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上课)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6674210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戊戌变法(上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戊戌变法(上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戊戌变法(上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戊戌变法(上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戊戌变法(上课)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戊戌变法(上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戊戌变法(上课)(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本的明治维新对亚洲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并以中国为例,列举事件。,积极方面:,消极方面:,日本作为成功启动近代化的典型,为亚洲落后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启迪和经验。 举例:戊戌变法,日本的对外扩张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举例:甲午战争,1,劫难中的抗争,戊戌变法,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图二时局图 图三列强瓜分中国漫画,材料二:“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排群议,冒疑难,以实行

2、变法自强之策,实自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戊戌政变记,材料一:,图一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材料三:,材料五:天津武举李福明开设一家机器面粉厂,北京的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便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革去他的武举,“交邢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停业。,材料四:1895年,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的总和。,民族企业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发展艰难。,面临问题,王韬,弢园文录外编,郑观应,盛世危言,欲自强,

3、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六:,一、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1、国际局势: 2、民族危机:3、经济基础: 4、阶级基础: 5、思想基础:,发展资本主义已是大势所趋。,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导致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迫在眉睫。,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早期维新思想对变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必要性:,可能性:,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酝酿中的变革,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康、梁、谭、严,持续上书,争取皇帝支持,办报立会,宣传变法思想,论战权贵,减

4、少变法阻力,著书立说,寻找变法依据,思考:维新派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二、维新变法的兴起,宣传维新思想,发动“公车上书”,办中外纪闻时务报,成立“强学会”,与顽固派论战,使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宣传西学,鼓吹变法,维新派第一个政治团体,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二、维新变法的兴起,宣传维新思想,百日维新,11,三、维新变法的高潮,百日新政,1、康有为三次上书:,康有为1898年上书应诏统筹全局折 (施政纲领),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康有为发起组织了保国会,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 使变法浪潮激荡全国,2、百日维新:,(1)开始标志:189

5、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2)概况: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13,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精简机构,提高效率。,没有涉及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增加财政收入,没有触动到封建土地所有制。,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加强对人民的统治。,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有利于培养新式人才,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科技文化。,总之,百日维新的政令基本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进步意义。,但是,没有行宪法、开国会,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改革

6、是不彻底的,具有一定落后性。,14,探究活动1:结合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1)从方式上看:把发展资本主义和救亡图存结合在一起;继承传统与传播西学相结合;,2)从宗旨上看:要给资产阶级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独立富强。,3)从内容上看:把学西方推进到制度变革阶段,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但变革不彻底,没有涉及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行君主立宪内容,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4)变法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量。,四、维新变法的失败:,戊戌政变。(1898),16,不愿做亡国之君的光绪和支持他的珍妃,慈禧幽

7、禁中光绪帝之处中南海瀛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幽禁于瀛台,重新把握政权,直到光绪帝死。,戊戌政变,改革失败,戊戌政变,西太后弄权政变 六君子人头落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19,20,材料一:103天中康有为上了36个奏章、两部书;光绪帝下了180道有关变法的上谕。这些奏章和上谕,内容无所不包,恨不得立刻将中国变成近代化的富强国家。 新政一开始就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废除八股取士,等于断送了许多读书人的仕途,使他们掀起了一片反对声浪。 材料二:随着变法的深入,新旧势力冲突日益尖锐。维新派想争取列强的支持,但未成功;于是寄希望于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 材料三:新政之初,

8、慈禧虽然没有表示异议,但却提出三条“上谕” 强迫光绪帝布告天下。同时做好了随时镇压的准备。 军事改革,假如你是农民,你会支持变法吗?为什么 假如你是政府官员, 你会支持变法吗?为什么? 假如你是资产阶级,你对变法满意吗? 假如你是光绪皇帝,你对变法满意吗? 提示:农民:农工商总局;没有土地问题。官员:裁汰冗员;澄清吏治。资产阶级:上书言事;发展工商等;无君主立宪。光绪:可以大展宏图,但步履维艰;落实难;受牵制,没实权;没军权。力量单薄。,客观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旧的封建势力虽然已日渐腐朽没落,但对于维新变法而言仍然具有强大的破坏力量。,主观原因:1、 资产阶级维新派软弱,缺乏斗争的

