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项护理操作目及注意事项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665470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34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十项护理操作目及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五十项护理操作目及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五十项护理操作目及注意事项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五十项护理操作目及注意事项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五十项护理操作目及注意事项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十项护理操作目及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十项护理操作目及注意事项(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一、无菌技术 一、无菌技术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一目的 取用或者传递无菌的敷料、器械等。 二实施要点 1 . 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2 . 检查无菌持物钳包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 3 . 打开无菌钳包取出镊子罐置于治疗台面上。 4 . 取放无菌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 5 . 标明打开日期及时间。 三注意事项 1 . 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 2 . 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 3 . 使用无菌钳时不能低于腰部。 4 . 打开包后的干镊子罐、持物钳应当 4 小时更换。

2、 戴无菌手套法戴无菌手套法 一目的 执行无菌操作或者接触无菌物品时戴无菌手套以保护患者预防感染。 二 实施要点 1 . 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2 . 选择尺码合适的无菌手套, 检查有无破损、潮湿及其有效期。 3 . 取下手表洗手。 4 . 按照无菌技术原则和方法戴无菌手套。 5 . 双手对合交叉调整手套位置将手套翻边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 三注意事项 1 . 戴手套时应当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 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者另一手套的 里面。 2 . 戴手套后如发现有破洞应当立即更换。 3 . 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 取用无菌溶液法 取用无菌溶液法 一目的 保持无菌溶液的无

3、菌状态。 二实施要点 1 . 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2 . 对所使用的无菌溶液进行检查、核对。 3 . 按照无菌技术要求取出无菌液体。 4 . 手握标签面先倒少量溶液于弯盘内再由原处倒所需液量于无菌容器内盖好治疗巾。 5 . 取用后立即塞上橡胶塞消毒瓶塞边缘。 6 . 记录开瓶日期、时间已打开的溶液有效使用时间是 2 4 小时。 三注意事项 1 . 不可以将无菌物品或者非无菌物品伸入无菌溶液内蘸取或者直接接触瓶口倒液。 2 . 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 无菌容器使用法无菌容器使用法 2 一目的 保持已经灭菌的物品处于无菌状态。 二实施要点 1 . 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2 .

4、打开无菌容器时应当将容器盖内面朝上置于稳妥处或者拿在手中。 3 . 用毕即将容器盖严。 4 . 手持无菌容器时, 应当托住底部。 5 . 从中取物品时应将盖子全部打开避免物品触碰边缘而污染。 三注意事项 1 . 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盖内面、容器边缘及内面。 2 . 无菌容器打开后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有效使用时间为 2 4 小时。 铺无菌盘法 铺无菌盘法 一 目的 将无菌巾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无菌区放置无菌物品以供实施治疗时使用。 二实施要点 1 . 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2 . 检查无菌包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 3 . 打开无菌包用无菌钳取出 1 块治疗

5、巾放于治疗盘内。 4 . 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两角的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内上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 5 . 放入无菌物品后将上层盖于物品上上下层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折一次。 三注意事项 1 . 铺无菌盘区域必须清洁干燥无菌巾避免潮湿。 2 . 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面。 3 . 注明铺无菌盘的日期、时间无菌盘有效期为 4 小时。 二、口腔护理技术 二、口腔护理技术 ( 一) 目的 1 . 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2 . 观察口腔内的变化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 3 . 保证患者舒适。 二实施要点 . 评估患者 ( 1 ) 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 ( 2 )

6、 向患者解释口腔护理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2 . 操作要点 ( 1 ) 准备用物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口腔护理溶液。 ( 2 ) 进行口腔护理操作时避免清洁、污染交叉混淆。 ( 3 ) 询问患者感受并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3 . 指导要点 ( 1 ) 告知患者在操作过程中的配合事项。 ( 2 ) 指导患者正确的漱口方法避免呛咳或者误吸。 三注意事项 1 . 操作动作应当轻柔避免金属钳端碰到牙齿损伤粘膜及牙龈对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应当特别注意。 2 . 对昏迷患者应当注意棉球干湿度禁止漱口。 3 . 使用开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 3 4 . 擦洗时须用止血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 5 .

7、 如患者有活动的假牙应先取下再进行操作。 6 . 护士操作前后应当清点棉球数量。 三、胃肠减压技术 三、胃肠减压技术 ( 一目的 1 . 解除或者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 2 . 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 3 . 术后吸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减少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 循环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4 . 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 二实施要点 1 . 评估患者 ( 1 ) 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 ( 2 ) 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 操作要点 ( 1 ) 核对患者准备用物。 ( 2 ) 携物品至患者旁为患者选择适当体位

8、。 ( 3 ) 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胃管放置长度。 ( 4 ) 为患者进行插管操作插入适当深度并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 5 ) 调整减压装置将胃管与负压装置连接妥善固定于床旁。 3 . 指导患者 ( 1 ) 告知患者胃肠减压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2 ) 告知患者留置胃肠减压管期间禁止饮水和进食保持口腔清洁。 三注意事项 1 . 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受压、脱出影响减压效果。 2 . 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 2 4 小时引流总量。 3 . 留置胃管期间应当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 4 . 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四、氧

