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教案_2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661741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_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_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_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_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_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念刘和珍君教案_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记念刘和珍君教案教学要点: 一、结合注释介绍“三一八”惨案发生的时代背景。 二、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刘和珍烈士的事迹。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解题和介绍时代背景今天学习的记念刘和珍君 (板书),选自华盖集续编 。记念,我们现在一般写成“纪念” 、“记”与“纪”在这里含义是相同的。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一篇文章?这就要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个了解,大家可以先读一下注释,看过后对其中不懂的地方还可以提出来。 教师着重介绍以下几点: (一)一九二六年,我国的北方还在军阀政府的统治下,掌握政权的是北洋军阀皖系头子段祺瑞。当时占据着东北的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关内进军,遇到了国

2、民军将领冯玉祥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便公开出面,在三月十二日派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入天津附近的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三月十六日,日本帝国主义纠集英、美、法等八国公使,借口维护一九一年八国联军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 ,向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并组织起新的“八国联军” ,准备武力进攻。三月十八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集会抗议,后又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下令卫队开枪镇压群众,群众死四十七人,伤一百五十余人,造成“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烈士就是在这次惨案中遇难的。 (二) “三一八”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 。一些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言,诬

3、陷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 ,被“民众领袖” (指李大钊同志等)盲目地引入“死地” 。 (三)当时鲁迅先生在北京任教并编辑新文学刊物。面对反动黑暗的统治,他无比愤慨,对爱国的青年学生被残害,他万分哀痛。他不赞成搞徒手请愿,但是在烈士的血痕中,他看到了希望。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写了好几篇倬念文章, 记念刘和珍君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要求:(一)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二)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三)把记叙刘和珍烈士事迹的内容理出来,准备复述。 (学生自读、议论,教师巡视。 ) 三、学生复述刘和珍的事迹。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有一定的难度,一些词句不容易理

4、解,大家归纳的段意也不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我们将留到下一步讨论,现在先请大家根据课文,简要地讲一讲刘和珍烈士的事迹。 学生讲述后,教师归纳:文章中记叙刘和珍事迹主要在一、三、五段,记了三件事,虽然写得简略,但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第一件事是“毅然预定”全年的莽原周刊(板书“毅然” ) 。从这个“毅然”的行动里能让我们了解到什么呢?(对进步思想的追求,对鲁迅作品的热爱) 。第二件事是参加女师大学潮斗争, “不为势利所屈” ,对母校的前涂(同“途” ) “黯然至于泣下” (板书“黯然” ) 。在这里, “黯然”一词,表现了什么心情?(对学校的前途,对同学的未来深深地优伤) 。 第三件事是“欣

5、然前往”执政府前请愿而遭残害(板书“欣然” ) 。从这个“欣然”里又能显示出刘和珍的什么品质?(一片爱国的热忱) 。 因此,鲁迅先生把刘和珍等称作“真的猛士”是有这些事实为依据的。刘和珍烈士与杨德群烈士等为国为民,爱憎分明,见义勇为,确实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 四、布置作业: (一)进一步朗读全文,修改各自在作业本上写的各段的段意; (二)找出文章中议论和抒情的语句。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一、依据文章的感情脉络,理清全文的结构; 二、剖析文章的第一大部分。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 (一)先请学生讲一讲自己归纳的段落大意,然后发动学生评议。 (二)在学生讨论

6、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1、这是一篇纪念性文章,但记叙部分并不多,重点在议论和抒情,这和我们现在常见到的一些以回忆事迹为主的纪念文章是不同的。当时鲁迅住在十分黑暗,十分残酷的反动军阀统治的中心北京,目睹反动统治者的残暴,目睹无数优秀青年遭屠杀,目睹不少群众未觉醒,他的悲愤心情是难以抑制的,所以文章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交织起来写。如果我们理清了鲁迅先生的这一条感情的脉络,文章的结构就容易理解了。2、如果从记叙的角度看,文章是先从开追悼会的那天写起,再倒叙“三一八”惨案,中间还插叙了一段女师大学潮。但这样去分析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即中间的好几段就找不到叙事的由头,成了可写可不写的内容。如果我们从鲁

