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精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686597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精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 1115 题。 【甲甲】 小石潭记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 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 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 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乙】小石城山记小石城山记

2、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 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 之形;其旁,出堡坞,有 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 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 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 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黄茅岭:在湖南 零陵县城西面。 垠:边界,

3、尽头。 睥睨(pn):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 梁 (l):屋的正梁。 堡坞(bow):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 箭: 小竹子。 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 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 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 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 奇景。 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11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 分)其 气 之 灵 不 为 伟 人 而 独 为 是 物 故 楚 之 南少 人 而 多 石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1)其岸势犬牙差互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3)益奇而坚 (4)或曰:“以慰夫贤

4、而辱于此者。”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A投以小石 先帝不以臣卑鄙B是固劳而无用 潭西南而望 C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环而攻之而不胜D是二者,余未信之 是日更定矣 15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 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 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 的不平之气。(2 分)小石潭记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对比阅读 二、二、 阅读文言文,完成阅读文言文,完成

5、1114题,题,【甲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 【乙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 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 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 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注 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

6、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敧:倾斜。嵌:张开。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置州:设置州郡。 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以其境过清 清: 南流数十步 南: 不可名状 名: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6分)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 5、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甲文: 乙文: 6、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2分) 三、阅读甲、乙两选文三、阅读

7、甲、乙两选文, ,回答下题。回答下题。(l2分) )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 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 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 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

8、。 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 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玦(ju):环形有缺口的佩玉。琅玕(lng gn ):像珠子的美石。潆回:水流 回旋。委:聚集。荠(j):荠菜。舁(y)夫:轿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水尤清冽 冽: (2)佁然不动 佁: (3)西折纤秀长曲 西: (4)尽溪,平坦如荠 尽: 2.翻译下列句子。(4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3.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

9、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2分)四、四、 阅读阅读小石潭记小石潭记和和观石梁记观石梁记 ,完成第,完成第14题。题。 (12分) 【甲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 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文】泰

10、定元年冬,予与客张子约、陈叔夏复来雁山,从两家僮。冬日妍燠 ,黄叶布地。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然如浮屠氏。时落日正射东南山, 山气尽紫。鸟相呼如归人,入宿石梁。石梁拔地起,上如大梯,倚屋檐端;下 入空洞,中可容千人;地上石脚空嵌,类腐木根。檐端有小树长尺许,倒挂 绝壁上,叶着霜正红,绝可爱。梁下有寺,寺僧具煮茶醅酒,客主俱醉。月已 没,白云西来如流水;风吹橡栗堕瓦上,转射岩下小屋,从瓴中出,击地上 积叶,铿镗宛转,殆非世间金石音。灯下相顾,苍然无语。夜将半,设两榻 对卧,子约沾醉,比晓,犹呼其门生,不知岩下宿也。 选自五峰集 【注释】选自五峰集 。作者李孝光(12851350) ,元代文学家。

11、妍燠,暖 和。髡,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浮屠氏,和尚,今译“佛陀”。空嵌,孔窍玲 珑剔透的样子。瓴,瓦沟。铿镗,这里指橡栗落在积叶上的声音。沾醉,大醉。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2分) 隔篁竹: 斗折蛇行: 从两家僮: 小树长尺许: 比晓: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然如浮屠氏。 3下列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 甲文中“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往来翕忽”从侧面描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B乙文除了描写“景美”之外,还写到了子约的醉态,表现了人的性情之美。 C甲文按“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的思路写景;乙文交代了

12、空间的变化,但主要采用的是时间顺序。 D甲文动静结合,画线句将石潭静景展露无遗,富有色彩美、谐调美。乙文形象生动, 画线句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橡栗落地“三级跳”的过程,妙趣横生。 4两篇文章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分) 五、五、 小石潭记小石潭记与与黄冈竹楼记黄冈竹楼记比较阅读比较阅读【甲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 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 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

13、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文】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 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 ,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 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 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 【注】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雉堞(zhdi):城墙上矮而 短的墙。圮(p):毁坏。榛:丛生的杂树。莽:深密的荒草。月波楼:在湖北省黄 冈县城上。平挹(y)江濑(l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 沙滩上的流水。阒(q):静。 (xin ):远。状:描述。丁丁 (zhnzhn):棋子敲击声。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 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公退:办公归来。被:同“披”。 华阳巾:道士戴的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