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1)[2]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6647423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目标管理(1)[2]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目标管理(1)[2]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目标管理(1)[2]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目标管理(1)[2]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目标管理(1)[2]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标管理(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标管理(1)[2](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标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许统邦 教授,方针、目标的制订是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起点。,一个企业要实现经营目的,一定要制订一个将经营目的具体化的方针、目标并通过层层展开、步步落实,更好地组织、发动全体职工为实现这个方针、目标而同心协力地去努力奋斗。,一、目标管理的理论,在现代行为控制理论中,为了使组织及其成员工作更有成效,必须进行两项工作:1、目标设置。2、目标协调。,因为要控制和引导人们的行为,必须为之创造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以目标为刺激,引发需要激发动机。使其自觉地去完成预期的目标。,因此,目标作为外来刺激必须与需要、动机挂钩,它既是鼓舞人心的奋斗方向,又是满足人们需要的目的物。,(一

2、)目标设置理论人的需要是研究激发动机的出发点。目标设置理论是生产动机理论之一。其具体内容如下。,1目标是成就的标准、成功的尺度、行为的诱因。通过目标设置是可以激发动机,既为共同事业奋斗,又为个人需要努力。,2目标必须具体、明确、适当,且需预先制定;。,3、需要可以通过个人目标的实现而得到满足。因此积极性的调动是重视目标、追求目标的过程。,4企业领导要使各级人员都能看到并达到个人的目标。这是调动积极性的关键。,为此必须让职工明确企业目标,并认可个人目标,把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结合起来,提供机会参与管理,以使个人目标在企业的范围内有实现的可能性。,5目标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切实可行。心理学认为,若

3、目标难度很高,不易直接被人接受,反而会挫伤人的积极性。为此,可将一个大而难的目标尽可能分割成若干小目的。,6目标的作用将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因此一方面可将目标实现期缩短,另一方面通过反馈、评价以强化作用。,7目标使人努力,努力使人获得成绩,成绩使人自信、自尊,自信、自尊使人有更大的责任感。从而循环不已,推动企业迈向更高的目标。,(二)、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简称MBO,是让企业的职工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它也是一种全局性的组织改革措施。,最先提出目标管理概念的是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他在工1957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了“目标管理

4、和自我控制可以正式称为一种管理哲学”的主张。至60年代中期已形成了目标管理学派。,奥迪奥恩认为:“目标管理是一种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一个组织的上级和下级经理人员确定共同的目标,并规定所属成员为达到目的的主要职责范围,同时以此衡量每一单位经营成绩和成员的贡献”。因此,所谓目标管理就是动员所有部门和全体职工采取各种措施实现目标的过程。,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主张企业的经营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因为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特定的目标,则这个领域必将被忽视。,1、目标管理的要点,1)必须设定总目标,而分目标必须方向一致。否则,企业规模越大,人员越多时,发生对抗及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大。,2)每个职工的分目标就

5、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他们对企业总目标作出的贡献。依此对他们进行监督、考核。,3)承认每个职工有自我成就、施展才能和希望自治的需求。通过自上而下设立目标形成目标链的达标过程,使企业的成就化为个人的成就,以此来激励广大职工关心企业。,4)为了巩固成绩,必须注意人的行为并予以激励。为此在定标和达标的全过程中,要对职工充分信任、下放权力和民主协商;并瞄准工作成果,根据达标情况和取得成果进行评价,给予奖惩。,2、目标管理的特点,1)通过目标展开,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目标体系,从而使各个部门、每一个人明确自己在实现总目标中的职责、权利,把企业连成一体,增强团结感和合作感。,2)目标管理的对象包