9、勇气;2、维新派自身实力不足,又把维新变法看得过于简单,以为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就能实现;3、光绪帝和维新派斗争经验不足,变法的实施较为仓促,政令颁出操之过急;4、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5、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还未得到充分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还很弱,封建守旧势力在中国则相对较强大。,探究活动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五、维新变法的影响:,1、性质上: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2、政治上: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3、思想上: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具有

10、启蒙性,促使中华民族的觉醒。,4、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5、文化上: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6、习俗上: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25,延伸:比较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和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统治势力强大,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不敢发动群众,保守势力强大,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26,工业文明冲击下改革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社会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进程,其主线是现代化。但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请简要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11、、戊戌变法在哪些方面促进了本国的现代化。,(一)经济上:市场化、工业化 1、俄国改革:颁布废奴法令,农民赎买份地,使近代工业发展获得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和较大的国内市场;颁布政策扶植工业发展; 2、明治维新:殖产兴业,从西方引进技术和人才,重点发展军工企业、重工业和基础设施,通过国营示范、扶持政策和人才培养等方式,积极推动私人企业发展,初步实现工业化,崛起为东方强国; 3、戊戌变法:中央设立矿物铁路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文明冲击下改革,(二)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1、俄国改革:颁布“一二九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从法律

12、上承认了农民的人身自由;颁布司法章程统一司法程序,实行公开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建立起近代司法制度;选举产生农村地方自治局、城市杜马等地方自治机构。2、明治维新: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也承认了人民的一些权益,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3、戊戌变法:维新派变法前曾提出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内容,要求实行君主立宪,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已扩展到制度领域。,工业文明冲击下改革,(三)思想文化上:科学化、民主化 1、明治维新:倡导文明开化,积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实行教育改革,传播启蒙思想,大力发展

13、新闻出版事业。2、戊戌变法:维新期间,言论、集会、出版、结社活跃,各种社团和报刊层出不穷,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获得教快发展;出版事业进步、近代传媒从通商口岸拓展到内陆,猛烈地抨击了封建思想文化,促进了思想启蒙,开启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遗产。,工业文明冲击下改革,(四)军事上:现代化、西方化 1、明治维新:建立新军队,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西方建立常备军,大力改进装备,培养指挥人才,实施武士道教育,享有特殊地位,只对天皇负责。 2、戊戌变法:精练海军,改习洋操,扩建海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工业文明冲击下改革,(五)社会生活上:文明化、西方化1、明治维新

14、:努力改造衣食住行等社会习俗,发生了深刻变化。2、戊戌变法:维新派摒除陈规陋习,提倡文明生活方式,戒缠足、兴女学等运动引领时代新风。,变法维新,富国强兵,救亡图存;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文化,康有为,1、著书立说;,34,思考: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是什么?,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再思考:他的思想起到了怎样的影响?,在晚清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梁启超称之为“火山大喷火”。,(托古改制),探究活动1: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1)当时康有为为什么要“托古改制”? (2)“托古改制

15、”思想反映了怎样的问题?,封建主义正统思想即儒家思想在知识分子中根深蒂固策略:借孔子的权威论证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减少改革阻力。根本原因:反映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一方面: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的精神,向西方学习,主张变法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 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他在封建传统势力面前的软弱。,梁启超,思考: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是什么?,再思考:他的思想起到了怎样的影响?,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倡导民权思想。,38,严复,39,思考:严复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是什么?,借用西方进化论学说来宣传维新变法。,再思考:他的思想起到了

16、怎样的影响?,为维新变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康有为称他为“中国西学第一人”。,40,2、进行论战;,维新派与顽固派。,(1)内容:三个“要不要”。,(2)实质:是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首次交锋。,(3)作用: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为下一步政治斗争作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41,3、上书皇帝;,(1)背景:丧权辱国马关条约的签订。 (2)时间人物: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 (3)内容:拒和、迁都、练兵、变法。 (4)影响:,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42,4、创办学会、报纸、学堂;,(1)创办报纸: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推动维新思想广泛传播。,43,4、创办学会、报纸、学堂;,(2)组织学会:强学会、保国会。,(3)成立学堂:万木草堂、时务学堂。,促进维新运动迅速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