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659479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1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5.1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5.1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5.1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5.1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1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第 3 册文化生活第 2 单元第 5 课第 1 框设计者:一、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2、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3、理解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反作用。4、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文化创新的主体。5、培养学生通过分析生活实际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探究法、讨论法、分析法,创设具体的情景作为载体,总结分析,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悟文化创新是一个

2、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激发学生在各个领域用于创新的热情。2、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意义,增强进行文化创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教学分析二、教学分析教学重难点: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有反作用。三、三、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指导思想,配合运用情景设置,提问,集体讨论,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结合使用多媒体道具,运用探究法、讨论法、分析法,创设具体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探究分析法借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活字印刷术表演来引导学生思考活字印刷术表演的独特之处,从而更好地理

3、解“文化创新”这个概念。2、实例引导法借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活字印刷术表演、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京剧的发展等例子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3、案例讨论法在课堂教学中我将采用张艺谋为案例来给学生讨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4、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整体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为背景,让学生明白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除了以上教学方法,我还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等常规教学方法并配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四、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我们的文化之旅,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中有一

4、个节目:活字印刷术的表演 很精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北京奥运会活字印刷术的表演 视频,边看边思考:这个表演有什么独特之处,它新在哪里? (播放视频)一、不尽的源 泉、不竭的动 力刚刚的视频配音是英文的,这也印证了我们之前学习的 文化交流。那么回到刚刚的问题,哪个同学能来说说这个活 字印刷术的表演给人耳目一新的震撼感觉,那么它究竟新在 哪里呢?正是因为这样创新性的表演,使北京奥运会的开幕 式能够给人以震撼。让人民都觉得我们国家不仅在经济方面 有了很大发展,同时在科技文化上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也奥运会的 新,如新在整 体创意上,把 中国有名的四 大发明之一印 刷术进行创新 性的表演,新就充分说明了

5、文化需要创新,文化创新能够推动我们国家的 发展。 (PPT)大家再来看看刚刚活字印刷术表演的图片和开幕式上的 另一些表演的图片,这些表演都具有创新性,这些表演都使 我国传统文化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到了传播,从而推动了我国 文化的发展。所谓发展,大家可以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对这 个概念的使用来明白,发展其实就是一种新陈代谢,而文化 的发展其实就是旧的文化形态逐步消亡和新的文化形态出现,在艺术风格上, 很浪漫;新在 科技手段上, 把多种科技手 段充分运用到 表演中 倾听并思考而这样的一种形式其实就是文化的创新。也就是说,文化发 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板书)我们了解了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那么

6、文化创新 的源泉和动力又是什么呢?上节课下课的时候我布置了两个 课外作业,第一个课外作业是让大家下去查查刚刚我们看到 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来历,现在有哪位同学能够给我们简要 介绍一下呢?正如同学所介绍的,活字印刷术最原始是从雕刻印章这活字印 刷术是由雕版 印刷术发展而 来,而雕版印 刷术是从印章 雕刻的社会生 活实际发展而 来。倾听思 考并翻阅教材一社会实践发展而来的。这就说明了社会实践才是文化创新 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 木。因此,在谈到文化创新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从社会实践这 一具有目的和意识的能动性活动出发。就像我们书上的采风 活动一样,采风也是一种社会实践,通过

7、这种实践方式,来 推动文化的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同时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我们 都知道,在实践中会不断的出现新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文 化进行新的创新。就像我们之前说到的活字印刷术,大家都 知道我们现在的印刷已经没有使用这一技术,而有很多都使 用的是激光照排技术。激光照排技术的出现,是文化创新发展的表现,同时也 是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社会实践推动了 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那么现在老师就有 一个疑问了,激光照排技术这么好,为什么古时候的人们不 用这个技术呢?观看 PPT 并思考古时候 的科技还不够 发达,社会实 践水平还没有 达到那样的高 度。倾听并 思考没错

