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648446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范(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葛店开发区消防大队 讲授人:金瑞武,引 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建筑结构新颖、功能用途复杂、规模宠大的学校大量涌现,这些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鉴于全国目前尚无统一的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标准,为了规范和统一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湖北省消防条例、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第106号令)、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第107号令)、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公安部第109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消防技术标准和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

2、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制定本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学校消防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制度和操作规程、场所设置、管理措施、防火巡查和检查、火灾隐患整改、宣传培训、灭火应急疏散预案与演练、火灾事故处理、档案、检查考评及奖励与惩处等。本标准适用于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含其他教育、培训机构)。,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的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3、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8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9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70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440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GBJ99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GA587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3、术语和定义,3.1学校 主要指由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置的教育培训机构。主要包括:a) 小学;b) 普通中学、中

4、等职业学校;c) 高等院校;d) 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e) 其他教育、培训机构。3.2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 A级:是指燃烧性能为不燃性的材料; B1级:是指燃烧性能为难燃性的材料; B2级:是指燃烧性能为可燃性的材料。,4、组织机构和人员,4.1组织机构 学校宜设置或确定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确定专职、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建立本单位各级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学校应建立专职或义务消防队。 4.2人员要求 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专职或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及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消防知识和技能,并经过消

5、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鉴定合格,取得消防职业资格证书。并持证上岗。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5、职责,5.1一般规定 5.1.1 学校应当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学校应当按照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要求,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保障教学时间和教学效果。 5.1.2 学校应将消防安全工作列入本单位目标管理之中,经常检查,定期考评。学校消防安全工作要自觉接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检查,按照分级管理的

6、原则自觉接受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公安派出所的监督。 5.1.3 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组织实施消防安全教育和其他消防安全活动,及时消除消防安全隐患,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确保本单位人身财产安全。 5.1.4 学校对学生负有消防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责任,应按照学生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以及教育特点,建立和完善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5.1.5 学生应遵守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防火、灭火和火灾自救安全常识。 5.1.6学校应当在人员聚集场所采用最贴近学生的方式提示下列事项: a) 所在场所火灾危险性; b) 所在场所安全逃生

7、路线、安全出口的具体位置,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如何正确逃生、自救; c) 所在场所内简易防护面罩、手电筒、灭火器等灭火、逃生设备器材的具体位置和使用方法。,5.2职责要求 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对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消防重点单位应当设置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并确定专职或者兼职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未设置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非消防重点单位的消防工作由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 5.2.1 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履行下列职责 a) 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教学、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组织审定年度消防安全工作计划和消防工作业务经费预算方案; b) 确定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各部门消

8、防安全责任人,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c) 建立消防安全例会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消防安全工作会议; d) 每季度至少参加一次防火检查,组织火灾隐患整改工作,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负责筹措整改资金; e) 批准建立义务消防组织,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5.2.2 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履行下列职责a) 拟订年度消防工作计划和消防工作业务经费预算方案,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b) 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c) 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工作;d) 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

9、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e) 组织建立和管理义务消防组织,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宣传教育、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f) 至少每学期以书面形式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一次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g) 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5.2.3 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履行下列职责a) 熟悉、掌握消防法规,了解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情况,及时向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b) 提请本单位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提出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的建议;c) 实施日常防火检查、巡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

10、措施;d) 管理、维护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e) 组织开展消防宣传,对教职员工、学生进行教育培训;f) 编制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演练;g) 记录消防工作开展情况,完善消防档案;h) 完成其它消防安全管理工作。,5.3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应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经过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鉴定合格,取得消防职业资格证书,并履行下列职责a) 掌握自动消防系统的功能及操作规程;b) 每日测试主要消防设施功能,发现故障应在24小时内排除,不能排除的应逐级上报;c) 核实、确认报警信息,及时排除误报和一般故障;d) 发生火灾时,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时报警和

11、启动相关消防设施; e) 认真填写消防控制室值班室记录等档案台帐。 f) 做好值班记录和消防系统运行、维护、维修记录。 5.4义务消防队员义务消防队员从教职员工中以不低于10的比例选取,并应履行如下职责:a) 熟悉本单位灭火与应急疏散预案,知道本人在义务消防组织中的职责分工;b) 参加消防业务培训及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了解防火知识,掌握灭火与疏散技能,会使用灭火器材及消防设施;c) 做好本部门、本岗位日常安全防火工作,宣传消防安全常识,督促他人共同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及有关制度;d) 发生火灾时须立即赶赴现场,服从现场指挥,积极参加扑救火灾、疏散人员和物资、保护现场等工作。 5.5教职员工教职员

