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炮台纪念广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679146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淞炮台纪念广场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吴淞炮台纪念广场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吴淞炮台纪念广场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吴淞炮台纪念广场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吴淞炮台纪念广场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吴淞炮台纪念广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淞炮台纪念广场(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位于上海市宝山区,东濒长江,西倚炮台山,南迄塘后路,北至宝杨路,总面积 120 万平方米,其中陆域面积 60 万平方米,原生湿地面积 60 万平方米,沿江岸线约 2000米。因清政府曾在此建造水师炮台,故得名“炮台湾” 。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东濒长江,西倚炮台山,本是一片长江滩涂湿地,后经废钢渣陆续回填改建而来。沿江木栈道。因为地处长江与黄浦江交汇处,众多水鸟在这儿栖息觅食。滩涂上的小动物引来了人们的驻足围观。在荷兰人修建的吴淞口航道航标塔下,远眺船来船往,近看水草依依,感受江风拂面的轻柔,聆听潮起潮落的低吟,真让人如痴如醉.公园原址为长江滩涂湿地,从上世纪 60 年

2、代起,由废钢渣陆续回填形成公园的陆域部分。2005 年,地方政府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在此规划建造湿地森林公园。经过多年建设,公园一期于 2007 年 5月建成开放,二期于 2011 年 10 月建成开放。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是上海城区内唯一的以自然、野趣为特色,保留的长江滩涂湿地展现了长江河口的原生态自然风貌,重建的园林景观凸显了滨江的湿地特色和人文情怀。除了原生态的滩涂湿地,新建了怀古思今的炮台纪念广场、喧腾飞溅的瀑布溪流、天真烂漫的儿童乐园、普及河口知识的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满足社区观演功能的贝壳剧场、展示矿渣体现环保理念的矿坑花园、提供水上游览服务的游船码头、用于居民休闲健身的体育俱乐部等

3、等。如今的公园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将人文精致与自然野趣相结合,成为沪上特色鲜明的旅游新景点,并形成上海水上门户的靓丽风景线。瀑布溪流人工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瀑布溪流主要由历史遗留的钢渣、假山水体配合绿化植物辉映而成,道路中镶嵌着大小不一的钢渣块,真实的反应炮台湾公园过去的面貌,配合瀑布溪流的人工景观和绿化植物,也在告诉游客,只要合理改造,钢渣地也会呈现美好的景观。顺着潺潺水声一路寻找,走过一段钢渣铺就的小径,便会见到一泓瀑布飞流直下,微风轻拂,如烟水雾惹得戏水顽童阵阵嬉笑,这里是瀑布溪流景点。湖石托秀山、幽洞挂水帘、小桥枕流水、红鱼戏白莲、藤蔓缠青枝、景亭留悠闲,再现了江

4、南园林的精致与秀美。镜湖映影生态修复的水下森林,湖水静如明镜,湖底水生植物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构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镜湖采用先进的水下修复生态技术,通过有益微生物系统营造、水生动物系统修复及沉水植物系统修复等多种生态技术的整合,消除了矿渣氧化和分解带来的水质富氧化等问题,使得水域恢复了生态自净能力,形成了“水下森林”的景观。滨江湿地原生态的环境,这里是长江与黄浦江交汇处的滩涂湿地,是公园原生态的最具特色的景观之一,精髓所在,也是眺望长江的最佳观景处。湿地也被誉为“大地之肾, ”在这片充满生机的湿地上,养育着丰富的水生植物和滩涂小动物,引来了众多水鸟在此栖息觅食,也是候鸟南来北往停留的最佳驿站。

5、漫步在沿江木栈道上,远眺日出日落,船来船往,近看水草依依,群鸟嬉戏,感受江风拂面的轻柔,聆听潮起潮落的低吟,迷人的海天旭日让人如痴如醉。滨江湿地的另外一个景观特色是由于荷兰人在 98 年前建造的吴淞口航道航标塔,这个航标塔清晰的展示了黄浦江和长江的分界线,引导游客一览三水交汇的美景。在晴朗的好天气日子里,站在湿地的景观平台上,逆时针方向观景,首先能看见的是浦东的滨江森林公园,然后是外高桥的发电厂,在黄浦江的入海口,则是一艘艘等待领号入港的商船,黄浦江已经成为了上海重要的黄金口岸。观景台的正前方和左侧是两大宝岛长兴岛和横沙岛,然后是长江的入海口。长江在此汇入黄海,故此地还有“黄金水道,三江交汇”

6、的美丽景观和美誉。木兰雅苑木兰科植物的博览园,木兰雅苑以木兰科植物为特色,有 40 余种木兰科植物,是上海种植木兰科植物品种最多的地方之一。以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茶花为最多。3 月下旬是玉兰、茶花相继盛开,吸引无数游客驻足摄影。矿坑花园工业遗存的循环利用,炮台湾公园是建造在钢渣堆上的生态园林,矿坑花园浓缩了公园的前世今生。该景点由青石山体、 “钢之花”景墙、石屋花园、半亭、鱼骨种植带、瀑布溪流等小景组成。矿渣铺成的小路、潺潺流淌的湛蓝溪水还原了公园的过往;丰富的花草树木、翩翩起舞的彩蝶讲述着公园的今天长江河口科技馆河口知识的科学殿堂,长江河口科技馆是一座以长江河口历史演变为背景,集河口科

