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胸片报告模板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684000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线胸片报告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x线胸片报告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线胸片报告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线胸片报告模板(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 x 线胸片报告模板线胸片报告模板篇一:X 线报告模板胸部 1、心肺未见病变征: 两肺纹理清晰,肺内未见实质病变影。两肺门不大,未见结节和肿块影。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常。两膈光滑,两肋膈角锐利。 1、主动脉硬化: 两肺纹理清晰,肺内未见实质病变影。两肺门不大,未见结节和肿块影。心影不大,主动脉迂曲增宽,弓部可见钙化影。两膈光滑,两肋膈角锐利。 2、纤维灶: 两侧肺气肿征,肺纹理增多、紊乱,两上肺见斑点、索条状致密影,边界清。两肺未见明确结节、团块影。两肺门不大,未见结节和肿块影。心影不大,主动脉增宽、扭曲,弓部见钙化影。两膈光滑,两肋膈角锐利。 诊断:肺气肿。两上肺纤维灶。主动脉硬化。 3、肺

2、 Ca(左肺门): “左肺小细胞癌”复查:无旧片比较 两肺纹理清晰,左肺门区见一结节影,与肺门血管分界不清,大小约3cm,边缘较光滑,未见明显毛刺影,可见浅分叶,余肺内未见活动性实质病变影。右肺门不大,纵隔影未见明显增宽。心影不大。两膈光滑,两肋膈角锐利。 4、肺 Ca(左肺门,膨胀不全): 左下肺野呈大片状致密影,边界尚清楚。左肺门影增大、模糊,侧位可疑肺门肿块影,密度较低,气管、纵隔向左侧移位,相应肋间隙未见明显狭窄。心影不大,主动脉迂曲增宽,弓部见钙化影。左膈上抬,膈下见积气结肠影。右膈光滑,右肋膈角锐利。 诊断:左肺门区团块影,肺癌并左肺膨胀不全可能性大,建议 CT 检查。 主动脉硬化

3、。 4、肺 Ca(早期,周围型) 两肺纹理增多,左上肺第二前肋重叠处片状影,约,病灶呈毛玻璃状改变,边缘欠清,侧位片病灶位于上叶前段,余肺内未见实质病变。两肺门不大。心影不大,主动脉迂曲增宽,主动脉结上见弧形钙化影。左膈低平,右膈光滑,右肋膈角锐利。 诊断:左上肺片状影,性质待定,建议 CT 排除肺内占位。 主动脉硬化。 5、转移瘤: 两肺纹理增多、紊乱,呈网状改变,两肺内多发结节影,较大一处直径约 1cm,边缘模糊。两肺门模糊不清,主动脉增宽、扭曲。右膈光滑,稍低右肋膈角锐利,左膈、左肋膈角显示不清。与前片(04-119)比较,所见相若。诊断:双肺多发结节影,考虑转移瘤。 6、肺不张(卧位照

4、片,肺间质性变): 两肺纹理增多、紊乱,右上肺野自第四后肋以上呈均匀致密改变,其下缘与右肺门相连呈“S”形,右肺门增大,右侧肋间隙变窄,纵隔右移,余肺野未见异常。左肺门不大。心影饱满,主动脉增宽、扭曲,弓部可见钙化影。右膈影升高,两肋膈角锐利。 诊断:右上肺不张?需与胸膜增厚粘连鉴别。右肺门增大。右膈影升高。建议 CT 除外肺占位病变可能。两肺间质性改变。主动脉硬化。 6、肺间质性炎症: 两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模糊,见小斑片状模糊影,余肺内未见实质病变。两肺门不大。主动脉迂曲增宽,主动脉结上见弧形钙化影。主动脉型心。两膈光滑,两肋膈角锐利。 诊断:拟两肺间质性炎症,建议治疗后复查。 主动脉硬

5、化。主动脉型心。7、肺炎(支扩并感染): 两肺纹理增粗,两下肺见少量片絮状影,密度不均,边缘模糊。侧位片:心影后见多量蜂窝状影,两肺门不大,未见结节和肿块影。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常,两膈光滑,左肋膈角模糊,右肋膈角锐利。 诊断:拟两下肺炎,支扩并感染可能性大。 左肋膈角少量胸膜反应。 8、肺炎(复查): “右下肺炎”复查: 与 041102 胸片比较,右下肺斑片影基本吸收,局部纹理增粗模糊,右膈面轻度粘连。余肺纹理清晰,未见实质病变影。两肺门不大。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常。两肋膈角锐利。 9、慢支、肺气肿、肺大泡(复查): 两肺气肿征,纹理增粗、增多、紊乱,两肺见多量斑点索条影,以右上肺为主,密度高

