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683818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高考政治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xx高考政治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xx高考政治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xx高考政治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xx高考政治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高考政治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高考政治复习资料(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篇一:XX 高考思想政治复习提纲(按 XX 版新教材整理) XX 高考思想政治 复习讲义 友情整理:杨卓 目 录 经济生活-1-16 政治生活-17-26 文化生活-27-33 生活与哲学-34-42 杨老师顺祝大家: 金榜题名,再创辉煌!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使用 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 3、货币的产生过程: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扩 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2、;以 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结论: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产物。 ) 4、货币的定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 等价物的商品。 5、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6、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 、流通手段(公式:WGW需要现实的货币。 ) 。 7、货币的其他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 币。 8、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代售商 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9、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 制使用的。 10、纸币的发行:国家有权有权规定纸币的面额,无 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11、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

3、中所 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12 含义: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 的现象。 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实际购买 力下降。 危害:纸币的实际购买力降低、生活水平下降、引 起居民心理恐慌、经济生活秩序混乱。 原因:货币供应 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经济结构不合理、固定资 产投资规模过大。 措施:根本: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控 制社会总需求、控制现金的发行;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13、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现已发行的货币量- 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还可以是现期物价 -基期物价/基期物价。

4、) 14、货币贬值率=现已发行的货币量-实际需要的货币 量/现已发行的货币量(还可以是现期物价-基期物价/现期 物价。 )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 2、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3、支票类型:转账支票、现金支票。 4、外汇的定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 支付手段。 5、外汇的特点:可自由兑换。 6、汇率的定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 比率。 7、汇率的变动:如果用 100 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 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人民币汇率跌落,币值贬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外币贬值,人民币币值升值。 8、人民币升值的

5、两面性: 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有利于对外投,不利于吸引外资。 有利于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出口商品的结 构。但使出口企业竞争力削弱、生产萎缩、生产成本上升、 利润下降、国外质优价廉的商品大量涌入,冲击了中国企 业。 有利于出国、旅游、留学。但使失业率增加、收入 减少、生活水平下降。 有利于买到质优价优的商品。但加剧了市场投机行 为。 有利于使老百姓手中的钱更值钱,用同样多的人民 币可以购买到更多的外国商品。不利于扩大内需和经济社 会持续健康发展。 有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但使外贸环境恶化、 资本外流。 有利于提升偿还外债的能力。不利于国际收支。 9、人民币币值保持基本稳定: 含义

6、: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 汇率稳定。 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 求,价格下降。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大,价格高;价值量小,价 格低。 2、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 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 价交换。 4、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 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7、1、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1)需求法则: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 呈反方向变动。 (价格降低,需求量上升;价格上涨,需求 量下降。 ) 供给法则:一般情况下,价格与供给量的变动呈正方 向变动。 (价格上涨,供给量上升;价格降低,需求量下降。 ) (2)需求弹性理论: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 度是不同的,需求弹性大小不同。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受 价格变动影响小,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受价 格变动影响大,需求弹性大。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 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互为替代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 该商品的需求,导致对另一种商

8、品需求量增加。反之,一 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导致对 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 互为互补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 的需求量减少,同时也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 量随之增加。 2、对企业生产的影响: 调节产量。 调节要素的投入。生产要素可替代时,哪种要素价 格下降,增加使用量。总之,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 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一、 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 (1) 当前可支配收入与消

9、费量、消费水平成正比。 (2) 未来收入预期与消费量、消费水平成正比。 (3) 收入差距的大小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成反比。 2、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的措施: 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完善社保体系,减轻人们的后顾之忧,增加消费 信心。 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实现社会公平。 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规范市场秩序,促使企 业承担社会责任,保证商品的质 量和服务水平。 改善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 树立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正确的消费观。 3、消费的类型: (1)按照交易方式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 和租赁消费。 (2)按照消费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 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二

10、、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面面观: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 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实心理引发的消 费。 篇二:XX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资料 XX 重庆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资料 第一步 牢记 180 个主观题答题术语 01 经济生活 背会、记牢,为高分打基础 术语组 1 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 在经济生活范围内,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 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一般应从以下知识点去考 虑: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

11、弱点和缺 陷,需要国家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 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术语组 2 政府(国家)应该如何做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 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术语组 3 企业应该如何做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此企业要重视产 品质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搞好售后服务。 掌握市场 信息,调整产品结构;遵循价值规律,面向市场生产适销 对路的优质商品。 加强管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个别劳动生产 率。 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建设创新型 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

12、明,建 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以较少的资源、 较低的成本,生产较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提高企业的 经济效益。 经营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还要提高企业劳动者 的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企业要搞好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 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 企业要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 信息化。 必须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坚持科学发展观。 术语组 4 凡涉及国际经济关系,一般应运用以下知识 作答 为什么 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 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

13、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必要条件。 经济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家 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在国际国内两个 市场自由流动,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 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 间。 有利于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弥补国内资源和 市场的不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怎么做 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 必要的行政手段。 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应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 力更生和平等互利的原则,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企业应该注重创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市场 多元化战略;转变对外

14、贸易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 方式转变。 要严格按国际法律、法规办事,并充分利用国际相 关的法律、法规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市场经济具有平等 性的特征,要求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要提高我国在国际 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要做好反不正当竞争尤其是反倾销 的工作;要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同时要坚持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原则,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增强 国际竞争力。 术语组 5 经济意义(有利于?;有助于?) 宏观方面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有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 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15、 是遵循价值规律的表现。 有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对国家 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 有利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 越性。 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我国在 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国际 竞争力。 有利于加强与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 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经济优势互补。 有利 于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 为我

16、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 世界经济的发展;建立国际新秩序等。 有利于发挥我国在国际(地区)经济事务中的地位和 作用,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对社会 有利于扩大就业、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有利于稳定物价,维护金融安全。 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内需、稳外需。 有利于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 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五个统筹)。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 有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对企业 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