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鲁迅 课外拓展材料 打印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659436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鲁迅 课外拓展材料 打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4鲁迅 课外拓展材料 打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4鲁迅 课外拓展材料 打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4鲁迅 课外拓展材料 打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鲁迅 课外拓展材料 打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鲁迅 课外拓展材料 打印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物拓展资料四民族魂民族魂-鲁迅鲁迅1 1、人物简介人物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山、豫亭,后改为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 年 5 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等各种类型的创作中塑造了一系列成功的人物,通过这些“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示社会的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鲁迅先生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2、。2 2、人物事略人物事略1.童年艰辛1881 年,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周氏望族。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在京城担任内阁中书,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不愁生计。其父虽没做官,但也是读书人,周家是个典型的书香门第。鲁迅小时候聪明调皮,被人们称为“胡羊尾巴”。鲁迅 12 岁时,往三味书屋跟从寿镜吾先生读书 。但在他 13 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

3、,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看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 和封建道德的虚伪。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这些无疑有重要的影 响。2.青年求学1898 年 5 月鲁迅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转入江南矿务铁路学 堂。在南京四年,鲁迅从维新派变法中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主义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使他接 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相信“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 的社会发展观。” 1901 年 12 月鲁迅从路矿学堂毕业,怀着“救国救民”的信念 决定去日本留学。次年 1 月入东京弘文书院学习。为了表示与满清 统治斗争到底、献身祖国解放事业的决心,鲁迅毅然剪掉象征

4、种 族压迫的辫子,并存照题诗,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庄严誓 言。 1904 年鲁迅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以为“日本维新大半 发端于西方医学”,想借此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但严酷的现 实使他醒悟到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尤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立志以文艺来唤起民众。他参与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撰写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早期重要论文。3.革命创作辛亥革命前夜,鲁迅回到祖国,先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担任化学、生理学教员,后又回到故乡绍兴,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他一方面教书育人,培养青年, 一方面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 他领导故乡

5、文学团体“越社”,支持创办越铎日报。 1912 年初, 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教育部迁至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同时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担任校外兼职讲师。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1918 年,他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6、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此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姿态,创作了孔乙己、药、阿 Q 正传等许多小说和大量杂文、随笔、评论,从而成为五四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26 年夏,鲁迅离开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南下厦门,担任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同时兼任国学院教授。1927 年初,鲁迅又转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兼任教务主任,一边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一边投入新的战斗。同年 4 月,反革命政变发生,鲁迅经受了腥风血雨的考验,因营救学生无果,愤而辞职。在血的教训面前,鲁迅早年形成的社会发展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

7、,纠正了过去只信进化论的“偏颇”,从此,他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起点。1927 年 10 月,鲁迅到了上海,从此定居下来,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28 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O 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他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许多革命社团。他主编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许多刊物,团结和领导广大革命的、进步的文艺工作者,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坚持韧性战斗,撰写了数百篇杂文。这些杂文,如匕首,似投枪,在反文化

8、“围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与共产党人交往密切,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以“窃火者”自喻,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他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出了大量心血。4.死而后已1936 年,鲁迅的健康每况愈下。朋友们劝他出国治疗,他却不愿离开正在艰辛战斗的中国。于是坚持一边治疗,一边工作。10 月 19 日,这位伟大的战士耗尽了全部的心血,溘然长逝,终年 55 岁。3 3、鲁迅语录鲁迅语录1.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2.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3.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4.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

9、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5.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6.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7.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8.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9.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10.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11.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12.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13.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14.横眉

10、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6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17.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18.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9.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4 4、人物评价人物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毛泽东

11、新民主主义论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毛泽东在延安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叶圣陶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郑振铎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 郭沫若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 老舍要冒这一切伟大的永久纪念的必得办到,由一个先决条件:学习鲁迅! 茅盾一个伟大的精神,一个以笔为刀而不知何谓

12、恐惧的人物,与世长辞了。我以曾经做他的朋友为荣誉。 史沫特莱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帮。 郁达夫 五、挽联五、挽联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饮诵二心,憾于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郭沫若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 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郭沫若敌乎?友乎?唯余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 徐懋庸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姚克 斯诺著述最严谨,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蔡元培文苑苦萧条,一卒彷徨

13、独荷戟; 高丘今寂寞,芳荃零落痛余香。 曹聚仁杜少陵怆怀饥溺;李长吉呕出心肝。王晓籁火线下英勇不亚巴比塞;在人间伟大比上高尔基。吴清友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孙伏园痛不哭,苦不哭,屈辱不哭,今年成何年,四个月前流过两行泪痕,又谁料这番重为先生湿;言可传,行可传,牙眼可传,斯老真大老,三十年来打出一条血路,待吩咐此责端赖后世肩。 唐弢六、素材运用六、素材运用 话题 1:期望都说期望是人生独一无二的画笔,期望的存在让人生的纸张倍显辉煌。普普通通的学生,因为肩负老师的期望,便勤奋进取,成绩进步。人生在世,一路前行,期望则是路途中的加油站,送给人们无限

14、的动力和支撑。因为感受到民族的期望,鲁迅毅然拿起了拯救国人灵魂的笔杆;因为肩负着人民的期望,毛泽东勇敢挑起了民族解放的大旗;因为背负着国家的期望,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勇夺一个个的奖牌他们的成长,与众人的期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成长三部曲话题 2:亲情与理智我很喜欢鲁迅,喜欢他那横眉下的犀利思想。先生一定可以算是一个深刻的人。而先生客观冷静的观点绝不是众叛亲离而来的,“无情末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是先生的诗,而先生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先生的面孔永远是鲜活的,泛着血的殷红。 世界失去了亲情的牵绊将会变得多么苍白,多么令人窒息。当然我们也很难接受一个亲情泛滥的、失真与扭曲的世界。我相信人们可以找到一个折中的契合点,而不是偏激地走向极端。能思考的苇草话题 3:平衡阿尔卑斯山脚下有一块著名的标牌,上书“慢慢走,欣赏啊!”是啊,在你攀登绝顶追逐胜利的同时,别忘了享受沿途如画的美景。生命在追求与享受中圆满,人生因奋斗与欣赏美妙!鲁迅先生执笔时端庄肃穆,那笔顿作棍棒,唱醒百万愚民;又顿而化为刀枪,直刺敌人心脏。这样的冷峻中,先生为事业为中华民族的觉醒耗尽心血。然而在萧红笔下,我看到了一个温和的懂得享受生活的老人。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