6、,边界清;右心膈角局限性透亮区,两肺门不大,左肺门影模糊。主动脉增宽迂曲,主动脉型心,心影未见增大。两膈局部胸膜粘连,两肋膈角锐利。 与 04-11-6 旧片对比,心肺情况大致相同。 诊断:慢支炎肺气肿,右下肺肺大泡形成。 两肺纤维硬结灶,建议随访。 10、慢性炎症: 两肺纹理增多,正位片左下肺心影重叠部见索片状致密影,侧位见其位于左下叶前内基底段,局部胸膜增厚,余肺内未见明确活动性实质病灶影,两肺门不大。心影不大。主动脉增宽、扭曲,弓部见钙化影。右肋膈角模糊、变浅,左肋膈角锐利。 诊断:左下肺片索影:慢性炎症?请结合临床。 双下胸膜局限性增厚。 11、结核(复查): 双肺纹理增多、紊乱。双上

7、肺见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密影(右上肺明显) ,直径约不等,境界尚清楚,周围可见多发索条状密影,余肺内未见活动实质病变征。左肺门浓密,可见结节状致密影,密度均匀,右肺门不大,未见异常。心影不大,主动脉迂曲增宽,弓部可见钙化影。双膈光整,两肋膈角锐利。所见与 04-10-18 胸片相若。 诊断:双上肺结核,较前无明显变化,建议继续随访。 主动脉硬化。 13、肝移植(复查): “肝癌移植术后 2 月余”复查: 与 04-10-20 胸片比较:右中下肺野呈高密度影,较前片范围明显扩大,上缘模糊,约位于第 3 前肋水平,右肋膈角、右心缘被遮掩。两肺内结节影明显增多增大,最大处约 ,病灶密度中等,边缘清晰,

8、左肺门不大,左心缘左膈光滑。 14、气胸(治愈): “左侧气胸”治疗后复查 与 XX 年 11 月 19 日胸片对比:左侧胸腔积气完全吸收,余与前相若。 诊断:“左侧气胸”治疗后完全吸收。 14、气胸(压缩 30%): 两肺气肿征。两肺纹理增多、粗乱,两上肺见多量斑片状、索条状高密度影,双肺门受牵拉上提,气管右移。左中下肺野外带及左下肺野脊柱旁见不规则条状无肺纹理带。右肺门增大增浓。主动脉弓增宽迂曲。心影呈垂位。右膈低平,左膈影欠清。 诊断:考虑左侧气胸,左肺压缩约 30%。两上肺纤维硬结灶。 主动脉硬化。 15、湿肺病(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困难/新生儿气急: 两肺纹理增粗,边缘模糊,两下肺见小斑

9、片状模糊影,未见支气管充气征,右水平裂显影、增厚,两肺门影不大,心影不大,两膈未见异常。 诊断:两肺改变,湿肺病与透明膜病鉴别。 16、肺透明膜病: 两肺纹理增粗,两肺透亮度减低,呈毛玻璃状,两肺见斑点状、片状渗出病灶,右肺显著,双下肺可见支气管充气征。两肺门无明显增大,未见结节和肿块影。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常。两膈光滑,两肋膈角锐利。气管内可见插管影。 诊断:符合肺透明膜病。 循环系统 1、房间隔缺损: 两肺纹理增多增粗,肺纹延伸至外带,血管扩张,呈明显肺多血改变,肺内未见实质病变影。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膨隆,心影增大左旋,偏位于左半胸腔内,心左缘圆隆,右心房段延长,心前间隙消失,心后间隙存在

10、。两侧肋膈角锐利。 诊断:X 线表现结合临床考虑先心病房间隔缺损。 2、肺水肿(间质性): 两侧肺淤血征,肺纹理增多、粗乱,边缘模糊,两下肺可见斑点状模糊密影。两肺门影增浓模糊。心影呈主动脉型,中度增大,侧位片见心后间隙明显变窄,主动脉增宽、扭曲,弓部可见钙化影。右横裂增密。两膈光滑,右侧肋膈角变钝模糊,左肋膈角稍变浅。诊断:主动脉型心,中度增大,心衰,肺水肿(间质性为主) 。 右侧少量胸腔积液。 主动脉硬化。 3、肺水肿(实质性): 两侧肺淤血征,肺纹理增多、粗乱,边缘模糊,两肺可见斑片状模糊密影自肺门区向外扩展(右侧明显) ,右侧肺野透亮度降低,右侧胸壁见镶边状密影。两肺门影增浓模糊。心影

11、轻度增大。两膈影模糊,肋膈角变钝模糊。 诊断:心影轻度增大,心衰,肺水肿。 右侧胸腔积液。 4、风心病: 两肺淤血征,肺实质未见明显异常,两肺门影未见明显增大。心影重度增大,呈普大型心,肺动脉段稍突隆,心左缘几贴近胸壁,心底部密度增高,支气管交角明显扩大,侧位片示心前间隙消失,心后间隙缩小,心影左房段明显突出,已与脊柱重叠。两侧肋膈角锐利。诊断:风湿性心脏病,考虑以二尖瓣病变为主(狭窄伴关闭不全) ,心功能不全。 5、风心病(二尖瓣置换术后): “风湿性心脏病、MSMI,二尖瓣置换术后 10 天”复查: 双肺郁血征,两肺纹理增多,两下肺呈高密度影,两膈、左右部分心缘被遮掩,两肺未见活动性病灶。

