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学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6673115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伤寒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伤寒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伤寒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伤寒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伤寒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傷寒學,遼寧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中醫臨床基礎教研室,第三节 阳明病变证,一、发黄证,教学大纲,教学教案,第三节 阳明病变证,一、发黄证,(一)湿热发黄证,1.茵陈蒿汤证,【原文】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裏,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236),【病机】湿热郁结,熏灼肝胆,胆热液泄,但头汗出:湿热薰蒸,渴引水浆:湿阻气机,气不化津,热伤津液,腹满:腑气壅滞,【治法】清热利湿退黄,【方药】茵陈蒿汤,茵陈蒿:清热利湿退黄 栀子:苦寒清泄三焦而利小便 大黄:泻热行瘀,通腑利胆退黄,身黄:湿热郁结,熏灼肝胆,胆热液泄,小便不利:

2、湿阻气机,气化不利,【脉证】,医案医话,伤寒 七八日,邪从热化 邪热蒸湿,身黄如桔子色:湿热薰蒸,胆热液泄,小便不利:湿阻气化不利,腹微满:腑气壅滞,清热利湿退黄,湿热发黄,茵陈蒿汤,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原文】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桔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260),阳明病,心中懊恼,发黄,湿不得出,热不得越,湿热郁蒸,有汗变无汗,小便利变小便不利,【原文】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惱者,身必發黃。 (199),伤寒,身黄:湿热薰蒸,胆热液泄,发热:里热外蒸,湿热相

3、合 薰蒸肝胆 热重于湿,清热利湿 重在清热,栀子柏皮汤,栀子:苦寒,清三焦之热利小便,黄柏:苦寒,清下焦湿热,甘草:甘温和中,2.栀子柏皮汤证,【原文】傷寒身黃發熱,梔子柏皮湯主之。 (261),医案医话,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发热,无汗恶寒,身痒:太阳伤寒证,身黄:湿热薰蒸, 胆热液泄,麻黄杏仁生姜:辛散表邪,开提肺气利水湿,连轺生梓白皮赤小豆:辛凉而苦,清热利湿,甘草大枣:调和脾胃,【原文】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262),【治法】清热利湿退黄,兼解表邪,【方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脉证】,【病机】湿热发黄,兼有表邪,医案医话,茵陈蒿汤证、栀子柏皮汤证、麻黄连翘赤

4、小豆汤证鉴别,阳明病,误用火法,邪热更炽 津液愈伤,额上微汗出:无津作汗,小便不利:无水成尿,邪无出路 内迫血分 薰灼肝胆,发黄,清热凉血 生津利胆,(三)火劫发黄证,【原文】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發黃。 (200),(一)衄血证,阳明病,气分证,血分证,口燥,但欲漱水, 不欲咽者:,衄:热在血分,迫血妄行,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口渴等,【原文】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202),血属阴,其性濡润, 血热上蒸荣气上潮,(三)蓄血证,【原文】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淤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當湯下之。 (237),【病机】阳明邪热与旧有之瘀血相结所致。,【治法】泻热逐瘀,【方药】抵当汤,【脉证】,喜忘:瘀热扰心,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血液属阴,其性濡润,离经的血液与燥屎相混,化坚为润,水蛭30个,虻虫30个,桃仁20个,大黄三两,破瘀积恶血,活血化瘀,泻热逐瘀,医案医话,习题及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