7、技与文化展示、科研、环境保护、青少年科技活动、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与科普互动为一体的公众活动场馆,是融科普、教研为一体的全国首家以河口科技为主题的专业展览馆。该馆外形设计,采用在大地上切口, “撕皮”起翘的设计概念,融合“太极鱼”轮廓,形成与周围山体形态相仿的建筑三维形态。馆内设五个展厅和一个四维影院,在了解长江河口的同时,展示河口科研、河口工程以及河口航运资源,展现宝山河口历史变迁中人文、历史、科技的重要价值。贝壳剧场回归自然的露天剧场,贝壳剧场依偎在长江之畔,四周绿荫环抱,宛如一枚洁白的贝壳徜徉在绿色的海洋上,是上海地区不可多得的大型室外观演场所,两旁的台阶可坐观众 5000 至10000 人

8、。湖心摇曳微波荡漾的乡间风情,摇曳的红色吊桥掩映于郁郁葱葱的树丛中,横卧在青草依依的湖面上。木板铺成的桥面如微波荡漾,人行其上,摇摇晃晃,宛如奔跑在乡间竹板桥上,刹那间仿佛回到了遥远的美好童年。南极石:公园的镇园之宝,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第 26 次南极考察队于 2010 年 2 月 15 日自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中山站附近采集,属于石榴子石片麻岩矿石标本,重约 4.05 吨,历经了 5 亿年南极特有气候条件的雕饰。天然奇石大自然的神奇之作,园内的奇形异石,有的如海底珊瑚,瘦、透、露、皱;有的像动物,或坐、或卧、或立,神、情、趣、奇栩栩如生,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鱼形奇石:石头故产山东,此

9、鱼石于我们长江盛产的一种鱼回鱼外形及其相似,他作为我们公园的标识性景石之一。每到春夏季节,这里是花海绿苑的天地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五彩旋律,郁郁葱葱的森林,是游客尽情享受的天然氧吧。周边茂密的植物围合,形成幽静的休息空间,大面积的乔木种植,提高了区域的造氧量,乔灌草层次丰富,季季景有别;遍地野花色彩缤纷,月月花不同。生机盎然的树林和色彩斑斓的野花形成空间灵动的独特的滨江植被景观。而公园旁的炮台山是由钢渣堆积而形成的,中间是挖空的防御工事,炮台山在军事上的编号是 37 号,因此又叫 37 高地,驻扎着陆军部队。吴淞炮台纪念广场吴淞炮台,作为昔日的军事要塞,这里曾经硝烟弥漫,是鸦片战争、抗日战争(

10、一二八、八一三).解放上海吴淞战役的著名战场,这难忘的风云古地,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和新生。吴淞炮台湾,原称杨家嘴,因沿江构筑炮台而得名。作为昔日的军事要塞,这里,曾经硝烟弥漫,是鸦片战争、“一二八”淞沪抗战、“八一三”淞沪抗战、解放上海吴淞战役的著名战场。这难忘的风云故地,见证中华民族的苦难与新生。为讴歌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传统,传承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二九年九月,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协作下特建“吴淞炮台纪念广场”。吴淞炮台纪念广场炮台山下的和平畅想,吴淞炮台湾,原称杨家嘴,因沿江构筑炮台而得名。作为昔日的军事要塞,曾经硝烟弥漫。这里是鸦片战争(1842) 、 “一二八”淞

11、沪抗战(1932) 、“八一三”淞沪抗战(1937) 、解放上海吴淞战役(1949)的著名战场。这难忘的风云故地,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与新生。军事广场的建造是为了纪念我们著名的抗英名将陈化成,陈化成在 1842 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在我们炮台湾所在地西炮台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并牺牲在此地。广场最顶端,是一门是经历无数战役的清代古炮,两侧两枚绿色的是部队赠送的海防岸炮。解放后炮台湾成为重要的海防要塞,驻有海、陆、军三空,在军事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炮台纪念广场由“威严之阵” 、 “英武之塑”和“下沉展窗”三部分组成,形成广场高台、广场中轴、广场斜坡和下沉展点相结合的梯状展示构架。峥嵘岁月的叱咤风云

12、在这里凝固,讴歌了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传统,传承了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威严炮阵”的四门辅炮分别是:“抗击日军的威摄之炮”;“抗击日军的机动之炮”;“解放战争的攻坚之炮”和“解放上海的爱民之炮”。另有二座比较大的炮(中国 66 式 130 毫米双联岸炮 全重达80 吨)分置在左右两侧。“解放战争的攻坚之炮”此炮威猛灵活,是我军摧毁敌军堡垒、开辟冲锋道路的利器,被称为“胜利功臣”“抗击日军的机动之炮”我军在淞沪抗战中,凭借此炮的机动灵活,屡立奇功(迫击炮)“抗击日军的威摄之炮”我军曾以此炮击伤时任日军第三舰队司令的日本亲王伏见宫博义,震动了日本朝野。“解放上海的爱民之炮”为上海完整回归人民,我军进入市区后弃用重炮,凭血肉之躯换取胜利,这些战炮被称颂为“爱民之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