12、两肺门影模糊,心影二尖瓣型,未见明显增大,心右缘见“双房影” ,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突隆,左心耳明显突出。心影内见人工瓣影,纵隔影内见固定钢丝影。 诊断:胸部呈二尖瓣置换术后改变。 两胸少量积液。 6、风心病术后(正常): “风湿性心脏病术后 12 年”复查:两肺血未见明显异常改变,两侧肺野透亮度不对称(左侧)较透亮,肺纹理清晰,肺内未见实质病变影。两肺门不大。心影无增大,心胸比例属正常,肺动脉段平直,金属二尖瓣位置未见异常。两膈光滑,两肋膈角锐利。胸骨固定钢圈无松脱。 7、风心病术后(异常): “风湿性心脏病术后 6 年”复查: 两肺轻度淤血征,肺内未见实质病变影。两肺门不大。心影增大,呈梨

13、形心,心胸比例约,肺动脉段隆起,心底部密度增高,支气管交角明显扩大,心右缘见双房影,金属二尖瓣位置未见异常。两膈光滑,两肋膈角锐利。胸骨固定钢圈无松脱。 骨科 1、踝关节(正常): 左侧踝关节诸构骨质结构关系正常,骨皮质连续光整,骨小梁结构清晰,未见明确骨折征;左踝关节在位,周围软组织未见异常。 诊断:左侧踝关节未见骨折征。 2、胸锁关节(正常): 患者体位欠正。片示双侧锁骨胸骨端骨皮质连续,骨小梁清楚,未见明确骨质破坏,双侧胸锁关节关节间隙尚对称,无明显增宽。周围软组织未见明确肿胀。 诊断:片示双侧胸锁关节未见明确骨关节病变征。 2、胸椎(正常): 胸椎生理曲度存在,椎体骨质结构关系正常,未

14、见明显骨折线,未见移位,椎间隙未见狭窄,椎小关节清晰,椎旁软组织未见异常。 诊断:胸椎未见骨折及移位征。 3、颈椎(正常): 颈椎生理曲度存在,椎体骨质结构正常,未见骨折线,未见移位及不稳,椎小关节清晰,椎旁软组织未见异常。 张口位片示第 1、2 颈椎骨质结构正常,未见骨折线,寰枢关节间隙未见异常。诊断:颈椎未见骨折及移位征。 2、下肢: 左肩关节未见明显骨折征象,右肩未见脱位征象。 骨盆稍右倾,体位原因所致?骨盆未见骨折征象,双髋关节未见脱位。 左胫骨下端斜行骨折,折端稍分离,对位对线欠佳。石膏外固定术后。 左第一跖骨粉碎性骨折,见多个碎骨片,并移位。左第 2、3 跖骨横行骨折,折端重叠移位

15、,向外侧成角。左第五跖骨基底部不全骨折,左第 5 跖骨远段粉碎性骨折。左第一趾近节趾骨横行骨折,对位对线好。左第四趾近节基底部横行骨折,折端向内侧成角。左第五趾近节基底部粉碎性骨折,对位对线尚可。左第 4-5 跖趾骨可见克氏针内固定。左足石膏外固定。 诊断:左足多发骨折术后所见如上述。 左胫骨下段骨折外固定术后如上述。 3、肋骨多发(错位): 两肺纹理清晰,肺内未见实质病变影。两肺门不大,未见结节和肿块影。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常。两膈光滑,两肋膈角锐利。 左侧第 7、8、9 肋骨腋段骨质结构中断,骨折端错位明显,余肋骨未见明显骨折征象。 诊断:心肺未见病变征。左胸第 7、8、9 肋骨腋段骨折。

16、4、髌骨(陈旧,分离): 左髌骨陈旧骨折改变,骨折块分别向上、下方分离移位,关节囊肿胀。左股骨内下髁、胫骨平台内缘增生,髁间隆突骨质增生,膝关节间隙稍变窄。诊断:左髌骨陈旧骨折,髌股关节脱位。 左膝关节退行性变。 5、尺、桡骨(内固定拆除后): “右尺桡骨内固定拆除术后”复查:无旧片对比 现片示右尺桡骨陈旧骨折改变,骨折线模糊,骨折端对位对线尚可,骨痂形成明显并已骨性愈合。右尺、桡骨近段可见内固定物取出后改变。 6、锁骨、肋骨(陈旧,内固定,显示不清): 两肺纹理清晰,未见活动性实质病变影。两肺门不大,未见结节和肿块影。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常。两膈光滑,两肋膈角尚锐利。右侧胸壁胸膜增厚。右锁骨中段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骨痂生长情况因内固定影响观察不清,内固定未见断裂、松脱、移位。右第 37 后肋骨骨皮质略扭曲,考虑为陈旧骨质改变,余肋骨未见明显骨折征,两肩锁关节未见异常。 诊断:右锁骨、右第 37 肋骨陈旧骨折。 右侧胸壁胸膜增厚。 7、股骨(螺旋,内固定植骨): “右股骨骨折内固定同种异体骨植骨术后”复查: 右股骨粗隆间及股骨上段骨折,右股骨粗隆间骨折断端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