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经济环境下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分析(11.12)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6668887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年经济环境下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分析(11.12)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当年经济环境下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分析(11.12)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当年经济环境下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分析(11.12)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当年经济环境下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分析(11.12)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当年经济环境下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分析(11.12)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年经济环境下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分析(11.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年经济环境下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分析(11.12)(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分析,福建世纪飞扬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林辉华2009年11月12日,讲师介绍,福建外经贸学院客座教授、HR专业委员会专家;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MBA、MBA校友会秘书长; 福建省诗歌协会会员,著诗集门前的绿叶;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 都市传媒连锁机构/中天传讯公司HR顾问; 曾任: 福建天宝矿业集团人力资源总监、董事会办公室主任、企划总监; 网龙(中国)公司(上市公司)管理总监、人力资源总监; 福建隆德集团董事长助理兼人力资源总监等; 福建华威交通物流集团股份公司行政副总裁; 香港智成联华咨询集团副总裁、高级咨询师。 福州世纪飞扬企业咨询管理有限

2、公司副总裁。,目 录,温家宝: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 须保持清醒头脑,1、虽然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出现了企稳向好的势头,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决不能盲目乐观。中国经济的危机主要来自制造业的危机,产能过剩。 2、主要表现: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前景还有较大不确定性,外部需求下滑的压力依然很大,可能延续较长时间。二是经济发展还缺乏应对危机、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国家政策的支持对于企业和经济的发展还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三是因外需减弱使国内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凸显,对工业和经济的回升形成较大制约。四是受客观条件限制特别是经济运行规律制约,短期内大幅度扩

3、大内需的难度很大。我国前三季度消费总额比去年增长16%。思考:中国要真正有效拉动内需靠什么?,一、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状况,目 录,二、当前经济环境下中国的就业形势分析,麦可思大学生就业 蓝皮书2009解读,1.当前经济环境下的就业形势,预计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将逐年递增,到2010年将达到700万左右。2010高校就业趋势预测: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但专业技术人才缺口不小 ,农业缺218万,工业缺1220万,第三产业缺口325万 。 2009年中国的失业率将接近10%; 2009年大学生就业率大约为70%; 2009年大学毕业生有近三分之一是毕业后半年左右找到工作的; 2009年报考国家公务

4、员考试人数超过100万,公务员职业还是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选。,大学生就业难的五大现象:,一、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从供给量角度看,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供给量不断加大。从2000年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2000年为107万;2003年迎来了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当年毕业生人数212万,首次超过200万。接下来几年,毕业生人数一路飙升,2005年为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至2008年高达532万,2009年突破600万大关,达到611万,加上历年未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高达700万。 虽然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有所增多,但需求增长的数量赶不上毕业生供

5、给数量。很显然,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供给量高于总需求量,以后几年,供给高于需求的情况还会继续,供过于求是毕业生就业难的最本质原因。,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二、结构性问题普遍存在 1地域需求差异: 从地区分布看,东部省市将继续吸纳全国半数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西部省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依然不高。东部需求旺盛、西部需求不足和“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将依然存在。 2行业需求差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并非所有的专业就业都难,由于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某些行业毕业生需求有明显的变化,比如电子信息类、汽车类、物流类、建筑类和新材料类的人才需求旺盛,而人才培养速度较慢。另外,一些服务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有所下降,如房地

6、产业,人才需求量走低,薪酬水平回落。而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等涉外专业的就业今年也普遍不理想。 3专业矛盾: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保持较好的就业态势,而一些“时髦专业”和文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难以打破。专业趋同现象对毕业生就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在进一步显现。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文秘、电子商务、计算机、会计等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的是竞争更为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三、寻找工作时间延长,平均签约时间点后移 如果按毕业前一年的10月份开始找工作算起,截止毕业当年6月份,毕业生就业搜寻时间为9个月。根据前几年6月份统计的一次就业率来看,约有近40的毕

7、业生经过9个月的就业搜寻,依然未能达成就业协议。也就是说至少有40的毕业生经过9个月的就业搜寻依然未能就业;有30的毕业生经过12个月的就业搜寻依然未能就业;至少有30的毕业生,经过15个月的就业搜寻还是不能就业。,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四、薪酬水平严重缩水据调查,2006年的平均签约月薪酬低于2005年的20003000元左右。与期望薪酬一路走低相比,签约薪酬和就业初年薪酬相对较高,根据2006年的一项统计,北京市毕业生期望薪酬平均为1000多元,而签约薪酬平均为2300元。但是平均签约薪酬高,并不能掩盖很大一部分毕业生薪酬水平低的现象。据统计,北京高校毕业生近2/3的毕业生的起点工资在20

8、00元以下,近1/4的毕业生起点工资在1000元以下。考虑到物价水平持续上升,毕业生实际签约薪酬和实际就业初年薪酬将明显缩水。,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五、就业重心下移:与基层员工抢饭碗 高校毕业生就业重心下移主要体现在: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实际上,这一过程正在受阻,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和挤压,一些低端岗位的竞争也很激烈。(基层工作本科生在抢),2.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蓝皮书解读:,(1)1/3毕业生半年内找到工作2008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 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0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

