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完整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686770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完整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容简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 20 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己的研究对象。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使得设计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全国百家知名出版社全国特约经销商文乔图书专营店整理资料 http:/)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本书希望引起中国设计界对理论问题的关注进而对设计教育的关注,并最终使设计学成为一门真正登载教育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落实的学科。目录 第一章 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第一节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一、设计史二、设计理论三、

2、设计批评第二节 设计学研究的现状一、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二、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初步研究第二章 设计的多重特征第一节 设计的艺术特征一、设计的艺术的渊源二、设计的艺术含量三、设计的艺术手法四、不同设计的艺术特征五、艺术推动设计第二节 设计的科技特征一、设计与科技进步二、设计与科学理论三、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第三节 设计的经济性质一、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二、设计作为价值方法三、设计作为经济体的管理手段四、设计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第三章 设计源流之一(中国部分)第一节 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第二节 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第三节 封建社会时期的设计(全国百家知名出版社全国特约经销商文乔图书专营

3、店整理资料http:/)一、建筑设计二、园林设计三、家具设计四、陶瓷设计五、纺织品与服饰设计六、工具设计七、兵器设计第四章 设计源流之二(西方部分)第一节 西方古代设计一、原始时期和古典艺术时期的设计二、中世纪时期的设计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第二节 设计与工业革命一、作为历史转折时期的 18 世纪二、早期的设计师和工业家第三节 西方 19 世纪设计一、19 世纪设计发展的背景二、9 世纪的设计教育和设计改革第四节 现代设计运动一、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二、大战后的设计三、60 年代的波普审美观第五节 西方当代设计发展现状及展望一、60 年代设计文化的复杂性二、设计和后现代主义三、新时代设计的方向第五

4、章 设计的类型第六章 设计师第七章 设计批评后记第一章第一章 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 动。 第一节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 20 世纪 以来的产物。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 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 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我们一般将设

5、计学划分为 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设计史必须要研 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 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 1.1977 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 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 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 19 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 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 20 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 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2.20 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

6、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 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 1936 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 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 趣味和观念。 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3.美术史学史上 19 世纪的两位巨人 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 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 20 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 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里格 尔, “装饰

7、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 二、设计理论 传统上讲,设计理论一直为它的学科美术和建筑理论所包容,这是因为设计这一概念 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申出来的理论总结。 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 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 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现代意义上的设 计理论著作是 19 世纪开始的,而且一般都归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 1837 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琼 斯和德雷瑟。作为一个功能注意者,琼斯的著作装饰的基本原理里强调:任何适用于 目的的形式都是美的,而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

8、也不美。德雷瑟是琼斯的学生,他强调研究 过去的(包括伊斯兰的)古典的装饰形式,将几何方式引入自然形式形态装饰的研究。 第二种类型的设计理论是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做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普 金、拉斯金和莫里斯。 普金深刻干感受到工业革命造成的问题及其对欧洲图案的设计所造成的可悲的影响, 在他的尖顶建筑或基督教建筑原理中提倡复兴哥特风格,而且反对在墙壁和地板装饰 中使用三度空间表现法,推崇平面图案,要求装饰与功能一致。 对于工业革命,拉斯金的批评更为激烈。他明晰地将手工制作的、无拘无束的、生机 盎然的作品与及机器生产的无生气的精密物品对立起来,手工制作象征生命,而机器象征 着死亡。 拉斯金的

9、信徒莫里斯企图通过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反对机器和 工业化。这场运动的第一条原则是恢复材料的真实性。其次就是强调设计家关心社会,通 过设计来改造社会。20 世纪初,现代运动的实践者们主要关注于艺术和建筑。 包豪斯校长格罗佩斯设计理论的复杂性构成了包豪斯独特的教学方式,使这种特有的 教学方式成为后来培养设计家、解决工业设计问题的理论基础。 二战及二战以后,设计理论与商业管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新理论相结合,近 20 年来,设 计研究和设计理论又从其他新兴的学科中受益匪浅。90 年代,设计理论多元发展,唯一共 同的目标是将设计尽可能放在最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研究。 三、设计批评 1.设计

10、批评家和设计史家的区别:前者的关注点是当代的设计作品,后者则是设计的 历史。 2.设计批评的任务是以独立的表达媒介描述、阐释和设计具体的设计作品;设计批评 是一种多层次的行为,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批评。在这种情况下,设计批 评追求的是价值判断,而这一点是今天的设计史研究所回避的。 3.作品价值判断的标准:形式的完美性、功能的适用性、传统的继承性以及艺术性意 义。 就形式的完美性而言, “设计”这一感念本身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作为艺术批评的术语 而发展起来的。作为艺术批评的术语,设计所指的是合理安排艺术的视觉元素以及这种合 理安排的基本原理。这些视觉元素包括:线条、形体、色调、色彩、光

