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学 - 05遗传多样性及保护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634420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护生物学 - 05遗传多样性及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保护生物学 - 05遗传多样性及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保护生物学 - 05遗传多样性及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保护生物学 - 05遗传多样性及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保护生物学 - 05遗传多样性及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护生物学 - 05遗传多样性及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护生物学 - 05遗传多样性及保护(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2,什么是遗传多样性?,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生物所携带遗传信息的总和,包括种间和种内遗传变异。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是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包括种内和不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总和。遗传多样性与生存能力、竞争力和适应能力有关,遗传多样性反应进化潜力,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和核心。遗传多样性起因于DNA分子水平,但会从转录、翻译水平影响形态和生理特征从细胞、器官等水平表现出来。,3,遗传多样性的意义,追溯物种的进化历史、探索物种进化的潜能生物群体中的变异大小与其进化速率成正比,结合地球历史事件分析当今局势,预测将来发展趋势。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遗传变异性高-对环境适应能力强-

2、进化潜力大遗传变异性低- 弱- 小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采取保护措施的基础。生物资源的保持与利用保存群体所具有的基因种类及特有的基因组合体系。,4,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遗传多样性的来源 1.突变: 染色体变异,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整倍体变异、非整倍体变异等数目变异。 基因突变: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有碱基替换、移码突变、缺失突变。 2. 遗传重组:遗传物质重排,形成新的变异。类型有同源重组、位点专一重组、转座重组、异常重组(复制重组)。 3. 选择压力:增加有利基因对环境的适应性进化,如存活力、抗病力、生理耐受力、取食能力、生殖力、交配陈功率、竞争和种群行为等因素。 4.

3、基因流:个体在种群间移动,使两种群的基因库内的各等位基因的相对频率改变。 5. 遗传漂变:有限群体内,群体中基因频率出现时代传递的随机性波动。,5,Evolutionary Change,Mutation,Genetic drift,Migration/gene flow,Natural selection,Most mutations are recessive. Here the mutation is dominant,6,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遗传多样性的丧失 1.奠基者效应:群体基因库来自最初建群的少数个体,初始群体的基因频率对后代种群的影响较大(新建种群 源种群)。 2.瓶颈效应:

4、一个群体的大小骤然减少时,某些基因从基因库中消失,后来的少数个体发展为大群体。 3.近交:亲缘个体间的交配,使杂合子数量降低,纯合子数量增加,有害的隐性基因表达,导致近交衰退。 4.杂交:遗传上有明显分化的个体间的交配:杂交衰退、遗传同化、渐渗杂交。,7,遗传多样性的评价指标,多态位点百分率:种群中等位基因所占的比例。杂合度:杂合体出现的频率评价遗传多样性。,h =,Pi为某一第i个等位基因频率, k为该座位上等位基因的数目, r为所检测的座位数, h为群体中某座位的杂合度, H为群体平均杂合度。,i,多态信息含量(PIC):直接翻译遗传标记中所包含或所能提供的遗传信息容量。它是一个亲本为杂合

5、子,另一亲本为不同基因型的概率。,Pi 、Pj为某一第i和j个等位基因频率, k为等位基因的数目。,8,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形态学水平生化水平,染色体水平线粒体DNA水平核基因组DNA水平,9,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形态学水平,形态学或表型性状检测是最古老、最简便的方法外部形态性状,如毛色、体型、外形、生理特性、抗病性等表型性状(单主基因决定)和数量性状(多主基因决定),10,表型可塑性,Flexibility (plasticity) in phenotype based 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11,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生化水平,同工酶分析:分析蛋白多

6、态性同工酶:机体产生的催化同一反应但具不同分子形式的酶。常见的同工酶:乳酸脱氢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异柠檬酸脱氢酶(IDH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同工酶方法的优缺点:优点:遵循孟德尔规律;呈共显性表达;操作易行缺点:蛋白水平的分析;具时间和发育特异性非功能基因无法表现。,12,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染色体水平,体现在染色体数目、形态、结构的变异。染色体核型:某种生物中染色体的数目、染色体形态特征,如大小、着丝粒的位置、臂比值,有无随体等,用于区分不同种。染色体带型:用染料显带技术使染色体显现出的深浅不同的带纹,用于种间和种下水平亲缘关系的检测。,13,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

7、法:线粒体DNA水平,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核外遗传物质动物细胞:双链环状分子,14-26kb编码区:22个tRNA, 2个rRNA,13个参与呼吸链关键复合酶基因控制区:非编码区,序列和长度变异最大的区域:突变高,进化快。母系遗传:母本mtDNA具有同序性mtDNA排列顺序、tRNA和rRNA进化慢。,14,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线粒体DNA水平,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异质mtDNA: 同个体内不同类型的mtDNA长度异质性:D环区的串联重复-中性选择位点异质性:核苷酸位点上mtDNA不同-碱基转换、插入或缺

