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勘测和布局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6647171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站勘测和布局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基站勘测和布局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基站勘测和布局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基站勘测和布局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基站勘测和布局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站勘测和布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站勘测和布局(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站勘测和布局,Page1,前 言,基站的勘测与布局是无线移动网络建设的基础,它不仅体现了网络规划的系统设计水平,也决定了今后网络的格局,另外它的好坏决定了网络运行的质量,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因此对基站的勘测与布局能否掌握,对安装、维护和网络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Page2,培训目标,学完本课程后,您应该能: 掌握基站勘测和布局中的覆盖要求 掌握站址选择和天馈部分的设计等,Page3,目 录,业务简介准备工作覆盖要求站址选择天馈设计勘测文档,Page4,目 录,业务简介准备工作覆盖要求站址选择天馈设计勘测文档,Page5,基站勘测的目的与任务,基站勘测目的 针对候选站点,收集网规

2、要求的站址信息及环境描述,确定该站点是否满足建站要求 基站勘测的任务 光测 基站周围建筑环境、自然环境 频谱测量 电磁背景环境 站址调查 天线、设备的安装条件 电源、传输供应,Page6,基站勘测在网络规划的位置,基站勘测在网络规划的位置 根据频带宽度决定频率复用方式; 根据容量预测、话务分布、覆盖要求等条件,估算所需基站数量; 确定基站的理论位置; 基站勘测 小区参数设计 网络层次结构、发射功率、天馈系统、天线类型、挂高、方向、下倾角等,Page7,基站勘测在网络规划的位置,无线网络估算报告,站点信息,是否已有站址?,获得备选站点,站址勘测,能否确认站点条件,站点勘测报告,是否满足站址要求?

3、,获得站点选择半径,电磁背景测试,Yes,No,Yes,No,Yes,No,Page8,基站初始布局的内容,确定基站的初始布局是规划网络的首要工作,具体包括 根据频带宽度决定频率复用方式 根据容量预测、话务分布、覆盖要求等条件,估算所需基站数量 确定基站的理论位置 假定基站的有关参数(网络层次结构、发射功率、天馈系统、天线类型、挂高、方向、下倾角等),Page9,目 录,业务简介准备工作覆盖要求站址选择天馈设计勘测文档,Page10,准备工作收集资料,熟悉工程概况,尽量收集跟项目相关的各种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工程文件 背景资料 现有网络情况 地图 配置清单,Page11,准备工作准备工具

4、,准备工具,确保工具可用,工具,指南针,数码相机,卷子,便携电脑,GPS卫星接收机,Page12,准备工作勘测准备协调会,勘站准备协调会 在正式开始勘测前,应该集中所有相关人员召开勘测准备协调会,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电磁背景情况,必要时进行电磁背景测试 勘测及配合人员落实 车辆、设备准备 制定勘测计划,确定勘测路线 传输、电源的初步方案等,Page13,目 录,业务简介准备工作覆盖要求站址选择天馈设计勘测文档,Page14,覆盖要求,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服务质量指标 发射机输出功率 接收机的可用灵敏度 天线的方向性和增益 使用频段 传播环境 分集接收的应用 ,Page

5、15,目 录,业务简介准备工作覆盖要求站址选择天馈设计勘测文档,Page16,站址选择,在做好准备工作、了解覆盖要求以后,即可开始选择站址 在确定站址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信息 原有网络情况 人口分布与当地习惯 城市结构及城镇分布 主要街道及其交通流量 山地、湖泊、河流、海岸线等自然环境 长远发展趋势等,Page17,站址选择,基站选址的总体原则,人口分布 话务分布 用户流向,基站周围环境 信号传播质量,高话务区和 用户集中区,选择,雷达、电台、 高山、 湖泊、森林等,慎选,Page18,站址选择,站址选择的具体原则如下 站址应尽量选在规则网孔中的理想位置,其偏差不应大于基站半径的四分之一;

6、在不影响基站布局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现有设施,以减少建设成本和周期; 将天线的主瓣方向指向高话务密度区,可以加强地区的信号强度,从而提高通话质量;将天线的主瓣方向偏离同频小区,可以有效的控制干扰; 城市市区或郊区的海拔很高的山峰(与市区海拔高度相差200300米以上),一般不考虑作为站址,一是为防止出现同频干扰,同时避免在本覆盖区内出现弱信号区,二也是为了减少工程建设的难度,方便维护;,Page19,站址选择,站址选择的具体原则如下: 新建基站应选在交通方便、市电可用、环境安全及少占良田的地方;避免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站或其他干扰源附近建站; 新建基站应设在远离树林处以避开接收信号的快速衰

