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教案.§第46讲当今世界的主题、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和国际竞争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669260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复习教案.§第46讲当今世界的主题、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和国际竞争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复习教案.§第46讲当今世界的主题、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和国际竞争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复习教案.§第46讲当今世界的主题、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和国际竞争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三复习教案.§第46讲当今世界的主题、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和国际竞争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三复习教案.§第46讲当今世界的主题、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和国际竞争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复习教案.§第46讲当今世界的主题、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和国际竞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复习教案.§第46讲当今世界的主题、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和国际竞争(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复习教案高三复习教案.第第 4646 讲当今世界的主讲当今世界的主 题、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和国际竞争题、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和国际竞争第 46 讲 当今世界的主题、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和国际竞争教学目标:了解当前的国际背景和较著名的国际组织,正确理解国家利益、国家力量与国际关系、对外政策的关系,树立维护国家利益、增强国家力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观念。教学重点: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教学难点: 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国际关系教学方法:讲解法 事实说明法教学过程:(一)国际关系1、定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1)国

2、际关系是指超越国家界限的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一国范围内的任何关系都不属国际关系。(2)在这些国际关系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即各国政府间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因为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其它一切国家关系的基础。2、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关系3、形式:共处与竞争、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等。其中,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4、决定: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1)国家利益是一国制定和确定对外政策及其目标的基本依据,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基本因素。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与推行本国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是

3、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国家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而行动的。每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首先是为了维护本国的独立和安全,其次是为了谋求和保护本国经济利益,各国政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都要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外交政策。因此,国家利益是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相互交往、合作与冲突的基本前提与缘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构成了国际合作的基础。而利益不同则是引起国家间磨擦的根源。在当代开放的世界里,主权国家的利益在相互交往过程当中,在某些领域和方面出现了交叉性和共存性,相互间利益共同之处在不断地增加,因而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同时,就整个国际社会而言,也还存在着国际社会的利益。因此,一个主权国家追求其国家利益并不完全是

4、以损害他国的国家利益为提前的。相反,一个国家在谋求自身的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可以惠及他国,做到互惠互利。所以,在当前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也可以基于共同的利益进行国际合作。(2)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国家力量也可称为综合国力,它是指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各个主权国家的力量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一方面,这是由各国的国家力量因素的变动引起的。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引起国家力量主导因素的变动,也使国家力量随之发生变化。构成国家力量的因素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其中,有些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力量因素却不是恒定的。在国际政治生活的不同发展阶段上,由

5、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引起了国家力量的主导因素的变化,人们评估国家力量的主要标准从以前的国家人口的数量过渡到军事实力再到现在的经济与科技力量。5、趋势:由紧张趋向缓和,由对抗转向对话(二)主权国家1、地位: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2、构成: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最重要因素)3、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4、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外交,和平解决国家争端。(三)国际法1、定义:各国公认的调整国家关系的有约束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简言之,国际法就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2、产生: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交往发展的必然结果。3、制定:各国在相互

6、交往中通过协议方式制定4、作用:确立辨明国际问题是非曲折的标准和法律依据。规定国际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减少国际纠纷。在国际交往过程当中建立各种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以便明确国际责任。(四)国际组织1、定义:若干国家或社会团体为特定目的,通过条约或协议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2、分类:按不同标准分有政治性和专业性;世界性和区域性;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3、作用:发展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交流与合作的纽带;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关系争端主要力量;争取世界和平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4、联合国(1)成立时间:1945 年 10 月 24 日(联合国日)(2)宗

7、旨原则: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禁止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确保非会员国遵循上述原则,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3)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审议机构)安理会(维和机构)经济与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司法机构)秘书处(行政机构)(4)主要作用维护世界和平、缓解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5)中国与联合国地位:创始国之一、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关系:中国对联合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从联合国及有关组织得到有益的支持。(五)当今世界主题1、和平问题(1)定义:

8、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2)原因:和平是主流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3)问题:世界不稳定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2、发展问题定义: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也称南北问题趋势:从数量增长转为质量提高,更加重视知识经济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经