6、括企业最高领导在内的所有人员,因此它被称为管理的管理。 3)强调激励,民主协商,自我控制。,4)强调成果,重视评价,讲求效益。5)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提高人的业务素质,这是实现目标的保证。因此,必须十分强调人的能力开发,重视教育培训。,6)MBO是分权制度、参与管理的必然结果,因此也是一种组织变革的手段。,目标管理的原则是充分准备,共同参加,强调反馈,分析需要,建立信任。,二、 工厂目标管理,( 一)、基本概念1、质量政策企业领导为使全体职工在各项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在质量问题上能有一个统一遵循的准则而规定的某些指导思想和原则它是制订工厂方针的依据。,2、工厂方针 实质上它是计划的一种形式,所谓方针

7、就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为指导职工沟通思想、开展业务所作的一般规定。它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纲领和战略目标。,方针一般是比较抽象的、原则的,并用精炼的语言加以高度概括,既要激励人心,又要实事求是。,3、 质量方针是企业各个部门和全体人员在执行质量职能以及从事质量管理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4、质量目标 所谓质量目标是根据质量方针的要求,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在质量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质量目标可分为:突破性目标以及控制性目标。突破性目标是为打破和超过现有质量水平而拟订的目标;控制性目标是为把质里水平和有关质量指标维持现状稳定在一定水平上而制定的。,5、质量计划 这是落实质量目标

8、的具体部署和行动安排,包括企业各部门在实现质量目标时应承担的任务、责任、进度和完成日期。在企业中,目标和计划的层层落实就是通常所说的目标展开或指标分解。,(二)、工厂目标管理所谓工厂目标管理,就是充分开发群众智慧,科学地制订并有组织地实施企业经营方针和目标所开展的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的管理活动。它是企业领导将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决策转化为全体职工行动纲领的PDCA循环,也是治理企业的一种领导艺术。,三、工厂目标管理的步骤目标管理实质上是一种预见性管理。方针和目标的制订实际上是决策的过程,具体步骤如下:,1、宣传教育,明确方向。,2、调查研究,掌握现状。,目标可以起到统一职工意志、统一工作步调的作

9、用,因此,制订目标是推行目标管理的重要环节。目标制订必须要有充分的依据。,3综合分析,制订方针。,职能机构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分层并作综合分析,在厂长主持下,召开各类人员座谈会,听取对由职能部门起草的多个目标设想方案的意见,根据评论意见,修正方案;提交领导进行选择、审核和决策,确定正式方案,4找出问题,抓住关键。,发动各部门和广大职工找出现状与目标间的差距。此差距即为实现企业目标所必须解决的问题点。对列出的问题点必须分清主次、抓住关键。然后将分类后的问题点形成文字资料,下发各部门发动职工针对问题点提出对策和措施。,5、目标展开,建立体系。,为使企业目标落到实处,需按系统要求将总目标按公司一工

10、厂一车间(或科室)一班组一个人的顺序自上而下层层展开,转化成分目标。 目标的展开和分解是一次细致的组织、计划工作,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展开方法。,最为常用的是系统图法。为了达到目的,就要采取相应的手段,而上位级的手段又是下位级手段的行动目的,如此“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逐级展开的结果,既形成了目标体系,又构成了对策网络,从而系统地探求达到目标的方法。如图4所示,分目标是企业对部门、个人的要求,同时也是他们对企业承诺的责任和预期的贡献。因此,展开过程实际上也是组织力量、集中智慧进行激励的过程。,目标的展开和分解是一次细致的组织、计划工作,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展开方法。其中最为常用的是系统图法。,6制订计划,组织实施。,体系经厂长审定后正式绘制工厂目标展开图,并打印成册供实施。实施时应对下属委以权限、鼓励创造,实行“自主管理”;上级对下属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提供情报、指出问题、给于帮助、进行指导,保证下属的“自我控制”。,7检查目标,评价成果。,采用诊断形式,加强检查考核,有问题要帮助,是成绩要认可。总结评价是目标管理的最后阶段,它既是本周期的结束,又是下一周期的开始。通过总结评价,巩固成绩、鼓舞士气、激励斗志、迎接未来。,为此,必须统一标准、合理评价,先行自查、上级复查,末能达标、领导引责,奖优惩劣、强化激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