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编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683965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xx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xx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xx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xx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编(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编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编篇一:XX-XX 学年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太学李月生,升宇翁之次子也。翁最富,以缸贮金,里人称之“八缸” 。翁寝疾,呼子分金:兄八之,弟二之。月生觖望。翁曰:“我非偏有爱憎,藏有窖镪,必待无多人时,方以畀汝,勿急也。 ”过数日,翁益弥留。月生虑一旦不虞,觑无人,就床头秘讯之。翁曰:“人生苦乐皆有定数。汝方享妻贤之福,故不宜再助多金,以增汝过。 ”盖月生妻车氏,最贤,有桓、孟之德,故云。月生固哀之,怒曰:“汝尚有二十余年坎壈未历,即予千金,亦立尽耳。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月生孝友敦笃,亦即

2、不敢复言。犹冀父复瘥,旦夕可以婉告。无何翁大渐,寻卒。幸兄贤,斋葬之谋,勿与校计。月生又天真烂漫,不较锱铢,且好客善饮,炊黍治具,日促妻三四作,不甚理家人生产。里中无赖窥其懦,辄鱼肉之。逾数年家渐落。窘急时,赖兄小周给,不至大困。 无何兄以老病卒,益失所助,至绝粮食。春贷秋偿,田所出登场辄尽。乃割亩为活,业益消减。又数年妻及长子相继殂谢,无聊益甚。寻买贩羊者之妻徐,翼得其小阜;而徐性刚烈,日凌藉之,至不敢与亲朋通吊庆礼。忽一夜梦父曰:“今汝所遭,可谓山穷水尽矣。尝许汝窖金,今其可矣。 ”问:“何在?”曰:“明日畀汝。 ”醒而异之,犹谓是贫中之积想也。次日发土葺墉,掘得巨金,始悟向言“无多人”

3、,乃死亡将半也。 异史氏曰:“月生,余杵臼交,为人朴诚无伪。余兄弟与交,哀乐辄相共。数年来村隔十余里,老死竟不相闻。余偶过其居里,因亦不敢过问之。则月生之苦况,盖有不可明言者矣。忽闻暴得千金,不觉为之鼓舞。呜呼!翁临终之治命,昔习闻之,而不意其言皆谶也。抑何其神哉!” (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生固哀之 悲哀 B.里中无赖窥其懦,辄鱼肉之欺凌,残害 C.妻及长子相继殂谢 死亡 D.醒而异之 感到奇怪 5下列对于文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师,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

4、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B.孝友, 毛传:“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 ”它要求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这是古代文化中重要的文明标准。 C.桓、孟之德指为妇的美德。 “桓”指东汉鲍宣妻桓少君, “孟”指东汉梁鸿妻孟光。旧时以桓少君、孟光为自甘守贫的贤妻的典型。 D.异史氏,即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在其著作聊斋志异中的自称。 聊斋志异许多篇目最后一段都以“异史氏曰”开头,对故事情节作进一步补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月生的父亲是一个富翁,也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在临终之时已经洞察到未来之事,做了周密的安排。B.李月生一生豪爽,爱好交游,最后山穷水尽,但是

5、当他落魄之时却无人施以援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态炎凉。 C.李月生的家是非常和睦的,父慈兄友弟恭,尽管父亲分家产时将大部分分给了兄长,月生对此也能坦然接受。D.本文带有明显的鬼神神秘色彩,冥冥之中天注定,人的一生皆有定数,体现了在特定时期人的思想的局限性。7翻译下面的句子。 (1)月生虑一旦不虞,觑无人,就床头秘讯之。 (2)呜呼!翁临终之治命,昔习闻之,而不意其言言皆谶也。 【答案】 4A 5D 6C 7(1)李月生担心父亲一旦去世,就不知道藏金的下落了,瞅没人的时候,到床头偷偷询问父亲。 (2)唉!老翁临终时的遗言,从前经常听说,但没料到他的每句话都得到了应验。 【解析】 4本题考查理解常

6、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哀:哀求。解答此类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句,然后把句子放入原文中,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 5本题考查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D.“对故事情节作进一步补充”错。文末以“异史氏曰”开头,表示接下来的话语是著书者的个人看法,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6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错。 从“月生觖望”看,月生并不能坦然接受。 7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要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抓住关键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关键得分点:(1)“不虞” “觑” “讯” ,(2)“习”“不意” “

7、谶”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杨俊字季才,河内获嘉人也。受学陈留边让,让器异之。俊以兵乱方起,而河内处四达之衢,必为战场,乃扶持老弱诣京、密山间,同行者百余家。俊振济贫乏,通共有无。宗族知故为人所略作奴仆者凡六家,俊皆倾财赎之。司马宣王年十六七,与俊相遇,俊曰:“此非常之人也。 ”又司马朗早有声名,其族兄芝,众未之知,惟俊言曰:“芝虽 夙望不及朗,实理但有优耳。 ”俊转避地并州。本郡王象,少孤特,为人仆隶,年十七八,见使牧羊而私读书,因被捶楚。俊嘉其才质,即赎象著家,聘娶立屋,然后与别。太祖除俊曲梁长,入为丞相掾属,举茂才 ,安陵令,迁南阳太守。宣德教,立学校,吏民称之。徙