12、工应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参加消防安全培训及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熟知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和消防安全常识,发生火灾时要及时引导学生疏散。,6、制度和操作规程,6.1一般规定学校应按照消防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特点,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修订以适应本单位的需要。,6.2 消防安全制度 6.2.1 消防安全例会制度应包括会议召集、人员组成、会议频次、议题范围、决定事项、会议记录等要点。 6.2.2 消防组织管理制度应包括组织机构及人员、工作职责、例会、教育培训、活动要求等要点。 6.2.3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应包括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职责、

13、频次、教育培训对象(包括教职员工、学生和特殊工种人员)、教育培训内容和目标、考核办法、情况记录等要点。 6.2.4 防火巡查、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应包括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职责、检查频次、参加人员、检查部位、检查内容和方法、火灾隐患认定、隐患处置和报告程序、整改责任和看护措施、情况记录等要点。 6.2.5 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应包括责任范围和职责、突发事件处置程序、报告程序、工作交接、值班人数和要求、情况记录等要点。 6.2.6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应包括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职责、安全疏散部位、设施检测和管理要求、情况记录等要点。 6.2.7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应包括责任部门、责任

14、人和职责、设备登记、保管及维护管理要求、情况记录等要点。 6.2.8 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制度 应包括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职责、化学危险物品登记、保管使用管理要求和应急处置等要点。 6.2.9 燃气、电气设备和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应包括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职责、设施登记、电工资格、动火审批程序、检查部位和内容、检查工具、发现问题处置程序、情况记录等要点。 6.2.10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应包括预案制定和修订、责任部门、组织分工、演练频次、范围、演练程序、注意事项、演练情况记录、演练后的小结与评价等要点。 6.2.11 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 应包括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考评目

15、标、内容和办法、奖惩办法等要点。 6.2.12 其它必要的消防安全制度 学校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其它必要的消防安全制度。,6.3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学校应制定下列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a) 自动消防系统操作规程; b) 变配电室操作规程; c) 电气线路、设备安装操作规程; d) 实验室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操作规程; e) 其它必要的消防安全操作规程。,7、场所设置,7.1 一般规定 7.1.1 学校建筑的结构、耐火等级、总平面布局、安全疏散、消防设施设备应当符合GB50016、GB50045、GB50098和GBJ99等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的具体规定。 7.1.2 学校内的体育场馆、影剧院等人员密

16、集的场所和歌舞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夜总会、录像厅、放映厅、桑拿浴室(除洗浴部分外)、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设置应当符合GB50016和GB50045的规定。 7.2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安全布局 7.2.1 学校建筑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如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有困难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但不应超过2层,不应采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已设置在四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场所应积极改造。 7.2.2 附设在其它建筑物内的教学用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烧体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楼板与其它场所隔开,并宜设置独立合格的安全出口。,

17、7.3 安全疏散设施 7.3.1 安全出口 7.3.1.1 学校建筑的安全出口数不应少于2个,符合下列要求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a) 房间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且建筑面积不超120m2,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m时,可设一个门;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内由最远点到房门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5m时,可设一个向外开启、净宽不小于1.4m的门; b) 单层学校建筑,当面积不超过200 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c) 层数为二层或三层的学校建筑,当每层最大面积不超过500 m2,且第二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时;d) 设有不少于2个疏散楼梯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学校建筑,

18、如顶层局部升高时,其高出部分的层数不超过两层,每层面积不超过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与下部主体建筑楼梯间直接连通的疏散楼梯,但至少应另设一个直通主体建筑上人平屋面的安全出口,该上人平屋面应符合学生安全疏散要求。 7.3.1.2 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应分散布置,相邻2个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7.3.2 疏散宽度 7.3.2.1 学校建筑内疏散楼梯、走道及疏散门的净宽应根据GB50016、GB50045规定的有关疏散宽度指标和实际疏散人数计算确定。 7.3.2.2 设置在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内的学校,其楼梯和走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1m;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学校,其楼梯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2m。首层疏散外门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4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