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漏电解决方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671768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s漏电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5s漏电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5s漏电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5s漏电解决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5s漏电解决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s漏电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s漏电解决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s5s 漏电解决方案漏电解决方案篇一:漏电产生的原理及针对的措施变频器前端漏电保护开关的应用Abstract: Recently its complained some times by our customs that the earth leakage circuit breaker installed before the vary frequency converter especially Danfoss. The ELCB tended to trip at the moment switched on. The document will discuss it from the

2、 scheme of the VFD,and introduce the corresponding resulotion. 最近,经常有用户反映,变频器前端加装漏电保护开关时遇到问题,尤其是丹佛斯变频器, 一送电漏电保护开关就会动作。本文将根据变频器的设计原理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ELCB : Earth Leakage Circuit Breaker 漏电保护断路器 RCD: Residual Current Device 剩余电流保护器 一、用电安全要求的保护 人身安全: 防止用电事故,一般是通过电器和设备的可靠制造-即通过基础绝缘-来确保安全性。然而

3、当基础绝缘受到损坏时,可能引起的故障就需要有防止过高人身电流的补充保护措施。 在防止危险的身体电流时,必须区分为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在间接接触时,电气设备上出现绝缘故障而产生的剩余电流是经过保护地线(PE 线)而流向大地的。在出现故障时,如有人正好触及含有故障的电器,则当事人就与故障回路相并联。根据保护导线/人体的电阻比例,最大部分的电流流经保护地线。 另一种情况是,由于粗心大意而直接触及在正常工作是带电的部件或者触及了外界的,不接地的导电部件,而在故障情况下又是带电的部件。人在这里充当着保护导线的作用,剩余电流流过人体,导致触电。 防火: 短路或接地短路,尤其当故障回路具有相当高的电阻出现在

4、电弧位置上时,这种“不完全的”短路或接地短路就具有火灾危险性。由于出现的剩余电流有时甚至远低于前接过流保护装置的额定电流,所以不能指望过电流保护装置(如小型断路器或熔断器)来分断这类故障。 剩余电流保护器能在这方面提供全面保护。在 DIN VDE 0100-720 中,对含有火灾危险的工作场所,为了防止由于绝缘故障而引起的火灾,已规定了下述要求:只能采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最大为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作为预防措施。为了更可靠地防火,在实践中大多数使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 IN的剩余电流保护器。 二、普通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功能及原理 普通剩余电流保护器工作原理 如图,剩余电流保护器对正常的负载电流不予检测,但它

5、能检测出主回路中对保护地线 PE 的剩余电流(漏电流),这种电流多数是因为用电设备绝缘损坏而产生的。 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首要功能是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提供间接接触保护,额定剩余动作电流 IN30mA 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在其他保护措施失效时,也可作为直接接触的补充保护,但不能作为唯一的直接接触保护。 三、变频器产生的剩余电流 变频器会产生相当大的对地漏电流,这是由变频器的输出固有电压特性决定的。变频器输出的 PWM 电压波形含有大量谐波,这些谐波会通过电机绕组的对地寄生电容和电机电缆线的对地寄生电容产生出对地漏电流。 上述漏电流可能会远远大于 50mA,而实际的具体数据,将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6、电机电缆线的长度; 2电机电缆线是否有屏蔽; 3变频器的调制频率; 4是否使用无线电射频干扰(RFI)滤波器; 5电机是否接地。 四、丹佛斯变频器的设计特点 丹佛斯变频器原理图1. 根据图示,丹佛斯变频器在输入侧的相间与线地之间都设计安装了吸收保护电容,由于丹 佛斯变频器支持内置的 RFI 滤波器,因此在整流单元后面也设计安装了吸收保护电容。由图可见,两组吸收保护电容都接地。 2. 根据漏电保护器的原理和丹佛斯变频器的设计可见,当变频器送电时,主回路要对那些吸 收保护电容充电,瞬间会产生相当大的对地漏电流。 3. 丹佛斯变频器在设计上的优越性: ? 凭此设计,丹佛斯变频器可以保证完全满足 EM

7、C 电磁兼容性标准 EN55011 1A/1B 的要求; ? 由于有几组的电容保护,丹佛斯变频器可以承受较大的来自电网的电压突波,比如雷击等,而不至于损坏; 五、结论: 1. 变频器在运行时,视实际电机接线情况,可能产生远大于 50mA 的漏电流; 2. 丹佛斯变频器由于其设计中的固有特点,在送电瞬间会产生相当大的漏电流; 3. 普通剩余电流保护器不适用于保护变频器,特别是电磁兼容性能较好的丹佛斯 VLT 系列变频器。 六、适用于变频器类负载的剩余电流保护器: 早期使用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根据实际要求,只在正弦交流剩余电流时才脱扣。由于在工业用电设备中,三相桥式整流的电路应用日益增多,这类电路在

8、发生故障时出现的是平滑 普通交流和脉动直流敏感型剩余电流保护器并不能检测和分断这类直流剩余电流。因此在故障时产生这类剩余电流的用电设备只允许使用全电流敏感型剩余电流保护器。全电流敏感型剩余电流保护器,用于交流型和脉动直流型剩余电流时是采用 DIN VDE0664 的规定,对于平滑直流型剩余电流则采用 IEC60479 的规定。全电流敏感型剩余电流保护器满足国际标准 IEC60755 修订版“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B 型的一般要求” 。 国际电工协会(IEC)早在 1992 年就根据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动作特性,将剩余电流保护器分为:AC、A、B 型。AC 型 对突然施加或缓慢上升的交流正弦波剩余电流