7、落; 在山区、岸比较陡或密集的湖泊区、丘陵城市及有高层金属建筑的环境中选址时要注意信号反射及时间色散的影响; 在市区楼群中选址时,可巧妙利用建筑物的高度,实现网络层次结构的划分; 针对公路即山区覆盖的选址时,要充分利用地形特点,如公路拐弯处等开阔的地方; 建网初期基站数量较少时,选择的站址应保证重点地区有良好的覆盖。,Page20,目 录,业务简介准备工作覆盖要求站址选择天馈设计勘测文档,Page21,目 录,天馈设计 5.1 天馈系统的位置与组成 5.2 合分路器、塔放及馈线基本知识 5.3 天线方位角设计原则 5.4 天线下倾角设计原则 5.5 天线选型配置原则 5.6 天线高度设计原则

8、5.7 天线安装原则,Page22,天馈系统的主体包括:天线、塔放、合路器、馈线以及天馈附件,其中,天馈附件又包含了很多物料,如下页所示。,天馈系统的位置与组成,Page23,天馈系统的位置与组成,天线调节支架 用于调整天线的俯仰角度,范围为:015 室外跳线 用于天线与7/8主馈线之间的连接 常用的跳线采用1/2 跳线,长度一般为3米 接头密封件 用于室外跳线两端接头(与天线和主馈线相接)的密封。 常用的材料有绝缘防水胶带(3M2228)和PVC绝缘胶带(3M33+) 接地装置(7/8馈线接地件 ) 主要是用来防雷和泄流,安装时与主馈线的外导体直接连接在一起 一般每根馈线装三套,分别装在馈线

9、的上、中、下部位 接地点方向必须顺着电流方向,Page24,天馈系统的位置与组成,7/8馈线卡子 用于固定主馈线,垂直方向每间隔1.5米装一个;水平方向每间隔1米安装一个(在室内的主馈线部分,不需要安装卡子,一般用尼龙白扎带捆扎固定) 常用的7/8卡子有两种;双联和三联 双联卡子可固定两根馈线;三联卡子可固定三根馈线 走线架 用于布放主馈线、传输线、电源线及安装馈线卡子 馈线过窗器 用来穿过各类线缆,并可用来防止雨水、鸟类、鼠类及灰尘的进入 防雷保护器(避雷器) 用来防雷和泄流,装在主馈线与室内超柔跳线之间 接地线穿过过线窗引出室外,与塔体相连或直接接入地网,Page25,天馈系统的位置与组成

10、,室内超柔馈线 用于主馈线(经避雷器)与基站主设备之间的连接 常用的室内超柔馈线采用1/2超柔馈线,长度一般为23米 由于各公司基站主设备的接口及接口位置有所不同,因此室内超柔馈线与主设备连接的接头规格亦有所不同 常用的接头有7/16 DIN型、有N型;有直头、亦有弯头 尼龙黑扎带 安装主馈线时,临时捆扎固定主馈线,待馈线卡子装好后,再将尼龙扎带剪断去掉 在主馈线的拐弯处,由于不便使用馈线卡子,故用尼龙扎带固定。室外跳线亦用尼龙黑扎带捆扎固定 尼龙白扎带 用于捆扎固定室内部分的主馈线及室内超柔馈线,Page26,目 录,天馈设计 5.1 天馈系统的位置与组成 5.2 合分路器、塔放及馈线基本知

11、识 5.3 天线方位角设计原则 5.4 天线下倾角设计原则 5.5 天线选型配置原则 5.6 天线高度设计原则 5.7 天线安装原则,Page27,合分路器、塔放及馈线基本知识,根据运营商对覆盖、容量的要求,并结合每个基站的具体站型配置、安装环境等实际情况,做出每个基站的天馈配置方案。 合分路器的选择 一般根据基站的覆盖要求决定,兼顾网络发展趋势。 塔放的选择 配置塔放时可以增大小区的覆盖半径。 馈线的选择 主要根据所需馈线长度决定采用的馈线类型。,Page28,合路器,合路器是把多路信号合成为一路信号的部件。 同频合路器:把同频率的不同路信号合成为同频率的一路信号。 异频合路器:将不同频率的

