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计划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655340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局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科技局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科技局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科技局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科技局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局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局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计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局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计划科技局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计划 ,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 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通辽市科技工作会议 精神,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持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指 导方针,按照年初制定的“抓好两个中心、打造两项工程、 实现两个推进、做好两项工作”的工作思路,全力实施科 技兴市战略。创新服务措施,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能 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 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荣获了“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 位” 、 “自治区科技进步示范市”等荣誉。 一、工作取得的成效 强化服务措施

2、,提高创新能力,两个“中心”作用初 见成效。 一育苗服务中心作用突显。育苗中心第一车间于 12 月 份建成投入使用。为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完善育苗中心 基础设施建设,安装了自动排湿降温、自动遮阴补光、自 动喷淋、自动卷帘系统、监控系统等现代化设施,实行了 全程计算机智能化管理;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今年共育苗三期 72 万株,无偿供应给 100 农户的 200 座日 光温室和春棚使用,有效解决了菜农在育苗过程中面临的 困难和风险。完成新品种展示 11 种、新技术展示 5 项、举 办专题培训班三期,受训人数 260 多人次。初步实现了育 苗中心“科技培训、新品种新技术展示推广、育苗服务

3、、 种植结构调整、休闲观光”五大功能,为设施农业园区实 现规范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为 农民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煤化工研发中心作用明显。 ,市政府与相关企业共同 出资建立了褐煤研发中心并投产使用。为了切实发挥“研 发中心”带动煤化工向产业化方向的示范引领作用,协助 煤化工园区促成了市政府与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签定 科技合作项目,提升了“中心”褐煤化工技术研发水平; 切实抓好科技厅下达的褐煤科技研发项目落实和资金管理, 保证项目和资金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整理收集“中心” 相关数据和材料,为申报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做前 期准备。 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科技含量,两项工

4、程成效显著 一设施农业种植水平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结构优化 升级工程顺利实施。一是继续搞好校地联合,促进产学研 结合。丰富与内蒙古民族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 合作内容,创新服务手段。一年来,推广新品种 20 个、新 技术 7 项,组织专家入户指导 9 次,现场解答农民的技术 疑问 30 余条;二是发掘培养本地文化水平较高、实践经验 较丰富的乡土人才,重点培养,一部分人己成为技术能手、 科技带头人。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推进了设施园区 种植水平整体提高。三是抓典型、搞示范、带整体、促发 展。加大对科技示范户的培养和扶持力度。新增加科技示 范户 26 户,总量达到达 36 户。通过提高科技

5、示范户建设 标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技术指导、加大物资投入和强 化监督管理等措施,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有效地带动设施农业园区整体运行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园区优化升级工程取得实 效。深入企业加大对科技政策宣传解读和引导力度,企业 科技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意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 强。积极主动为企业联系科研院所,搭建科研平台,促进 产学研结合。鼓励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开展技术和产 品的自主研发,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和名优产品,提高企业 核心竞争力和知名度。截至到 11 月未,新建企业研发中心 三个。3 月份,我们为工业园区申报的“自治区高新技术特 色工业产业

6、化基地”材料已通过通辽市科技局初审,通辽 市政府批准,上报到自治区科技厅。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 企业工作开始起步。工业园区优化升级工程取得实效。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科技意识,两个推进工作成果丰 硕。 一自主知识产权推进工作有了明显进展。截至 10 月末, 申报专利 5 件,其中发明专利 2 件,授权 3 件,分别比去 年增加了 1 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知识产权,促进全社会 专利意识的提高。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知识产权局“天网” 、 “雷雨”行动要求,制定了霍林郭勒市专利执法专项行动 方案,积极开展了保护专利权专项行动,企业保护和运用 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 二科技素质推进工作成效斐然。广泛开

7、展科技活动周, “科技三下乡”等载体活动。围绕“节约资源能源,保护 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这一主线,针对当前社会热点 和群众实际需求,开展了以“努力构建和谐霍林郭勒 科技创造美好未来”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活动。举办各类 科普讲座 3 场、科技培训班 1 期,参加人数约余人;发放 科普图书 100 余册、科技宣传资料 500 多份;悬挂标语 8 幅,展出科普展板 5 块、科普图片 8 幅;与相关部门组织 “科技下乡”活动三次。通过现场设置科技成果宣传展台、 科技咨询台等形式,向广大农牧民宣传科技知识。编印发 放了各类种养殖适用技术资料 1000 余份。通过活动,全市 掀起了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应