9、能可靠脱扣 A 型 对突然施加或缓慢上升的交流正弦波剩余电流,脉动直流剩余电流和脉动直流剩余电流叠加平滑直流能可靠脱扣 B 全电流保护型剩余电流保护器工作原理 根据 IEC60755 第二次修订版以及德国电气协会 DIN VDE0664-100 标准,B 型剩余电流保护器应具备以下的特点:? 在送电的瞬间不动作; ? 在设备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漏电保护动作值为300mA; ? 完全适用于剩余电流含直流分量的场合。 由此可见,B 型剩余电流保护器充分考虑到了电磁兼容性变频器的特点,很好地解决了具有三相整流装置的电气设备的漏电保护问题。 七、丹佛斯变频器漏电保护的解决方案: 1. 建议采用符合 IE

10、C60755,或 DIN VDE0664-100 标准所规定的 B 型剩余电流保护器。 例如:西门子 5SM 系列漏电保护开关,B 型,额定电流 1663A 2. 如果不具备安装专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条件,则可以不在变频器前端安装漏电保护开关。 但是,为了符合 EN50178 安全标准,必须保证变频器可靠接地,接地线的导线截面积要为普通接地线的 2 倍或至少 10mm2 以上,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中国国家标准目前还没有单独的 B 型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分类,但根据 GB 6829-1995, 额定剩余电流动作的值有, , , , , ,1,3,5,10,20A 这几个规格;用于间接接触保护的剩余电流

11、保护器可以延时动作,延时时间有, , ,1, ,2 秒这几个规格。因此可以选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值为,动作延时秒左右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作丹佛斯变频器的漏电保护。国内生产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主要型号有JD1、JD3、DBL 等。其中 JD1 是电磁式剩余电流继电器,额定电压 380V,额定电流 200A,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为30、100mA 和 300mA,分断时间不小于。JD3 为电子式剩余电流继电器,额定电压 380V,额定电流 100800A,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从 30mA1A 分级可调,分断时间分一般型和延时型两种。一般型的分断时间不大于,延时型的延时时间有、 、和 1s 等几种。 (在实际应用中,

12、据说有些用户采用完全电磁式的ELCB,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为的 ELCB,效果就不错) 。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 GB6829-1995 2 VLT2800 系列变频器设计指南. (). 丹佛斯公司出版. 134137 3 VLT5000 系列变频器设计指南 (). 丹佛斯公司出版. 10-12 4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EC60755. 1992 年第二次修订版 5 德国电气协会标准. DIN VDE0664-100. XX 年版 6 德国电气协会标准. DIN VDE0100-720 篇二:漏电保护的常见错误分析漏电保护的常见错误分析 摘要:

13、本文列举了工程施工及设计中部分常见的漏电保护错误,并进行了技术分析,给出了改进措施或解决方案。 关键词:漏电保护器 零序电流互感器 剩余电流 接地故障 故障电流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漏电保护在切断接地故障保护(或发出报警信号) 、防止电气火灾或爆炸事故、避免人身间接电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并且在许多国家及地方的设计和施工标准、规程规范等条纹列入了对漏电保护的要求,有些条文甚至进入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然而在工程中粗心大意,导致在漏电保护的初衷。下面就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及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漏电保护错误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总结,供大家借鉴参考。 二、漏电保护器的工

14、作原理 漏电保护器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电压动作型和电流动作型。电压动作型漏电保护器由于应用范围限制、实际运行效率不到、维修工作量和费用大、供电可靠性低等难以克服的弱点,现在已很少使用,这里仅介绍一下电流动作型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 电流动作型漏电保护器又称剩余电流保护器,由主开关、试验回路、零序电流互感器、执行机构(漏电脱扣器)等几部分组成。工作原理如图 1 所示,被保 护回路的相线和 N 线均从漏电保护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磁回路中穿过,而 PE 线(或 PEN 线)必须从零序电流互感器磁回路外经过。当回路正常运行时,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磁回路的电流相量总和为零,即剩余电流 =0,因此次级线圈中无感应

15、电动势,没有信号输出,漏电保护器工作于闭合状态。发生接地故障时,将有故障电流经 PE 线或大地返回电源中性点,零序电流互感器内部的电流平衡状态被打破,相电流和 N 线电流的相量和不再为零,即剩余电流 0,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输出故障信号,当故障电流值大于或等于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值时,漏电保护器动作,切断故障回路或信号报警。三、漏电保护器负荷侧中性线接地错误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有 TN、TT 和 IT 系统三种,IT 系统一般不配出中性线,所以不存在漏电保护器负荷侧中性线接地问题。对于 TN 和 TT 系统则要求漏电保护器后中性线和保护线严格分开,并且漏电保护器后的中

16、性线不允许重复接地。然而有些施工队伍,由于施工人员业务素质低下或施工中错心大意,施工后没有详细检查,造成此类故障。例如:有人习惯地将中性线连接到设备外壳和接地排上,或者忽视漏电保护器负荷侧 N 线对地绝缘问题,造成漏电保护器后中性线重复接地,如图 2 所示。由于中性线中通常都有电流经过(单相负荷更是如 此) ,中性线对地电位不可能为零,当漏电保护器后中性线接地时,大地(TT 系统)或 PE 线(TN 系统)就会对中性线进行分流,造成穿过漏电保护器零序电流互感器磁回路的剩余电流 不为零,即产生剩余电流,有可能是漏电保护器合不上闸,或影响其可靠性。 四、中性线和保护线混接、混用 图 3 中除负荷 1 接法是正确外,其余接线均是错误的,原因在于施工人员对 PE 线和 N 线的概念不清楚,施工中不混为一谈。以上各种错误接法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回路中,也可能各自组合出现在不同的回路中,尤其在住宅的插座回路中多见,这种 PE 线和 N 线的混接混用危害极大。负荷 2 的接法将 N 线做 PE 线使用,当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