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系统梳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6671637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知识系统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语文知识系统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语文知识系统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语文知识系统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语文知识系统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知识系统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知识系统梳理(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复习阶段知识系统梳理,语文是什么?,语文知识树,基础知识: 拼音 汉字 词语 语法,声母、韵母、音调、书写,文学常识,文体,文言文,体裁,修 辞,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同音字,多音多义字,词义,词的色彩,熟语,成语,歇后语,谚语,格言,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作家作品 诗文背诵,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写作,应用文,语言运用,口语交际,综合探究,请假条,书信,通知、启事,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生活,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可分为 种: 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说明和描写的区别,同时介绍石榴子粒的文字,哪段是描写,哪段是说明? (1)石榴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果品,果内的籽粒多呈粉红色或玉白色

2、,晶莹透亮,似颗颗珍珠玛瑙,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其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梨要高12倍,并含丰富的糖、酸、磷、钙、铁等营养成分,且有帮助消化的功效,很适于老人和儿童食用,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珍贵佳果。石榴籽粒多汁,是加工榨汁制作清凉饮料的上等原料。 (2)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文章不能单独使用一种表达方式;而要经常借助其他的表达方式来丰富或加深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显得绚丽多彩,对读者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例段1:,(1)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

3、画意。(2)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3)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4)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5)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6)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例段2:,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得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写作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手法表现

4、手法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夸张、排比、对偶、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表现手法还可分为 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修辞方式、修辞格),初中生要

5、求掌握十四种: 比喻、比拟(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双关、反语、引用、互文,对偶,对偶就是把一对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来表达相似、相关或相反、相对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种类:从内容上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从结构上可分为宽对、严对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顿挫感强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例句:,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练一练:,中华儿女真勇敢,,借代,借代是不直接

6、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种类:以局部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具体代抽象。 如:无丝竹之乱耳,设问与反问,设问:无疑而问,在自问自答中引人注意,启人思考。 反问:也是无疑而问,但答案就在问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有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也可启迪思维、发人深思。,抒情手法,一般运用在抒情散文中,可分为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包括情景交融、以景衬情等 如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郦道元三峡等,托物言志: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

7、感情、抱负和志趣。包括咏物抒情 如郭沫若石榴、刘禹锡陋室铭、周敦颐爱莲说等为托物言志 郑振铎海燕、丰子恺白鹅、山口涣鹤群等为咏物抒情,描写手法,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乐景衬哀情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 (3)对比。 (4)白描。 (5)人物描写方法: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诗歌的写作手法,诗歌的写作手法常见的如象征(运用意象) 如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一系列事物:鸟、土地、河流、风、黎明,都有其象征意义。,语文知识总干,.综合性学习,a.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b,c,d,e,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8、,1、字词 2、句子 3、标点 4、文学常识 5、修辞 6、名著阅读 7、探究综合类 8、古诗文、现代诗文默写 9、名言格言积累,古诗文、现代诗文 默写包括 : 记忆性默写、理解性默写、应用性默写、开放性默写,1、看图、表格、数据分析题(a.题型:调查表、对照表、漫话、徽标等。b.内容:看图说画面内容;谈体会、启示、总结道理等。) 2、对联知识 3、口语交际 4、拟广告语、标语 5、新闻、消息信息提炼 6、针对短文进行观点陈述 7、扩写成段,正确辨识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1)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

9、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的其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的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6)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7)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8)借代的作用是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9)设问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10、(10)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文学常识,口诀:名 时 地 评 作,对于名家要求识记,标 点,标号,点号,“ 引号” (括号) 破折号 省略号 间隔号书名号 -连接号 .着重号 _专名号,句中点号 、,;:句末点号 。?!,句子,1、单句、文段或选择题的修改病句、应用文格式修改 2、仿写专练 3、语句的衔接与排序 4、赏析、品析句子,(1)用词不当 (2)语序不当(3)搭配不当 (4)成分残缺或赘余 (5)结构混乱 (6)表意不清 (7)不合逻辑,(从思想内容、语言、修辞、意境等方面分析),字词,1、汉字的书写、注音、改错字(多为常见易错的生字、多音多义字

11、、形近字) 2、词语(包括量词)、成语的运用 3、词义解析4、关联词语填空,近几年中考的语音、汉字题,更多地着眼于实际运用,更加贴近生活。如在具体语境中给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改正错别字。材料多取材于报刊、杂志,在实践中考查学生语音、汉字的语言知识。,语境义,比喻义,名著阅读共18部 a.形式:读书推荐卡、正反方辩论等。 b.内容:书名、作者、人物、情节、主题、写作特色、语言风格。,二、综合性学习: 1、特点:a.死记硬背少,积累运用多。b.综合性强c.内容来自课本 2、命题形式:民间采风、店名、话说英 雄、马的世界、话说孔子孟子等。 3、学习方法:a.关注教材b.积累相关资料(成语、俗

12、语、名言、古诗句等),c.总结小组活动内容:包括( 活动主题、 具体承担任务、活动安排与计划、收集资料的种类与来源、活动分工),四、古诗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a.了解作家作品、文学文化常识 b.注重课本提示和注释 c.背诵优秀诗文、理解内容及课后诗词背诵、默写 d.文言词汇积累(通假字、一词多义、文言实词活用、文言虚词积累),文言虚词:之、其、而、夫、乃、所、为、与、者、焉、以、然,2、诗词鉴赏:,三、现代文阅读: 1、选材内容:a.注重情感体验、价值 取向和人文内涵b.突出鲜明个性,呈现鲜明地域特色c.注重名家、名篇,追求强的名人效应(如:余秋雨、毕淑敏、林清玄、雷抒雁、二月河等),4、

13、怎样解答比较阅读类的考题?1)、要考虑两段文字的体裁是否相同。 2)、要考虑两段文字的内容是否相似、相关或相反,写作特点分别是什么。 3)、要考虑两段文字所表达的观点或思想感情是否相同。 4)、要注意不同体裁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文体特征。如说明文中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语言准确等,议论文中论点、论证、语言严谨等。 5、表现手法(写作方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的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以小见大、铺垫、烘托、衬托、对比、象征、人称变化,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联想、想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照应、巧设悬念、运用典故、讽刺等等。,6、现代文文体划分:1、

14、表达方式: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 2、文学作品: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戏剧、诗歌、童话、寓言 3、应用文,a.说明文: 1)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 2)说明方法(9种)及作用:打比方、举例子、下定义、分类别、摹状貌、列图表、作引用、作比较、列数字 3)说明对象特征 4)结构 5)说明文语言特点 6)说明文种类,b.记叙文: 1)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 经过、结果2)顺序:插叙、倒叙、补叙 3)表达方式(5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 4)描写人物方法:正面描写(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5)线索: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景物或事

15、件 6)语言特色:朴实无华、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c.议论文: 1)类型:立论、驳论 2)三要素: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恰当) 3)论证方法(6种):比喻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因果论证、道理论证、引证 4)论证结构:并列式、总分式、层进式、对照式 5)三部分:引论、本论、结论,(1)小说:,三要素,人物:刻画人物方法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线索:人物见闻、地点转移、情节、思想感情环境: 及作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2)散文: 1)分类:抒情性散文、叙事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2)特点:形散而神不散3)艺术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的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4)散文经常运用:想象(无中生有)、联想(由此及彼,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象征(托义于物)、衬托(以他体陪衬本体的方法)、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