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刘珣)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653551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刘珣)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刘珣)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刘珣)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刘珣)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刘珣)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刘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刘珣)(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思畅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社会学文化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横断学科人类学 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 文化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 汉语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心理语言学 认知心理学 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 教育统计学 教育工艺学控制论 系统论 信息论 逻辑学 数学吕叔湘: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把第二语言教学归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范畴,或者直接称之为语言学是不恰当的。语言教育学科实在受众多相邻学科理论的启示、综合应用相邻学科的有关理论基础上,主要是通过研究语言 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规律而形成了用于解决语言教育问题的一套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2、,它不仅是“理论的 应用”也是“可以应用的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1.普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普遍性、共同规律和一般原理的理论语言学。汉语语言学:对汉语进行描写和解释,对其规律进行揭示的具体语言学。2.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形式和意义通过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构成的符号系统。3.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索绪尔) 。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4.言语有生成性。5.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6.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概念、判断、推理。7.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8.语言学发展四大

3、思潮(四个阶段)语言学发展四大思潮(四个阶段)历史比较语言学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Linguistics结构主义语言学Structural Linguistics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功能主义语言学 Functional Linguisitics时间地 点18 世纪末-19 初,德 国20 世纪初20 世纪中60 年代末,70 年代初代表人 物WJones、Grimm索绪尔,Bloomfield(描写) 乔姆斯基韩礼德,Martinet对外汉语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二语习得理论学科研究方法学哲学哲学高思

4、畅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主要观 点通过历史比较的 方法 ,语音和词 形的比较研究语 言的发展和演变, 发现了语言之间 的亲缘关系并建 立了语言的谱系 分类弄清了世界上很 多语言的同缘关 系语言是符号系统,符 号由能指何所指构成。符号系统内部的语言 单位之间存在组合和 聚合关系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 学Bloomfield:通过科研 观察到的语言材料科 学地、客观地描写语 言的内部结构。Bloomfield:受行为主 义心理学的影响,用 刺激-反应来解释语言 产出的过程,无论是传统语言 学还是结构主义 语言学都不能回 答“语言是什么”语言能力 competence V.S.语言表达 perf

5、ormance语言习得机制和 普遍语法探讨语言的心理 过程语言研究由形式 转向功能。语言的本质是意 义-语言在环境 中的意义。从社会角度去观 察。研究语言, 强调语言的社会 性,语言的本质 功能是社会交际 功能。韩礼德:系统-功 能语法。局限性强调历史比较, 忽视了共时研究孤立的研究语言 单位,缺乏对语 言系统性的研究。集中于语言形式、结构的 研究,忽视语言意义的研 究。把语言的使用和语言 的功能都排除在语言 研究之外。与之相 应的第 二语言 教学法语法翻译法:以 语法知识为纲、 以与母语的翻译 对比为最基本手 段听说法:反复操练、模仿 视听法认知法:语言是人的 一种能力,人能掌握 复杂的受规

6、则支配的 语言生成体系。交际法:培养语言交 际能力9.功能主语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1)语言能力 competence 和交际能力 performance:语言能力主要与语言的形式有关,是一种脱离外部语言语言能力主要与语言的形式有关,是一种脱离外部语言 环境的内在心理机制。环境的内在心理机制。 2)交际能力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Hyms 提出,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3)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形式主义功能主义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所 涉及到的语言功能也往往 是结构功能和语法功能。语言的交际功能,用语言做事,完成交际任务的功能。 韩礼德:儿童:1.工具功能 2、控

7、制功能 3、交往功能 4.启发功能 5、想象功能 6、 信息功能 7、表达个体功能 成人:1、观念功能 2、交际功能 3、话语功能4)话语分析(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和会话分析 dialogue analysis 话语分析:在交际过程中,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是由结构衔接、语意连贯、排列符合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Turn-taking,insertion sequence,closing,opening,adjacency pair 5)言语行为理论 speech act theory 和会话含义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对外汉

8、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1.大脑功能侧化与语言学习的大脑功能侧化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关键期”假说假说高思畅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神经生理:在生命早期,大脑两半球都有语言的潜在能力,从两岁到青春期(12 岁左右) ,是大脑语言功能向左 侧化时期。 关键期假说:Lenneberg(60 年代)所谓语言习得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以前,由于大脑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 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此时大脑灵活可塑性大,因而比较容易获得语言。 2.记忆与第二语言学习感觉记忆短时记忆(working memory)长时记忆最长一秒动态系统 加工操作 有容量限度无容量限度3.心理学流派与第二语言教学代表人物