11、线和空间。 20 世纪的形式主义批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影响:沃尔夫林对美术风格史的研究、克 利夫。贝尔在艺术批评中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 ;以及美国罗斯的纯设计理论 。在 20 世纪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形式主义批评对设计的纯形式研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功能主义理论在设计中具有代表性的体现主要是 1953 年由英奇和格蕾特姐妹合办的乌 尔姆设计学校,其宗旨便是继续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未竟事业。 在设计批评中对传统继承性的讨论,集中的表现为设计中的历史主义理论,设计中的 历史主义形成于 19 世纪,以遵从传统为特征。最为著名的是欧文。琼斯的装饰的基本原 理 。 与历史主义对待传统的态度极为相似的另一

12、种设计思潮是折衷主义。折衷主义所主张 的是综合不同来源和时代的风格。尽管折衷主义受到现代运动强硬派的职责,但是它仍然 成为 20 世纪设计界的主题。 4.设计批评包括历史的批评、再创造性的设计批评和批判性的设计批评等。 5.在有关设计的艺术问题讨论中, “趣味”这一概念与“美”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第二节 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设计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善人的环境、工具以及人自身。 设计的经济性质和意识形态性质,即设计的社会特征。 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自己的学科美术学那里继承了一套较完善 的体系之外,还要广泛地从那些相关的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那里获得 启发,借用词汇,吸收观点

13、,消化方法。这便是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一、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 1.符号学理论。 图案和符号即单纯装饰性和象征性之间的应用。人类的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 当代设计学不仅涉及到技术的物质性、功能性和审美状态的数值规定,还涉及到设计对象 的产生、使用和适用与传播的功能。 德国哲学家本赛对符号学在设计领域的应用作了开拓性的研究,按照本塞的符号学对 象理论划分为四种对象:自然对象、技术对象、设计对象和艺术对象,它们分别通过三种参量,即固有性、确定性、预期性来规定。人们从设计对象可以被规划、实施和应用这一 观点出发,由此划分三个阶段:规划阶段、实施阶段和应用阶段。 50 年代西方设计界

14、将符号学应用于建筑设计,认为建筑语言的形成是一个由深层结构 向表层结构转化的过程。 2.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 最著名的结构主义提倡者是法国人类学家莱维-施特劳斯。 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结构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巴特。福柯提出 “无意识结构”概念;罗兰。巴特的神话 ,他认为不应从视觉设计的观点来看待大众文 化,而应该认识到大众文化揭示了当代社会潜在的框架结构。 借助结构主义理论,正是要回答设计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简答题:为什么说借助结构主义理论,正是要回答设计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3.解构方法。 按照结构主义理论,可以运

15、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 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的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 法国社会学教授博德里亚是后现代主义最著名的理论家,曾用解构方法探求广告与消 费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他尤其对所谓原创性提出挑战。 设计分为“显性设计”和“隐性设计”两种,显性设计是风格设计;隐性设计是工程 设计。显性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消费,而隐性设计决定设计品的功能。 法国哲学家的德里达绘画的真实 ,试图用解构方法解读绘画。 一般认为,解构主义揭露传统的偏见和自相矛盾,注重详细解读,具有浓厚的哲学兴 趣。 4.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来源于自然科学界。按照通俗的解释,是向我们说明

16、,我们才开始理解自然 界的复杂性,即自然现象及其事件的连锁反应。混沌理论不是要把简单的事物弄得更复杂, 而恰恰是为寻求复杂现象的简单根源,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20 世纪 80 年代,将混沌理论运用到设计领域成了一件时髦的事,反对将设计看作是 单一和有次序的观点,主张设计家应当努力探求混沌的文化潮流。但是,对于设计史研究 者而言,创造性的混沌不是一场设计运动,而是后现代主义所提出的多元主义理论的一个 方面。 5.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起自于旨在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虽然它 迄今为止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却已成为一种及其重要的新趋向。绿色设计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消费运动。 所谓多重设计,实际上是指批评者要求设计家能够因时因地地提供更多的设计以供选 择,而不是说服或强迫人们接受单一的设计。 6.信息技术。 对于设计学而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这两大领域的发展,已经改变了 20 世纪以来 设计的过程和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