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心得体会_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636209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心得体会_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心得体会_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心得体会_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心得体会_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心得体会_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心得体会_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心得体会_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心得体会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 为范。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 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 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 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师德师 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 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诚 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 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 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 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

2、法,更新教育观念, 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通过此次寒假期间学校组织 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简单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爱 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 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 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 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 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本人系统的学习 了义务教育法 、 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 、 教师资格 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 诚人民的

3、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 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 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 ,即爱心、 耐心、细心, 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 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 你, 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 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 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 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 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 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

4、呢?这就要求我们一 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 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 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 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 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 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 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 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 把你当成良师益友。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 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 树立一

5、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 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 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 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 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 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师德师风心得体会作者:旭 日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293 不但是实现重要 思想的重大举措,也进一步提高了加强行风建设的自觉性。 现将从教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在教育教学过程 当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 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

6、一切 ,树立正确的人才 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 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 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 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 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 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 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 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 许。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 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 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个人以为,师德师风所 包含的

7、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但育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 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 人。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 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 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内涵: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 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 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 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第三,在教育过程当中,要 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 体化。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

8、传统的标准揉在 一起的。我们对班主任老师的选择标准是:平易近人、严 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 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 教育学生。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 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 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 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 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通过师德师风的 学习,我认为素质教育,事实上,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 的是教师、家长、各级领导、公务员和明星们。教师的素 质不高,肯定难以教出高素质的学生。家长是子女的第一 老师,孩子们在

9、家的时间显然多于在学校,如果家长文化 素质低下,言行不文明不规矩,孩子们怎会有高质量的成 长?各级领导及公务员则无疑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如果这 些形象代表的文化和能力不及格,品行不端,做事不正, 你叫孩子们长大后怎么去尽心地为国为民素质教育提了多 年,也实施了好几年,但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很有必要先 认清究竟什么才是素质,咱们需要具备些什么素质。 强调素质不等于忽视品德。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 人者,德为先。未学文而先学文德,未学武而先重武德, 学好文武,不光是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报效国民。但是, 自从改革开放后,国人片面地以为西方之所以发达,就是 因为能以自我为主,于是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

10、就是 好猫这话一直被歪曲到现在,结果贪污腐化案件层出不 穷,而且级别越来越大。这种不良风气已严重影响到了还 在学校求学的青少年。说起倒台的贪官时,一些学生不仅 不以为然,还自以为是地说那是他们不会做,如果是我, 保证不露马脚 。这不能不令人担忧。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往 往能决定他行事结果的正与负,一个邪恶的天才所造成的 灾难,总要好几代人才能扭转过来。如今法治和文明是全 球的大趋势,而我们的制度又还不很健全,我们不能再满 不在乎于品德素质的培养。自由发展不等于要忽视个性素 质。什么是个性素质?就是良好的个性。良好个性体现何 在?那就是,合理地进取,合理地忍让,适当时敢于竞争, 关键时能顾全大局。其

11、实成功人士们都有很好的个性,他 们那很不错的人缘就是最起码的证明。但如今的学生们已 越来越不会接受批评,受了点委屈后就要死要活或喊打喊 杀,不能不引起大人们的注意。 素质教育不等于要一 味地苛求全面发展。能够全面发展,固然更好,但不是所 有的人都能全面发展,而不全面的人未必就不是人才。世 上本无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我们也就不必苛求人人都全面 发展。但现实教育中,我们却在违背这一规律,不管能否 接受,家长们业余都在逼着孩子们学弹琴、绘画、表演等, 老师们也都在要求学生们什么都学,争取全科优秀,以为 什么都懂才算是素质,丝毫不理会孩子们的感受,结果孩 子们更是厌学,完全违背了教师和家长们的初衷。更为

12、可 怕的是,招聘部门在录用人时,依然先青睐什么都懂一点 的人。但什么都懂一点的人,到头来充其量也不过能成为 学者而已,而我们的社会不光需要学者,还需要专家;既 需要全才,也需要专才。事实上想面面俱到的话,到头来 一面都难到。要是当年清华大学也只招收全科合格的考生 的话,中国肯定会少了个历史学家吴晗;要是美国的公司 录用员工时一律要本科毕业生的话,现在也就不一定有比 尔盖茨了。也许有的人会担心,不多学一点,以后在工 作中碰到来自其他方面的难题时怎么办?这好办,先使专 长得到发挥后,即便将后的工作中会遇上其他方面的难题, 补起课来也会效率很高,因为这时候的学习是急迫的,有 目的的,出于需要,故而兴趣也大。孔子早就说过,要 因材施教 ,他的门生们也确实都各有所长。咱们的当代 人怎么就糊涂了呢?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的集中学习,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以及 同志的理论精神,及时 掌握党的工作重点方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