9、率为86%,比起200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08届211本科院校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其中,2008届大学毕业生约1/3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2)本科生对雇主满意程度为70%2008届大学毕业生五大类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工作要求较好的依次为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较低的为应用分析能力、管理能力。须改进的基本工作能力是有效的口头沟通、谈判技能和说服他人等。统计分析表明,本科与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对雇主的满意程度分别为70%和68%,“工作要求与压力”不满意度低,不满意度最高的是“薪资福利”和“个人发展

10、空间”。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后又很快失业。,(3)工作半年后,经济学类本科收入最高2008届本科毕业生的半年后月收入经济学大类最高、医学类最低;高职高专是公安大类半年后月收入最高、医药卫生大类半年后月收入最低。虽然2008届大学毕业生男女之间的就业率没有明显差别,但即使在女性毕业生占优势的专业中,男性毕业生薪资全部高于女性。2008届大学毕业生中,同层次、同专业男女生的平均月收入最大差距接近800元。,2008届本科各专业大类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单位:元),2008届各类院校大学毕业生的期待月收入、实际月收入与雇主愿意提供的最高月收入(单位:元),1407,1720,1237,2549,16

11、47,2030,1720,2129,2730,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4)制造业成应届生最大的就业行业200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雇用了34%的211大学应届毕业生,44%的非211本科应届毕业生和60%的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统计数据表明,制造业雇用了本科毕业生的27%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31%,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就业行业。,(5)三类风险导致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失败2008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1%,与2007年的1.2%比例接近。 2008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前三列风险依次为缺少资金、市场推广困难和缺乏企业管理经验。2008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认为,自

12、主创业者的创业理想是创业的最重要动力(41%-48%),而不是找不到工作才创业(12%-15%)。,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主要原因?,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而是他们所谓的能力不是社会需要的。中国大学生总量并不过剩,而是结构性过剩。案例:北京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2005年毕业生武小峰,辽宁大连普兰店市安波镇邓屯村人,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家务农,闲时串糖葫芦,然后他老爸去街上卖,也到山上采药赚点小钱,每天收入不到20元。武小峰2000年以626分的成绩成为普兰店市当年的理科状元。他想在北京找个能解决户口的单位,但因为专业冷门,加之其本人性格有比较内

13、向。北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给我们就业形势引发必要的思考!,目 录,三、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用人需求的八大变化,从关注人才的数量向关注人才质量的变化;(机构合并、定岗定编)从关注人才的专业性转向关注人才的综合素质;(一专多能 一岗多职)从关注人才的学历转向关注人才的能力; (MBA掉价现象 优秀员工)从关注人才的经验转向关注人才的潜质; (学习力 上手快)从关注人才的忠诚度转向关注人才的事业心; (办公室主任的忠诚度)从关注人才的智商转向关注人才的情商; (挑战 社会适应力 人际能力)从关注人才的“独当一面”转向关注人才的团队协作精神;(分工细化)从关注人才的执行力转向关注人才的创新力。 (尤其IT

14、行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术型人才、工程管理类人才过剩,技能型、操作型人才严重短缺,人才的类型和层次与社会需求脱节。 需要实用型、创新型和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教差,令很多用人单位失望。 案例:1、毕业生去买一箱复印纸;2、上班不到一周,不辞而别;3、如果批评或处罚就表示要离职,面对此类员工该怎么办?(汇华 鸿达 迅腾),企业不喜欢的大学生类型,1.飞鸽型翅膀硬了就飞; 2.大爷享乐型只看金钱待遇和环境; 3.侃爷型眼高手低,夸夸其谈; 4.混文凭型没有学到基本的知识; 5.观念落伍型以为工作主要就是靠关系; 6.挑花眼型看东家挑西家,没有主见; 7.等待型

15、有啃老条件,不太想就业。德育的确实是造成这些现象的直接原因。,企业喜欢的人才类型,1.专注好学,有潜力的人才 案例:刚毕业的小李是学机械专业的,在一企业做技术维护工作,进口的5台设备使用不到半年出现故障,国外专家判定是员工操作不当引起的,要维修费60万元。小李花了4天时间终于发现了问题出自原来的线路设计有问题。老板马上重用了小李。,企业喜欢的人才类型,2.创新型的人才 案例:联合利华引进了一条香皂生产线,但有个缺陷,长会有盒子没有装上香皂,公司请自动化博士设计一个解决方案,综合用上了微电子、机械、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几十万元。每当有空盒通过,探测器就能检测到,并用一只机械手推走。南方

16、某乡镇企业也买了此设备,老板叫一技工解决,小技工果然解决了,基本上没有花钱。,企业喜欢的人才类型,3.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案例:ND自2007年以来,每年招20-30位储备干部,又红又专的学生干部或优秀毕业生,留用率在90%以上,非常好用,现在基本上都进入管理性岗位了,或高管助理。4.高情商的人才案例:高三学生被老师批评后竟叫人殴打老师。海都报载:一白血病的大学生还经常写诗词勉励自己和别人。,企业喜欢的人才类型,5.心态平和自信而又谦虚的人才案例:少年神童张亚勤,12岁进中国科技大学,现任微软中国副总裁,他为微软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31岁就成为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被评为“2007年中国十大CEO”他自己长说“我是个十分普通,十分简单的人”。6.团队协作精神好的人才戴尔公司强调: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关注团队利益,少关注个人利益。,目 录,四、大学毕业生的素质打造与就业策略,1、心态素质打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