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海南省中考试卷(物理)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6683768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海南省中考试卷(物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08年海南省中考试卷(物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08年海南省中考试卷(物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08年海南省中考试卷(物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08年海南省中考试卷(物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海南省中考试卷(物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海南省中考试卷(物理)(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年海南省中考试卷(物理) 解读及2009年备考建议,1、试题的基本要求和结构 2、试题的主要亮点 3、试题对目标的达成体现 4、2009年备考建议,1、试题的基本要求和结构,(1)、命题的原则和要求 (2)、试卷基本情况,一、命题的原则和要求,1、以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为依据。根据我省实际,命题不超标,努力体现三维目标的考查与评价。2、遵照省教育厅2008年中考说明。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实验探究的分值比例:2 :3 :2 :3。题目难度结构:7 :2 :1。试卷难度0.6。总分110分,理化同场。3、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

2、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4、对教学有教育(物理学和社会学)和导向功能。重视命题评价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方面的功能。命题立足于学生学习和生活实践,以学生熟悉的现象、实物创设问题情景,体现应用性、时代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注意引导教学从社会大课堂中学习和获取知识。除了以上要求外,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要做出更具体和明确的要求。如:计算过程、规范作图、探究题中对条件和结论的准确描述等。,二、试卷基本情况全卷(物理)四大题共24小题,都是必答题。总分值110分,60分钟完成。 海南省2008年毕业、升学考试实行毕业(学

3、业)和选拔两考合一的方式。 考试命题按照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本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及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学校的创新发展,有利于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为目的,同时有利于评价与选拔。,1、题型分值结构(见表一),2、内容分值结构(见表二),),2、试题的主要亮点,(1)、试题能严格遵照课程标准 (2)、试题题材能从多方面呈现,体现新课程理念。 (3)、试题能较好的发挥评价功能,三、试题主要亮点 1、试题能严格遵照课程标准。 (1)试题考查内容覆盖命题围绕全面落实标准的培养目标,从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展开,同时关注对学生在具体

4、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和科技应用等方面的联系。降低利用数学知识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的难度,杜绝偏题、怪题和超标准命题。试题内容全部覆盖标准中三个一级主题中的14个二级主题。,(2)试题能对实验能力进行全面考查科学探究题(第21题)以新的题材出现,题材贴近学生,又以新的面貌展现给每一位学生,并力保题材和问题对探究环节的考查效果,对教学有导向作用,有创新精神体现。试题较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对实验原理(第20题的1小题),实验器材的选择(第21题的1小题),实验设计(第20题的1小题),实验操作(第20题的1小题),实验读数与纪录(第20题的2小

5、题),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第20题的2小题),实验评估和故障排除(第6题)等进行全面考查。,2、试题题材能从多方面呈现,体现新课程理念。试题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应用性、时代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有教育功能和对教学有导向作用。试题题材情景考虑到公平性。(从以下8个方面举例说明),(1)、生活题材题目 如:第2题手电筒,第3题敲鼓,第4题扁担,第5题海南沙奥运场地,第7题家用电器,第10题铺设门桥救灾, 第13题炸油条煮地瓜, 第14题生活中自救知识(保存能量),第15题水的三态,第17题手机知识,第18题救灾中减小摩擦,第22题网吧,第23题洗衣机,第24题俯卧撑。,(2)、海南资源题材

6、题目如:第5题1.7万吨海南沙奥运场地, 第11题海南的能源,第12题奥运火炬在海南传递。,(3)、实验探究与方法题材题目如:第3题敲鼓(探究声音品质),第6题电路故障,第8题获取牛顿第一定律, 第20题的测电阻和测密度(考查重点实验、不同能力、有梯度),第21题探究固体线膨胀(考查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精神)。,(4)、奥运题材题目(时代性、热点)如:第5题海南沙奥运场地,第12题奥运火炬在海南传递(奥运火炬在祖国内地传递的第一站),第16题“水立方”(奥运最有代表性的两大标志性建筑之一)。 (5)、抗震救灾题材题目(时代性、热点)如:第10题铺设“门桥”救灾,第14题中自救知识(