9、济的艰巨任务。3、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六)国际竞争1、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关于综合国力:定义: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构成: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资源力等七个方面2、要求: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针对练习:XX 年 4 月,伊拉克武装分子绑架了多名中国公民。事发后,中国国家领导人指示我外交部门全力营救;中国驻伊使馆使尽浑身解数,通过多种渠道,终于使人质安全获释。5 月,巴基斯坦发

10、生一起造成十几名中国援巴建设人员伤亡的恐怖袭击事件。我驻巴使馆官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全面介入救护及善后工作。1、材料表明(D)A、战争与冲突依然是世界的主题B、打击恐怖主义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问题C、反恐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D、当今世界局部的冲突与恐怖主义依然存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英凡强调,和平解决争端以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宪章的原则之一,也是安理会的重要职责。历史证明,武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争端和矛盾。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意识到,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难以营造持久和平与安全。以对话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新安全观正在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之一,而和平解决争端,正是这种新安全观的具体体现。

11、根据材料回答 24 题2、关于安理会的论述正确的是:(B)A、安理会是联合国全体会员国组成的审议机构B、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C、安理会是负责联合国经济和社会方面活动的机构D、安理会是为了解决国际争端而设立的司法机构3、联合国的原则有:(A) 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维护国际的和平与安全A、 B、 C、 D、4、新安全观来源于(D)A、旧安全观 B、 国家的意识 C、人民的意识 D、物质世界5、90 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交往的增多,某些西方国家通过间谍活动,窃取别国经济和科技情报的事件频繁发生。这表明( D )A、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

12、是综合国力的较量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同追求国家利益是对立的C、霸权注意依然存在D、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6、在 54 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中,一些国家试图把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作为先例,宣扬“人权高于主权” ,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外长则在发言中明确表示反对上述观点。这是因为( C )一国主权是该国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人权问题就是主权问题尊重国家主权是联合国的基本原则之一宣扬“人权高于主权”是强权政治的表现A B C D 7、XX 年 1 月 1 日作为欧洲联盟统一货币的欧元正式流通,这将对世界金融的整个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据此回答56 题。欧洲联盟是( B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间国际

13、组织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C、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8、在欧盟国家中,实现共和制的有( A )A、意大利、德国、芬兰B、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C、法国、德国、瑞典D、法国、荷兰、比利时9、XX 年 3 月 20 日,美国等国家绕开联合国,发动了对伊拉克战争。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呼吁有关国家停止军事行动,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请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中国政府为什么要采取这一立场?(1)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我国政府从国家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折,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2)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对

14、外政策的首要目标。我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3)联合国是当今代表性最广、影响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世界性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解决地区冲突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解决伊拉克问题上,应该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10、材料:XX 年,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在外交上的三件大事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第一,4 月29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中国东盟领导人关于非典问题的特别会议。中国作为抗击非典的积极参与者,与东盟国家一道商讨防治非典的办法,赢得了与会各国的赞许。第二,6 月 1 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南北领

15、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并发表题为推动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第三,8 月 2729 日,朝鲜半岛核问题首次六方会谈成功地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第一次穿梭外交取得的成果。通过会谈,各方坐上了谈判桌,走上了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道路,受到国际舆论的广泛赞扬北京六方会谈的成功举行说明与会各方对中国的信任。在促使朝鲜半岛核问题走上和平解决道路方面,中国发挥了应有的重要作用。(1)中国为什么要促使朝鲜半岛核问题走上和平解决道路?(2)材料是说明了我国新一届领导人奉行何种外交政策,这又是如何体现的。答案:(1)首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朝鲜半岛需要和平,中国需要和平,亚

16、洲需要和平,世界需要和平。20 世纪,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类历史上打了几千年的仗,这两次世界大战是最为惨烈、沉重的,给世界人民的教训也是最深刻的。其次, 联合国宪章里就明确提出,联合国成员国应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在人类进入 21 世纪的今天,要和平,不要战争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人类需要维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原则。再则,国家利益影响国家外交政策和外交活动,和平解决争端符合各方利益,符合朝鲜半岛有关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利益。(2)温家宝出席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中国东盟领导人关于非典问题的特别会议传达了“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共同发展”的信息,体现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在朝核问题上中国的努力和胡锦涛出席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并发表题为推动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体现了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这三件大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