9、时间主要内容构造主义 structuralism冯特内省 人的经验:感觉、意象、激情机能主义 FunctionalismJames杜威强调意识 心理是一个整体,强调研究与人的适应行为有关的心理过程格式塔心理学 Gestalt Psychology“整体”20 世 纪初综合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行为主义行为主义 Behaviorism华生华生 Skinner20 世世 纪美国纪美国1.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 2.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 “刺激刺激-反应反应-强化强化”精神分析学派 Psychoanalysis弗

10、洛伊德心理有两部分:意识&无意识,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本 能和原始冲动,特别是性冲动,这种本能和冲动以无意识支配着人的思想, 并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之中。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Cognitive 奈赛尔奈赛尔20 世世 纪初纪初人不是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加工者。强调对人的内部高级心理过人不是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加工者。强调对人的内部高级心理过 程的研究。程的研究。人本主义 Humanistic马斯洛 Rogers60 年 代心理学的首要任务是要了解人、揭示人的本质,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 1.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冲突

11、和适应:蜜月阶段-挫折阶段-调整阶段-适应阶段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因素 1)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汉语结构最大的特点:重意合不重形式:中国人善于概括、综合,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疏于对局部 的客观分析和逻辑推理的传统思维方式有关。 语言结构的简约性和灵活性。 按时间事理排序、说明事物由大到小、从一般到特殊,词语排列整齐、语义对称 2)语义文化:指词汇所包含的的社会文化涵义,反应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词汇的褒贬义、理据 义、比喻义等 3)语用文化: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

12、文化所决定的。 称呼 问候、道别:明知故问、具体问题(不求答案) 道谢、道歉 敬语、谦辞 褒奖、辞让高思畅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宴请、送礼 隐私、禁忌语言习得理论语言习得理论 1.学习 定义:广义,指人类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经验而产生行为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狭义,人类的学习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工具主动地获得社会和个人的经验,而产生比较 持久的行为变化。 学习理论的两大流派“尝试-错误”学习理论(Trial-error Thorndike)行为主义 学习理论受经验主义哲学思想的影 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 为学习是人或动物受环境 支配、获得经验而被动的 形成行为的改变。刺激-反应

13、“操作”学习理论(斯金纳) 操作是指主动作用于环境,不受任何特定刺激 相联系的有机体的自发反应。一个操作行为完成后 伴随有强化的刺激,那么这一刺激行为发生的概率 就增多,从而养成习惯【反应-刺激】格塔式心理学“完形说” 柯勒:通过顿悟实现了学习 有机体获得每种经验都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也就 是完形。不是孤立的组成部分,也不是各组成部分 的简单相加。认知学习 理论受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影 响,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 于环境和客观事物主动地 认识和行为主动的改变的 过程,是主体的认知过程, 而不是在外界环境支配下 被动的刺激-反应的联接过 程。认知机制 内部心理结 构的形成和 改变布鲁纳“认知-发现说”

14、 强调过程不是结果 掌握知识结构 强调好奇心的内部动机 获得知识的方法而不是知识本身2.学习的分类行为主义认知学派信号学习 Signal learning刺激反应 Stimulus- response连锁学习 Chaining言语联想学 习 Verbal association多种辨别学 习 Multiple discrimination概念学习 Concept原理学 习 PrincipleProblem solving条件反射做作业受到 表扬强化联接单音节连成 符合音节知觉的分化 近义词辨析对特征抽 象规则学 习已掌握的知识 解决新的难题3.学习和习得的异同目的环境注意力方法结果习得:在自然

15、语言环境中, 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中 无意识获得一种语言本能的要 求目的语环 境中语言的功能和意义, 如何有效地表达思想 和语言上的信息上语言交际习得自己的 母语学习:指在课堂环境下通过 老师的指导,有规则、系统 的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的 活动,有意识的对语言规则 的掌握。为了掌握 一种新的 交际工具课堂环境 下语言的形式大量的模仿、 练习和理解学习一定程 度的语言高思畅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4.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和假说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刺激-反应 (行为主 义)人的语言能力不是先天而有而是后 天习得,强调外部环境在第一语言 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是通过刺激-反 应-强化来形成习惯。例如:儿童通 过模仿学习语言,父母褒扬强化。 缺点:1.儿童创造新的未听过的话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