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逻辑部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679591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3.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的逻辑部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计算机的逻辑部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计算机的逻辑部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计算机的逻辑部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计算机的逻辑部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的逻辑部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的逻辑部件(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计算机的逻辑部件,2.1 计算机中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 2.2 时序逻辑电路 2.3 阵列逻辑电路,学习目的 1快速复习三态电路和异或门。 2掌握计算机中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尤其是算术逻辑单元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先行进位的方法。 3了解时序逻辑电路。 4基本掌握阵列逻辑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本章重难点,重点:常用逻辑电路的功能、原理 1、加法器(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 2、ALU的功能和机构 3、触发器、寄存器 4、译码器 难点:ALU原理,2.1 计算机中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逻辑电路的输出状态仅和当时的输入状态有关,而与过去的输入状态无关,称这种逻辑电路为组合逻辑电路

2、。常见的组合电路有加法器、算术逻辑单元、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第二章 计算机的逻辑部件,2.1.1 三态电路,三态:正常0态,正常1态,高阻态Z 三态结构:既可以把输出“线与”(对正逻辑而言)在一起去驱动总线,又具有图腾柱输出(Totem pole)结构优点的输出结构。 三态反相门的功能表及逻辑图:P24 图2.1 P25图2.2 几组参数:P24-25,2.1.2 异或门及其应用,1.可控原/反码输出电路 功能表和逻辑图 2.半加器 (详见2.1.3) 3.数码比较器 (1)四位比较器 (2)八位比较器 4.奇偶检测电路 5.常用的异或运算,Xn Yn Hn0 0 00 1 11 0 11

3、 1 0,2.1.3 加法器 1.半加器(不考虑进位),两数码为Xn、Yn,半加和为Hn,功能表,(P28),反相器、或非门,异或门,2. 全加器 (1)一位全加器,Xn、Yn、Cn-1 Fn和 Cn进位,特点:输入均取反,输出也均为反码,(2)串行多位加法器,X1 Y1,F1,C0,C1,X2 Y2,C2,C3,C4,X3 Y3,X4 Y4,F2,F3,F4,n个全加器相连可得n位加法器,但加法时间较长,因为位间进位是串行传送的,本位全加和Fi必须等低位进位Ci-1来到后才能进行,加法时间与位数有关。只有改变进位逐传送的路径,才能提高加法器工作速度。解决办法之一:采用“超前进位产生电路”,来

4、同时产生各位进位,从而实现快速加法,这种加法器称为“超前进位加法器”。,超前进位产生电路是根据各进位的形成条件来实现的。 C1的形成:1)X1、Y1均为“1” 2)X1、Y1任一个为“1”,且进位C0为“1”C1 = X1Y1 + (X1 + Y1)C0 C2的形成:1) X2、Y2均为“1” 2)X2、Y2任一个为“1”,X1和Y1均为“1” 3)X2、Y2任一个为“1”, X1、Y1任一个为“1”且进位C0为“1”C2 = X2Y2 + (X2 + Y2)C1 = X2Y2 + (X2 + Y2)X1Y1 + (X2 + Y2)(X1 + Y1)C0同理可得C3、C4C3 = X3Y3 +

5、 (X3 + Y3)C2= X3Y3 + (X3 + Y3)X2Y2 + (X3 + Y3)(X2 + Y2)X1Y1+ (X3 + Y3)(X2 + Y2)(X1 + Y1)C0C4 = X4Y4 + (X4 + Y4)C3 = X4Y4 + (X4 + Y4)X3Y3 + (X4 + Y4) (X3 + Y3)X2Y2 + (X4 + Y4) (X3 + Y3)(X2 + Y2)X1Y1+ (X4 + Y4) (X3 + Y3)(X2 + Y2)(X1 + Y1)C0,(3)超前进位多位加法器,引入进位传递函数Pi = Xi + Yi两输入中有一个为“1”,若有进位输入,则本位向高位传送进

6、位,这个进位可看成是低位进位越过本位直接向高位传递的。 引入进位产生函数Gi = XiYi当两输入均为“1”时,不管有无进位,定会产生向高位的进位。用P1P4、G1G4代入C1C4得:C1 = G1 + P1C0C2 = G2 + P2G1 + P2P1C0C3 = G3 + P3G2 + P3P2G1 + P3P2P1C0C4 = G4 + P4G3 + P4P3G2 + P4P3P2G1 + P4P3P2P1C0,用“与非”、“或非”、“与或非”形式改写成如下形式:,*证明:C1,由上式画出“超前进位产生电路”及“四位超前进位加法器”的逻辑图如下。只要X1X4,Y1Y4和C0同时到来,就可

7、几乎同时形成C1C4和F1F4.,2.1.4 ALU部件(Arithmetic and logical unit)ALU是一种功能较强的组合电路。它能实现多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ALU的基本组合逻辑结构是超前进位加法器,通过改变加法器的Gi和Pi来获得多种运算能力。下面通过介绍SN74181型四位ALU中规模集成电路来介绍ALU的原理。,A3A0 、B3B0:参加运算的两个数 Cn:ALU 最低位进位输入 F3F0:运算结果 (下标3:最高位,下标0:最低位),S0S3:运算选择控制端,M:状态控制端,1.功能表能执行16种算术、16种逻辑运算。,加:算术加 +:逻辑加(或),2.原理 (1)