8、,正如同学所说的,文化之所以能够创新,也需要 社会实践为它提供丰富的资源,为其准备充足的条件。由此 我们就应该知道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 的动力。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 义又在哪里呢?二、 巨大 的作 用、 深刻 的意 义1.文化创 新能推动 社会实践 的发展江泽民先生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 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通过之前的例子,我们得出社会 实践能够推动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对于社会实践又有怎样的 作用呢?刚刚我们已经提到了激光照排技术,知道了激光照 排技术是在普通印刷术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后得到的结果,而 激光照排技术的运用使我国的现代印刷出

9、版业一直处于世界 的领先水平。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社会实践能够推动文 化创新,而文化创新也能够引导社会实践的发展。但是,在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是否所有的文化创新都能够推动社会实践 的发展呢?教材 49 页最后一段里面写到文化源于社会实践, 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制约二字,如何理解?哪 一位同学能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谈有哪些创新出来的文化是制 约着社会发展的呢? 同学们说的都有自己的道理。现在网络文化中的语言进 入了学生作文,有的文章里面的一些用词让老师非常的费解, 那样的文章恐怕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同样也很难说它们会推 动我们社会实践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社会实践 的发展。要想起到推

10、动社会实践发展作用的话,首先我们的 文化创新就要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只有 这样,文化创新才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而这也是文化 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举例火 星文,一些恶 搞创作。 倾听并 思考 2.文化创 新能促进 民族文化 的繁荣那么文化创新除了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以外,还有什 么作用和意义呢?首先我们来继续看看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 演中京剧表演的图片。上节课我所布置的第二个课外作业便 是京剧的发展来历,现在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呢?四大徽 班进京以后, 与昆曲、秦腔 等其他剧种经 过五六十年的 融合,并在艺 术形式方面大 胆尝试,最后 衍变为京剧。谢谢这位同

11、学的介绍,京剧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剧 种,也是我国的国粹。从四大徽班进京到京剧的产生,就说 明了文化创新还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印证这个观点的 例子还有很多,就像我们教材中提到了书法创作等,同样都 说明了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一个民族的文化 繁荣和发展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路。三、 呼唤 文化 创新 的新 时代1、积极参 加社会实 践活动同学们,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这必将把我们带入 一个文化创新的时代。我们应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呢?其实,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文艺节目就是我们这一创新时代的产物。 这一台文艺节目可以说是张艺谋艺术才华的集中展示。北京 奥运会开幕式闪现着张艺

12、谋个人的智慧和灵感,那么现在我 想问同学两个问题,张艺谋的这些智慧与灵感来自于哪里? 仅仅只依靠张艺谋的灵感,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能够有这么 多的创新之举,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吗? 张艺谋 的灵感来自他 参加过的社会 实践活动,来 自网民的意见, 来自民间艺术 家,来自中华 民族的传统文 化等。只依靠2.自 学向人民 群众学习没错,张艺谋的智慧与灵感是来自于人民群众所创造的 灿烂文化,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 主体,文化工作者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是社会实践, 而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 化工作者只是对人民群众分散的、零碎的经验进行概括和总 结,或者

13、是直接依据群众提供的比较系统的经验进行整理和 加工,从而使文化得以保存、流传并发扬光大。当然,需要 强调的是我们也要肯定文化工作者自身的智慧与灵感。但是, 离开社会实践的灵感是没有意义的,文化工作者需要关注最 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 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生活 中汲取营养,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好的文化作品。就像教 材 50 页最后一段中说的,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 就应该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 文化工作者必须坚定的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张艺谋的个人 才智,开幕式 是不能取得这 样的大的成功 的。 倾听

14、并 思考并翻阅教 材那么结合中学生自己,作为 21 世纪的中学生,处在这样 一个需要创新的时代,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做呢? 努力学 好文化知识, 用知识武装自 己的头脑,同 时积极参加社 会实践,向人 民群众学习。课堂小结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我们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要让大家 明白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 的动力和源泉,文化创新又反过来作用于社会实践的发展, 并且促进我们民族文化的繁荣,在这样一个呼唤文化创新的 时代,我们需要自觉投身社会实践,自觉向广大人民群众学 习,锐意创新。思考回 顾拓展延伸还剩一点时间,我们一起来做三道题巩固一下本节课所 学到的知识。多媒体展示课堂作业。 思考并完成 作业教学反思五、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提问以及课后作业来评价本堂课的教学效果。2、通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效果来评价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六、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