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期末试卷(五)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647823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期末试卷(五)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c++期末试卷(五)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c++期末试卷(五)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c++期末试卷(五)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c++期末试卷(五)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期末试卷(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期末试卷(五)(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程序设计模拟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 分。 1. 静态成员函数没有() A. 返回值 B. this指针 C. 指针参数 D. 返回类型 答案:B 解析:(P107)静态成员函数是普通的函数前加入static,它具有函数的所有的特征:返回类 型、 形参,所以使用(P107)静态成员函数,指针可以作为形参,也具有返回值。静态成员是类 具有的 属性,不是对象的特征,而this表示的是隐藏的对象的指针,因此静态成员函数没有this 指针 。静态成员函

2、数当在类外定义时,要注意不能使用static关键字作为前缀。由于静态成员 函数在 类中只有一个拷贝(副本),因此它访问对象的成员时要受到一些限制:静态成员函数可 以直接 访问类中说明的静态成员,但不能直接访问类中说明的非静态成员;若要访问非静态成员 时,必 须通过参数传递的方式得到相应的对象,再通过对象来访问。 2. 在类的定义中,用于为对象分配内存空间,对类的数据成员进行初始化并执行其他内部 管 理操作的函数是() A. 友元函数 B. 虚函数 C. 构造函数 D. 析构函数 答案:C 解析:(P75)定义构造函数作用就是初始化对象,而析构函数释放对象空间。虚函数用于完 成多 态性,友元增加

3、访问方便性。 3. 所有在函数中定义的变量,都是() A. 全局变量 B. 局部变量 C. 静态变量 D. 寄存器变量 答案:B 解析:(P136)变量存储类可分为两类: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1)全局变量:在函数外部定义的变量称为全局变量,其作用域为:从定义变量的位置开 始 到源程序结束。全局变量增加了函数之间数据联系的渠道,全局变量作用域内的函数,均 可使用 、修改该全局变量的值,但是使用全局变量降低了程序的可理解性,软件工程学提倡尽量 避免使 用全局变量。 (2)局部变量:在函数内部定义的变量称为局部变量,其作用域为:从定义变量的位置开 始 到函数结束。局部变量包含自动变量(auto)静

4、态变量(static)以及函数参数。auto变量意味着变量的存储空间的分配与释放是自动进行的。说明符auto可以省略。函数 中 的局部变量存放在栈空间。在函数开始运行时,局部变量被分配内存单元,函数结束时, 局部变 量释放内存单元。因此,任两个函数中的局部变量可以同名,因其占有不同的内存单元而 不影响 使用。这有利于实现软件开发的模块化。 static变量是定义在函数体内的变量,存放在静态存储区,不用栈空间存储,其值并不随 存 储空间的释放而消失。 4. 假定AB为一个类,则执行“AB a(2), b3,*p4;”语句时调用该类构造函数的次 数 为() A. 3 B. 4 C. 5 D. 9

5、答案:B 解析:(P79)a(2)调用1次带参数的构造函数,b3调用3次无参数的构造函数,指针没有 给它 分配空间,没有调用构造函数。所以共调用构造函数的次数为4。 5. 如果表达式+a中的“+”是作为成员函数重载的运算符,若采用运算符函数调用格式, 则 可表示为() A. a.operator+(1) B. operator+(a) C. operator+(a,1) D. a.operator+() 答案:D 解析:(P186)运算符的重载,前缀先让变量变化。调用a,等价为a.operator+(),注 意无参 的形式。后缀的话a+,等价于a.operator(0),带形参,形参名可省。

6、6. 已知f1和f2是同一类的两个成员函数,但f1不能直接调用f2,这说明() A. f1和f2都是静态函数 B. f1不是静态函数,f2是静态函数 C. f1是静态函数,f2不是静态函数 D. f1和f2都不是静态函数 答案:C 解析:(P107)普通成员函数可以调用静态函数,相反静态函数不能调用普通成员函数,这 与普通 函数与常成员函数相同。因此选择C项。 7. 一个函数功能不太复杂,但要求被频繁调用,则应把它定义为 () A. 内联函数 B. 重载函数 C. 递归函数 D. 嵌套函数 答案:A 解析:(P59)内联函数特征代码少,频繁调用,执行效率高。重载函数解决统一接口的问题; 递 归