7、迅先生写这篇悼念文章的感情的起伏、发展去理解,就会发现整篇文章是以作者的感情思绪为主线,把叙事、议论、抒情融成一体,每一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具体说,全文共七段:第一段,面对着刘和珍烈士的追掉会,鲁迅先生感到无比悲愤,要写文章来“悼念逝者” (板书) ;第二段,想到烈士的斗争已经过去,她们已倒在血泊之中,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旧存在,为了使人们不忘烈士的鲜血,为了唤起人们的觉醒,更感到有必要写文章来“唤醒生者” (板书) ;第三段,追忆刘和珍的往事,对她奉献悲哀和尊敬,因为她“为国而死” (板书) ;第四段,噩耗传来,由不信到证实,目睹惨象,耳闻流言,愤怒地揭示我们这个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

8、的“惨痛根源” (板书) ;第五段,从惨案的经过,展示出三个女子的惊心动魄的“崇高伟大” (板书) ;第六段,在血的教育下,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中,看到刘和珍等烈士的“血痕必将扩大”(板书) ;第七段,与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相比,中国女性临难竟如此之从容,得出了我们民族没有消亡的明证,指出在这一惨案中,人们将看见希望,猛士更奋然前行,由此自然地归结出烈士“牺牲的意义” (板书) 。以上七段使文章构成三大部分:第一、二段是一部分,说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第三、四、五段是第二部分,颂扬刘和珍烈士的崇高品质和斗争精神;第三部分是六、七段,指出“三一八”惨案的意义所在。 二、指导学生阅读第一部分。

9、当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结构之后,再来理解文章的语言就比较容易一些了。 (一)请大家细读第一、二段,读的时候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一部分里有两处提到“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 ,这种矛盾的提法该怎样理解? 1、学生阅读,相互讨论。 2、教师归纳:(1)第一处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是为了寄托自己对刘和珍烈士的哀思,接下来连用两个“只能如此而已” ,是说明自己的悲愤感情是文章所倾诉不了的,然而又只能用文字来纪念,这种反复回荡的语言,正反映出鲁迅先生悲愤之强烈;(2)第二处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对我们还活着的人来说的,是为了要揭露这“似

10、人非人”的世界,为了让人们不忘记这血的教训,所以结尾再强调一下:“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 (3) “我实在无话可说” ,这是一句无比愤激的话。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鲁迅先生的周围,重压在心头,而反动统治者和御用文人们的卑劣行径, “尤使我觉得悲哀” 。一个人在悲愤到极点的时候反而会说不出话来,所以必须“出离愤怒” ,写文章来悼念死者,把自己最大的哀痛显示于这个“非人间” ,让反动统治者们对我的苦痛去“快意”吧,我将以此作为“祭品” ,奉献在烈士的灵前。这种看似矛盾的说法,实质是感情无比深沉的表达方式。 (二)在第二段开头,赞颂刘和珍等为“真的猛士” ,又说她们是“哀痛者”和“幸福者”

11、 ,该如何理解呢? 教师归纳:“真的猛士”是指为国家,为民族而奋斗的革命者。他们敢于正视民族悲惨的命运、面对国家黑暗的现实,以国家、民族的不幸为自己最大的“哀痛” ;他们不怕血腥镇压,不为暴行所吓倒,以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而献身为自己最大的“幸福” 。与“猛士”相比的是“庸人” ,是指被“造化”愚弄的“怯弱者” ,他们尚未觉醒,还在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鲁迅先生感到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是为此而说的,要用猛士们奋斗的鲜血来教育、唤醒他们。 (三)这一部分,从记叙开始,进而展开议论,抒发激情,写得曲折深沉,要细心朗读、领会。 三、布置作业: 背诵第一部分。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一