8、用科学、热爱科学新高潮。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 科技动态和科技网站,定期宣 传公共科技知识、法律法规、科技工作情况。 ,宣传科技法 律法规 4 部,16 期。编发科技动态 20 期,印发 400 多份。 在科技网站上传科技信息 80 余条。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全 民科技首位意识不断提高。 以抓人才管理、服务和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为重点,积 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专家信息库建设,为高层 次人才引进培养做好贮备工作。目前,入库各类专家已达 20 位。认真落实市委、政府有关于人才工作制度和运行机 制,切实提高科技人才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对霍林郭 勒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宣传,不断优化 有利于

9、人才发展的环境,激发优秀科技人才创新动力。 抓好项目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两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科技项目收集、申报、争取工作。对我市重点开发 的优势产业、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招商企业进行调研,开展 科技项目收集入库贮备工作。同时,根据项目申报指南, 认真筛选,积极申报。 ,新增入库项目 12 个,向上业务申 报了 9 个,其中直接走财政 2 个,上报自治区科技厅 4 个, 通辽市局 1 个。审批下达 4 个。 二是防震减灾工作。定期对我市数字地震监测台设备 和院落进行维护修缮,确保监测台的正常运行、数据信息 准确畅通。严格执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保证出现地震情况 能够在第一时间上报处理。根据市政府

10、人事变动情况,相 应地调整了“三网”工作人员。确保地震工作有序有效进 行。 规范抗震设防审批程序,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管理转变。 实现工程审批、监督、验收全程管理。今年共审批项目 50 个,目前完成验收的 19 个。指导市内 19 个相关单位完善 了地震应急子预案,完成了我市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 提高了我市防震减灾的能力。 积极组织学校开展地震应急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广大 师生的防震意识和应急能力。按照“积极、慎重、科学、 有效”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方针,以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 识、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重点,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 建设“四型”机关,树立部门良好形象,工作效能明 显提升。 以深入开展

11、争先创优为契机,全力打造“四型”机关。 年初制定了学习计划,规定周五下午为集中学习时间,加 强学习,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建设 学习型机关;树立“规范就是形象”的观念,不断拓宽服 务渠道,改进服务手段,创新服务方法,做到诚信服务、 文明服务,建设服务型机关;成立科技成果推广中心,构 建适应跨越发展创新体系,从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到工作 方法、管理体制机制,实施全方位创新,建设创新型机关;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以纪律约束人,树 立“全局一盘棋,协力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建设和谐型 机关。 一年来,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 一些制约因素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科

12、技工作体制机制还 不健全、不完善,科技成果不能卓有成效推广;科技为经 济社会服务的能力不强;全社会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亟待 加强;政府及企业对科技的投入明显不足;领军型高科技 人才和创新性团队匮乏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 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XX 年工作计划 XX 年,是实施“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起步之年。科 技工作将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 下,以加快建设创新型霍林郭勒为目标,立足新起点,实 现新跨越。按照全市总体安排部署,工作思路是:“坚持 一个战略、突出抓好二个中心、实施三项工程、做好四个 方面的工作” 。争创 09-度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加快 科技创新

13、和成果普及应用,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内 生增长型转变,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坚持一个战略 即:实施科技大开放战略,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积极开展科技对外合作与交流,全面实施科技开放。 在农业方面,继续抓好我市与沈阳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 大学地校科技合作以及与辽宁北镇科协横向科技联合,不 断丰富合作内容、拓宽合作范围、提升合作质量和绩效水 平。在工业方面,坚持政策引导和推动,搭建产学研平台, 把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 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关键技术、 共性技术的研发,实现产学研的良性互动。突出科技招商, 把招商目光盯在产学研相

14、结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持 续研发能力的项目上,盯在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大、发 展前景广的项目上,盯在应用高新技术嫁接传统产业项目 上,达到既引资金又引技术、既引项目又引科技的目的, 推动企业走集约型发展之路。全力做好煤化工园区和中钢 鞍山热能研究院的科技合作项目管理与服务,尽快拿出科 研成果并转化应用实现产业化,使褐煤化工行业成为新的 经济增长点。积极带领企业、科技示范户参加各种形式的 科技博览会、科技合作项目洽谈会、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 扩大宣传,开阔视野,促进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自 主创新能力。同时,要探索人口资源、环境保护、医药卫 生、防震减灾等社会事业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环境友 好型、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建设。 二、突出抓好二个中心 即:高效设施农业工厂化育苗服务中心和褐煤化工研 发中心。 育苗服务中心。要完善功能性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 从业人员、管理人员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