7、是子程序调用,程序调用要耗费很多空间和时间,循环/迭代都比递归有效率得多,递归 只是从形式上,逻辑比较简洁。嵌套函数即反复调用,速度较慢。所以选择A项。 8. 解决定义二义性问题的方法有() A. 只能使用作用域分辨运算符 B. 使用作用域分辨运算符或成员名限定 C. 使用作用域分辨运算符或虚基类 D. 使用成员名限定或赋值兼容规则 答案:B 解析:(P139)解决二义性问题主要要两种方法:(1)赋值兼容规则;(2)虚基类。 9. 在main函数中可以用p.a的形式访问派生类对象p的基类成员a,其中a是() A. 私有继承的公有成员 B. 公有继承的私有成员 C. 公有继承的保护成员 D. 公

8、有继承的公有成员 答案:D 解析:(P132)公有成员可以在类外访问,保护类型成员可以在派生类中访问,但不能在类 外访问 ,在main函数中访问,说明a是公有成员。只有公有继承时a才能是公有的,所以D项正确。 10. 在C+中不返回任何类型的函数应该说明为() A. int B. char C. void D. double 答案:C 解析:无形参或无返回值都可以用void来声明,int char double分别是整型、字符型和实 型。 11. 若Sample类中的一个成员函数说明如下: void set(Sample B. A1-p=5; C. A1.*p=5; D. *A1.p=5; 答

9、案:C 解析:(P118)A中p是指针即地址,错误;B选项中A1不是指针不能使用指向运算符-,错误 ;“*”比“.”级别要高,所以D选项*A1.p=5相当于(*A1).p=5;错误。另外涉及到指向成 员函数 时注意以下几点:指向成员函数的指针必须于其赋值的函数类型匹配的三个方面:(1)参数类型和个数;(2)返 回 类型;(3)它所属的类类型。成员函数指针的声明:指向short型的Screen类的成员的指针定义如下:short Screen:* ps_Screen; ps_Screen可以用_height的地址初始化如下:short Screen:*ps_Screen=类成员的指针必须总是通过特

10、定的对象或指向改类型的对象的指针来访问。是通过使用两个指 向成员操作符的指针(针对类对象和引用的.*,以及针对指向类对象的指针的-*)。 18. 如果采用动态多态性,要调用虚函数的是() A. 基类对象指针 B. 对象名 C. 基类对象 D. 派生类名 答案:A 解析:(P171)基类指针或者基类的引用调用虚函数都会产生动态多态性 19. 若有以下定义,则说法错误的是() int a=100,*p= A. 声明变量p,其中*表示p是一个指针变量 B. 变量p经初始化,获得变量a的地址 C. 变量p只可以指向一个整型变量 D. 变量p的值为100 答案:D 解析:指针变量如同其他变量一样,在使用

11、之前必须先声明。声明指针变量的格式为: *; 其中,是指针变量所指向对象的类型,它可以是C+语言预定义的类型,也可以是 用户 自定义类型。是用户自定义的标识符。符号*表示是指针变量。而不是普通 变量 。 *表示指针,p是变量,p指向一个整型的变量,值为a的地址值,*p=100。 20. C+语言建立类族是通过() A. 类的嵌套 B. 类的继承 C. 虚函数 D. 抽象类 答案:B 解析:(P174)类族即同一个类派生出来的类,各个类是兄弟或父子关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 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 假设int a=1,b=2;则

12、表达式(+a/b)*b-的值为_。 答案:2 解析前缀或表示先使变量值变化,再使用,这和后缀恰恰相反。但是编译 coutV2(V1); 解析采用向量初始化另一个向量的形式:vector name1(name); 五、程序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 给出下面程序输出结果。 #include class Base private: int Y; public: Base(int y=0) Y=y;cout class test int x; public: test(int i=0):x(i) virtual void fun1() cout #include class

13、 student char name10; int deg; public: student(char na=“,int d=0); char * getname(); friend int compare(student int getdeg(); ; void main() student st=student(“王强“,74),student(“李刚“,68),student(“张雪“,84); int i=0,min=0,max=0; for(i=1;is2.deg) return 1; else if(s1.deg=s2.deg)return 0; else return -1; int student:getdeg() return de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