12、、理解课文第二、三部分,重点搞懂其中一些难句的含意; 二、小结全文。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指导学生阅读第二部分: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二大部分,把其中你认为重要的一些议论、抒情的语句划出来,想一想应该怎样理解这些话的含意。 (一)学生阅读、勾画,教师巡视。 (二)学生朗读自己划出来的语句,然后共同讨论。 (三)教师归纳: 1、这一部分包括三个段落,记叙、抒情、议论,交错融贯又各有所重,感情起伏回荡、激昂而又深沉。第三段以刘和珍与我的师生关系的议论为发端,转入记叙。鲁迅先生的感情也从第一大部分的愤激,转为舒缓。但是到第四段又由记叙进入议论、抒情,在记叙中连用“然而” 、 “但”等转折语,层层递进

13、,感情再次迸发。在第五段开头就用“但是”一转,由上段的议论转到记叙刘和珍等遇难的经过,结尾再用“但是”一句揭穿刽子手们的狰狞面目。对中外杀人者的义愤已经到了无法遏制的地步。 2、第四段的难句在最后一小节,我们可以先集体朗读一下。 (学生朗读) ,惨象、流言,揭示出这个非人的世道。面对这种黑暗的统治,语言已经失去了作用,指出这就是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原因所在,这种“沉默”对人民来说是痛苦的,但对反动统治者来说也是可怕的,进而剖析“沉默”的两种结果。这一句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哲理,我们可以联想到鲁迅先生写的“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诗句。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前一个“沉默呵” ,感叹成分较强,要读得深沉缓慢

14、,后一个“深默呵” ,愤怒的成分为主,要读得高昂激越。(指导学生再朗读一次) 。 3、第五段的难点在于对“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不幸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两句的理解。这两句话历来在解释上有分歧,有的说是讽刺中外反动派的“反语” ,有的说是歌颂革命青年的“正语” ,也有的说是两者兼有的“双关语” ,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呢?就整句的意思来看,是赞颂刘和珍等“三个女子”在弹雨中毫不畏惧、互相救助的感人事迹,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这是“惊心动魄”的,更是“伟大”的;从句子的结构来分析,主语“这”是指代“三个女子从容转辗”的斗争场面,谓语“是伟大” ,这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句,正是对刘和珍烈士等满怀激情的“正面赞

15、颂” ,因此不能说是“反语” 。这个“伟大”的行动,还表现在下一句:这三个女子的“几缕血痕” ,把“中国军人”的“伟绩” 、 “八国联军”的“武功”都“抹杀”了,所以这两句话,是鲁迅先生满含激情地在正面赞颂。到最后一节用“但是”一转,把这些中外杀人的刽子手们拉出来作反衬,让人们看看这些丑类在中国青年女 子面前是何等的卑劣可憎!(指导学生朗读第五段) 。 二、指导学生阅读第三部分(第六、七段):如果说第二部分的最后是赞颂之情达到了高潮的话,那未在第三部分就又沉静了下来总结这次斗争的教训。这一部分主要是议论,请大家小声朗读一下,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继续提出来讨论。 (学生朗读) 。 (一)学生读后提出

16、问题讨论。 (二)教师归纳: 1、第六段在全文中是感情高潮之后的余波,在情绪上是深沉的。读的时候要抓住一个“至多” 、一个“至少”来理解。 “至多”是指这次请愿造成的牺牲对当时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鲁迅先生认为就改变社会现实来说,这次牺牲的价值并不能算很大,鲁迅在别的纪念文章里说过他不赞成在反动统治者面前搞“请愿”这种斗争方式,这不能掀倒反动的营垒;“至少”是指烈士的流血牺牲对今后而言,既然有“血痕” ,就要“扩大”开去,先将在亲人中“浸渍” 、扩大,给人们留下斗争的火种。 “至少”是“至多“的递进,抓住了这两个关键性词语,全段的内容就容易理解了。 2、第七段是冷静的总结,难句不多,重点在“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 ,再一次颂扬了刘和珍等中国女子的“勇毅” ,并由此揭示出我们的民族的不会“消亡”的精神,终于得出苟活者会“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的结论。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语气的深沉。 (学生齐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