8、为征南军师。魏国既建,迁中尉。太祖征汉中,魏讽反于邺,俊自劾诣行在所。俊以身方罪免,笺辞太子。太子不悦,曰:“杨中尉便去,何太高远邪!”遂被书左迁平原太守。文帝践祚,复在南阳。时王象为散骑常侍,荐俊曰:“伏见南阳太守杨俊秉纯粹之茂质履忠肃之弘量体仁足以育物笃实足以动众克长后进惠训不倦外宽内直仁而有断。自初弹冠,所历垂化,再守南阳,恩德流著,殊邻异党,襁负而至。今境守清静,无所展其智能,宜还本朝,宣力辇毂,熙帝之载。 ”俊自少及长,以人伦1 自任。同郡审固、陈留卫恂本皆出自兵伍,俊资拔奖致,咸作佳士;后固历位郡守,恂御史、县令,其明鉴行义多此类也。初,临淄侯2 与俊善,太祖适嗣未定,密访群司。俊

9、虽并论文帝、临淄才分所长,不适有所据当,然称临淄犹美,文帝常以恨之。黄初三年,车驾至宛,以市不丰乐,发怒收俊。尚书仆射司马宣王、常侍王象、荀纬请俊,叩头流血,帝不许。俊曰:“吾知罪矣。 ”遂自杀。众冤痛之。 (选自三国志?魏志?杨俊传 )注: 1人伦: 品评或选拔人才。2 临淄侯:指曹植。汉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封其第三子曹植为临淄侯。 4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伏见南阳太守杨俊秉纯粹之茂质履忠肃之弘量体仁足以育物笃实足以动众克长后进惠训不倦外宽内直仁而有断。 B伏见南阳太守杨俊秉纯粹之茂质履忠肃之弘量体仁足以育物笃实足以动众克长后进惠训不倦外宽内直仁而有

10、断。 C伏见南阳太守杨俊秉纯粹之茂质履忠肃之弘量体仁足以育物笃实足以动众克长后进惠训不倦外宽内直仁而有断。 D伏见南阳太守杨俊秉纯粹之茂质履忠肃之弘量体仁足以育物笃实足以动众克长后进惠训不倦外宽内直仁而有断。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河内:中国古代地方,位于今河南省境内。 “河内”广义泛指黄河中游北面的地区,约相当于今豫北地区,狭义则专指河内郡(今沁阳)。 B茂才:又作“茂材” ,是西汉时开始与孝廉并为举士的察举科名,西汉时原作“秀才” ,到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改为“茂才” 。 C左迁:犹言“下迁” ,指降低官职调动。汉代时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

11、“左迁” 。后来随着时代变化,官员升官有时也称“左迁” 。 D黄初: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魏文帝曹丕的年号。帝王年号纪年法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法之一,国君改用新的年号称为“改元” 。 6下列关于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 在曹操讨伐汉中时,魏讽在邺城谋反,负责邺城安全的中尉杨俊为了避免朝廷降罪,自己弹劾自己,最后得到了曹操赦免。 B. 杨俊因为在曹操征询百官意见立太子时发表了错误的意见,明确支持曹操立曹植为太子,得罪了曹丕,为后来遇难埋下祸根。 C. 杨俊一生因为善于品评人物而为人称道,最后也因为品评人物而招致祸患,这也应了一句古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D. 杨俊遇害的主

12、因不是他治理地方不力、没有使当地的经济繁荣,而是登基后的曹丕不满杨俊昔日对自己的品评,借机泄愤。 7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俊振济贫乏,通共有无。宗族知故为人所略作奴仆者凡六家,俊皆倾财赎之。 (5 分) (2)自初弹冠,所历垂化,再守南阳,恩德流著,殊邻异党,襁负而至。(5 分) 4D 5C(“左迁” ,指“降低官职调动”的意思古代没有变化,选项官员升官有时也称“左迁”的说法不对。 ) 6B(B 项“支持立曹植为太子”的说法在文中没有依据。 ) 7杨俊赈济贫乏穷困的人,与他们互通有无。宗族朋友中被人抢去作奴仆的共有六家,杨俊都倾尽家财将他们赎出。 (“振” 、

13、 “略” 、 “倾” 、定语后置、句子通畅各1 分, 共 5 分。 ) (杨俊)自从出仕任职以来,所任职的地方都被他治理得很好,他两次任南阳太守,广施恩德,异域他乡的百姓(或“周围县域不归自己管理的百姓” )都背着孩子来投奔于他。 (“弹冠” 、 “垂化” 、 “再” 、 “殊邻绝党” 、 “襁负”各 1 分,共 5 分。 )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 ”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

14、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 ”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袁盎常引大体慷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 ”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

15、。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上笑,下赵同。赵同泣下车。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 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 (节选自史记,有删改) 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上林:秦汉时皇家猎场。 4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16、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B.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C.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D.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5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文帝即汉文帝, “孝文”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用来褒扬死者,如齐宣王的“宣” ,周厉王的“厉” 。 B.舍人,本指官名,私门之官。通常指门客,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