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方法简介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6669301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治疗方法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心理治疗方法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心理治疗方法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心理治疗方法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心理治疗方法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治疗方法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治疗方法简介(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治疗方法简介,八五医院心理中心 刘素珍 主任,一、强化求治愿望 激发治愈信心 二、聆听苦衷倾诉 正确指点迷津 三、调整错误模式 转变行为模式 四、调节人际关系 提高适应能力,心理治疗的疗效机制,实施程序,一、进行必要的心理测验和评估 二、填写心理异常病史 三、创设良好心理治疗环境 四、选择适当治疗手段 五、与病人保持联系,心理治疗的基本方式,一、 精神分析治疗;二、行为治疗; 三、人本主义治疗;四、认知治疗 ; 五、支持疗法;六、森田疗法;七、婚姻治疗;八、家庭治疗;九、感觉统合训练;十、艺术治疗;十一、催眠治疗;十二、团体治疗;十三、其他治疗:疏泄疗法;颜色疗法;注意换位疗法;情志相胜疗

2、法;自控疗法;夸张疗法;阅读疗法;,精神分析疗法,让病人在无拘无束的会 谈中领悟心理异常的症结所在,并逐渐改变其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自由联想,由病人选择自己想谈的题目和内容,如生活经历、家庭关系、人际交往、工作情况、兴趣爱好或发病过程等,想到什么谈什么,即使无逻辑、幼稚可笑都可以。如出现停顿和吞吞吐吐,就证明有阻抗,这往往是症结所在。医生如能用理解同情的语调帮其克服阻抗,就能使自由联想继续展开。,移情,当病人沉入往事时,往往会将医生当作热爱的对象或憎恨的对象,要解释这是早年生活的重演。,梦的解析,分析梦是进入潜意识的捷径。,案例二,小赵,女,24岁。 小赵从小细腻敏感,无论对房间的整

3、洁还是自己的谈吐举止,要求都很严格。但是做事情一直很拖沓,每次都要到最后关头才动手。并且,她总觉得别人做事她不放心,凡事都要亲力亲为,往往忙得不可开交却效果不佳。尤其是她不容许自己有一点差错,否则便焦躁不安、悲观消极,甚至失眠。,提问,你为小赵下何诊断? 诊断的依据是什么?,强迫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过于拘泥细节、刻意追求完美以致无法适应新情况的人格障碍。,临床表现,墨守成规 过分疑虑 苛求完美,诊断要点,一是事无巨细都要求高度精细、极端准确,必须遵循严格的规则,否则难以容忍。 二是常有不安全感和不完善感,经常处于惶恐和苛求当中,因而显得沉闷、敏感、无情。 三是不容许变更生活习惯和规

4、律,以及处事的信条和方法,因而无法适应新的情况、环境。,鉴别诊断,正常人格伴有某些强迫性表现 强迫症,矫治,引导患者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种种表现,小周,男,32岁。 小周人很斯文,彬彬有礼。但小周有个无法言说的心病,他很喜欢在公共设施上涂鸦。尤其看到新建筑或广告牌等,他就忍不住手痒。等到晚上或人少时他会拿出喷枪、涂料乱画一气,感到心里很满足。事后回想时又会自责。,案例三,提问,你为小周下何诊断? 诊断的依据是什么?,冲动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反复发生、违反社会规范、具有社会危害性冲动行为的人格障碍。,临床表现,反复出现的、无法自制的习惯性冲动行为:

5、偷窃癖、纵火狂、病理性赌博 行动前常有强烈的紧张焦虑感 能预见害己损人的严重后果,但无法约束自己,诊断要点,冲动行为没有明确动机,具有反复性、习惯性 冲动行为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 冲动行为发生前有明显的紧张焦虑感,实施中和实施后有轻松、满足感,鉴别诊断,爆发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矫治,确立新的认知模式,以替代与病理性冲动行为相联系的错误认知 提高自控能力 厌恶疗法橡皮圈 培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小宋,男,34岁。 小宋看上去和蔼可亲、聪颖,但他曾因贩毒、性犯罪、抢劫等被逮捕9次。有一次,他开枪打警察,说为了寻求刺激和兴奋。他父母年迈,他不但不赡养老人,还经常回家搜刮老人的钱物。父

6、母生病他也充耳不闻。,案例四,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偏离社会化,内心体验与外在行为违背社会常情和社会规范,不能正常的进行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人格障碍。,临床表现,冷漠无情 无视社会道德规范 行为冲动 缺乏罪责感,诊断要点,一是行为违背社会常情,与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相悖,且习以为常。 二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头脑中只有自己而无视他人,从不关心他人痛痒。 三是明显缺乏控制能力,虽明知行为错误,也不感到内疚和不能吸取教训。,鉴别诊断,爆发型人格障碍 冲动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矫治,与患者推心置腹的交谈,使其体会到所作所为与社会的不适应性 强化患者的社

7、会化进程,丽丽,女,30岁。 反应迟钝,语言重复。走路时喜欢反复回头看背后有没有人,而且边走边数数,自述为了把自己走的每一步都记住。说话时会突然发呆,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与父母争吵。而且经常“听到”实际上不存在的敲门声,“听到”家中来访的客人议论他,说他坏话。认为父母是在派他们监视、谋害自己。,案例五,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相脱离,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与个性特征等各方面互不协调、相互分裂的精神病。 急性期 慢性期,临床表现,急性期阳性症状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幻觉妄想,临床表现,慢性期阴性症状缺乏动力缺乏精力缺乏兴致缺乏情感缺乏礼仪缺乏社交,临床类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其他型精神分裂症,诊断要点,一是症状典型,至少具有以下两项,症状不典型,至少具有以下三项:1.联想障碍2.妄想3.情感障碍4.幻听5.行为障碍6.被控制体验7.内心被揭露感8.思维插入、思维中断,诊断要点,二是病情需符合以下三点:1.与现实不能保持恰当接触2.社会适应能力下降3.自知力不全或丧失,鉴别诊断,器质性精神病 情感性精神障碍 人格障碍,矫治,药物治疗氯丙嗪氯氮平氟哌啶醇 心理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