8、失产生原因:体细胞中缺乏组蛋白的保护,易突变。父系渗入现象mtDNA重组现象,15,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线粒体DNA水平,线粒体DNA的检测方法:直接测序法:测定mtDNA的全序列或部分序列,比较差异。如D-loop区,rRNA、tRNA及蛋白编码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运用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特异性DNA序列,切割DNA,使片段长度发生变化,进行电泳检测。PCR-RFLP:先对mtDNA进行体外扩增,再RFLP检测。,线粒体DNA的应用:应用于物种起源与进化。种群识别物种保护、种内种间亲缘关系、群体遗传结构及基因流动等方面,16,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核基因组DNA水平,核基因

9、组DNA的检测方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运用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特异性DNA序列,切割DNA,使片段长度发生变化,进行电泳检测。,17,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核基因组DNA水平,核基因组DNA的检测方法: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利用一系列短的寡核苷酸作为引物,对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再进行染色和条带显色,确定DNA多态性。应用:物种鉴定、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研究等。,18,RAPD原理示意图,19,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核基因组DNA水平,核基因组DNA的检测方法:扩增片段多态性(ALFP):酶切基因组DNA,形成随机片段,以人工合成的特异性片段为模板,根据位点设计引物,进行

10、PCR扩增,电泳分离,检测多态性优点:多态性丰富;所需DNA 模板量少,效率高;引物在 不同物种间通用;不受环境影响 灵敏度高,稳定性强。应用: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遗传多样性分析、 群体遗传结构和多样性分析、 物种亲缘关系分析、 种质资源鉴定和基因定位等。,20,21,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核基因组DNA水平,核基因组DNA的检测方法:微卫星DNA(简单序列重复,SSR):头尾相连的串联重复序列检测,如(CA)n(CGA)n、(CACG)n。分为完全重复型、不完全重复型、复合型 完全重复: CACACACACACACACACA 不完全重复:CACATTCACACATTCATTCA 复合重复:

11、CACACACACAGAGAGAGAGA因遗传物质复制中DNA滑动或在分裂期染色体不对等交换。微卫星序列通过改变DNA结构或通过与特异性蛋白质结合发挥基因调控的作用。,22,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核基因组DNA水平,核基因组DNA的检测方法:微卫星DNA的优点多态信息含量高,分布广泛且均匀:广泛分布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约占5%,在内含子、编码区均存在,序列重复多表明多态性高。呈共显性遗传:能稳定遗传到后代,能区分纯合子和杂合子保守性高:微卫星DNA侧翼序列在物种间具有一定保守性。所需DNA量少,易鉴别。微卫星DNA的应用个体间亲缘关系、种群遗传分析、遗传病诊断、基因定位等领域。,23,遗传多样

12、性的检测方法:核基因组DNA水平,核基因组DNA的检测方法: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染色体基因组水平上因单个核苷酸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包括单个碱基的转换、插入、缺失。SNP的形式:基因编码区的突变(cSNP)和非编码区的突变同义cSNP和非同义cSNP(导致蛋白序列改变,使性状改变)SNP的特点:数量多,分布广;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检测快速;易于基因分型。SNP的应用:遗传疾病、生物多样性评价、遗传图谱、物种鉴定、动植物基因标记。,24,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核基因组DNA水平,核基因组DNA的检测方法: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NP的检测方法1.未知单核苷酸突变的检测单链构象多

13、态性技术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基因芯片DNA测序基于生物信息学的SNP筛选,2.已知单核苷酸突变的检测PCR-RFLP、分子信标法、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等位基因特异寡核苷酸片段分析(ASO)、突变错配扩增检测(MAMA)等。,25,生物技术与遗传多样性保护,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低温冷藏技术,26,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利用重组DNA技术将优良目的基因导入生物细胞或组织,并在其中进行表达,从而获得原物种不具有的形状、功能或者丧失某种原有特性的方法和手段。转基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打破了物种的种间隔离,实现种间遗传物质的交换,为形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方法。转基因生物:高产、抗逆、优质、医药领

14、域。转基因技术的负面作用?环境、人类健康领域、遗传多样性影响。,27,转基因技术,28,基因克隆技术,基因克隆技术:通过无性繁殖产生与原来生物遗传结构完全相同个体的过程。1997年,克隆羊Dolly。前景:器官移植供体、拯救珍稀濒危物种。克隆技术的负面作用?造成物种基因单一,降低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干扰自然进化历史,加速物种灭绝。,29,基因克隆羊-Dolly,30,低温冷藏技术,低温冷藏技术:低温冷冻植物种子、动物精卵、胚胎和活体组织材料保存物种遗传资源的手段。超低温条件:液氮,-196度,细胞代谢近乎停止。国外已经建立野生动物组织、 细胞的深低温保存库: 圣地亚哥、昆明动物所等 建立“冷冻动物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