9、气吸入技术四、氧气吸入技术 一目的 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二实施要点 1 . 评估患者 ( 1 ) 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 2 ) 评估患者鼻腔情况。 2 . 操作要点: ( 1 ) 核对医嘱做好准备。 ( 2 ) 携用物至患者旁协助患者取得舒适体位。 ( 3 ) 用棉签清洁患者鼻孔。 ( 4 ) 将氧气装置与供氧装置接通后连接鼻导管根据医嘱调节氧流量。 ( 5 ) 检查导管是否通畅然后将鼻导管轻轻插入患者鼻孔并进行固定。 3 . 指导患者: ( 1 ) 根据患者病情,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 ( 2 ) 告知患者不要自行摘除鼻导管或者调节氧流量。

10、 4 ( 3 ) 告知患者如感到鼻咽部干燥不适或者胸闷憋气时应当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 4 ) 告知患者有关用氧安全的知识。 三注意事项 1 . 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停止 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2 . 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更换。 3 . 观察、评估患者吸氧效果。 五、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五、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一目的 1 . 为患者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2 . 为患者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 3 . 为患者补充各种凝血因子、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 4 . 为患者输入新鲜血液补充抗体及白细胞增加机体抵抗力。

11、二实施要点 1 . 评估患者 ( 1 ) 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了解患者有无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组胺或者类固醇 药物。 ( 2 ) 评估患者血管情况选择适宜的输注部位。 2 . 操作要点 ( 1 ) 核对医嘱根据医嘱采血样送血库做交叉配血试验。 ( 2 ) 仔细核对配血报告单上的各项信息。 ( 3 ) 输血前再次双人核对血袋包装、血液性质配血报告单上的各项信息核实血型检验报告单确定无误 方可实施输血。 ( 4 ) 携输血用物至患者旁由两名医务人员共同核对患者姓名及血型。 ( 5 ) 选择患者适宜的穿刺部位按照无菌技术原则进行穿刺。 ( 6 ) 根据患者情况及输入血液成份调节滴速

12、。 ( 7 )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将呼叫器放于患者可触及位置。 ( 8 ) 再次核对血型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 3 . 指导患者 ( 1 ) 向患者解释输血的目的及所输入血液制品的种类。 ( 2 ) 告知患者常见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出现不适时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三注意事项 1 . 输血前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方可输入。 2 . 血液取回后勿振荡、加温避免血液成分破坏引起不良反应。 3 . 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在两份血液之间输入 0 . 9 % 氯化钠溶液防止发生反应。 4 . 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观察 1 5 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将流速调节至要求速度。 5 . 输血袋用后需低温保存 2 4 小时。

13、六、经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吸痰法六、经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吸痰法 一目的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的通气。 二实施要点 1 . 评估患者: ( 1 ) 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 ( 2 ) 了解呼吸机参数设置情况。 5 ( 3 ) 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 取得患者配合。 2 . 操作要点 ( 1 ) 做好准备, 携物品至患者旁核对患者。 ( 2 ) 将呼吸机的氧浓度调至 1 0 0 % 给予患者纯氧 2 分钟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 ( 3 ) 接负压吸引器电源或者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调节压力成人为 1 5 0 2 0 0 m m H g 。 ( 4 ) 打开冲洗水瓶。 ( 5 ) 撕开吸痰

14、管外包装前端一只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根部与负压管相连。 ( 6 ) 非无菌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无菌纸巾上。用戴无菌手套的一只手迅速并轻轻地 沿气管导管送入吸痰管吸痰管遇阻力略上提后加负压边上提边旋转边吸引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提插。 ( 7 ) 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 1 0 0 % 的纯氧 2 分钟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 调至原来水平。 ( 8 ) 冲洗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如需再次吸痰应重新更换吸痰管。 ( 9 ) 吸痰过程中应当观察患者痰液情况、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 1 0 ) 协助患者取安全、舒适体位。 三注意事项 1 .

15、 操作动作应轻柔、准确、快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 5 秒连续吸痰不得超过 3 次吸痰间隔予以纯氧 吸入。 2 . 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可粗暴盲插。 3 . 吸痰管最大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 1 / 2 , 负压不可过大进吸痰管时不可给予负压以免损伤患者 气道。 4 . 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被污染。 5 . 冲洗水瓶应分别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口鼻腔之用不能混用。 6 . 吸痰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明显改变时, 应当立即 停止吸痰立即接呼吸机通气并给予纯氧吸入。 七、除颤技术 一目的 纠正患者心律失常。 二实施要点 1 . 评估要点 了解患者病情状况评估患者意识、心电图状况以及是否有室颤波。 2 . 操作要点 ( 1 ) 迅速携除颤器及导电糊或者生理盐水纱布至患者旁。 ( 2 ) 监测患者心律。 ( 3 ) 在电极板上涂以适量导电糊或者生理盐水纱布涂抹均匀。 ( 4 ) 确认电复律方式为非同步方式能量选择正确。 ( 5 ) 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压力适当。 ( 6 ) 再次观察心电示波确实需要除颤充电后双手拇指同时按 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 三注意事项 1 . 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