员视线,,4. 中间带的宽度,中间带的宽度是根据行车带以外的侧向余宽,防止驶人对向行车带的护栏、种植、防眩网。,(二)两侧带,定义:布置在横断面两侧的分车带叫两侧带。 作用:城市道路的横断面,可以分隔快车道与慢车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车行道与人行道等。 最小宽度:规定为2.02.25m。在北方寒冷积雪地区,还应考虑能否满足临时堆放积雪的要求。,平曲线加宽设计,四 平曲线加宽设计,平曲线加宽原因: (1)汽车在曲线上行驶

4、时,前后轮轨迹不重合,占路面宽度大。 (2)由于横向力影响,汽车出现横向摆动。,平曲线加宽标准: 标准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规定见表;单车道路面加宽值 按表列数值的1/2采用。,三类加宽值的采用: 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1类加宽值; 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3类加宽值。 对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2类加宽值。 由三条以上车道构成的行车道,其加宽值应另行计算。,平曲线加宽标准: 标准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规定见表;单车道路面加宽值按表列数值的1/2采用。,(

5、二)加宽的过渡:,加宽缓和段: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到曲线上加宽后的宽度的渐变段。1比例过渡: 在加宽缓和段全长范围内按其长度成比例逐渐加宽。加宽缓和段内任意点的加宽值:,加宽缓和段: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到曲线上加宽后的宽度的渐变段。1比例过渡: 在加宽缓和段全长范围内按其长度成比例逐渐加宽。加宽缓和段内任意点的加宽值:,加宽的过渡:,式中:Lx任意点距缓和段起点的距离(m);L加宽缓和段长(m);b圆曲线上的全加宽,适用于二、三、四级公路,在加宽缓和段上插入一条高次抛物线,抛物线上任意点的加宽值:bx(4k3-3k4)b 式中:,2高次抛物线过渡,适用于适用于高速、一级公路及对路容

6、有要求的二级公路。,3回旋线过渡在缓和段上插入回旋线,这样不但中线上有回旋线,而且加宽以后的路面边线也是回旋线,与行车轨迹相符,保证了行车的顺适与线形的美观。,加宽缓和段的长度,(1)对于设置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应采用与缓和曲线相同的长度。 (2)对于不设缓和曲线,但设置有超高缓和段的平曲线,可采用与超高缓和段相同的长度。 (3)即不设缓和曲线,又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应按渐变率为1:15且长度不小于10m的要求设置。Lj=15b, 且Lj10m,曲线超高,(一)超高及其作用 定义:超高是指路面做成向内侧倾斜的单向横坡的断面形式。当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将受横向力的作用,其值大小

7、可用横向力系数表示;,五、曲线超高,减小横向力的方法:增大曲线半径:有时是困难的降低车速:设计中不推荐增大向内侧倾斜的横坡设置超高横坡:(成本低、效果好)设置超高后 :,(二)超高横坡度的计算,1最大超高和最小超高超高横坡度ih应按计算行车速度、半径大小、结合路面种类、自然条件和车辆组成等情况确定。,最小超高:等于路面拱度。2超高横坡度计算公式:,绕路面内边缘旋转:一般用于新建工程。绕路中线旋转:一般用于改建工程绕路面外边缘旋转:可在特殊设计时采用。,(三)超高过渡方式:,1 . 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2. 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中间带宽度较窄(4.5m)的公路可采用

8、;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各种宽度中间带的均可采用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1. 超高形成过程: (1)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五)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提肩,双坡阶段,全超高阶段,旋转阶段,3. 规范推荐公式:,式中:Lc超高缓和段长 (m);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B: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B/2:绕路中线旋转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i = ih: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i = ih+i1: 绕路中线旋转p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线与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行车视距及其保证,1.行车视距定义:汽车在行

9、驶中,当发现障碍物后,能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交通事故所需要的必须的最小距离。,六 行车视距及其保证,2.行车视距分类:,(1)停车视距: (2)会车视距:(3)错车视距:(4)超车视距:,二、保证行车视距的工程措施:,1清除障碍物: (1)清除视距包络曲线与视点轨迹线间的全部障碍物。 适用:连续障碍物的清除,如路堑边坡等。,(2)清除距离视点轨迹线小于最大横净距的障碍物。 适用:分散障碍物,如独立建筑物等 。,二、保证行车视距的工程措施:,1清除障碍物: (1)清除视距包络曲线与视点轨迹线间的全部障碍物。 适用:连续障碍物的清除,如路堑边坡等。,(2)清除距离视点轨迹线小于最大横净距的障碍物

10、。 适用:分散障碍物,如独立建筑物等 。,二、保证行车视距的工程措施:,1清除障碍物: (1)清除视距包络曲线与视点轨迹线间的全部障碍物。 适用:连续障碍物的清除,如路堑边坡等。,2. 分道行驶:二、三、四级公路,在工程特殊困难,或受其它条件限制路段,若保证2倍停车视距不可能,则必须满足停车视距,同时必须采用严格的分道行驶措施。如设分道线、分隔带、分隔桩;或设成两条分离的单车道。,各级公路对视距的要求,1.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2. 二、三、四级公路的视距应满足会车视距的要求,其长度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工程特殊困难或受其它条件限制的地段,可采用停车视距,但必须采取分道行驶措施

11、。 3. 二、三、四级公路还应在适当间隔内设置满足超车视距“一般值”的超车路段。 当地形及其它原因不得已时,超车视距长度可适当缩减,最短不应小于所列的低限值。在二、三级公路中,宜在3min的行驶时间里,提供一次满足超车视距的超车路段。一般情况下,不小于总长度的10%30%,并均匀布置。,公路横断面设计,(一)公路横断面设计内容,七、公路横断面设计,1确定路幅横断面尺寸(宽度及横坡度);2确定路基高度:纵断面设计完成;3路基横断面形状设计:如梯形(直线式边坡)、折线式边坡、台阶形边坡;4边坡坡度确定;路堤及路堑边坡,土质与岩石边坡5横断面面积计算及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3. 绘出防护及加固设施的断面图。4根据综合排水设计,画出路基边沟、截水沟、排灌渠等的位置和断面形式。,1在计算纸上绘制横断面的地面线。地面线是在现场测绘的,若是纸上定线,可从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内插获得。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是1:200。,2绘出设计线:“戴帽子”,(二)横断面图绘制方法,三清山 迷人云海,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一)横断面面积计算 1.积距法:(条分法),八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2.块分法:,3.坐标法,(二)土石方数量计算,1. 平均断面法:,2. 棱台体积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