8、可以*证明*进位传递函数Pi和进位产生函数Gi有如下的特点:Pi+Gi=Pi, PiGi=Gi (2)令ALU的“二与或非门”(14)及“三与或非门”(58)的输出分别为Pi、Gi.它们的表达式为:同样可以证明现在的Pi、Gi同样满足(1)的特点。这样可以把ALU的“二与或非门”及“三与或非门”(含Bi反相门)看成是实现以Xi、Yi为输入的进位传递函数的“或”门及进位产生函数的“与”门。,(3)Xi、Yi与 Ai、Bi的对应关系如下:,上式中S3S2S1S0一旦确定,Xi、Yi 同Ai、Bi的关系就可确定。 例: S3S2S1S0=HLLH时(1001)则:,于是以Ai、Bi为输入的结构复杂的

9、ALU可改为以Xi、Yi为输入的结构简单的电路。,下面讨论它的逻辑功能,(1)ML因为:1)异或门G21、G23、G25、G27是实现以Xi、Yi为输入的半加。(如:G21的输出为:P0G0 X0Y0 )2)G13G16、G19的输出是实现,3)电路输出F3F0:是X3X0及Y3Y0及低位进位 Cn全加和的反码,即:,(2)MH,G13G16输出均为1,位间不发生关系。F0F3为:,综上所述,对于正逻辑 ML时,ALU是以X3X0、Y3Y0及Cn为输入,输出接一组反相器的4位快速加法器。,四位加法器 0 1 2 3,F0 F1 F2 F3,X0 Y0 X1 Y1 X2 Y2 X3 Y3,Cn,

10、Cn+4,M=H,X0 Y0 X1 Y1 X2 Y2 X3 X3,F0 F1 F2 F3,ALU是以Xi、Yi 为输入的异或非门。,基于上述我们分析ALU的逻辑功能 S3S2S1S0=HLLH,(1)将S3S2S1S0=1001代入: 得:解得:(2)M=H此时执行了异或非操作。,(3)M=L,当Cn=1时,,当Cn=0时,,例: S3S2S1S0=LLLL,(1)将S3S2S1S0=0000代入:,得:,解得:,(2)M=H,此时执行了求A的反码的功能,记为:,(3)M=L,3.用4片74181电路可组成16位ALU,Cn,0,1,2,3,片内进位快速,但片间进位是逐片传递的,由此形成F0F

11、15的时间还是比较长。,若把16位ALU中的每四位作为一组,用位间快速进位的形成方法来实现16位ALU中“组间快速进位”,那么就能得到16位快速ALU。,分析:组内并行、组间并行设16位加法器,4位一组,分为4组:,4位,4位,4位,4位,第4组 第3组 第2组 第1组,C16 C13 C12 C9 C8 C5 C4 C1,C0,C16 C12 C8 C4,1)第1组进位逻辑式组内:C1 = G1 + P1C0C2 = G2 + P2G1 + P2P1C0C3 = G3 + P3G2 + P3P2G1 + P3P2P1C0组间:C4 = G4 + P4G3 + P4P3G2 + P4P3P2G

12、1+ P4P3P2P1C0,GI,PI,所以 CI = GI + PIC0,组间进位传递函数,组间进位产生函数,2)第2组进位逻辑式组内:C5 = G5 + P5CIC6 = G6 + P6G5 + P6P5CIC7 = G7 + P7G6 + P7P6G5 + P7P6P5CI组间:C8 = G8 + P8G7 + P8P7G6 + P8P7P6G5+ P8P7P6P5CI,G,P,所以 C = G + PCI,3)第3组进位逻辑式组内:C9 = G9 + P9CC10 = G10 + P10G9 + P10P9CC11 = G11 + P11G10 + P11P10G9 + P11P10P

13、9C组间:C12 = G12 + P12G11 + P12P11G10 + P12P11P10G9+ P12P11P10P9C,G,P,所以 C = G + P C,4)第4组进位逻辑式组内:C13 = G13 + P13CC14 = G14 + P14G13 + P14P13CC15 = G15 + P15G14 + P15P14G13 + P15P14P13C组间:C16 = G16 + P16G15 + P16P15G14 + P16P15P14G13+ P16P15P14P13C,G,P,所以 C = G + PC,5)各组间进位逻辑,CI = GI + PIC0C = G + PCI

14、C = G + P CC = G + PC,= G + PGI + PPIC0,= G + P G + P PGI + P PPIC0,= G + P G + PP G+ P P PGI + PP PPIC0,6)结构示意,Co,C,G P G P G P GI PI,C3 1,C15 13 C11 9 C7 5,C C CI,Co,G P G P G P GI PI,C3 1,C,C C CI,C15 13 C11 9 C7 5,7)进位传递过程,Ai、Bi、C0,G、P.GI、PI、,C、C、C、CI,C3 1,C15 13、C11 9、C7 5,GIV,PIV,GIII,PIII,GII,PII,GI,PI,74182,CIII,CII,CI,C0,74181,74181,74181,74181,74181:实现算术逻辑运算及组内并行。 74182:接收了组间的辅助函数后,产生组间的并行进位信号CIII 、CII 、CI,分别将其送到各小组的加法器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