7、保存能量),第18题救灾中减小摩擦。,(6)、科技与STS(科学、社会和技术) 题材题目如:第1题天体认识,第5题1.7万吨海南沙奥运场地,第7题家用电器,第9题飞船返回舱,第10题铺设“门桥”救灾,第16题 “水立方”, 第17题无线通讯, 第22题的网络漫画,第23题洗衣机计算。,(7)、开放题和知识迁移题目如:第16题中找相同物理原理的事例;第18题减小摩擦举例;第16、18题又不同的要求。第21探究题的(4)小题;第22问答题;第23计算题中的筛选信息等都有一定的开放。,8、试题有创新精神体现,试题编制中不断挖掘新的题目资源,每年都有原创题目。5、1.7吨海南沙(取材于报纸),10、铺

8、设门桥救灾 (取材于新闻联播), 22、漫画问答题(取材于报纸) ,11、12、13、14、17、18、21等。还有学科渗透等,3、试题能较好的发挥评价功能从物理试题的整体功能出发,合理各大题的功能规划、考查内容及题目量。试题图文并茂、语言尽可能简练,有利学生读题、审题和作答。开放题考虑到条件、过程和结论,开放有度,具有可操作性。严格控制题目文字和答题文字量,没有科学性错误,根据我省学生实际和两考合一,在编制试题中,严格控制题目难度比例(7 :2 :1)。试题对知识点的覆盖、应用能力、实验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都有充分的考虑和体现。从统分基本情况看(总难度:0.493),基本实现毕业和选拔功能目

9、标。综合以上分析,试题既有两考合一的评价功能,也有对教学的导向功能。,体会和感想:从学生对探究题和开放题的作答看,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知识面更宽,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综合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学生更关注物理与生活、社会、自然、科技等方面的联系,能更好地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和理解学习物理的意义。,3、试题对目标的达成体现,(1)学生考试成绩统计情况(2)各题难度统计(3)题目得分出现峰值个题(4)学生做答开放题展放,四、学生答题情况1、基本情况考生报名总人数:118433人。物理有效考卷116431份(2002份缺考卷),总难度:0.493。A+两颗星:852人;A+一

10、颗星:2450人;A等:5673人;B等:6463人;C等:6876人;D等:6300人;E等:5440人;F等:4815人;G等:9744人;H等:11053人;I等:13605人;J等:43160人。,。,2、各题得分情况(见表三),3、得分出现峰值题目(见表四)。,表四、得分峰值各题统计,4、学生作答开放题的精彩案例第 22题:如图漫画中的许多现象可用物理 知识解释,请举出其中的两处并做出解释。示例:夜间看到月亮发光月亮反射 太阳光的缘故。 显性的有: 喊小宝振动产生声音。 听到声音空气能传递声音。 三人的喊声不同音色、音调、响度不同。 用手捂住嘴边喊减少声音分散,提高响度。 人的影子光

11、的直线传播。 看到物体物体反射光引起视觉。 人穿的衣服颜色不同衣服反射不同的色光。 看到月亮月光(直线传播)进入人的眼睛。 手电筒发光人造光源。 手电筒发光光直线传播进入人的眼睛。 手电筒发光电能转化为光能。,隐性的有: 手电筒发光有电流通过灯丝。 手电筒发光手电筒电路闭合。 人走路与地面有摩擦力。 书包带较宽减小压强。 人站在地上二力平衡。 流汗加快人的散热。 大声喊人的化学能转化为声能(或机械能)。 社会学方面的有(非物理知识,产生的教育功能)家人找小宝家人对小宝的关爱(懂得感恩)。要找到小宝应了解小宝的兴趣、爱去的地方,如到网吧找(思维方法)。小宝去网吧未成年人不能进网吧(了解政策法规)

