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下)第一章 精馏第四次课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6702919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2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下)第一章 精馏第四次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化工原理》(下)第一章 精馏第四次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化工原理》(下)第一章 精馏第四次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化工原理》(下)第一章 精馏第四次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化工原理》(下)第一章 精馏第四次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下)第一章 精馏第四次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下)第一章 精馏第四次课(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4.3 进料热状况,进料热状况,a: 冷液 b: 饱和液体,泡点 c: 汽液共存 d: 饱和蒸汽,露点 e: 过热蒸汽,2,2.进料热状况参数,IV=IV , IL=IL,3,q为进料的热状态参数,反映进料热状态对塔内两段气、液流量的影响:L=L+qF; V=V+(q-1)F,3.进料热状态对塔内气、液流量的影响,4,1.4.4.进料热状况对精馏操作线的影响,q线方程(进料方程) 两操作线的交点落在进料板上。当q为定值,改变塔操作回流比时,两操作线交点轨迹即q线(进料线)。,Vyn+1=Lxn+DxD,Lxn=Vyn+1+WxW,5,当一定操作回流比条件下,不同热状态对精馏段无影响,对

2、提馏段存在显著的影响。,随进料温度的升高,q值减小,提馏段操作线斜率增大, 操作线更靠近平衡曲线,将导致提馏段分离能力不断下降。即每块理论板的传质推动力减小。完成相同分离任务,所需理论板数会增加。,6,1. 逐板计算法当给出原料F、xF,进料的温度TF,压力PF,分离要求xD、xW,回流比R,即可进行精馏塔设计。,1.4.5 理论板数的求法,体系相平衡关系 :精馏操作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7,a. 精馏段塔顶为全凝器,当塔顶蒸气全部被冷凝时,则有: y1=xD y1与x1 呈相平衡关系 x1与y2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与此类推,交替使用相平衡与物料平衡关系,计算精馏两相的组成。b. 进料板

3、当 xxF时,物料衡算关系应换为提馏段操作方程。将此更换物料衡算关系式的理论板,作为进料板为宜,即最佳进料位置。,8,同上,交替使用相平衡及物料平衡关系,逐级计算提馏段的组成分布,当计算的液相组成x略低于或等于xW 时,即可结束计算。计算中采用平衡关系的次数即塔满足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板数N。由于再沸器存在部分气化,具有分离能力,相当一块理论板。,c. 提馏段,9,2 理论板图解法(M-T),理论板的图解法或M-T法也是逐板计算法,不过此方法采用图解方法进行逐板计算。 图解步骤 在直角坐标中绘出体系相平衡曲线xy,同时连对角线 通过D(xD,xD)、C(0, xD/(R+1)两点绘出精馏段操作线

4、 通过b(xW,xW), 提馏操作线的截距-W/(L-W)xW绘提馏段操作线,10,给出q线,q线通过F(xF, xF)、G(0, xF/1-q); 给出q线与精馏段操作线的交点Q(xq, yq); 提馏段操作线通过b(xW, xW)、Q(xq, yq)。,q线方程(进料方程),11,因 y1=xD,故从塔顶D点(xD,xD)开始作水平线交平衡曲线于1点,求得呈平衡的液相组成x1 ,由1点作垂线相交精馏段操作线,求得第二板蒸气组成y2,同上,在平衡线与精馏段操作线之间作梯级。当求得 xnxq时,应由精馏更换提馏的操作线,即在平衡线与提馏段操作线之间作梯级,当求得液相组成xmxW 时结束。此时梯级数N(含再沸器)为所求的理论塔板数N,跨过两操作线交点的板为最佳进料板 N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