12、不同路信号合成为含有不同频率信号成分的一路信号。,Page29,分路器,当扇区分裂时,需要使用分路器。分路器将基站发出的射频信号、电调天线控制信号和直流信号分成多路,分别传送到几个扇区相应的天馈设备上。 分路器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一分二、一分三、一分四分路器。不同型号的分路器,其连接器类型和功率也不同。,一分三分路器,Page30,塔放概述,塔放是靠近天线安装的低噪声放大器,它可以改善基站系统的信噪比,提高系统灵敏度,因此塔放的应用日益普及。 塔放为可选件,根据系统使用频段选用塔放。 塔放是一个比较复杂系统的单元,加上塔放工作在室外环境,对安装环境适应是对塔放的基本要求。,Page31,塔放的

13、作用,作用,使用塔放能有效提高系统的灵敏度,提高系统的上行覆盖范围。同时可有效降低手机的发射功率,减小系统内的干扰噪声,提高通话质量。,实现原理,从天线上接收下来的微弱信号,在有塔放时是先(塔放)放大后(馈线)衰减;在没有塔放时是先(馈线)衰减后放大。,安装位置,由于塔放与天线距离很近,一般塔放与天线之间是通过一根1.5m3m长1/2 跳线连接。,Page32,引入塔放前后覆盖效果对比,引入塔放前,引入塔放后,Page33,塔放基本指标,插入损耗 简称插损,就是说信号通过一个模块(主要是无源模块,包括电缆、接头、滤波器、混频器等)后电平的衰减。接收增益 上行时塔放输出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噪声系

14、数 定义为输入信噪比与输出信噪比之比,通常用来衡量对小信号的处理能力。 噪声系数越小说明系统引入的噪声越低。,发射插入损耗0.6dB 旁路接收通道插损2.5dB,增益 120.5 dB,噪声系数2.0dB,Page34,馈线,馈线是发射器与天线连接的连接线。它具有发射和接收的作用,是使基站正常工作的重要连线。 常用馈线类型 1/2、7/8、5/4,Page35,天馈附件,天馈附件主要有:馈管、光纤固定夹、室外防雷接地夹及过墙密封窗、天线支架、TNC转接器、Bias Tee、RCU等一系列产品,主要用于基站和隧道布线、防雷、安装、防水等。,馈管固定夹:用于微波及移动通信馈线的固定;采用优质不锈耐

15、酸钢制作; 在各种气候条件下永不生锈。,过墙密封窗:管理馈线进入机房,起密封作用。,防雷接地夹:用于馈线的接地,保护馈线和机房设备防止雷击引起的破坏。,Page36,天馈附件,另外,天馈附件还包括了RCU和Bias Tee。,Bias Tee主要作用是将射频信号和DC直流信号合成到一起,或者将射频信号和DC直流信号的合成信号分开。,RCU:RET驱动器,直接安装在天线下部,通过远程控制来改变RET天线内部辐射单元的发射相位,使天线主波束指向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可根据用户所在的环境可作010度下倾角选择。,Page37,目 录,天馈设计 5.1 天馈系统的位置与组成 5.2 合分路器、塔放及馈

16、线基本知识 5.3 天线方位角设计原则 5.4 天线下倾角设计原则 5.5 天线选型配置原则 5.6 天线高度设计原则 5.7 天线安装原则,Page38,天线方位角设计原则,天线方位角的设计应从整个网络的角度考虑,在满足覆盖的基础上,尽可能保证市区各基站的三扇区方位角一致,局部微调;城郊结合部、交通干道、郊区孤站等可根据重点覆盖目标对天线方位角进行调整。 天线的主瓣方向指向高话务密度区,可以加强该地区信号强度,提高通话质量; 天线的主瓣方向偏离同频小区,可以有效地控制干扰; 市区相邻扇区天线交叉覆盖深度不宜超过10%; 郊区、乡镇等地相邻小区之间的交叉覆盖深度不能太深,同基站相邻扇区天线方向夹角不宜小于90; 为防止越区覆盖,密集市区应避免天线主瓣正对较直的街道。,Page39,目 录,天馈设计 5.1 天馈系统的位置与组成 5.2 合分路器、塔放及馈线基本知识 5.3 天线方位角设计原则 5.4 天线下倾角设计原则 5.5 天线选型配置原则 5.6 天线高度设计原则 5.7 天线安装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