12、。,第18题 汶川地震中,一男子右脚踝关节处被预制板死死卡住无法移开,生命危在旦夕,最后采用注射麻药并在被压处涂抹食用油,强行拔出。涂抹食用油是为了 摩擦(选填“增大”或“减少”);与上述现象中的物理原理相同的实例有 。(只举一例)学生回答第2空(减少摩擦)的案例:给车轮轴加润滑油;给锁头加油;给锁头加碳粉;戒指、手镯难卸时,加点油或肥皂水;下雨路滑;地下溅油地滑;做米靶时手上涂抹食用油不粘手;制做月饼时在饼摸内涂抹食用油;磨刀使刀面光滑;手伸进瓶中有时难拔出时,加点油或肥皂水等。,2009年备考建议,1、评卷中反映的问题 2、对教育、教学的启示和建议,五、评卷中反映的问题 1、试题方面的问题

13、个别题目的情景描述不够清晰、明确。例如,第9题中的返回舱问题,与空气的摩擦被隐藏了,增加了题目难度;第10题中的“门桥”学生没有看新闻,没有感知;第16题对“水立方”中“镀点”的作用学生没有感知,若补充说明“镀点不透明、屏蔽太阳光”,会使题目更明了。第24题学生可能对俯卧撑中的杠杆支点不理解,题目中若说明“O为支点”,题目就可再简单些。个别题目对答题没有做出明确的界定。如第22题,有许多现象可用物理知识解释,举出其中2处并做出解释。但没有强调不涉及物理问题的不给分,个别学生往社会学方面解释,出现了一些问题。个别题目的描述不够通俗明了。如第19题,“画出丙图中磁感线的方向”的指代不够准确,应表达

14、为:用箭头在丙图的虚线上标出磁感线的方向。考虑学生的读题习惯和面对全体学生的题目(题材)还要加强。,2、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建立物理模型不够第13题中学生对“炸”和“煮”食物的条件不了解及对热量、温度和沸点概念的不理解;第24题中对俯卧撑运动建立相应的杠杆(物理)模型欠缺,就从图上直接找动力臂、阻力臂都不懂。第15题中对水的三种状态、变化条件、物理特性(宏观和微观)、相应应用还不了解。重力的示意图也不懂画。,3、老师、学生对社会热点及科学、社会和技术问题的关注不够如:第9题中的返回舱问题;第10题中的“门桥”;第16题对“水立方”中的镀点。第5题、第12题中海南与奥运相关的热点新闻等不了解。

15、4、学生观察、读题和审题不够认真、思路不清如:第10题中的“门桥”一题。关键叙述:架设水上通道;急刹车,门桥自动滑落;没有桥墩,没有吊索;车辆通过。第22、23题中,获取图、表中有用的信息有问题,如:光、声、电,洗涤电流、最大功率等都存在较大问题。,5、物理量和物理量单位符号混乱,物理概念模糊。IA,R,WW等记错。功率和效率;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和阻力;温度和热量等概念混乱。6、学生的答题习惯和学习态度存在问题如:第23、24题有超六成学生得零分。第19题中的重力示意图、凸透镜中的两条特殊光线、磁感线的方向,三个图六分就有34773名学生完全不会画图,第20题的两道常规实验题10分不会做,第

16、20(2)题就有40281人得零分。第15题对水的三种状态不了解。另外,作图不用作图工具,态度不认真。,7、对计算题恐惧和解答不规范第23题63950人、第24题70697人得零分或放弃(答题考生11万多)。且部分考生解计算题时不用物理公式,不写单位,物理量和单位符号写错,表达混乱等。8、学生对生活、科技的关注和了解不够如第13题、第9题,学生对“炸”和“煮”食物不了解(在大气压、高压锅中也应介绍),对“返回舱”着陆速度应减慢不知道。有部分学生不知道大米是谷子碾出来;为啥要扁担等不了解造成答题错误。,9、大量的学生放弃学习,新的读书无用论滋生。,从第15、19、20、23、24题的答题情况看,得零分的学生很多。其中,第24题11万多考生中,有7万多人动力臂、阻力臂都不会找(7万多人零分),可见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放弃学习。对老师的挑战不是怎样教会学生,实现有效教学,而是怎样让学生愿意学习,唤回学生向学的心,而这并非只要老师所能做到的,值得深刻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